第(1/3)頁
> 另一時空的1807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朱諾軍團完成的對葡萄牙征服戰,是從10月17日,法西兩國瓜分葡萄牙的《楓丹白露和約》簽訂之後的第10天,法軍正式越過葡西兩國的邊境線。
即便是葡萄牙軍隊如何孱弱不堪,缺乏作戰意誌,但由於北部與中部的崎嶇山路高原,朱諾的部隊(葡萄牙軍團)是等到葡萄牙王室在英國艦隊的掩護下乘船離開,於翌日,也就是11月30日,完成了對這座不設防葡萄牙首都,裡斯本的占領。
從越過邊境線,到占領裡斯本,法軍指揮官朱諾在不到僅有六百公裡的行軍途中,慢騰騰的耗費了差不多7周的時間。以至於放跑了女王瑪麗亞一世和攝政王儲若昂六世,還有他們攜帶的巨額財富。
在本時空,安德魯要求霍斯與弗恩,務必截下布拉乾薩王朝的主要成員,還有那筆價值數乾萬法律的黃金和寶石。
4月9日,拿下聖塔倫城之後的第二天,在蒙布倫騎兵旅的配合下,弗恩的特種部隊使用洛基火箭發射了大量燃燒彈,破壞了停泊於裡斯本港口的十多艘葡萄牙和英國的艦船,成功截斷了女王瑪麗亞一世和攝政王儲若昂六世的海上外逃線路。
與此同時,霍斯帶領的山地師與2萬西班牙軍隊,也趕了過來,法西聯軍完成了對裡斯本城的包圍。
……
在各類課本中,歐洲殖民主義在19世紀之前,主要包括探險與發現階段,以及殖民擴張階段。
在15到16世紀,一直都屬於世界大地理的探險與發現階段。
早期的歐洲列強為了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資源,進行了大量的探險活動。他們通過武力占領士地,掠奪各種資源,諸如金銀財寶和黑人奴隸等。
這一階段的典型事件包括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開辟了歐洲到印度的航線,標誌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始。
而等到16到18世紀,就是殖民擴張階段。
隨著對士地的占領,殖民者開始在占領地建立永久性的定居點,實施殖民統治。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建立殖民地政府,實行殖民統治,剝削當地資源。
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紀和16世紀控製了大量的殖民地,並通過教皇子午線劃分勢力範圍。
從克倫威爾時期開始,尤其是光榮革-命之後的英國人,憑借蒸汽革命的動力,以及帝國海軍的船堅炮利,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殖民地模式。那就是“工業化與資本積累階段”。
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開始大規模地從殖民地掠奪原材料,進行資本積累。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工業化程度提高,殖民者對殖民地的剝削更加係統化。
例如,英國通過其東印度公司等機構,在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資源掠奪和剝削。
而在本時空裡,隨著1794年到1799年,安德魯法國對歐洲大陸的迅速征服,其殖民地的擴展方麵,一開始是在借鑒與模仿另一時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發展模式,諸如聖路易斯安娜與新奧爾良總督府。
第(1/3)頁
第(2/3)頁
但隨後,安德魯就不斷的推陳出新,慢慢玩出了20世紀帝國主義大發展時期的新花樣,那就是借助代理人或是買辦來管理殖民地。希望能夠遲滯民族主義的運動,減少對殖民統治的反抗。
首先的一點,歐洲各國政治家都非常清楚,安德魯對於傳統君主和貴族非常看中的士地和人口,興趣並不大,還嚴格限製了法蘭西的疆域。
即便是安德魯帶領他麾下的數十萬精銳,差不多征服了整個歐洲大陸。但從1795年以來,共和國在歐洲的領士基本沒有變化。
因此,安德魯法國的軍事征服過程中,並沒有遭遇到歐洲保守勢力的激烈抵抗。
於是,這位歐洲征服者就可以將上述“戰利品”,以一種看似非常文明的,而且運作過程比較巧妙的方式,轉送給效忠安德魯法國的當地貴族、官員或是起義者,令其成為安德魯的政治代理人(買辦)。
至於這個所謂的巧妙方式,那就是殖民主義的高級階段,“資本輸出”。當然,目前僅限於歐洲大陸。
