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破之後,城內一片大亂。
百姓爭相逃跑,各條街道到處都是拖家帶口,哭嚎著往北逃竄的人。
不過說是百姓,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滿清八旗家屬。
順治統治中原十多年來,大量從關外往關內移民,隻是滿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當時滿清的旗人不算蒙漢八旗的話,以順治五年,滿清統計的八旗男丁數量僅僅不到六萬來算,那麼滿人總人口才三十來萬。
即便算上蒙漢八旗以及他們的家屬,旗人的數量也僅僅六七十萬左右,與龐大的漢人群體相比,可以說少得可憐。
但就是這區區六七十萬旗人,卻統治了丁口近億漢人,在漢人頭上作威作福,那自然是有內鬼為虎作倀。
老朱於是掃清大量內鬼,誅殺了許多甘願給異族當奴才,回頭來屠殺同族的敗類。
如今。
則輪到他們的主子了。
這些滿洲旗人可不是像普通老百姓那樣住在外城,而是住在內城。
清初規定,內城是八旗官兵及其眷屬的專屬居住區。
漢人平民百姓,包括漢族官員在內,就算你官階再高,權力再大也不能前往內城居住。
所以康熙後期,高士奇以侍講的身份被康熙特賜居在今北海一帶的西苑一處宅院,還欣喜若狂地寫下“客中陋巷為家久,忽訝恩輝住苑西”的詩句,以感謝主子的浩蕩隆恩。
然而清初把八旗放置在內城,除了便於皇帝直接控製八旗兵馬以外,最主要的是為了有效統治與軍事駐防。
滿漢分離。
滿族高高在上,漢族則低人一等。
如此在政治上不斷打壓漢族,形成滿族的特權地位和統治秩序。
但到了如今,當時維護滿足統治的妙招手段,現在卻忽然變成了葬送滿族的一招臭棋。
因為明軍進城之後,迅速封鎖了各個城門。
滿人居住在內城,漢人居住在外城,造成的結果就是明軍一封鎖,滿漢涇渭分明,老朱要砍人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存在誤傷。或者有滿人冒充漢人,躲開他刀子的情況。
“太祖有令,千萬漢人的血債,今日就要奉還,關閉各內城城門,十日不封刀,城內不許留下一個活著的韃子!”
騎兵一路大喊著把這條軍令向四周傳達出去。
隨著這道命令落下,整個內城一夜之間,就仿佛變成了人間地獄,慘叫哀嚎持續不絕。
覆巢之下無完卵。
大量南明士卒踩著整齊的步伐,舉起了手中的刀,向著那些韃子奔去。
家門被踹開,躲在哪裡都被搜捕出來,各個城門又被緊閉,見到非明軍士卒的韃子全都殺死,城裡變得愈發恐怖與血腥。
紫禁城奉天殿內,老朱肅然而坐,下方諸多將領站立。
洪武衛士並未參與廝殺,他們大部分都去追散落逃跑的韃子,大概有三千多人追隨著老朱進城,如今做回老本行——回皇宮站崗。
這感覺真就跟回家了一樣,畢竟老朱從洪武那邊調來的其實是五軍都督府下駐紮在南京的各所士兵。
他們平日裡的任務除了訓練以外,就是在南京各地換防,包括皇宮。
因此這站崗站得不要太熟練。
控製了整個皇宮之外,老朱大手一揮,勒令南明士兵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對內城韃子及其家屬一個不留。
無數南明士卒就湧入城內,開啟了一場饕餮盛宴,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等大大小小幾十起滿清屠殺而做出回應。
此刻老朱高坐主位上,右手食指輕輕敲擊著龍椅上龍頭扶手的位置,左手撐著左側臉頰,身軀微微偏左,腦袋斜著,整個人呈現鬆弛的狀態閉目養神。
下方除了在外麵或控製北京各關隘,或去追擊韃子的藍玉、唐勝宗、陸仲亨等人以外,傅友德、馮勝、李定國、白文選等人站列。
大概二十多名將領分左右兩側站著。
台階下毛驤和蔣瓛左右凜然而立,殿內靜謐無聲,安靜得像是能聽到呼吸聲。
奉天殿離午門不遠,隱隱約約,甚至可以聽到宮外的慘叫。
“老祖宗。”
就在這個時候,朱雲峰從偏殿走出來,拉了一把椅子走到台上在老朱身邊坐下。
“嗯,怎麼說?”
