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北運糧食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北運糧食(1 / 1)

推荐阅读:

這事李信不知情是有原因的,他是吏部尚書,主抓的是官員考核升遷等業務,大移民是戶部的事,與吏部沒啥關係。

戶部尚書曾泰被朱元璋封口了,不準對外言說。

要知道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移民,遠遠不是小打小鬨那麼簡單,在顧正臣沒有抵達山西之前,在沒有準備好一切之前,大移民的消息不會公之於眾,以免引起山西百姓恐慌,地方無力應對。

定遠侯府。

顧正臣觀察著山東、河南、北平等地輿圖,上麵不少府州縣被圈了起來,一旁還旁注了“五萬畝”、“十萬畝”等字樣,隨後拿起格物學院名錄。

這份名錄裡,既有結業離開格物學院進入朝廷與地方的,也有尚在格物學院肄業表現優秀的。

根據其能力、品性,挑出一些名字,落筆在一份名單之上。

百萬大移民,牽涉極廣,要想做好這件事,沒有人手可用是不夠的,雖說安插到地方的格物學院弟子多數是縣丞,不是知縣這種一把手,一來這些人多數資曆不夠,二來也沒這麼多知縣位置可騰用……

總不能因為一場移民,換幾百個知縣吧?

縣丞無所謂,雖說日常隻有一個縣丞,現在臨時增加一個編製,一個縣衙配兩個縣丞也無妨。

畢竟知府下麵的同知、通判那數量都不是固定的,可以一個,也可以是兩三個,何況戶部、禮部等同時有幾個尚書的時候也多,這都不是什麼大事,何況這些去曆練的人在完成大移民後會撤回來,不留在地方。

這就是他們的一場社會實踐,入仕之中或之前的一場考驗,至於朱元璋日後怎麼用這些人,那是老朱的事,與顧正臣沒有關係。

“老爺,趙海樓來了。”

林白帆走了進來通報。

顧正臣點了下頭,對走進來行禮的趙海樓說道:“遠航陣亡軍士的撫恤下發到位了吧?”

趙海樓認真地回道:“核實過了,撫恤足額發放到位,那些遺書也都送過去了,是黃元壽帶人一戶一戶送去的。”

顧正臣歎了口氣:“那就好。坐下說話吧,聽說水師都督府準備將蒸汽機船分配給各分營?”

趙海樓上前,坐了下來:“按照朝廷規製,各分營應該配備兩艘蒸汽機寶船、二十艘蒸汽機大福船。因為我們出航帶走了絕大部分主力,各分營目前仍以船帆為動力,且幾是沒有大寶船。”

“南洋分營壓力很大,既要護航船隊,還需要封鎖安南沿海。東南分營現在也需要考慮增多的倭寇,幾次發文書討要蒸汽機船。信國公那裡認為已經修繕之後的蒸汽機船,可以抽出一些分配至地方分營。”

顧正臣揉了揉眉頭,言道:“你告訴信國公,蒸汽機大福船水師總部需要保留至少四十艘,蒸汽機寶船暫時不給地方分營,我需要用來運輸下物資。等明後年看需要再將蒸汽機寶船劃出一部分吧。”

趙海樓點頭:“這應該沒問題,隻是不知侯爺要運什麼物資?”

顧正臣抽出一張紙,走過去遞給趙海樓:“糧食。”

趙海樓起身接過紙條看去,深吸了口氣:“這是要打元廷了,如此多的糧食向北運?”

顧正臣沒有回桌案後,順勢坐在了趙海樓一旁的椅子裡:“元廷會打,但不是這兩年。將這份名單交給信國公吧,戶部會將糧食調撥至太倉州,水師來運。這事先行籌備起來,運糧時間還沒定,應該在秋日,也可能在明年開春,總之,待命。”

趙海樓將紙張疊好收到了袖子裡:“可還有其他事?”

顧正臣端起茶碗:“沒事了。”

趙海樓行禮,剛想走,想起什麼,輕聲道:“侯爺,周召出海了,不知為何,駝子等人跟著上了船。”

顧正臣嘴角勾出笑意:“你啊,有些事不要打探那麼細。”

駝子可是錦衣衛的人,周召這種人還不值得錦衣衛的護著,沒有護衛的理由,那一定是領了什麼旨意吧,畢竟這些人原本該在家陪老婆孩子……

老朱怎麼安排不重要,重要的是,征討日本確實需要師出有名。

東莞血案那個名頭用過了,再拿出來用一次,多少有些不合適,這不像陳祖義那個招牌,掛出來就能用。

日本可不是高麗改名之後的朝鮮,雖說戰力相對大明來說還不值一提,可那千萬級的人口是事實,攻城略地與奇襲作戰,派少量軍隊遠征和完全占領是兩碼事。

沒有好的名頭,不將事情鬨大了,以後軍隊的規模,那也不好太大。

若是大明折損了一個水師左都督,嘖嘖,那可是一個巨大的恥辱啊,這仇不報,那怎麼行呢。

用周召的腦袋換日本一國,這買賣還是劃算的。

至於恥辱,就用血一點點擦乾淨,沒什麼。

老朱這兩年不想報仇也沒關係,記在小本本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大明報仇,也不是不能拖個年,先把由頭找到了才是正事。

這法子會不會下作了點?

我去,曆來戰爭哪有什麼光明正大的,國家利益是第一位。

死了一隻雞,死了一頭豬都能成為戰爭的理由,說走丟了人炸你鐵路,拿著洗衣粉指責你有生化武器,那就是要揍你,你也沒辦法。

文明是存在的,但世界叢林法則也是森冷如鐵。

弱,被欺負時你隻能哭,隻能流血,隻能被利用最終丟了土地、礦產、人口,一無所有被人吞噬。

這就是世界的真相,下作不下作,那沒人在意,那隻是方式,不是目的。

再說了,周召此人忘恩負義,他站出來彈劾自己,這已經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也不想想,若是自己倒了,連個封賞都沒有,那水師上下誰還有資格領封賞?

文官費力希望能拉攏不少人出麵作證,借此彈劾自己。

結果呢?

誰會如周召那樣沒腦子。

顧正臣原本隻是想計劃安排幾個使臣去日本講幾句,爭取下時間,可周召想去日本,那就去吧,總要學會成全他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