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兩千零五十六章 韓宜可的判斷(四更)

第兩千零五十六章 韓宜可的判斷(四更)(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顧正臣知道那一段曆史,自然不可能任由曆史的錯誤再一次出現。

後世很多人遺憾,說若是大明對交趾如同對雲南一樣,事情或許不會如此糟糕,以至於到了不得不丟棄的地步。

大明對雲南有什麼?

沐氏家族,一個強有力的軍事家族。

若是當年張輔留在交趾,成為沐府那樣的存在,一直守護著交趾,興許交趾丟不了,也好過他死在土木堡……

當然,顧正臣不可能去找張輔去,這個家夥才十歲,比馬三寶年紀還小,他爹張玉倒是個猛將,現如今還在北平戍邊,還有朱能、丘福,那也是戰力頗強的存在。

彆嘲笑丘福後來的全軍覆沒,這個家夥在靖難的時候很是生猛,朱棣欽定的靖難功臣中名列第一。

當然,這些猛人在這個時期還不認識朱棣,也沒跟著朱棣混過。

顧正臣知道他們的存在也清楚他們的本事,甚至想過趁著河北巡撫使的頭銜熱乎,去北平巡視的時候,找個機會將這些人弄到水師裡去。

可這河北巡撫使的衣裳都沒穿幾天,就因為朱守謙之事留在了金陵,之後又到了這廣州,更沒去北平的機會了。

總不能發個名單,調這些人吧,讓人找馬三寶的舉動就引起了老朱的強烈不安,好在馬三寶他姓馬,和馬克思至少算是一家,可張玉、朱能、丘福,一個個都和馬克思沒啥關係,撒謊都圓不回來……

既然靖難時期閃耀的那批人不能用,那就用其他人吧,大明那麼大,將官那麼多,給他們舞台,總能殺出來一批光芒萬丈的人物。

比如趙海樓、高令時等人,不也是通過一次次的表現封爵的?

能力固然重要,可舞台更重要,空有能力沒舞台,那也隻能懷才不遇。還好,這是一個大舞台的時代,有的是機會,也不缺少勇敢的將士!

顧正臣下定決心,隻要安南改為交趾,那這一片土地,就應該如同釘子一般,釘在大明的版圖之上!

吏治、法治、軍事,都需要積極準備。

軍事好說,打仗這事大明有的人可以辦。

法治也好說。

唯獨這吏治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剛歸附之地,吏治做不好,後患無窮。

道同的人品與能力經過了朱亮祖、韓宜可的考驗,也備受朝廷認可,這樣的人未必需要放在布政使的位置上,但作為一方知府招撫百姓、推廣教育、勸課農桑,他絕對沒問題。

顧正臣將魚頭夾到碗裡,低著頭繼續說:“雲南布政使張紞,他在教化、招撫土司方麵做得很是出色,朝廷已讓張紞具寫經驗,相信用不了多久,這類經驗文本會傳播開來,幫助雲南、四川、湖廣、貴州、廣東,包括未來可能出現的交趾官員……”

第(1/3)頁

第(2/3)頁

韓宜可聽著顧正臣的話,內心做出了一個判斷:

朝廷不僅會打安南,而且還要將安南納入大明,成為大明的一個府或一個布政使司。

國事說完,酒桌更顯熱鬨。

勸酒聲不斷,顧正臣也是來者不拒,直至喝得酩汀大醉,在嚴桑桑的攙扶下才離開布政使司。

馬車緩緩而行。

嚴桑桑看著一身酒氣的顧正臣,輕聲道:“夫君往日裡可不會如此,今日怎麼沒了節製?”

顧正臣睜開了左眼看了看嚴桑桑,又閉了回去:“韓宜可主政廣東多年,政績出眾,等安南事了之後,估計他也該回金陵了。一旦去了金陵,想與他再坐在一起喝酒,怕是不可能。”

“金陵的官員什麼德行,你清楚得很。敢與我把酒言歡,早晚會被人彈劾。”

嚴桑桑含笑:“原來是因為韓布政使。”

顧正臣打了個酒嗝:“韓宜可是個真正的人才,他從一個禦史做起,當過知縣,也當過知府,還勝任了布政使,也算是一步一個腳印。”

“最可貴的是此人冷麵無情,原則很強。即便他日金陵再會,我也不想與他同桌共飲,免得害了他,大明總需要一些這樣的人物……”

嚴桑桑清楚,夫君總是會麻煩纏身。

土豆豐收之後的封爵,就有人開始捧殺,還有一些陰損的手段,說朝廷開國初期有浙東、淮西兩黨,現如今出現了個水師黨,而黨魁便是夫君……

在這種情況下,開濟、薛祥都與鎮國公府保持距離,若是韓宜可公開與夫君走近,很可能會被針對。

朝堂之上的攻訐往往很殘酷,不會在乎你有多少本事,為百姓做過多少事。

政治需要,可以壓倒黑白、是非、曲直。

沒有住在城內,而是叫開城門之後在市舶司所屬的客棧住了下來。

翌日清晨。

顧正臣揉著脹疼的腦袋吃著早飯,蕭成走了過來,對顧正臣道:“蘇先秦來了。”

“不是讓他不要來嗎?”

顧正臣皺了下眉頭。

第(2/3)頁

第(3/3)頁

蕭成言道:“像是有事。”

顧正臣端著小米粥,說道:“讓他來吧。”

蘇先秦腳步匆匆,見到顧正臣,行禮解釋道:“鎮國公,之前收到消息,確實不應該來叨擾。隻是有一件大事,必須知會鎮國公。”

“彆賣關子了,講吧。”

顧正臣與蘇先秦算是老相識了。

蘇先秦笑著言道:“就自昨晚,有商人入港時提供了一條線索,說遇到了挖金礦的水師船隊了。”

顧正臣皺眉:“這麼快?”

蘇先秦錯愕了下。

從去年八月算起,這都一年又一個多月了,從時間來看,已經不短了。

顧正臣可不這樣看,八月出航,算他們運氣好,十月抵達,找金礦也需要時間吧,四五個月總需要,這都要三月份了,返回還需要兩個月,他們挖金礦才挖了多久,兩三個月的時間?

“船隊呢?”

顧正臣問道。

蘇先秦搖了搖頭:“商隊說他們吃水深,行進慢,要抵達廣州還需要兩三日,鎮國公可要等上一等?”

顧正臣思索了下,回道:“等一下吧,我也需要在這裡等幾個人。蕭成,告訴黃元壽,讓他派船隊去接應下。”

蕭成領命而去。

顧正臣很關心這次成果,這次效果好,下一次朝廷還能賣點采礦權,補充下國庫,日後這就成了一項固定收益。

有錢,才好辦大事,也不用自己費心弄什麼房地產券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