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地窖裡的朱元璋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煙花絢爛

第一百五十八章 煙花絢爛(1 / 1)

推荐阅读:

“老祖宗就是天!”

“陛下神了。”

“韃子果然如陛下所料一致。”

“啪啪啪啪啪啪啪!~”

北京城外明軍駐地。

老朱主帥帳篷內,眾人紛紛鼓掌,同時吹噓著老朱料事如神。

其實這個陽謀大抵帳篷內幾個人都能乾得出來。

時間、空間、軍事能力以及其餘各方麵的條件達標,稍微聰明點的統帥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但馬屁還是得拍。

不然考慮到曆史上自己的下場,多少有點不尊重自己脖子上的腦袋。

所以在無人機觀察到大量清軍探馬斥候出城,向著北麵駐紮在各地的清軍騎兵部隊方向而去後,便紛紛表達他們的欽佩。

帳篷內掌聲如雷。

老朱則不置可否地笑笑,像謙虛又像是有些得意。

人人都覺得長白山那邊的太陽有些討厭,可如果有機會的話,誰不想成為那邊的太陽?

在已經達到權力頂端之後,享受享受這種眾星捧月,大家都吹捧的感覺,其實也未嘗不是滿足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

等大家掌聲熄滅,他才沉聲說道:“不出所料的話,韃子現在隻能去賭我們手頭上沒有多少炮彈了,這一趟是去叫援軍,也是要與我們決戰,各部準備就很重要,你們覺得把決戰地放哪裡合適?”

眾人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因為有句話叫做,人埋在哪兒,事兒就得出在哪兒,事出在哪兒,黃四郎就得跟到哪兒。

決戰的地點從來都不是清廷定,明軍可以察覺到清軍的援軍,於是派人北上攔截,攔截地點在哪兒,清軍的援軍就隻能在哪兒與他們交戰。

否則如果直接路過援軍馳援北京,那麼就是腹背受敵。

這與古代打仗從來都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啃,而少有人繞過城池去打敵人腹地是一個道理。

“清河?”

“直接攔在清河嗎?會不會有些不妥?”

“北旺可以,背靠山巒,居高臨下。”

“順義也不錯。”

幾個人說著。

朱雲峰翻著白眼道:“就那麼幾個地方,都讓你們說完了。”

“就北旺吧。”

老朱指了指北旺鎮的方向說道:“炮兵陣地就放在百望山,能輻射北京以北大片地區。”

“現在去修築陣地是不是太遲了?”

傅友德撓撓頭。

炮兵陣地自然不是說把火炮拉過去就行,還要地勢開拓,視野良好,方便調整炮口位置。

因此二戰時期很多炮兵陣地都是放在平原區。

如果放山上的話,比如諒山戰役的時候,都是要在山上清理出一片平地,砍掉周圍的樹木,把視野調整好才行。

清軍已經派人去求援了,臨時過去,還得把榴彈炮拉過去,雖然有車輪,卻也費時費力。

“李定國的部隊正好在北京西直門附近,就讓他派人去。”

老朱當機立斷道:“現在讓輔兵和民夫開始拉車,今晚上就得把炮兵陣地布置好,明天集中兵力攻打北京的西直門和德勝門,韃子的騎兵就隻能往這邊來,剛好送他們去死。”

“是!”

得了命令,眾人也不再墨跡,馬上照著老朱的意思去安排。

所謂兵貴神速。

當天諸多民夫輔兵就開始行動。

這一趟雖然兵力是二十多萬,可實際上總人數應該有五十萬左右。

除了二十多萬的戰兵以外,還有三十萬的後勤部隊。

從北京南麵的黃村一直往東南方向延續到武清,到現在還有後方輜重部隊在往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

清軍倒也想偷襲他們的糧道,事實上尚善作為如今宗室當中自嶽樂後少有能打仗的將領,之前就派了一些騎兵去襲擾。

但沿線一直有洪武士卒守護,他們騎著馬匹巡邏在後勤補給線上,用無人機觀察清軍動向,用對講機報告情況,幾乎每次清軍來他們都至少能提前一兩個小時發現,讓他們有來無回。

漸漸的尚善也就不再派人了,因此後方的補給線一直非常安全,諸多輔兵和民夫也非常充足,人力資源豐富,就意味著即便任務難以完成,依舊還是能夠做到。

當下明軍就開始按照計劃行事。

而清軍這邊,到晚上的時候,三河、平穀一帶的尚善才知道消息。

如今清軍開國那批將領,如多鐸、豪格、阿濟格等人早就死了,很多三代乃至四代都死得差不多。

嶽樂作為努爾哈赤的孫子甚至都排不上號,比他優秀的太多,如杜度、嶽托、豪格、尼堪等等,戰績都相當好看。

奈何不少人死得早,嶽樂隻能算是矮個裡的高個,誰讓他曆史上一直活到康熙二十八年呢?