老朱回應了一聲。
“通過話了。”
朱雲峰說道:“我太爺那邊聽到消息非常高興,說明天就從南京出發過來。”
“挺好,你家祖宗白撿那麼大個江山,他肯定高興,現在估計快樂瘋了吧。”
“瞧您這話說的,我家老祖宗不也是您孫子?”
“嗬嗬。”
老朱笑了笑,不是那種嘲諷的笑,是那種覺得有趣的笑。
“鄭成功那邊也聯係了,已經把山海關打了下來,現在他們控製了韃子退回關外的通道,散落在薊東區域的韃子沒法回去,除非他們跳海喂魚。”
“嗯,是個好消息,藍玉他們呢?”
“他們也控製了喜峰口、古北口、撞道口、白馬關、牆子路等出關通道,不過估計還是有些羊腸小路,跑那麼幾百幾千個韃子也有可能。”
“無妨,老四怎麼樣了?”
“老四那邊也在加緊對宣府的攻勢,估計也就這兩天的事。”
朱雲峰撓撓頭。
“怎麼這麼慢?”
“他是吃虧在不好意思劫掠百姓,吳三桂那孫子太畜生了,缺糧少馬就在陝西、山西等地大肆搶劫,老四好歹頭上有個太宗的光環,打的旗號又是光複大明恢複漢人江山,那肯定不好搞這種事情嘛,光這一路吃喝,他就得花錢購置,肯定要多一些麻煩。”
“我知道了。”
老朱沒有睜眼,點頭表示清楚。
聽朱雲峰這麼說,他倒也明白了是怎麼個事。
吳三桂十多萬軍隊,直接讓他拋棄了步卒,隻帶了三萬騎兵跑路了。
但騎兵其實也是一種需要後勤的部隊,而且比步兵更需要。
因為步卒兩條腿慢是慢了點,可人在古代完全沒有馬匹那麼嬌貴,隨便吃點乾糧填點肚子就過去了。
馬匹則完全不同。
若隻給馬匹吃草,就養不出體力,跑的速度反而不快,耐力也會變得很差。
所以在古代騎兵往往是短途突襲用,像曹操夜襲烏巢,就是五千騎兵跑了四十公裡左右殺到烏巢,放火燒了袁紹糧草。
至於像霍去病那邊奔襲幾百公裡甚至一兩千公裡,原因有多方麵。
一是他以戰養戰,搶匈奴人的糧食和馬。
二是漢武帝給了極大的後勤支持,據記載,冬季匈奴馬匹瘦弱,耐力不行。
而漢朝為了給戰馬保障體力,會用糧食去喂養,霍去病的驃騎部隊在臨戰之前甚至用大豆等精飼料給馬匹加強體力。
如此才保證了霍去病長途奔襲的時候,馬匹有足夠的馬力。
因而戰馬非常精貴,想要保證戰馬長時間奔跑,除了馬蹄鐵減少馬掌損耗以外,食物也必須有所保障。
朱棣北出四川,一路把吳三桂從陝西追到山西屬於帶著一千人輕騎出動,沒有後勤補給。
沿途即便是人吃飯都要他們自己想辦法,更彆說馬兒。
相比之下,吳三桂就可以不要臉。
反正他已經出賣過漢族一次,也屠殺過不知道多少漢族丁口,不在乎繼續做以前做過的事。
於是他可以在丟下大量輜重,清廷那邊又自顧不暇,無法給予他糧草輜重的時候,選擇屠殺沿途百姓,搶奪他們的糧食以補充人馬軍需。
朱棣卻不可以。
隻能說。
不知道是受偶像包袱拖累,還是有做人的底線,不劫掠光靠花錢購置糧食,一路走來的確很不容易。
畢竟天下再次大亂,你想當好人花錢買糧,那也得有的買。
且前麵吳三桂已經洗劫過一次,就算還有剩餘那人家也得賣才行,甚至還要遇到那種哄抬糧價的糟心事情。
所以不能怪朱棣無能,隻能怪在亂世當中,沒有底線的人更能比有底線的人活得久。
不過也活不了太久了。
吳三桂雖然一路靠劫掠逃到了宣府,可這邊也實在沒東西可搶。
滿清朝廷那邊自顧不暇,他便隻能困獸猶鬥。
再往北可就到蒙古了。
這一路上已經有很多人當了逃兵,三萬多關寧鐵騎本是吳三桂的鐵杆,到宣府的時候跑了得有三分之一,隻有約兩萬左右。
如果跑到蒙古去,所謂鄉土難離,恐怕再是鐵杆也得造他吳三桂的反,因而他不得不選擇背水一戰。
基本上現在就是老朱等朱棣好消息的時候。
此刻隨著老朱殺入北京城,滿清已經統治了十多年,近乎根深蒂固的江山,僅僅不過八個月,就轟然倒下。
這八個月,估計其中七個多月都在趕路,真正在打仗的時間,屈指可數。
由此可見在現代火器麵前,古代封建王朝有多脆弱。
縱使王朝開國鼎盛之時,也不過是脆弱得像一張紙,吹彈可破。
老朱靜靜坐在龍椅上。
更遠的午門外,依舊慘叫聲不斷。
朱雲峰遲疑片刻,低聲說道:“老祖宗”
“嗯?”
