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是最大總裁 > 第三百四十章 海花國曆史(七)

第三百四十章 海花國曆史(七)(1 / 1)

推荐阅读:

使臣忽然想起了啟辰大帝教給他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對這些人索取他原來的妃嬪,雖然三十年過去了,都人老珠黃了,但關係到皇家人的臉麵,說什麼也要要回去。

當時,有的女人還懷孕了,還沒有來得及轉正為妃嬪,如果後來生了兒子女兒也三十來歲正當年了,可不能流落在外啊。

可妃嬪早就成了船老大和兒子的媳婦,也為他們生兒育女了,自己的兒女也隨了人家的姓氏了。

為了讓他們破滅希望,看使臣問了,舜天大帝就對使臣實話實說了。

現在這些女人都四五十歲了,有了自己的子孫後代,三十年過去後都不年輕了,跟了舜天皇帝後生活的很好,她們也就不想什麼五皇子了,看著兒孫長大了都是很知足的。

舜天皇帝把這些事和使臣說了後,就想派人禮送他們出皇宮去。

使臣看他說得輕鬆,這個什麼舜天皇帝實際就是大逆不道的家夥,氣得他怒發衝冠。

“你個賊子,不過是個劃船的,怎麼睡了五皇子的女人?五皇子現在是啟辰大帝了,你算什麼東西,皇帝應該派兵馬來把你碎屍萬段!”

舜天大帝在自己的地盤上,周圍是自己的侍衛隊,並不懼他。

“我算什麼東西,我雖然是船老大,但自食其力帶領手下闖蕩江湖,風裡來雨裡去自己賺錢自己花,自己打下來一片天地,也不比誰下賤,你們的五皇子高貴嗎,你不看看他算什麼東西?”

“他在大德國的時候,連抓鬮的資格都沒有,不是弄了幾條船一千來人出來建國了嗎,他建國就可以,我建國有什麼不行的?他不是也長了一個腦袋嗎,難道是長了三頭六臂。”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你不過下下賤的船工?”

“我才不管他那一套,他的女人我就睡了,你們有招兒使去……”

使臣還在罵罵咧咧,被他的侍衛﹝船工的後代﹞們一頓臭揍趕了出了皇宮去。

多虧了沒有回歸五皇子,如果回歸了,五皇子會把這奪妻之恨對著他們發泄的,到了那時候彆說是當皇帝了,就是想在五皇子的管轄下當個諸侯都不可能了,整不好會滿門抄斬的。

他被打還被罵了,連五皇子也連帶著被姓趙的語言羞辱了。

他帶來的人隻有幾十人,會武的不多,即使是想拚命,也占不到絲毫便宜。

反觀船老大的人,自從分開的三十年來,作為來到了海花島以後,第一代出生的孩子,早就在十幾年前就成年了。

他們都陸續成年了以後,男性就有三百多人,現在第二代就更多了,也即將成人了。

姓趙的船老大搶奪了原來的皇宮,一切都是現成的,用不著大興土木蓋宮殿了。

他搖身一變成了舜天大帝,現在兒子們又添了四個十四歲以上的孫子。

這些作為一船人嫡係的第二代第三代,有了近七百人。

其餘會武藝的當地青壯,組成的軍隊就有了一萬多人,宮廷衛隊就五百人以上。這還不算各地的郡守私軍,如果算上私軍,又得多出了一萬多人。

五皇子成了啟辰大帝,他建立的南詹國,在三十年裡繁衍的人口也有許多,可和他們海花國比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五皇子一聽使臣的回話,隻氣的暴跳如雷,自己寵愛的妃嬪,成了別人的老婆,還給別人生兒育女了。尤其那個姓趙的船老大父子,他們都是什麼東西,竟然睡了他的嬪妃。連那些長相上佳的舞娘,也被船工分包了出去……。

一個小小的姓趙船老大,就敢和他叫板,父子一起睡了他的女人,這就是奇恥大辱了。

二十個舞娘,也有一半的女人讓五皇子臨幸過了,如今卻成了那些臭船工的老婆,還生了船工的孩子,他不能忍。

他還聽使臣說:“他們海花島的外族女人也有許多,那些女人皮膚白皙,都是美人。男人都是高個子,不管男女都好像曬不黑。”

