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刺客還在梗梗脖子裝硬漢,對大皇子的問話充耳不聞。
大皇子也懶得理他,現在的刺客有好幾個呢,想讓他們說話就得殺人立威,他不想耐心的說服他。看他是暫時的油鹽不進,不行就換人問話吧。
想到這裡他拿過了他是的順手的樸刀,到了他的麵前,二話不說,突然發力掄起了刀來一刀砍在他脖子上,他連發反應都來不及,一個人的頭顱就滾出去幾步遠了。
其他人大驚失色,這年輕人不講武德啊,連第二句話都沒有問,就把人的腦袋砍掉了。
他們心裡還在嘀咕,他又問第離著他最近的二個人:“你是什麼意思啊,也是打定主意不想說話了,好吧,我現在就送你上路吧!”
“啊……”
那人在大皇子把刀舉起來以後,嚇得屎尿俱下,趕緊呼叫起來。
接下來也不先審問他,而是接著舉刀嚇唬排在第三位的,第三位趕緊表示他願意回答。
他的眼睛看到了哪個,哪個就一致表示,大爺您想聽什麼話您就直說吧,我們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我們怕了你了不行嗎!
他們交代是八十裡外的一個山莊的,山莊有棕櫚種植園,一共八百畝,出產的棕櫚油在環南國很暢銷。原主是環南國人,經營棕櫚園已經兩代了,比被趕跑的老皇帝還要富有。
他的棕櫚油暢銷環南國和西環國,每年都會攝取巨大的利潤。
這樣的種植園在這個島上沒有一百個也有八十個,因為到時土地肥沃,氣候又適合棕櫚和甘蔗的生長,環南國的人來島上的人有很多,來得早的就開辟種植園,來得晚的就給園主打工。
他聽說新接位的皇帝要向外擴張地盤,肯定會危及他的莊園,就想讓手下的先下手為強,搶先去要了他的命。哪想到皇帝的人武藝高強,自己人被差點殺乾淨了。
既然交代了就好辦了,舜天皇帝知道了他們給園主做工的共有三百人,看家護院的有四十人。
現在,看家護院的連死帶傷二十多人沒了,種植園現在還有二十人的守衛。
“皇上,我們雖然擊敗了偷襲者取得了勝利,餘下的還有許多個的種植園,那裡也有許多人做工,不殺人立威,他們也不會臣服我們。現在,應該再接再厲,衝擊種植園去……”
“好,奪得了幾個種植園,會搜出大批值錢物,金幣也不會少,我們以後發展就有錢了!”
舜天皇帝和國師研究了以後,就是主動出擊。
他們的人不是沒有逃掉一個嗎,現在的莊園主現在還不知道,那就拿他開刀突襲了他們的莊園,把罪魁禍首先滅掉,來個箭射出頭鳥。
他們天黑之前就派出了四十人,這可是碾壓一樣了。
結果是莊園被攻破,所有看家護院的被拿下,共搜出了三萬金幣和大量財物。莊園主人夫婦被殺,莊園主的未成年兒女好幾個,就給了兩百金幣,把她們押上貨船隨他們去了。
莊園被那一代的大皇子接手了,帶著四十多人就鎮守在哪裡。
那些看家護院的,後來收編為私軍,接著去嚇唬什麼棕櫚園主,酒莊主,礦產主。反正是不服就乾,服氣了就按他們說的算。
幾年功夫,就把私軍擴充到了一萬人,地盤占到了島的一半了。
那些土著也是有財富概念的,但他們不會製作船隻,打個漁也隻能做簡單的獨木舟。對於冶鐵選礦幾乎一竅不通,連魚叉都是用珍珠玉石之類,在外國商販那裡易貨來的。
舜天大帝讓手下工匠,帶領著人開采礦藏鑄造金銀幣,用手裡的金銀幣,購買外國的商船販賣的生活必需品。
他還不忘傳播大德國的文化,給自己的兒童和土著中的少年人,教授大德國的語言文字,灌輸經史子集。因為國家發展,都是文盲可不行,都得懂得一些文化和做人的道理才行。
那些女人也不閒著,農忙的時候管理莊稼,閒時紡紗織布,做了成衣賣了換錢。
當地人是兩個族群,一個是象國因為各種原因移民來的,人數比較少。
另一個是西環國和環南國的人移民來的,這個族群的女人也長得好,有著金色,褐紅色和黑色的頭發,皮膚白皙鼻梁高挺,和大德國女人一樣溫柔。
她們羨慕這些什麼都會的外來人,許多人有了土著情人。
他們和當地土著融合的越來越融洽了,趁機消滅周邊的敵對勢力,招攬本地人組成軍隊,由船工和太子親自訓練他們。對敵戰鬥中,立功的有賞,甚至封為一方地方官。
就這麼度過了三十年以後,海花島都是舜天大帝說了算了,這才像一個國家的樣子。
