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是最大總裁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團江防線

第一百八十七章 團江防線(1 / 1)

推荐阅读:

過了界河這一麵,就是北國的山海郡了,都是草原丘陵地帶,三軍隻是在河邊休息了一天,就接著打響了奪取北國山海郡地盤的戰鬥。

北國人明知道山海郡是守不住的,必須找天然的天塹地形才行,就提前做了準備放棄山海郡。

他們在分潮半島的西麵不設防,讓出了較寬闊的分潮半島。

分潮半島海邊到通衡關,有二百裡的距離。山海郡一撤防,分潮半島一讓出,通衡關的防守壓力就沒有了,出關的大路成了真正的通衡大道。

隻是通衡關外麵,還有大量的北國百姓沒有撤走,他們就屬於北國遺民了。

那些北國遺民得有百萬,遍布在通衡關外麵,分潮半島的海邊更多,那些是屬於漁民的。他們現在是屬於大德國了,但北國人統治他們日久,也就心屬北國了。

平常時候是不敢對大德國人無理的,但關鍵時候,還是明裡暗裡心向北國皇帝的。

他們平常給大德國交稅就不痛快,經常對稅官抱怨沒有錢。

稅官讓他們以值錢物代替稅金,比如糧食,牛羊皮毛都可以。他們拿東西是經常以次充好,直到稅官急眼了,要趕他們過去團江,或者是讓他們乘船下海,他們才老實了一些。

大德國的通衡關布撤防,也是防備著他們偷襲。

因為他們可以從他們的海邊乘船,過了團江出海口,到了分潮半島上岸。

在山海郡地盤的另一麵,也就是新的國境線以團江為界限,大德國軍隊在江邊平坦處設立了幾道防線,都是鋼筋水泥的碉堡,防備北國人過江來偷襲。

他們也學習了大德國人建造的炮樓,如果大德國人想攻打這道防線,肯定會付出代價的。

傅雷命令己方的隊伍,停留在了他們團江防線的對麵,也就是團江西岸,岸上是草原,岸邊是江水衝刷的矮土崖,有利於防護對麵敵人的上岸衝擊。

團江到了這裡,江麵有近兩公裡的寬度,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對麵北國兵的防線。

對麵的地形不太好,岸邊的水特彆淺,都是灘塗。

江心有許多衝擊出來的長條形沙洲,長滿了蘆葦和水曲柳等雜樹。

北國兵在江的對麵挖了工事,建造了許多的碉堡和炮樓,防備大德國人過河突襲。

傅雷看這裡依靠團江做防線很好,團江江麵四裡寬闊,敵人的迫擊炮從對麵岸上發炮都打不過來。如果想襲擊這裡的東岸岸邊工事,除非你把迫擊炮架設在江心的沙洲上,或者架在船上才行。

如果他們敢占領幾個江心的小沙洲,那就是作死了,己方的迫擊炮可不是吃素的。

他看這裡做防線不錯,過不過河去奪得更多的北國地盤,不能擅自主張,派馬弁帶著書信去請示女皇。

女皇回信說;“那個分潮半島,有著許多的天然良港,挨著大德國的京城走直線到海邊也近,既然他們放棄了,我們就樂的收回了。依靠團江作為防線是占了地利的,可以防備北國人的騷擾,好處多多啊。”

至於北國的大片國土,我們不需要北國人的其他地盤了,有了山海郡和分潮半島諾大的地盤就足矣了,兩國以團江作為天然的防線再好不過了。

大德國兵將不接著過江去進攻他們,他們就不能狗急跳牆的反撲。如果惹起了他們全北國人的激烈反抗,我們也會有不小的損失。

大德國人得了便宜以後,最好能把邊境穩住,大家相安無事最好了。

以後,他們丟失了這個郡時間長了,他們也就習慣了。不習慣,有什麼不習慣的?

用女皇的話說;大德國當初都讓白巾國攻陷了京城,沒有瑩瑩公主存在的話,都差點讓他們白巾國給滅國了。有人問過大德國人習慣不習慣的話嗎?”

“就白巾國,不是還讓北國人奪了三郡嗎?地盤被人強行奪去了,白巾國人隻是氣憤,可也不還是那樣嗎?也沒有說過不習慣的話。

這個世界是不會講理的,弱國就不能自主的外交。

國土被敵國搶走了,打不過奪不會也沒辦法,你國家軟弱,周邊國家就欺負,你國力強盛了,軍力不能比擬了,他們就低著頭做人了。

女皇信中說:“你們就站住了腳以後,也在河邊修建一道同樣的防線,也要依照地形壘疊工事,設置碉堡群和炮樓,防備他們過河來偷襲,或者坐船繞路來包抄你們。”

“這些建成了以後,北國人不挑釁不反攻了,你的兵將也離家兩三個月了,也該回來探家了。打下來的那些地方,我會派京畿衛隊接管的。你們到時候就可以凱旋了,我在京城等待你們的好消息。”