使臣不知道,那些本地土著,大多數是來自環南國的,比南詹大陸的人好看,個子還高。

他聽了使節的話,反觀自己帶來的人,除了皇後和一些侍女長得好看,其餘少有美貌的。本地土著,更是長得黑不出溜的,即使是能看過眼的,也不白淨。

那些買來的乾雜活的女人和男人生的孩子,長得也少有好看的,即使是船工和土著女人生育的後代,也是麵色黢黑,個子也矮的不像話,隻有純正的大德國人才是高矮適中的……。

他怒發衝冠的竭斯底裡,立即派了五百人馬,乘坐兩艘大船去討伐海花國。

海花國舜天皇家,聽了探子報告,立即組織三艘大帆船,點起水軍迎戰他們。

他們用的還是當初的海船,一艘是他原來手下的船工當船老大,另一艘船是其他的船老大帶領的。可船上船工就不是原班人馬了,都是船工和五皇子衛隊的後代。

他們的水軍人員駁雜,一些是土著,一些也是船工和衛隊的第二代第三代。

海戰和陸地戰鬥一樣,首先動用的是遠程武器弓箭,三艘帆船上的兵將圍攻兩艘海船,占了明顯的優勢。

兩方麵速度不一樣,帆船很快,馬上,兩方麵的弓箭就用不上了。

兩下裡一接觸,首先是帆船有風帆速度快,船頭直接衝擊海船。平底的海船速度慢,轉圜不如帆船靈活,首先被一艘帆船撞擊船幫,船幫破裂,底艙也漏水了。

三艘帆船就不管他了,因為後續的中小帆船都來助戰了。

另一艘海船被三艘帆船包圍,兵將們潑過去了十幾桶火油,舉著火把,做出要火攻的架勢。口中威脅他們投降,不投降就放火。

“你們聽著,我們的舜天大帝有好生之德,不想把同是大德國的人趕儘殺絕。我們的舜天大帝說了,如果你們投降了,就饒了你們一命。現在看你們的了,投不投降?”

另一艘帆船上的人喊:“你們的船都被潑了火油,隻需要一個火星,你們就得葬身火海。到了那時候,我們即使是想救你們也來不及了……”

還沒有正式的短兵相接,兩艘海船就先後投降了。

他們大獲全勝,己方死了三人,對方也死了三四人,都是弓箭互射的時候中箭的。

他們的船被俘獲,撞壞的也在修理中。

那些兵將和船工,經過審訊,是大德國的人或者後代,無論在南詹國有無家室,想留下的可以留下,皇家留用為低級官員使用,如果以後對海花國皇家有了貢獻再接著提拔。

那些年輕還沒有成家的,就都留下,除非你不是大德國人的後代,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一口唾沫一個釘,並不接受任何反駁。

經過篩選,有家室的和純外族的放歸,兩艘船,也放還回去一艘給他們,留下一艘做紀念。

這回,又有三百一十多人留下了,工匠們給他們蓋房子,找了女人成家,無論是大德國後代女人,還是原住民的女人都可以。不久,他們生兒育女,也都融入到了舜天大帝的麾下。

後來回去的那條船的人,對啟辰大帝彙報了海戰的經過。

船上老弱有家眷的,和土生土長的原住民回來了,還被沒收了所有的兵刃財物。

年輕的,屬於大德國後代,隻要是年輕的就都被留下了,充實了他海花國的兵源,他們的到來很快就融入了海花國的軍隊體係,海花國的兵力和嫡係的子民基數又增長了。

消息傳回來南詹國,皇家召集群臣緊急討論此事,對外戰爭失敗還損兵折將了。

有些看不起啟辰帝的大臣,暗中譏諷他:去海花國擺威風,這不是閒著沒事送人頭嗎。

五皇子也盤算了;他們被打敗了事小,還有那艘大船,也被留下當成紀念品留下了,自己的幾個準老婆給人家生兒育女了,現在也回不來了,對啟辰大帝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啟辰大帝越想越窩囊,一下子病倒了,一個月以後才恢複了上朝。

他們君臣對海花國沒有辦法,打不過那些亂臣賊子,兩方麵還隔得遠,隻能是忍氣吞聲了。

……………………

舜天大帝到了七十三歲,感到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就讓群臣充當見證,傳位給兒子不偏不倚是早就說好的,要兩個兒子當著眾人的麵抓鬮,誰當皇帝就各安天命,不許打狡賴的。

有群臣當麵監督抓鬮,誰也不能投機取巧,抓到了打對鉤的紙團以後,看皇帝的心情,不知道哪天一高興就禪位了,就是大家承認的皇帝了。

至於沒有抓到對鉤的,就乖乖當好你的逍遙王爺就可以了。

可他來此建國以後,也有了五皇子的妃子當小老婆,後來被他封為了偏妃,她們也有了幾個兒子,最大的也三十歲了。看兩個皇兄要抓鬮皇位了,他們也鼓噪著想一起抓鬮。

這個可不行,兩個太子抓鬮當皇帝,都是三十年前說好了的,現在也不能推翻說法。

後來,當父親的老皇帝勸他:“這事都是一開始定下的,已經三十多年了,現在是不能隨便就推翻的。其實呢,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你們想當皇帝的想法也不荒唐。”

“你們可以效仿你們的母國,也就是大德國此前的五皇子,帶領一批人去外島立國。”

帶著人乘船出海建立國家,是他們打小就耳熟能詳的自家故事。

那都是父輩的榮耀,他們也是向往的,也想出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為海花島周邊無主的島嶼,或者小勢力占領的島嶼太多了,打下來就可以自立為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