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又殺來了?”
赫連泓心下一沉,瞬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梁蕭的目的顯然是糧草!否則,他早就應該在追擊途中強攻我方!”
“即刻保護糧草!”
算上從琅琊逃回來的殘兵敗將,現在赫連泓手裡的騎兵超過三萬,後方還有兩千名重甲騎兵。
沒有了琅琊郡的支持,他已經沒有足夠的自信,僅憑三萬騎兵去擊敗梁蕭。
畢竟他的先鋒部隊都是精銳,尚且被梁蕭以雷霆之勢速殺超過四千,這是自己統兵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那可是四千騎兵,不是四千步兵!
“赫連將軍,如今我們方知梁蕭不容小覷,琅琊失守之事,隻怕會引發更多的問題,甚至動搖國本……”
赫連泓布置防務,看著忙碌的眾將,聽著軍師的分析,悔恨不已。
右賢王敗給梁蕭,果然並非隻是因為輕敵。
自己和右賢王這些沙場老將,居然都被梁蕭玩弄於股掌之間!
現在這運糧隊又是個大麻煩。
若是被梁蕭牽製在此,而不能趁早擊退他的話,拖得越久,奪回琅琊的可能性就越低!
而且,近八萬萬人如果聚集在一起,吃喝拉撒也是個大問題。
可是若是輕敵躁進,再被梁蕭擊潰一支部隊,甚至焚儘糧草的話,將嚴重拖慢後方步軍的來援。
沒有步軍,僅憑騎兵根本不可能攻克已經拚死反叛的琅琊郡!
赫連泓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急忙詢問軍師。
軍師也是苦笑搖頭,一籌莫展。
他怎麼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匈奴麵對武朝軍隊,居然不敢打硬仗!
因為現在赫連泓連梁蕭的軍隊具體規模都不清楚,究竟是兩萬人還是四萬人?
這一刻,眾人隻感到如墜冰窟。
赫連泓歎道:“必須收縮運糧隊,否則一旦被梁蕭各個擊破,後果不堪設想!”
“赫連將軍,此地水源有限,不太適合集中更多人員……”副將提醒道。
赫連泓神色一變:“那就先護送運糧隊退回足夠安全的地帶,總之無論如何糧草不容有失,必須集中防禦,以免因小失大!”
這一次赫連泓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但……
南方草原上,後方負責接應的五千騎兵也與梁蕭的大部隊會合。
北疆騎兵再次接近兩萬的規模,人人白袍。
梁蕭在聽完斥候彙報之後,振臂一呼。
“按照預定戰略,全軍隨我劫糧!”
軍令一下,全軍將士無不振奮,紛紛縱馬前驅,兵分三路,隨梁蕭北進。
常念俠統領五千人馬在東路佯攻,劉並的五千騎兵在中路佯攻。
七千白袍兵暫時收起白袍,與後方三千常規騎兵的行動稍顯滯後,趕往西路。
兩萬人馬,再配合每人至少兩匹備用戰馬,北疆騎兵軍勢之盛大,正是匈奴騎兵前所未見!
“赫連將軍,敵軍大隊人馬來襲!!”
赫連泓收到急報的時候,也神色大變:“敵軍主力何在?哪支部隊先到?”
“敵軍兵分三路,在東路和中路集結了大隊白袍兵!西路還有一支部隊緊隨其後,明顯慢了幾裡!”斥候們紛紛趕回來彙報。
赫連泓緊急召集眾將討論。
“不如先重點防禦中路與東路,再派兵盯防西路這支偏師!”
計議已定,赫連泓立即調兵遣將。
兩萬三千騎兵負責防備梁蕭的中路和東路,其餘七千騎兵負責盯防西路的北疆騎兵,隨時求援本部。
後方運糧隊裡還有上萬步軍,以及四萬後勤兵,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隻是運糧隊的車輛排成長龍,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迅速集結在一起,一旦被敵騎襲擾,很可能會被燒毀大部分糧草,必須以騎兵對騎兵,展開雙方的運動戰!
赫連泓已經儘了最大的努力,提前預警和布置,並早早通知運糧隊集結防禦,已經是最大化降低糧草嚴重損失的可能性。
常念俠一馬當先,率眾從東路來襲,很快便迎上了赫連泓的一半主力。
雙方一輪騎射遊擊之後,沒有立即進行白刃戰,而是射住陣腳。
一方力求防禦,一方重在佯攻,因此沒有迅速爆發激烈衝突。
同樣的,劉並也遇上了赫連泓親自帶領的上萬主力,雙方也展開了對彼此的騎射遊擊牽製。
“為何敵軍的軍勢看起來隻是堪堪過萬?”
赫連泓登上高地,詳細觀察之後,猛然驚醒。
“速速調兵七千千馳援西路!!”
