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人,當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大乾,養心殿內。
趙崇遠已經換下一身龍袍,重新穿上了便服,一臉得意的看著同樣已經換上一身便服的馬皇後。
“如茵,你看朕剛才那樣如何?”
說起這個的時候,趙崇遠一臉的得意,哪裡還有半點之前迎賓殿內那威嚴的模樣,活脫脫的像個等待著人誇的孩子。
“哼,厲害嘞,我家陛下厲害嘞。”
馬皇後輕哼一聲,不過還是誇讚道,就是那臉上的神色怎麼看都有些敷衍。
“哼。”
趙崇遠輕哼一聲,有些不忿道:“就知道你覺得那是你兒子的功勞,不是我的。”
“瞧陛下,您這話說得,臣妾可不敢。”
馬皇後輕笑一聲,但話裡話外那意思卻很明顯。
哼!
越是看著馬皇後如此,趙崇遠越是氣得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嘟囔道:“你兒子再厲害,他也是老子的種。”
“對對對,是是是。”
“你這話啥意思?”
“陛下,我這不是承認了嗎?”
“可我看你好像有點不服氣?”
“沒有,沒有,哪能啊。”
……
趙崇遠:“……”
“算了。”
過了半晌,趙崇遠一揮手,也實在懶得和這個和自己相伴了半生的枕邊人鬥嘴,臉上的神色很快變得肅穆道:“如茵,如今這局勢是稍稍穩固了下來,但你可要讓你家那兩兄弟,給我盯緊了,決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
“陛下放心,此事關乎我大乾社稷,他們兩個孰輕孰重還是知道的。”
看著趙崇遠臉色的神色變得肅穆起來,馬皇後也同樣神色肅穆的回道。
“如此最好。”
聽著這話,趙崇遠稍稍安心。
旋即對著馬皇後囑咐道:“回去之後,你寫一封信給你兒子,以你的名義去寫,我寫不合適。”
“何事?”
此話一出,馬皇後眉頭一皺,狐疑的看向趙崇遠。
他所謂的你兒子,自然指得就是趙定。
趙崇遠神色肅穆道:“我想讓他去幽州,全麵接替徐天德的事情。”
趙崇遠意味深長的看著馬皇後。
此話一出,馬皇後神色微微一凝:“陛下,你的意思是錢鬆可能不老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眼下正是我大乾改革的關鍵時期,後方的事情,由我坐鎮便已經足以,但前方,徐天德雖為統帥,但終究並非我大乾皇室之人,若是錢鬆稍微有什麼心思,我怕他鎮不住局麵。
但你兒子就不同了。
幽州本就是他的大本營,他去了幽州,那是如魚得水,潛龍升天,再有徐天德輔助,就算錢鬆有任何的心思,也絕不敢動任何的心思。
而且你兒子有手腕,讓其在軍中推行軍功授爵製,我也放心。”
趙崇遠緩緩說道。
說起這個時候,趙崇遠腦海中更是情不自禁的的想起,趙定那句當斷則斷,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其實今天這件事,還是他趙崇遠收著點了。
若是全部按照趙定的意思去做。
那今晚要死的士族可就不僅僅隻有孫文一人了,還有很多很多。
但他也明白趙定的想法。
新法需要立威,曆朝曆代改革無不伴隨著流血。
趙定以鐵血手段震懾,也是必要之舉。
但他趙崇遠終究是有些不忍心,說到底,其中不少人還是跟著他趙崇遠多少年的老夥計,若非必要,若非沒有選擇,他也不想如此。
而如今給一些懷柔的手段,也算是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
當然若是這些人真的執迷不悟,那便也怪不得他趙崇遠了。
“明白了,我這就去辦。”
馬皇後聞言點了點頭。
但其中細致的問題,她卻沒有去問。
因為她深刻的明白,有些事她能問,而有些事她不能問,既然趙崇遠不說,那她自然沒有必要要問。
“好,你先去,我也該見見人了。”
聽著馬皇後這話,趙崇遠微微點頭,深吸一口氣之後,旋即大步朝著養心殿外走去。
蕭定玄已經等待許久了。
而他也是時候該見見趙定這位未來的大舅哥了!
順帶著試探試探他父皇蕭道成的想法。
而與此同時。
大乾應天城中。
一道道不為人知的小巷之中。
一名名身影快速的穿行其中。
無數的消息在人群之中流通。
朱雀大街。
一座極為奢華的樓閣之中,一名姿容靚麗,穿著暴露的女子,在穿過一層又一層的暗閣之後,推開其中一道不起眼的暗門,悄無聲息的走了進去。
而在這道暗門之後。
則是一間雅致的小屋。
屋內點著淡淡檀香。
此刻正有一名身形矮胖,但眼睛卻透露著精光的中年男子靜靜地端坐其中,看著這名穿著暴露,姿容靚麗的女子走來。
這名身形矮胖,宛若尋常士紳一般的中年男子陡然站起身,急忙問道:“可是打探到了消息?
那乾皇究竟是為了過壽,還是為了其他的事情?”
“有消息傳來,但真的僅僅隻是為了過壽而已。”
那穿著暴露,姿容靚麗的女子皺眉回道。
聽著這話,那宛若士紳一般,眼中透露著精光的中年男子神色頓時有些不悅,斥責道:“既然如此,那你為何緩緩張張的?”
他本以為趙崇遠會借著過壽的名義做出一些彆的事情,但如今既然有消息傳來證實此事,那他大虞自然也就可高枕無憂。
想到這裡,這矮胖中年忍不住譏諷道:“這大乾終究是難逃覆滅之危,如此關頭,那乾皇不思求變,反倒是聚攏朝臣在宮中過壽,當真是亡國之相。
如此也好,正是我大虞一統中原五國之機。”
“妾身也是如此認為。”
聽著這話,那名姿容靚麗的女子也是嬌笑道,但很快又皺眉道:“但我聽到消息稱,那北梁的太子好像入宮了。”
“蕭定玄?”
此話一出,那矮胖中年眉頭一皺,疑惑道:“他此時入宮是何意?難道也是為那乾皇祝壽?
若是他為了祝壽,當應由禮部發下請帖,可為何之前我等卻並未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