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好壞常茂還是可以聽得明白的,這麼明顯的意味想不懂都難,剛想發作,便聽序班喊道:“整班列齊,皇帝將至!”
顧正臣抽出笏板,站在了常茂身後。
禮樂起——
山呼聲——
朱元璋落座,一番禮儀走完,開門見山,將手中的一份緊急文書從禦台之上直接丟了下去:“朕收到消息,出使日本國的水師左都督周召,在與北朝足利義滿對飲時中毒身亡!”
“此等倭賊,朕誠心待他們,寬宏在先,不成想他們竟是如此大膽,竟敢殺了周召!如此惡行,若大明不發天威雷霆,將那倭賊滅去,如何能洗去這般恥辱!”
帝王一怒,群臣戰栗。
藍玉看了看其他人,見沒人動作,索性走了出來:“陛下,臣懇請發兵討伐日本,將那足利義滿的腦袋砍下來,以告訴世人,大明煌煌天威,誰都不可輕犯!”
一向不積極的鄭國公常茂緊隨其後:“永昌侯所言極是,倭賊有取死之道,朝廷發兵討伐平之,是天道之舉!”
有了帶頭的,支持的人便多了起來。
要知道這可不是幾年前,大明沒手段、沒能力、沒證據可以收拾日本國,自從顧正臣在太宰府殺了六萬餘倭賊之後,已經告訴了所有人,大海不是阻礙,元朝乾不成的事,大明能乾。
尤其是水師大遠航,幾萬裡的大海都安全歸來了,還過不了東海?
沒了太多的顧慮,至少元朝失敗的陰影已經徹底沒了,以至於不少文臣也站出來支持發兵征討日本。
常茂低著頭,眼睛裡滿是得意之色。
周召沒了,是一個損失,可若是就此出征日本國,那也未必是一件壞事,要知道水師上下這會最關心的那就是土豆、番薯產量,好領取屬於他們的封賞。
在這個情況下,水師主力是沒什麼士氣,也沒什麼心思出征打仗的。
朝廷欠著他們的賞賜不給,總不能再使喚他們拚命去吧,萬一人死在日本,那可就虧大了。
水師主力去不了,那就隻能動用非水師主力,比如京軍。
隻要請旨,自己與藍玉很可能都會參與到這一場戰爭之中,顧正臣能帶人從日本撈軍功,那我們也可以。借此機會培養一批人,扶持一批人,那不也挺好的。
顧正臣不就是這樣乾的,看看水師裡麵多少他的親信。沿著顧正臣走過的路,再走一遍,總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常茂渴望參戰,自己沒啥本事,但藍玉有啊,這個家夥打起仗來可不簡單,拉出來單挑,一個藍玉能挑了十個顧正臣。
藍玉也盤算著,皇帝這一次動怒了,說什麼都該征討日本國了。
李文忠要留守金陵,湯和要坐鎮水師總部,徐達、馮勝、鄧愈都在外麵,傅友德這段時間身體不適在家休養,顧正臣等著挖土豆,這會應該沒誰能與自己競爭了吧?
我要當主將,真正的主將!
支持請戰的聲音一大片,就在一片附議聲中,突然冒出來一個刺耳的聲音:“臣反對!”
常茂、藍玉猛地抬起頭。
金朝興、趙庸、黃彬等人也是一頭霧水。
這誰啊!
大家都在支持,就你反對?
哦——
定遠侯啊。
顧正臣拿著笏板,緩慢地走了出來,清了清嗓子:“陛下,臣反對!”
群臣錯愕。
兵部尚書趙仁揉了揉眼,幾是不敢相信反對的人是顧正臣。
要知道這家夥素來強硬,大明的使臣死了,據說是高麗人乾的,他敢守在城門外射死高麗使臣。
聽聞東莞慘案之後,他連等都不等一下,明明是出使船隊直接掉頭南下,去太宰府砍殺了六萬餘倭賊!
這就是個殺神,他渴望戰爭。
可現在,他竟然公然站出來反對戰爭?
見了鬼!
常茂、藍玉也沒想通,最不可能反對的人,竟然反對了……
李文忠一動不動,如老僧入定,湯和也跟沒事人一樣,盯著鞋子看是不是臟了。
朱元璋看向顧正臣,聲音冰冷:“定遠侯,群臣請旨征討日本國,好為水師左都督周召報仇,以正國威,捍衛朝廷尊嚴。你為何反對?”
顧正臣將笏板抬了抬:“陛下,臣反對出征日本國有三。其一,日本國敢做出如此之事,必有所準備,興許這是誘導我大明出征的陷阱——”
藍玉緊握拳頭,打斷了顧正臣的話:“陷阱?可笑至極!日本不過是彈丸之地,軍卒更是不堪一擊,哪來的陷阱!”
顧正臣側頭看了一眼藍玉,對朱元璋道:“其二,朝廷上下對日本國過於低估,小看了這個敵人。正如永昌侯,認為那是彈丸之地不堪一擊,可他們一樣擁有強大的兵力,可以組織起數萬、數十萬的大軍。”
“若皆如永昌侯等人,低估了對手,很可能會陷入敵人的陷阱,繼而吃敗!其三日本山多,道路難行,一旦深入,火器根本無法補給,隻能近戰肉搏,若沒充足的籌備與長期的準備,臣不認為當攻取日本國。”
藍玉幾乎被氣炸了。
他竟然貶低了自己,該死的顧正臣!
藍玉抬頭看向朱元璋,喊道:“陛下,定遠侯分明是想要將遠征日本之事交給水師,這才有意拖延!臣隻要兩萬精兵,不,一萬,便可討平整個日本國!”
“一萬?”
顧正臣冷冷發笑,眯著眼看向藍玉:“永昌侯,一萬兵跟你去了,還有回來的日子嗎?不明敵情,不知敵人的厲害,就敢誇口一萬滅一國?可笑!”
“顧正臣,你休得放肆,分明是你見我想要出征,有意反對!”
藍玉當即惱怒喊了出來。
瞬間,文武群臣都看出來了。
定遠侯與永昌侯之間這是有過節啊,兩人不和啊。要不然,也不會在這朝堂之上吵鬨起來。
顧正臣甩袖,對朱元璋道:“陛下,若朝廷有需,臣願當一馬前卒,殺在第一線,築幾百座京觀,為死去的周召周左都督報仇!”
“臣反對即刻出征日本國,倉促而動,勞師無功。但臣不反對,準備萬全之後,發大軍,動雷霆,馬踏京都,槍挑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