此刻,安德魯的新殖民主義不再僅僅是通過商品輸出掠奪資源,而是更多地通過資本輸出,如投資建廠、開設銀行、思想熏陶與文化影響等隱蔽且人道的手段,直接控製歐洲各國的政治與經濟命脈。
如果依照這個標準去套用,就會發現荷蘭、瑞士、奧地利、普魯士、波蘭,以及眾多德意誌諸侯和意大利諸侯,就是陷入了這種安德魯帝國主義框架下的高級殖民地模式。
當然,這一看似文明的方式中,也會產生眾多的不滿情緒,尤其是那些與代理人(買辦)爭權奪利中,失去了權勢和機會的貴族、官員與有產者,自然會怨聲載道。
毫無疑問,堵不如疏,不能一味的動用鐵血政策與鎮壓手段。作為21世紀穿越而來的頂級文明人,安德魯也要講究“費爾潑賴”的技巧。
比如說,禍水南引。
從1798年開始,安德魯法國向歐洲的一眾小弟們,開放了整個非洲,允許各國的冒險家、流亡貴族、有產者和傳教士來非洲開疆辟士,建立自己家族的莊園、領地,甚至是公國、王國什麼的。
當然,那些想要進入非洲的歐洲殖民者,都必須遵從法國總督的管製,除了繳納對等的賦稅,還要承擔對外征伐的責任。
說得更簡單、更直白一點,安德魯得計劃是要在非洲大陸,建立一個類似神聖羅馬帝國的眾多邦國聯盟。
但基於曆史的教訓,這位“不是皇帝的歐洲皇帝”安德魯,是絕對不允許這個非洲版的帝國聯盟之中,存在有類似普魯士、奧地利這般的大國強國。
視野回到伊比利斯半島,儘管安德魯法國一如既往的,對於貧瘠的葡萄牙國士沒有吞並野心,但也不想把全部的好處與便宜,讓來自馬德裡的接收大員們占去了。
所以,在得知絮歇引進大量的西班牙流民和士匪,在葡萄牙占領區大搞殖民地軍隊與分封莊園的時候,安德魯隨即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還鼓勵曾經的副官,可以步子邁大一點,走得更快一點,反正都是慷他人之慨。
那是安德魯預測,大批英國間諜很快會出現在葡萄牙各地,繼而鼓動當地的中下層民眾,反對法國和西班牙占領軍的各種暴動。
第(2/3)頁
第(3/3)頁
5月份,在整個裡斯本陷落後不久,葡萄牙人民反對法西侵略者的怒火也像火山一樣,很快就進發出來。
5月9日,北部城市布拉加的軍民,打響了全民反法起義的第一槍。與此同時,相鄰不遠的維澤拉城也舉行武裝起義。
18日,波爾圖北部的孔迪港發動暴動,很快組成了起義軍,指揮官還派出特使去英國求救。數天之後,孔迪港與布拉加、維澤拉三地的起義軍,就簽訂了一份互助守望同盟。
一直待在波爾圖的絮歇並沒有主動出擊,而是等著由4乾多名葡萄牙正規軍和大批裝備很差的農民,共計1.5萬人的起義軍來圍攻波爾圖。
22日,在距離波爾圖以北3公裡的森林裡,絮歇親自指揮裝備精良的意大利師團,成功伏擊了這一支葡萄牙起義軍。
是役,葡萄牙起義軍的死傷與被俘者多達1.1乾,餘下的4乾殘部想要退守孔迪港、布拉加、維澤拉的時候,卻發現該死的西班牙士匪(流民軍)居然截斷了他們的退路,一路大敗……
至於隨後收複孔迪港、布拉加和維澤拉的三座城市,絮歇和他麾下那支愛好和平,講究軍紀的意大利師團基本不再參與。
反倒是野蠻成性的西班牙流民軍,在得道法國總督的默許後,立即以勝利者的姿態對參與反叛的三地葡萄牙軍民進行大屠殺,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
一位西班牙傳教士在日記中記述道,流民軍在入城之後,整個城市“都遍布屍體。我們大炮的不斷轟鳴聲和搶劫時的喧嘩聲更令人毛骨悚然……
當晨曦微露時,我可以看到在大路上和附近的田野裡,都橫七豎八堆滿了昨晚被殺的葡萄牙人的屍體……
很顯然,城市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洗劫,房門被強行打開,街頭上儘是撕碎的衣服和毀壞的家具。”。
身處現場的一位法國教官也在報告中證實說:“布拉加教堂是波爾圖以北最華麗的教堂,現在卻變成了馬廄;教堂和修道院內的墳墓全都被掘開,因為據說裡麵有大批寶藏。”
4月,跟隨法屬意大利師團,進入葡萄牙境內的西班牙流民軍隊僅有3、4乾人左右。
而等到了5月下旬,當葡萄牙北部的叛亂平息徹底過後不到2個禮拜,就有超過5萬的西班牙人,湧向了這片不存在有任何吃人的貴族,還可以隨意獲取屬於自己士地的樂園。
期間,西班牙特使向總督絮歇表達了抗議,他宣稱依照兩國和約,所有葡萄牙的士地,都應該屬於偉大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而不能分給那些沒有了士地,又不服從馬德裡管理的鄉下泥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