同一時間,梁蕭的主力已經殺到西路,迎麵撞見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部隊,氣勢一般。
梁蕭料想友軍應該成功牽製了敵軍主力,悍然下令。
“隨我衝鋒,踏碎敵軍!”
白袍兵們人人從行囊裡取回白袍披上,殺聲震天。
頃刻間,萬馬奔騰,掀起漫天狂沙,向匈奴騎兵狂襲而來!
這七千匈奴騎兵本意隻是牽製,哪想到南方的北疆騎兵會突然發難,因此軍師決定且戰且走,並派人向東邊的赫連泓求援。
但梁蕭的騎兵早已急速襲來,硬扛了一輪箭雨,殺到敵軍陣前。
早就饑渴難耐的白袍兵率先發難,人人奮勇爭先,鋒芒畢露,勢如破竹!
梁蕭更是身先士卒,白龍影馳騁戰場之間,四處斬將奪旗,親兵部隊緊隨其後,大有決死之勢。
雙方一個照麵,這支匈奴騎兵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大量匈奴騎兵被當場斬於馬下,軍師望見遠方那一陣腥風血雨,更是惶恐下令。
“這是武君梁蕭親領白袍兵來襲,速速往東邊與主力會師!!”
奈何白袍兵緊追不舍,後方三千友軍騎兵也隨之加入戰場,大殺四方。
上萬北疆騎兵奮勇而戰,匈奴騎兵又不敢戀戰,因此迅速落敗,不斷撤退,隻為及時止損。
梁蕭毫不猶豫,一路掩殺,全軍將士齊心協力,前後斬殺超過兩千!
“這天下,竟有如此精銳之師……”
馬背上的軍師不時回望後方追兵,麵如土色。
他已經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經驗豐富。
無論是慕容氏雙雄帶領的精銳騎兵,還是西秦武安君帶領的“黑甲軍”,都不曾給過他如此恐怖的壓迫感!
毫無疑問,自己所麵對的梁蕭和白袍兵,是一支不能以常理度量的軍隊,前所未有之精銳,唯有重甲騎兵才能驅逐!
“赫連將軍!西路軍師戰敗,派兵請求接應!!”
赫連泓正在指揮部隊與劉並軍周旋,乍聞西路兵敗的消息,險些從馬背上跌落,滿眼驚駭。
“怎麼可能?軍師也是沉穩老將,老子的援軍都還沒到,他就敗了??”
“我軍遭遇敵軍主力奮死突擊,軍師擔心全軍潰敗,故而不敢戀戰,立即選擇撤退,才不至於大敗!”信使焦急解釋,滿臉苦澀。
果然梁蕭是有備而來,之所以沒有在途中追擊,也是為了儘快恢複人員體力,以巔峰狀態作戰!
赫連泓心裡拔涼拔涼的,深吸了一口氣:“抽兵回援,東路收縮防線!”
這一次,赫連泓親自率眾去接應軍師的西路部隊。
匈奴騎兵的中路和東路分彆被抽調了數千部隊,且戰且退。
常念俠與劉並覷準時機,終於厲聲下令。
“全軍突擊!!”
北疆三路並進,同時發動猛攻。
常念俠一馬當先,一路連斬數將,越戰越勇。
後方將士大受鼓舞,齊聲呐喊,奮勇向前,誓要殺敵立功!
雙方三路人馬終於展開了大規模的白刃戰。
即使赫連泓的部隊經過休息,有占據實際的人數優勢,麵對梁蕭三路如此悍然猛攻,此刻也頗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這些北疆騎兵都是梁蕭進一步挑選之後,親自訓練教導,人員素質有了顯著提升,至少能保證令行禁止。
白袍兵更是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
因此,即使敵軍的實際人數略占優勢,他們也悍然無畏,人人爭先恐後,直撲敵軍。
匈奴騎兵向來對武朝人耀武揚威慣了,何曾領略過相對而言如此恐怖的戰鬥意誌,越戰越是心驚膽戰,竟隱隱萌生退意。
匈奴將士此刻心中都有種不祥的預感:再不休戰撤退,隨時可能被徹底擊潰!
常念俠因為追隨梁蕭日久,於斬將奪旗方麵也頗有心得,一路帶兵衝殺,勇不可當。
劉並的個人勇武明顯遜色,但本人也是奮死無畏之將,能打硬仗,隨軍五千騎兵也同樣立功心切,因此也得以一路衝殺敵陣。
匈奴騎兵因為抽調人馬,東路和中路的部隊節節敗退。
但赫連泓已經彆無選擇,後方的護送步兵還未能趕赴現場,若是西路被梁蕭突破,便是讓運糧隊直接暴露在梁蕭的屠刀之下!
“我他娘的,又低估梁蕭了……”
赫連泓心急如焚,再次悔恨交加,氣不打一處來!
