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蹙眉思索一番,看向趙驚鴻,詢問:“大哥,你是準備開放商賈之行,鼓勵大家行商賈之事?”
趙驚鴻微微搖頭,“非也!商賈之行是必然的,商賈猶如水中之魚,有魚之潭方為活水,若水中無魚,則為一潭死水,時間久了自會發臭。”
“這就猶如,將肉爛在鍋裡。我們要做的,不是守住自身這點資源,而是讓資源和錢財,如同活水一般運轉起來,如此貨幣方可流轉,百姓手中也能分到一些活水,而這些活水,也就是錢財,則可獲取物資消耗。”
“糧食乃可再生資源,用錢財換取這些資源,如此反複循環,百姓方可安居樂業。”
“但是,開放商賈之行,依我來看,尚且不行。”
扶蘇點頭,“商人逐利,雖然有將死水變為活水之功效,但難免,會與民奪利,如果貿然開放商賈之行,難免會破壞百姓敦厚淳樸的本質,形成貪婪逐利之風氣,如此不好!不好!若到最後,難免會讓百姓放棄農業生產,都去追逐利益,反而會引來更大的災難。”
趙驚鴻讚許地看著扶蘇,“扶蘇所言甚是,確實如此,不可貿然開放商賈之行,對於如今而言,弊大於利也。”
林瑾聽不明白了,“既然要行商賈之事,要賺取錢財,又不開放商賈之行,那要如何做?怎麼感覺你們像是打啞謎一樣?”
王承和蒙恬相互對視了一眼,雖然知道趙驚鴻要利用礦產掙錢,但是其中的原由,還是有些聽不明白。
趙驚鴻笑了笑,喝了一口酒,緩緩道:“孔子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畜仁義以風之,廣德行以懷之。是以近者親附而遠方慕義。故善克者不戰,善戰者不師,善師者不陣。修之於廟堂,而折衝還師於千裡之外者,此之謂也。今不示以仁義忠信,而示之以財利之末,敝所恃以事無用。鄙人固陋,不識所謂。”
扶蘇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你要是說子曰,那我可就不困了。
這些東西,他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
這番鹽鐵論之言,讓扶蘇和張良頓時來了興趣。
王承和蒙恬也認真聽著。
趙驚鴻道:“匈奴占據山河險要之處,獨占畜牧的利益,若給他們時間發展,他們必然會百姓富裕,軍隊強大。”
“到時候,他們入侵大秦,便會使得大秦不安定。”
“就算如今我們將他們擊潰,待等時機一到,他們與我們大秦通商,購置鐵騎,裝配他們的戰馬,士兵……”
“本身他們便是民風彪悍,生活條件艱苦,且日常都生活在馬背之上,若有了這樣的兵刃,到時候匈奴會何等強悍?”
“而想要對抗匈奴,必然要有財力支撐。而且,攻打下來的土地,需要發展和建設。”
“若是攻打下來的土地,我們置之不理,時間一過,胡人再度占領,那又有什麼意義?”
“但是,想要建設這些,必然需要極大的財力支撐。”
“所以,我建議,我們要控製鹽鐵。”
“鹽乃民之本,汝等也知道,若長時間不食鹽,人則無力。”
“所以,我們不僅要掌握鹽本,更要讓天下百姓人人都吃得起鹽。”
“如此,鹽業不僅可以給我們提供大量的財富,也可以作為一種民生手段,讓百姓生活富足。”
“其次,便是掌握酒類專營。釀酒則需要糧食,若是開放釀酒,商賈之人為了逐利,必然會大肆釀酒,而達官顯貴士大夫之類的,為了滿足私欲,也會用大量的糧食釀酒。”
“在如今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釀一壇酒,便是謀殺一人性命,如此說,不為過!”
“所以,我們要掌握鹽鐵酒專營,其他人不可觸碰之!”
扶蘇點頭,“善!大善!大哥思慮完善,扶蘇敬佩也!”
張良也讚許道:“鐵器乃是軍之本,鹽乃民之本,酒乃糧所生,皆需管控,如此甚好,既能獲取利益,又能保證百姓利益,又能保證大秦的安全,亦可限製商賈和權貴者的奢侈浪費。”
王承也讚許道:“趙老弟思維敏捷,思慮完善,真乃扶蘇公子之大助力也!”
蒙恬也點頭,“如此,趙先生日後可拜相也!”
“嘿嘿!”林瑾傻笑一聲,“我大哥就是厲害!”
趙驚鴻看了林瑾一眼,微微一笑,說道:“如此,還是要依子房去執行,上郡便是咱們的大本營,也乃政策試點。”
張良點頭,“大哥放心,子房定當竭儘全力!”
“除此之外,商稅不可少。”趙驚鴻道:“咱們還需要對稅收就進行改革。”
“如今,鹽鐵專營之外,還有酒肉稅,其中酒業專營,咱們剛才講過,但是肉稅要做出改變,畢竟在商鞅變法以後,酒肉稅已經高達成本的十倍,如此百姓如何吃得起肉?”
“雖然其目的在於保護糧食和畜牧資源,但也要考慮百姓的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人頭稅需要取消,如今的口錢就需要每年23錢,算錢就要120錢,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無疑是一種天文數字。”
口錢便是714歲的未成年人所需要繳納的人頭稅,而算錢則是1560歲的成年人所需要繳納的人頭稅。
“咱們在上郡這段時間,已然明白百姓生活情況,百姓們連飯都吃不起,過冬都無法熬過去,怎麼繳納人頭稅?”
“我提議,直接取消上郡百姓的人頭稅!”
“本身百姓生活就極為困難,毫不客氣地說,他們活下去就很難了!哪裡還有錢去繳納人頭稅?”
“已經有世家豪族趴在百姓身上吸血,作為領導者,我們不能再去吸食百姓身上的血汗,而是要作為為百姓造福,謀福利的存在!”
聽到這話,扶蘇立即站了起來,“大哥所言極是,為君者,為官者,便是應當為百姓謀福,如果,我們的強大是由壓榨百姓而來,那我寧可不要這種強大!”
“百姓之福,乃吾之福也!百姓安樂則吾安樂,若百姓疾苦,吾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