他偶爾從來貿易的商賈口中,知道了他們當初追隨的五皇子,九艘船在那次風暴中幾乎都完好無損,已經在南詹大陸建立了一個南詹國,國家發展和海花國大差不差。
他不知道五皇子是不是睚疵必報的性格,但他的老婆被自己和兒子分了,總覺得一個正常的男人對這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也就提前做出了防範。
他讓人住在幾個外島上,一有動靜就通風報信。
這些年,海花國發展的也不錯,海花島的東南礁石區,水下就有黃金礦藏。
黃金都是散碎的,一兩以上的大塊不多,都分布在水下,需要人潛水才能獲得。
這樣的活計難不住船工出身的人,他們的船錨住,人在船上,準備下水的帶著一個鐵鍬和一隻桶,桶上是有繩索拴在船上的,方便把裝滿泥沙的桶提上來。
船工一個猛子下去可以堅持十幾息,利用這十幾息的短暫機會,淘取水底的金沙金塊和汙泥一起裝桶裡,然後浮出水麵在船幫旁邊休息。船上的人把桶提上去,把東西倒出來淘洗。
如此循環往複,每天每艘船能淘到三四兩金沙。
他們利用這些金沙鑄造金幣,從西環國和環南國買來了大帆船,往來貿易,換取了許多的緊缺物資。比如鐵錠和鐵質工具,瓷器陶器布匹皮貨。
他們也派人去西環國和環南國去學習,學習自己沒有的技術。
五皇子後來也聽說了,現在管理海花國的皇帝,就是以為已經遇難的那艘船上姓趙的的船老大,現在已經是舜天大帝了。海花國發展的好,不比他的南詹國差什麼。
五皇子想不到,他們的船遇險了,並沒有沉沒,還飄去了海花連島建國了。
那時候是船隊出發後的三十多年過去了,南詹國建國三十年了,他的人才知道了這個信兒。
啟辰大帝得到的信息都是商賈傳過來的,也是不完整的,就想派人去看看他們的海花國,現在發展的到底怎麼樣了。那些自己帶出來的人,有沒有回歸他手下的可能。
如果海花國能回歸,自己的地盤和人口不就擴大了許多嗎。
即使是船老大不願意離開海花連島,隻要是臣服了自己,就封他是一方諸侯。如果他有什麼想法的話,比如不願意撤了皇帝的名號,作為南詹國的屬國存在也很好。
再一個,那艘船上有他全部的嬪妃,還有他的舞娘班底,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他姓趙的願意當皇帝,啟辰大帝也管不到他,再說兩國離著千裡,即使是想管,人家也是皇帝了,還是開疆拓土搶地盤搶來的,也不一定聽他的。
不過,這些都是商賈的傳言,不親自去看看問個明白怎麼知道。
他的想法是好的,接下來也實施了。
五皇子派使臣來看他的態度,舜天皇帝看他趾高氣揚的,以五皇子的使臣自居。言辭之間,還是把他看作是一個船老大,連一個官員也算不上。
他和國師等大臣耐著性子回答他的問話,一問一答之間,兩方麵越來越不耐煩了。
這裡的皇宮,經過舜天皇帝三十年間的擴建,又添了許多的亭台樓閣。大花園裡有著在遠處引流來的泉水。花園裡珍禽異獸有很多,鹿鳴宮苑仙鶴起舞,比啟辰皇帝的皇宮花園氣派多了。
問到了他們能不能回歸五皇子的麾下,舜天皇帝不緊不慢和他談。
“我們兩方麵已經分開三十多年了,大家僥幸不死都到了天南地北了,分道揚鑣各自建國,你們的南詹國是姓馬的,我們的海花國是姓趙的,連姓氏都不一樣,還有合在一起的必要嗎?”
“可你們是五皇子啟辰皇帝帶出來的,你當時不過是個船老大啊?”
“船老大怎麼了?王侯將相本來就是沒種的,隻要是人運籌帷幄,就可以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皇帝也一樣,大德國的開國皇帝還是白巾國的女婿能,一個將官不也是當了皇帝了嗎?”
“你能和我們能比嗎,我們的啟辰皇帝是第二代皇帝了,是有祖宗傳承的。你們能在海花島打下了一片地方,歸根結底,不也是仰仗了啟辰皇帝嗎?”
“快拉倒吧你,我們自己建國並沒有借了五皇子的力,都是憑自己的聰明才智才打下的地盤。”
“我看你們還是回歸了啟辰皇帝的麾下好,起碼你們不怕彆的國家欺負了,互相有照應。”
“沒那必要了,我們現在是根基已定,羽毛豐滿了,南北幾個國家也同我們做買賣了,你自己看看我們還有回歸的必要嗎?”
這個船老大不能回歸了,海花國和南詹國形同陌路了,他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