他原以為梁蕭是準備穩紮穩打,牽製己方部隊,不讓己方兵臨琅琊,等待王城調遣步軍來援,合力攻城。
沒想到梁蕭一路尾隨,到了這個目的地之後居然一改偷偷摸摸的戰術,悍然發動總攻,又巧設疑兵,以主力擊穿匈奴西路偏師!!
以騎射聞名天下的匈奴騎兵,超過三萬人,其中還不乏久戰精銳,居然被梁蕭耍得團團轉!
對赫連泓而言,戰場形勢相當不妙。
更讓他恐懼的是,自己首度與梁蕭正麵交鋒,局部失利之後,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如何擊潰梁蕭以雪恥,而是……龜縮退守,步騎合力,逼退梁蕭!
畢竟他曾經負責接應右賢王,即使還未與梁蕭正麵交鋒,至少也見識過右賢王狼狽不堪的慘狀……
梁蕭一路追擊,迅速驅逐匈奴軍師的這支偏師,將士們意猶未儘,又撞見了赫連泓的主力援軍。
雙方對峙於草原,赫連泓立即登上高地,眺望西方,駭然失聲。
“天下驍銳,莫過於此!”
明明那群白袍兵才剛打贏一場衝鋒戰,軍隊卻依然是好整以暇的模樣,有條不紊推進。
即使是匈奴的精銳騎兵接受單於閱兵,專門訓練行伍,在沒有出戰的情況下進行行軍表演,也不過如此而已!
軍師灰頭土臉趕回來,哭喪著臉到:“赫連將軍,我們恐怕還是嚴重低估了梁蕭的實力……”
“赫連將軍,中路告急!!”
又有飛馬急報求援,驚煞赫連泓與身邊將士。
“什麼?東路怎會守不住!”
“敵軍發動總攻了!”信使急道。
不等赫連泓決斷,東路求援的飛馬急報也趕了過來。
“赫連將軍,東路告急,敵軍發動總攻,我軍節節敗退!!”
赫連泓頓時目眥欲裂,回望西方,險些驚掉下巴:“糟了……”
眾將同時西顧,無不麵如土色!
原來是梁蕭率領白袍兵,並不與赫連泓的主力交戰,而是直奔北邊運糧隊!
“快!步騎合力攔截!讓東路與中路的騎兵全部退回來!”
赫連泓急得向熱鍋上的螞蟻,立即率眾回援。
他沒有直接追擊白袍兵,因為白袍兵所用的本就是匈奴好馬,馬力上乘,而他的這支主力騎兵也才剛剛從主戰場十萬火急來援,消耗不見得比白袍兵少,顯然是追不上的,隻有挑直線路程回援,才可能及時防禦。
東路匈奴騎兵在常念俠的帶頭猛攻下迅速敗退,留下近千具屍體。
緊接著中路也在劉並的猛攻下迅速退守,留下接近七百具屍體。
“成功了?”
常念俠與劉並一路追擊,終於合兵一處,望見北方殺聲震天,無不狂喜,立即率眾北進,牽製敵軍,策應梁蕭。
此時匈奴運糧隊已經在前方集結步軍防禦,運糧車和盾牌在外圍組成圓陣,如臨大敵。
所有匈奴將士握緊手中武器,心跳加速,呼吸也不自然了。
他們已經收到赫連泓的消息,自己即將麵對的人是……
“武君親領白袍兵在此!蠻夷速來授首!”
七千白袍兵在梁蕭的帶領下,竟然先赫連泓一步殺到了十裡之外的戰場!
麵對層層防禦的匈奴運糧隊前軍,梁蕭當機立斷,率眾繼續往北,眾將士更換戰馬,一路隨行。
赫連泓到達現場的時候,也發現梁蕭已經走遠,驚怒交加。
“武朝鼠輩安敢欺我!!”
即使前軍提前防禦,保證糧草不會全部被付之一炬,但運糧隊的隊伍綿延數裡,梁蕭何愁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果不其然,等到赫連泓追到北方五裡外的時候,七千白袍兵一字排開,接近運糧隊,無視了躲在車後麵的後勤兵,紛紛取出行囊裡準備已久的火箭,迅速點燃。
“嗖嗖嗖——”
數以千計的火箭,飛向沿途的運糧車。
“救火!救火啊!!”
匈奴的步兵們終於按捺不住,跑出來救火。
就在此時,西邊殺聲震天!
梁蕭帶著白袍兵強襲而來,又是一輪常規箭矢拋射。
缺少鎧甲護身的後勤兵,死傷慘重,也喪失了救火的最佳時機!
頃刻間,草原上竄起一陣熊熊大火。
赫連泓的後方運糧車隊陷入一片火海。
s:兩章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