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子房接受梁蕭的調遣,在下邳、彭城、廣陵的交界處等候已久。
梁蕭帶來的部隊日夜兼程,人馬疲敝,因此需要和徐州的部隊換防一部分,再把一部分原先徐州的守軍帶往江南。
這一次的調度,還需要充分考慮西秦舉傾國之兵卷土重來,因此動員力度相當之大。
此外,徐州增加守軍之後,也需要在應天郡和琅琊之間的草原一帶布防。
他打算在這一帶修建新的郡城,以溝通南北。
否則,一旦西秦部隊強行進入此地,便很容易截斷南北的溝通,援軍總是走海路的話,海上風浪也不穩定。
而且此時已是七月中旬,秋收在即,但徐州各地依然是罕見的炎熱。
梁蕭與卓子房會合之後,和玄奇一起告知遺詔之事。
卓子房驚駭之餘,迅速恢複冷靜,建議梁蕭暫時秘而不宣,等候雲家的消息,同時先入主京師。
雲家得知雲定遇害之後,家主雲修平複喪失子孫之痛,接受雲恪的建議,死守江南。
如今的雲家對新君感到徹底的心灰意冷,但總歸是武朝忠臣之後。
他們仍是不願帶頭反叛,但也不再聽命於朝廷,而是暫時自守,防止西秦水軍趁虛而入,占領江南。
此舉,既是為了雲家,也是為了江南不受異族進犯。
作為家主的雲修自然也明白,如今雲家唯一的選擇是支持梁蕭取而代之!
但雲家的部隊至少有一半是以朝廷的名義征調,在梁蕭掌控京城局麵之前,雲家反叛朝廷的風險無限大。
天策府。
產房外,鐘離晚雪,秦雨薇,凝煙,三人心急如焚。
她們的孩子都已過了滿月,母子平安,天策府上下都很高興。
可是梁清霜卻突然待產,從她十二月出現孕吐,到七月中旬分娩,懷胎隻有八個月左右,屬於早產兒,因此風險極高,從雲子苓、全茯苓等人的表現可窺一斑。
而她們的丈夫正在下邳動員部隊,暫時還未能回返沛郡,但時常給她們送來家書,表示關心與歉意。
沛郡離京城千裡之遙,他急需入京,沒有辦法再繞一段路來沛郡。
她們並不希望他因為家事而耽誤國事。
隻是,她們也擔心梁清霜有個意外,梁蕭來不及見她最後一麵……
她們的清霜妹妹甚至還不知道先帝已經駕崩……
產房裡,梁清霜疼痛難忍,幾乎昏迷,輕聲呢喃。
“夫君……”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一聲嬌弱的嬰兒啼哭傳出,產房外的眾人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
“恭喜武君!三位夫人,凝霜公主她誕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
產婆抹去了額上的冷汗,向鐘離晚雪三人賀喜。
姐妹三人喜極而泣,就在產房外等候。
早產兒體質較弱,還需要悉心嗬護。
雲子苓在照看梁清霜,既然她和產婆沒有告危,說明梁清霜還算安全。
翌日清晨,梁清霜望著搖籃中的女兒,又看了一眼三位姐姐。
梁蕭的三位妻子都抱著各自的兒女,一臉關切。
“按照與夫君的約定,女孩子就叫梁瑜……”梁清霜又重新看向自己的孩子,滿目溫柔。
“你們母女平安最好!”鐘離晚雪將孩子交給老母親秦晴,上前握緊梁清霜的手,一臉後怕。
“晚雪姐姐,我父皇可還安好?”梁清霜突然問道,“昨夜父皇托夢,祝我們母女平安,還要我今後一定要聽夫君的話……”
鐘離晚雪一愣,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晚雪姐姐,我父皇,已經駕崩了,對麼?”梁清霜顫聲道。
鐘離晚雪本想以善意的謊言回複,此刻見她滿臉急切,竟如鯁在喉。
“父皇果然已經不在了……之前他送來的手書,就提過了,他已時日無多,要我有個心理準備,不可過度悲傷,影響到孩子……”梁清霜自責不已。
鐘離晚雪連忙將她抱在懷裡,任她輕聲啜泣。
“你還有夫君和孩子,還有大家。”鐘離晚雪安慰道。
梁清霜乖巧地“嗯”了一聲,默默為遠方的丈夫祈禱。
她多半已經猜到了,她的皇兄們正在聯合門閥,拿她的丈夫開刀,而她什麼都做不了。
天策府,主簿府內,鐘離修滿心憂慮。
兩個多月過去了,鐘離晚雪和秦雨薇還不知道長輩的噩耗。
這是梁蕭的指示,在他沒有報仇雪恨之前,暫時不必告知他們噩耗。
但秦牧他們的喪事還要照辦,也要宣傳。
因此,最近一直是他和卓子房在配合天策府的女兵部隊,封鎖消息,也暫時不讓他們外出,以免有人向她們透露消息。
而秦昭柔還在沛郡秦府,因為過度悲傷,仍未與姐姐、表姐相見。
可是,聰明的鐘離晚雪已經發現不對勁了……
“爹,為何遲遲不見舅母和表妹?”
“對啊,夫君,為何不見嫂子和柔兒?”秦晴也疑惑不已。
“姑父……”
麵對表姐妹兩人和妻子的急切詢問,鐘離修知道瞞不住了,想起梁蕭的叮囑,鄭重回應。
“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原本,我們是奉命暫時瞞著你們……”
姐妹兩人與秦晴麵麵相覷。
直到秦昭柔被請進院子裡,姐妹相看淚眼。
“小妹!爹娘和爺爺他們,難道都……”秦雨薇顫聲道。
秦昭柔隻是掩麵而泣。
鐘離修這才講述秦家父子遇難與歐陽熙的意外,末了還不忘補充:“主公他之所以遲遲未能歸家,也是為了厲兵秣馬,為你們報仇雪恨!”
一時間,院子裡的女人們沉浸在喪親之痛中。
秦雨薇隻感到渾身力量被抽空,險些癱倒,被凝煙扶住。
當天,眾人齊聚靈堂,祭奠秦牧父子與歐陽熙。
正在坐月子的梁清霜得知秦家長輩的噩耗,也震驚不已。
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皇兄會是如此愚昧無知。
連西秦和匈奴都不是天策軍的對手,區區江南,憑什麼?
徐州南境,天策軍精銳集結在望江縣軍營,隻等梁蕭一聲令下,便要渡江複仇。
此時已是七月二十。
當天,梁蕭召集卓子房與靖雲生,商討遺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