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兩千零六十九章 我不能容忍(二更)

第兩千零六十九章 我不能容忍(二更)(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製蓬峨不知道顧正臣打的什麼算盤,正了正心神,警惕地問道:“何事?”

顧正臣起身:“國王這邊請。”

製蓬峨跟著顧正臣走了過去,看到了屏風上掛著的南洋輿圖,主要山河可見,相當詳實。

顧正臣拿起一旁的竹節,指了指輿圖:“大明要打安南,可以從北麵、西麵、東麵,三路夾擊,也就是自廣西、雲南、安南外海進軍作戰。按照推測,安南擋不住大軍兩個月,便會徹底潰亡。”

製蓬峨看著輿圖,連連點頭。

打安南的路線已經是固定的了,不管是誰打,必然在這三路之中,沒有其他可能。比如元朝打安南時,那就是從雲南、廣西進軍。

這不是什麼秘密,畢竟山河在那裡,路就這麼一兩條。

大明兵勢威武,安南羸弱,確實擋不住大明太久,唯一可以依托的便是不容易攻破的城關,若是外圍的城關都被打開了,占城確實擋不住明軍。

畢竟他們連占城都擋不住……

製蓬峨對顧正臣問:“明軍必然可以一戰功成,既是如此,還需要占城國做什麼嗎?”

顧正臣指了指升龍城、多邦城的位置,沉聲道:“這些年來,大明與占城國之間和平共處,彼此尊重,秋毫無犯,甚至還做了一些交易,支持占城國水師建設,幫助占城抵抗安南……”

製蓬峨認可。

這十年來,大明與占城之間的關係可以說達到了最好水平,每次使臣前往大明,都受到皇帝的親自接見,返程時還送了厚禮,國書往來頻繁。

大明對占城的幫助頗多,這是事實。

顧正臣手中的竹節敲了敲:“再說安南,若是大明進軍,打開升龍城,將安南國王與王室、大臣活捉,那他們對大明犯下的罪行,能得到清算嗎?”

“不能!”

“因為大明不殺俘虜,還要顧及王室的顏麵,給其體麵,將其送至金陵。正如雲南的梁王,他殺了大明使臣,害了不少人,可到最後呢!”

“彆人死了,但他還好好地活著!”

“雖說沒了往日的榮華富貴,可他依舊是無憂無慮,餓不著他,凍不了他!”

第(1/3)頁

第(2/3)頁

“這種事,彆人能容忍,我顧正臣不能容忍!”

“所以,今日要商議的事,便是留出一條通道,讓潰逃的安南軍隊南下占城,我想借占城國的手,將安南陳氏國王,包括王親貴族,文武大臣,一個不留地殺光!”

“讓每一個手上沾染了大明百姓鮮血的人,都付出血的代價!”

製蓬峨看著有些猙獰的顧正臣,聽著那森寒的聲音,不由地打了個哆嗦。

這個家夥,有點瘋狂啊。

他為了殺光安南王室諸人,竟然想要在戰場之上故意放走他們,然後借占城的刀,將這些人全都除掉!

這個提議——

製蓬峨盤算著。

安南潰逃之下,必然丟盔棄甲,毫無戰力,這個時候占城出手將其消滅,沒任何壓力,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最主要的是,占城與安南相互打了可不止是十年了,而是兩三百年之久!

甚至可以說,占城國出現之後,安南無論是誰當家,都渴望南下,吃掉占城,隻不過打來打去,占城雖然吃了不少丟,也丟了不少地方,可始終沒有被完全消滅。

累世累代的仇恨,流淌在每一個占城將士血液裡。

若是能抓住機會,將安南的王公大臣與最後力量一舉殲滅,那對於死難的占城將士而言,將是一個極大的告慰,對於活著的占城人來說,那也將是揚眉吐氣的大事件!

況且戰爭結束之後,安南還沒有收獲一批戰利品,逃難的安南貴族隨行總需要帶點東西吧。

乍一看,全是好處。

可製蓬峨不是尋常人,思索之後,對顧正臣問道:“兩個問題,第一,安南吃敗潰逃,不一定非要進入占城地界,還可能進入到南掌之地。”

南掌!

說這個名字許多人不知道,但說滄瀾國、老撾,大致知道其位置了。

南掌是其國號,也就是大名……

第(2/3)頁

第(3/3)頁

但大明人還是習慣稱呼其為滄瀾國。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滄瀾國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一個聯盟國家,包含了猛騷(琅勃拉邦)、猛掌(萬象國)、猛川壙(川壙國)、猛占(占巴塞國)等國。

從地理位置上看,滄瀾國大致是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東起長山山脈,與安南、占城接壤,西麵是暹羅,南麵是真臘,北麵那就是雲南猛泐(西雙版納)一帶。

若是安南發生變故,安南王室向南跑,直接對上的就是仇家占城,那是找死,最大的可能是去滄瀾國避難。

顧正臣指了指長山山脈北部:“安南接壤的區域是北長山山脈,雖說這山寬度有限,窄的地方二三百餘裡,寬的地方也不過五百餘裡,走過去也不算難。可是——山路不好走,而且,路不通。”

製蓬峨吃驚地看著顧正臣:“路不通?”

顧正臣很是自信:“山路與其他路不一樣,要想從山間過,需要走山口。若是這山口不在安南人手中,他們就過不去。”

“你在安南還布置了後手?”

製蓬峨驚訝地問。

顧正臣擺了擺手:“並非如此,而是大戰之後,明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封鎖所有山口,切斷安南進入滄瀾國的通道,讓其隻能南下占城。”

製蓬峨想問為何不借滄瀾國的手,可又止住了。

顯然,大明與滄瀾國之間的關係,嗯,那多少是沒啥關係,人家一不是大明藩屬國,二不向大明進貢。

大明就是讓他們出手,他們也不會乾這種事。

製蓬峨盯著輿圖,麵色凝重地問出了第二個問題:“若是大明驅趕安南逃兵南下進入占城國,誰來保證,明軍不會尾隨其後,殺入占城國?”

雖說製蓬峨沒多少文化,可也是聽說過不少曆史典故的,李承義這個幕僚是會講曆史的。

假道滅虢的事還是知道。

雖說大明這次不是借道,但萬一來一次尾隨追擊,等自己收拾掉了安南殘軍之後,明軍跟上來將自己給收拾了,這不是委屈大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