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也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大哥二哥所言甚是,大哥不止一次說過,國以民為本,民興則國興!若民不聊生,則國之悲哀也,若國弱,則民哀也!”
張良對扶蘇和趙驚鴻拱了拱手,“實不相瞞,大哥二哥知我身份,我乃韓國宰相之後。韓國被滅以後,吾遊曆四方,觀民間疾苦,皆乃秦之暴政所至!”
“雖然大哥與我講述利害關係,但大哥二哥此行來上郡途中,也看到了百姓生活狀況。猶如魯轍之人,被逼無奈,隻能以綠林行徑為生,就算如此,村中婦女孩童還皆多餓死者。”
“秦之苛政,秦之重稅,秦之徭役,害百姓疾苦久矣。”
“非我妄言,且可去看,且可去問,天下百姓者,人人皆罵秦之暴政,如此乃事實也,非我一家之言。如此情況,皆事出有因。”
“大哥所言,人頭稅,農稅,以及酒肉稅,說是於商征稅,到最後,不依然是百姓承擔?”
“若所想百姓安康,如上郡百姓這般,官民和諧,還是需要讓百姓生活富足,如此國則強大!”
“若一味地增加稅收,國庫亦或充盈,君王乃至朝中官員生活富足,但長此已久,百姓積怨愈深,早晚有一天,會爆發,若百姓揭竿而起,國如何安穩?”
“二哥剛才所言,良心中震撼,若君王可有如此想法,那必然是千古名君,百姓之福也!”
“請受良一拜!”
扶蘇見狀,立即起身,扶住張良,“子房能與孤……咳!能夠與我等如此坦言,說明情況,得子房,亦是扶蘇之幸也!更是天下百姓之幸!”
趙驚鴻看了扶蘇一眼,“扶蘇,你的稱呼該換一換了,我覺得孤就挺好。”
“這……”扶蘇有些不好意思。
趙驚鴻笑了笑,對張良道:“除此之外,我建議將上郡的農稅,直接定為十稅一,而不是按照情況去波動,如此固定下來,方為更好!”
張良和扶蘇微微點頭。
蒙恬卻蹙眉道:“若收不上來糧食,如何養兵?”
趙驚鴻道:“蒙恬將軍,糧食不會因為收稅少了而產量減少,隻是咱們少收了一些,而百姓手中有餘糧以後,自然會售賣的,我們需要糧食,直接收購不就行了?而且,我們有官田,有官糧,加上十稅一的稅收,也足夠養兵了。”
“若不夠,我們的鹽鐵稅所賺取的錢財,也足夠養兵了。”
“此事,不必擔心。”
蒙恬聞言,微微點頭,放下心來。
“另外,商稅也要明確下來,作為更細致的劃分,並且專門成立商業管理部門,對他們的商業行為進行研究,若有人敢偷稅漏稅,必定要嚴懲。”趙驚鴻道。
雖然開放商業行為會帶動金錢流動,但是趙驚鴻現在並不打算這麼做。
就算要做,也是要等扶蘇上位以後,待扶蘇對全國的掌控非常到位了,而且各種政策,民生都做好了以後。
他才會開始嘗試考慮開放商業。
商業有好處,就會有弊端。
一旦開放商業,就必然會引起一種金錢至上的風氣。
若是長期發展,世家隻是其一,恐怕整個市場會逐漸變成資本市場,到時候想要動手去處理他們,就會更麻煩。
所以,在沒有很強的把握,對大秦沒有很強的掌控力的時候,趙驚鴻隻會建議逐漸開放商業,而不是徹底放開。
這是一頭洪水猛獸,一旦放開,覆水難收。
接下來,眾人商討各項事宜。
除了民生發展,還有接下來的軍事發展。
王承和蒙恬更注重軍事發展,他們覺得要加強對士兵的訓練。
甚至,蒙恬表示,他要帶一批軍隊,去找胡人打打仗,練練兵,隻有在實戰中,士兵的能力才會增長。
王承則表示,需要增加騎兵數量,想辦法搞來更多的馬匹來,訓練騎兵。
兩個人還準備擴充射手營。
趙驚鴻表示都可以,射手營可以給他們增加,騎兵也可以給他們增加。
至於軍隊該怎麼訓練,趙驚鴻將決定權交給兩人,由他們二人全權負責。
按照趙驚鴻的話說,專業的事兒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幾人一直聊到深夜才散去。
臨走的時候,扶蘇拉著張良,“子房,今日與我同眠,你我二人,促膝長談一番。”
張良聞言,欣然答應,“此次甚好,我那屋裡甚冷,你我二人,可暖和一些。”
林瑾聽了,立即道:“我也要一起睡!”
“你湊什麼熱鬨!”趙驚鴻揪著林瑾離開。
“哎呀!大哥,彆拉我,我要跟二哥三哥一起睡,我也要促膝長談!”林瑾叫著。
“閉嘴!你給我趕緊回去睡覺,明日我還有要事要與你安排!”趙驚鴻沉聲道。
在趙驚鴻的生拉硬拽之下,林瑾才勉強願意離開。
待兩人走後,扶蘇將身上的龍袍脫下來,詢問,“子房,你今日急匆匆趕來,就為此事?”
張良笑道,“此乃大事,我必須在場。”
扶蘇無奈,“你們呀,大哥說什麼你們做什麼,難道沒有想過王承和蒙恬不答應?”
“他們沒有理由拒絕,也不能拒絕,而且兩人早就上了咱們的船,下不去了的。”張良笑著說道。
“好吧!”扶蘇無奈,“如今大雪封路,你何時回上郡?”
張良道:“明日便回,雖然大雪封路,但是事務依然繁多,而且,我擔心積雪太多,會壓塌百姓屋舍,我要回去帶領士兵官員去下麵縣鎮去看一看,若產生雪災,也要及時救治。”
扶蘇點頭,“父母官一稱,對於你是極為合適的。”
……
此夜,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個不眠夜。
王承和蒙恬兩人聚於書房之中。
本來兩人各自為政,這種時候是不應該聚在一起商討的。
但是,如今形勢嚴峻,加上突如其來的刺激,讓兩個人心中有些慌亂,不得不湊在一起好好研究一番。
“蒙恬,你我,已無退路了啊!”王承道。
蒙恬看著王承,“你身為扶蘇嶽父,你參不參與皆無退路,隻是如今我在思考,吾弟仍在鹹陽,且你父親王翦老將軍以及王賁等等王家一眾人,皆在鹹陽,若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