至於那個至尊島,咱們國家還沒有海軍,現在也沒有精力把島奪回來,就先不用管他們了。

至於大德國連接分潮半島的大路,一開始是破破爛爛的,現在占領了分潮半島,來回運送物資交通不便就得修路。

這次,大德國收回了分潮半島,女皇就征發國內的民工,把通往半島的道路,通往通衡關的道路都拓寬了,多彎處儘量取直平整了。

陡坡降下來,流水的溝壑修上了混凝土的橋梁,新修的道路是經濟的雙向車道。

以後,無論是對邊關增援軍力,還是倒騰海鮮做買賣,就有了大便利了。

這次征發了五萬民工,還是管吃住開高薪,各種機械車輛雲集一線,道路重新規劃。

這次有軍方的配合,修路碰上有堅固石頭的高坡無法繞過,就用炸藥直接炸開,遇到河溝就架設水泥橋梁。關鍵路段用水泥,平常的路段是砂石。

道路修好了開通了,每四公裡的中間建一個房子,留下四個人,每個人維護一公裡的路段。房子的這一麵兩公裡,那一麵也是兩公裡,每個人固定管轄一公裡。

這也有個新名字,叫做道班。

每個人給一個手推車,都是鋼鐵骨架充氣輪胎的,每人兩把鐵鍁,自己用自己的。

平常有了連陰雨就維護屬於自己的那一段,沒事了可以隨便休息,可以捕魚打獵,采蘑菇采木耳。隻要是道路暢通,他們甚至可以就近開荒種莊稼和蔬菜貼補家用。

女皇計劃把這條路修通了以後,出征三郡的將士,也修好了山海郡的防線工事和房屋,該凱旋歸來了。

傅雷後來也不在白虎關坐鎮了,也來到了北國的團江防線對麵,他實際是看到了這裡的界河作為兩國防線的好處。

以這條河為界河,北國人也不能輕易過河來。

他指揮兵將在河邊的高處修建瞭望塔,在低處修建地堡,遠離江邊的地方建立軍營,沒有磚瓦就自己燒製。北國人就是大舉過江來進攻,也衝不過江邊這道加固了的江防防線。

大德國人不想打過團江去,可北國人不這麼肯定,甚至有些惶惶然。

現在,大胃國也害怕大德國兵將會打過團江去,長驅直入攻擊北國,連大胃國也不能幸免。

傅雷坐著戰車巡視團江防線,看到了團江入海口的標誌黃羊角,他讓這些守護白虎關的將士們,不用管黃羊角了,那裡並不重要。

從分潮半島到團江入海口,天然的岬角就叫做黃羊角,岬角不大卻很高,是堅固高大的石頭山包,團江的船隻進出海口,以這個岬角為分界線,是個天然的地理標誌。

岬角就在海邊,傅雷讓手下先把白虎關外,被張雲義打爛的碉堡群重新建造起來,這次是重新設計了碉堡,碉堡比原來的大了一圈。內外一起拱衛關卡,比過去更穩妥。

大胃國這些年,因為海外國家離著大陸的他們國家最近,經常受到海盜的襲擾。

海盜一開始是用的是木頭帆船,船速快,經常打劫大胃國出海貿易的重載貨船,大胃國不得不派海軍護航。

後來,大胃國看外國又有了鋼鐵的炮艦,是蒸汽驅動的,速度比木質的帆船快多了。就也把對外貿易的貨船裝上蒸汽機,花重金換成了鐵殼機帆船。

他們和大德國收複三郡的兵將炮戰,就是這種鐵殼機帆船,隻是驅動機帆船的蒸汽機笨重。

他們怕大德國兵將過河攻擊北國,大胃國有給北國做幫凶的經曆,會連大胃國也受大德國的衝擊,他們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就想著用有優勢的大魏國海軍炮艦,威懾對麵江防的大德國官兵。

大魏國人是北國的仆從國,很聽話,就派出了十幾艘帶滑膛炮的機帆船﹝炮艦﹞,在團江裡麵的中間線上巡弋,像是在示威,且數量在一天天增加。

如果大德國兵將想坐船過團江,他們就會用炮艦攔截,傅雷就約束手下不能妄動。

大德國人這時候的船都是木船,不想和他們大胃國的鋼鐵炮艦硬拚。

傅雷麵對敵軍的優勢,即使是手中的迫擊炮和步槍,也知道是不能力敵的,起碼敵人的炮艦是移動目標不好打,即使是衝撞,木頭船隻也沒有優勢,這些也上報給了女皇陛下。

好在大胃國這時候隻是試探,也沒有要打過團江這麵來的想法。

傅雷看女皇組織民工在修路,甚至上書告訴女皇;路就沒有必要修了,如果修好了,北國人大胃國人打過江來了,沒得給他們預備了快速攻擊京城的條件了。

女皇接到了信件,並不擔心這些,修路還是照常進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