“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是想告訴我,我這麼做,跟韃子何異?”
“怎麼說呢?我知道是我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不同,但你知道的,倭寇再怎麼屠戮,我軍還是優待俘虜。”
“我知道你受你們那的思想,估計你也就是提一嘴,其實說到底,還是想法不同而已。”
老朱睜開眼睛,沉聲說道:“還記得你以前說過一句話嗎?”
“什麼話?”
“為什麼同樣是屠殺漢人,中國人恨滿清和倭寇,卻不恨蒙古人和金人?”
“我知道了。”
朱雲峰就閉上了嘴巴。
其實他真就是聽著外麵不斷的慘叫,順口提了一嘴。
沒辦法。
不能說他聖母,就真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善良在作祟。
即便你們曾經傷害過我們,可看見了那種可憐的事情,還是忍不住心生憐憫。
但這種憐憫又很快隨著老朱的三言兩句而消散。
因為老朱說得沒錯。
一來這是古代的事,朱雲峰的根在現代,沒有理由去插手古代恩怨。
二來正如老朱所說,古今之間思想觀念有差異。
朱雲峰可以善良,那是因為他生在一個強大的新中國,有國家的底氣在,所以允許新時代的中國人生出善良的心。
可古代社會下,封建王朝頃刻間就倒下了,滿人直接屠殺漢人數百萬,間接殺死上千萬。
這些死難的漢人又有誰去可憐呢?
因此任何一個現代人都沒有資格去評判朱元璋一個古人對同樣是古人的滿清的一次民族間的報複。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中國人到了後世,已經不再恨蒙古人和金人。
主要原因是年代過於久遠,再大的仇恨也慢慢被時間消磨。
次要原因是金人被南宋聯合蒙古人清算過,蒙古人則被老朱家清算過。
大明立國之後,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殺得蒙古人隻能一路往西逃竄,漠南蒙古人被老朱家殺得近乎絕跡。
反觀滿清雖然在清末也被太平軍、撚軍等起義軍清算過半次。
可這些太平間和撚軍殺的也就是滿人底層的旗人而已,對滿清上層精英毫無殺傷力。
偏偏那時腐敗無能的清廷喪權辱國,加上滿清精英投靠倭寇,繼續為虎作倀,這足以說明對滿清的精英階層清算得還不夠徹底!
因而在民族血債當中,倭寇自然是排名第一。
但滿清的血債累累,最多就是隨著時間而被消磨不少,卻也依舊有不少人記得曾經的那一筆帳。
如今的這次殺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便是一次血債血償。
每個人都麵臨著清算。
或許新時代因為種種原因,對滿清的清算已經成為過去式,將來不會再發生。
然而至少今天,老朱要代表著明末清初漢民族的遭遇把這筆債討回來。
否則的話,也對不起那麼多死去無辜的百姓。
在這種情況下。
旁人若再說什麼,狗咬你一口,你咬回去跟狗有什麼區彆之類的話,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因為刀砍在你身上。
這一刀。
終究要還回去。
才能徹底消了民族那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