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施壓(1 / 1)

推荐阅读:

單於和右賢王愕然無言。

良久,單於才回過神來,顫聲道:“此計甚毒!但若是執行出錯,而讓梁蕭將計就計,很有可能導致從齊魯到燕雲兩地的百姓蜂擁南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大國師沉聲提醒。

“可以在琅琊秘密收集那部分老弱病殘,若是梁蕭拒絕接收,正好昭告全國,梁蕭拒絕收容南下百姓,如此,也正可以讓這些賤民死了南遷的心!”

“敵軍繳獲我軍戰馬眾多,但組建騎兵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充足的訓練。但右賢王也深知梁蕭善出奇兵,難保他不會真的利用步兵乘馬隨行。”

見單於明顯有些意動,大國師又補了一句。

“合理清除賤民,也是在效仿梁蕭安撫江南之事,顯然有利於國家安定……”

聞言,單於與右賢王對視一眼,再不遲疑。

梁蕭為武帝收容三十萬江南流民,此事一度導致匈奴大國師策劃的江南起義胎死腹中。

匈奴人自入主神州以來,對武朝百姓屠戮剝削甚重,以至於百年來各地民變四起。

可惜,匈奴人精於騎射,又掌握最多的騎兵,起義軍往往還未來得及形成星火燎原之勢,便被迅速殲滅。

匈奴統治階級也意識到了,一味地殺戮也不是辦法。畢竟西秦皇帝如今還在實施仁政,有對比才有傷害。

最近的兩代單於都有意減少對百姓的屠戮,將政策改為奴役和剝削。

即便如此,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國內時不時有不怕死的武朝遺民起義,如今隻是換了一個形式而已。

有相當一部分武朝故民,最近都南遷去了,單於毫不懷疑這些人是起義的隱患。

“右賢王。”

聽到單於呼喚,右賢王心領神會,當即表示:“臣這便著手去辦!”

八百裡加急從王城出發,送往接近千裡的琅琊。

徐州,下邳太守聞人喜正在招待來自司馬家的客人。

吏部員外郎,司馬桐。

聞人清玄守在父親身側,一言不發,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司馬桐。

年近不惑,腦滿腸肥,趾高氣揚。

作為當朝太傅司馬延年的侄子,吏部侍郎司馬允年長子,唯一官階被破格升為正四品的六部員外郎,他確實有驕傲的資格。

聞人喜小心翼翼向司馬桐奉茶,絲毫不在乎對方其實與自己官階相近。

“司馬大人不辭辛勞,蒞臨本郡,有何見教?”

見聞人喜語氣恭敬,司馬桐甚是滿意,但仍是先細細品茶片刻,讚不絕口,“好茶,好茶!”

聞人喜隻是賠笑,聞人清玄笑而不語,父子倆各自在心中暗暗計較。

直到聞人喜明顯表現出焦躁,司馬桐才慢悠悠地直入主題。

“聽說聞人太守最近在配合梁蕭的政策,甚至也加入屯田?”

聞人喜連忙解釋道:“鄙人雖是下邳太守,但如今車騎將軍秦牧和左將軍梁蕭都在江北,梁蕭又深得陛下器重,我聞人氏也不是什麼世家大族,也不得不低頭做人嘛!”

司馬桐這才笑眯眯道:“我自然能理解聞人太守的苦衷!不過,如今聞人氏也不能獨善其身,我同時代表自家、端木家、公羊氏三家,來找聞人太守要個態度。”

言語間,司馬桐向聞人喜遞上了作為信物的三家黃金族徽。

“請指示……”聞人喜的態度更加添了幾分恭敬。

“我家要你作出表態,公開反對梁蕭,並以下邳全郡之力,處處發力,阻止梁蕭窮兵黷武,透支民力!”

司馬桐盯著陷入沉思的聞人喜,又提醒道:“一直以來,下邳都是徐州治所,如今徐州又沒有徐州牧,你算是名義上的徐州地方官之首。等梁蕭倒台之後,我家可以表舉你為徐州牧,令郎是京城聞名的才子,也可以入京為官,正七品起步,少奮鬥十年!聞人氏從此也可成為士族中堅力量!”

聞人喜當即表態:“茲事體大,請司馬大人回去通知太傅他們,此事下官應下了!”

司馬桐這才開懷大笑,拍了拍聞人喜的肩膀,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

“司馬家期待你聞人氏的表現,最好是能給個白紙黑字,讓我爹和我大伯他們都能安心!”

在司馬桐的要求下,聞人喜隻好修書一封交給他。

送走司馬桐之後,聞人喜又立即再修書一封,交給聞人清玄。

“去沛郡通知卓大人和鐘離大人,三家門閥已經坐不住了,為父隻能暫時麻痹司馬家,虛與委蛇,希望武君儘快團結徐州!”

聞人清玄帶著密信,星夜兼程趕赴沛郡。

襄賁以北,北疆軍營出動牛車、馬車、騾車,總計兩萬輛,滿載糧草。

秦牧親自指揮調度,秦勳北上,一路接收梁蕭送過來的南遷百姓,並及時供給糧草。

為了防止匈奴騎兵劫糧,秦勳在西北和東北分彆布置了大量的北疆斥候,隨時警戒。

北方則是梁蕭的三路主力所在,可保糧草萬無一失。

繳獲的匈奴戰馬普遍優於武朝的本土戰馬,成功實現了全軍替換。

上萬名步兵騎著騎兵們退換下來的戰馬,一路分散北進,接應民眾。

茫茫草原還是可能存在馬匪,這些百姓能否平安抵達徐州,決定了梁蕭與秦家的力量能否更上一層樓。

在秦家祖孫的運作下,如今整個秦家與梁蕭深度綁定。

大儒秦越在京城不受待見,毅然辭彆歐陽太公,帶著妻子歐陽熙返回江北。

琅琊郡以南。

梁蕭排兵布陣,兩萬北疆騎兵於琅琊郡外形成半包圍之勢。

確認敵軍不敢出戰之後,並沒有選擇離去。

連日以來,即使琅琊郡據城死守,半夜總會有百姓冒死過牆,悄悄出城,投奔梁蕭,琅琊郡守和琅琊守軍屢禁不止,即使殺一儆百也無濟於事。

為了方便南下,匈奴在琅琊集結了大量的軍民,但是匈奴人馬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糧草,尤其是戰馬需要食用精飼料,嚴重擠占了百姓的生活資源。

許多百姓飽受奴役,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過得甚至不如牛馬。

整個琅琊郡人口超過百萬,最近光是南逃的百姓都已經超過了十萬,有將近一半死於匈奴人的屠刀之下。

即便如此,依然有無數人在找機會越城南逃……

當夜,琅琊郡內一片安靜,許多百姓聚集在一塊,挖通幾處地道,奔走出逃。

正在帳中休息的梁蕭,聽到了外麵的急報。

“稟報武君:今夜突然有數以萬計的百姓出城投奔,我軍不確定是否有詐,等候武君定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