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追封忠武將軍(1 / 1)

推荐阅读:

她一哭,引得站在外麵的王妃和餘元箏也眼睛濕潤。

不知道過了多久,三個女人才把上官子書的衣服換好。

三個女人從靈堂裡出來,個個眼睛都是紅腫的。

李大管家辦事很麻利。

當天就向京裡親近的人家報喪。

當天京裡的上層人家都知道了榮王府的二公子戰死沙場的消息。

二公子是榮王府三老爺兒子的事,京裡的上層人家基本都知道。

但他是王爺養大的,王爺又把人留在王府,說明王爺對二公子並沒有成見。

一些相好的人家陸續上門來看望。

最先來的是永安伯府餘蘊信夫妻。

剛聽到消息時,他們根本不敢相信。

匆匆上門,結果看到王府大門已經掛上了白綾,才不得不信。

再進去就看到了忙碌的小廝們正在忙前忙後地準備各種物品。

靈堂已經搭建好,棺槨就明晃晃地在靈堂裡。

而上官子書的遺體就放在正中間的台上,還沒有裝殮。

王氏一看到女婿遺體,真的一點生氣都沒有地躺在台上。

她再也控製不住流下眼淚。

“老爺,我們女兒的命咋這麼苦?以後可怎麼辦啊?”王氏帶著哭音,靠在餘蘊信身上。

她的心痛得快無法呼吸。

餘蘊信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他非常看好的女婿,結果不是王爺的兒子。

但至少是榮王府的弟子,結果上了戰場,馬革裹屍而回。

他的女兒連個孩子都沒留下。

以後可怎麼過?

她才二十歲。

第二家到王府的,當然是墨王府世子夫妻。

“我的天爺啊,老天不公啊!”世子夫人羅欣怡一看到遺體就放聲嚎起來。

她又看到自己的女兒如木雕一般守在旁邊,她的心更是痛得無以複加。

她精心養育的女兒,最終卻嫁了個早逝的人,以後就是守寡的命。

她怎麼不心痛?

曹南華看到自己的母親來了,壓抑了這麼久的悲傷,又湧上心來,直接撲進羅欣怡懷裡,放聲大哭。

兩母女一個比一個哭得凶。

羅欣怡哭的不是上官子書的死,而是哭曹南華未來的命運。

曹南華除了哭夫君的死,同樣也是在哭自己不幸的命運。

而餘朝陽已經平靜下來。

王氏看到女兒這般冷靜,反而不好抹眼淚,隻找一些話來安慰她。

“娘放心,我沒事。”餘朝陽反而倒過來安慰王氏。

而皇宮裡,三皇子把上官子書是怎麼死的,以及他在邊關的表現都細細向皇上稟報了一遍。

“老三,你去了一次邊關,有沒有長勁?”聽三皇子說完,皇上問起他出去一趟的體驗。

“回父皇,兒臣也隨在二表弟身邊殺過幾個敵人,隻是兒臣武藝不如二表哥,所以殺的沒有二表哥多。但兒臣在商議時出了好幾個比較有用的主意。”

三皇子有自知之明,而且他也不敢瞎出,陳大將軍每半個月就會給父王上一份奏折,什麼不知道。

“好了,你下去吧,去看看你母妃。”皇上沒什麼好問的。

隻是出去長個見識,沒什麼建樹,還是個怕死的。

他把自己這個兒子看得透透的。

老二的腦子都比他強得多。至少不會自視甚高。

三皇子走後,皇上在書房裡徘徊起來。

這個上官子書的身份讓他心裡不太舒服。

但他又確實是老王爺的親孫子。

現在為了保衛大魏戰死在沙場。

就憑這點,他就不能因為他身上流著敵國公主的血而無視他的功績。

而且他的那層身份是不能公之與眾的。

直到現在也沒多少人知道,上官子書是敵國公主的兒子。

這事要是讓世人知道,會給老王爺招來罵名。

榮王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能被毀了。

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拿定了主意。

寫下一道旨意讓小太監送去王府。

當聖旨到了王府,王府主子們都在靈堂這裡。

小太監也不多事,直接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榮王府上官子書,懷赤子之心,矢誌報國。滄瀾賊寇犯我邊疆,主動請孆,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然世事無常,英雄命短,上官子書在保衛家國的壯烈戰鬥中,不幸身負重傷,猶自挺立不倒,手刃數敵,最終力竭戰死,血染疆場。

其忠烈之舉,天地可鑒,日月同悲。

朕聞此訊,心痛如絞,思其功勳,感其忠勇,特旨嘉獎:追封上官子書為“忠武將軍”,賜諡號“烈”,以彰其不朽之功,揚其忠烈之名。

此詔既出,天下鹹知,欽此!”

聽到皇上如此表彰上官子書,餘蘊信夫妻心裡稍安了些,有了這個名,以後餘朝陽在王府怎麼也能立得住腳,不會被人看低了去。

以後好好把那孩子養大,她也能有個依靠。

而墨王世子夫妻心裡就不太高興了,有了這些名聲,他們的女兒不是要鎖死在王府?

以後他們想有什麼打算都不太好操作了。

小太監走後,李管家指揮著把二公子的遺體裝殮。

他已讓人重新買了一個更好的棺木回來。

第二日,李管家便延請了數位僧人,來王府設壇誦經,超度逝者之魂。

隨後,便是守靈與絡繹不絕的吊唁。

得益於皇上親自頒下的那道旨意,京城中的名門望族幾乎悉數到場,以示哀悼,府內外一片肅然。

餘朝陽和曹南華兩人守靈。

餘朝陽還把銀玲生的孩子抱來一起守。

孩子要吃要喝時再抱走。

這是夫君唯一的骨血,有這孩子在,也能讓夫君走得安心些。

七日後下葬上官家的祖墳地。

就葬在羅氏的旁邊,這是餘朝陽要求的。

她說二公子一定喜歡和養大他的母親在一起。

從此餘朝陽更加深居簡出,仿佛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對過往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沉思之中。

外界的喧囂與她而言,已如浮雲過眼,不再輕易觸動心弦。

她每天隻管精心照顧哺養孩子。

而曹南華卻經常回娘家。因為她隻是平妻,又沒有子女,所以不必服喪。

在這個時代,無兒無女的女子死了夫君是不必守孝的。因為夫死從子,而她沒有子,所以沒有可從的。

王妃對曹南華的舉動全然不在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根本不管她。

這日,正陪孩子們玩的餘元箏突然想到一個人,也有必要知道二弟戰死沙場的消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