至於尚善,他並非努爾哈赤的子孫,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孫子,地位一直不高,雖然追隨開國諸多宗室將領打仗,但戰功一般,且有拒敵退縮的問題,能力就那樣。

但還是那個問題,到康熙元年的時候,開國那一批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嶽樂都得站出來挑大梁,更彆說其餘那些,因而依舊隻能挨個裡挑出個高個來。

畢竟尚善好歹南征北戰多年,總比如今養在北京城裡這一批沒有經曆過打仗的四代五代強吧。

而此刻在消息未至之前,尚善正在營帳內坐立不安。

他自然時時刻刻在關注北京的情況,作為一軍主帥,他也必須時時刻刻自己尋找時機出動,看能不能策應北京。

因而每日都有大量的探馬斥候被他派出去。

可越派就越心驚。

因為今天北京城在兩波攻勢下已經搖搖欲墜,似乎撐不了多久。

尚善曆史上就有臨敵退縮的黑曆史,此時再看到明軍強盛,想起他之前派了不少遊騎去襲擾明軍糧道,結果都有去無回,亦讓他覺得心驚膽戰。

所以現在都有些害怕,怕傳言是真的,朱元璋下凡了,他們都要死。

正在這個時候,外麵有人進來道:“王爺,朝廷有旨。”

尚善曆史上並未封王。

如今時局變動,清廷臨時冊封他為多羅郡王來統兵。

聽到侍衛的話,尚善連忙說道:“把他們叫來。”

“是。”

侍衛急急忙忙出去。

尚善自己則出了帳篷等著傳旨的人。

過了片刻都統卓布泰、科爾沁都統巴林、都統赫碩色等人抵達。

傳旨的斥候也被帶到,打開聖旨道:“奉陛下聖諭,太後懿旨,令多羅郡王即刻興師救援北京。”

“臣遵旨。”

尚善連忙磕頭領旨。

他是宗室,倒不用像尋常的滿洲旗人一樣對主子自稱奴才,因為他自己就屬於被人叫主子的特權人物之一。

“臨出來前,輔政讓小人給郡王發話,說請郡王即刻發兵,北京已經岌岌可危,且讓郡王寬心,敵人雖勢大,然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若突襲得當,也必能克之。”

斥候又道。

“嗯,我知道了。”

尚善麵無表情地點點頭。

明軍強不強他還不知道嗎?

反正他派了數以千計的遊騎騷擾,就沒一個回來。

講道理。

就算是被明軍埋伏了,總該還是應該有那麼幾個人活著回來啊。

結果去的人跟消失了一樣。

突出一個詭異。

尚善甚至懷疑那些人全都當了逃兵,但分批派出去的,且還有親信將領帶隊,也不可能啊。

因此隻能推斷,那些派出去騷擾明軍糧道的遊騎,基本已經全軍覆沒。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自己這一去,也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看著斥候離去。

卓布泰、巴林、赫碩色等十多名將領就對尚善說道:“郡王,什麼時候出發?”

“今夜就走嗎?若是對南蠻子突襲,不知道能不能戰勝啊。”

“是啊,之前派去的人可都,連賚塔都”

“唉。”

眾人說著,就歎起氣來。

現在整個清軍上下都彌漫著一股失敗主義情緒。

沒辦法。

就隻看見他們大清打敗仗,人家都打到都城來了,甚至人家都快打到北京城頭上,怎麼辦啊。

“不管怎麼樣,朝廷的命令還是要執行。”

尚善默然道:“令頗爾盆、蘇娃顏、吳拜、郎坦、伊巴罕隨同大軍南下。”

他一口氣念了十多個名字,都是在外統領軍隊的將領,有滿族和蒙古族,另外則還有大量蒙古援軍過來的部落酋長一類。

這些部落都分布在北京北麵的昌平、懷柔、密雲、楊各、平穀、三河一帶,一為後援,二為接應,三為守護退路。

如此清軍進可攻,退可在這些騎兵的接應下逃離關內,回到關外。

但眼下明軍給北京造成的壓力實在太大,清廷那邊才僅僅過去一天就岌岌可危,因而不得不選擇把這些騎兵叫來援助。

很快傳令兵便迅速去傳達軍令。

翌日,北京周邊諸多騎兵部隊就接到了調令,紛紛開始往南行軍。

二月十七日,明軍在昨日攻城結束後,沒有停下休整,而是選擇了繼續攻城。

一大早,明軍改變了攻城方向,主要攻勢對準了北京城西北的兩座城門,為西直門與德勝門。

清軍壓力驟升,多次派遣預備隊救援,這才堪堪把幾次打到城牆上,甚至一度占領西直門,差點把西直門打開的明軍擊退。

滿清朝廷一時間大急,又立即派出斥候探馬出去,告知援軍加緊救援。

事實上範文程和洪承疇也上了城牆去觀戰。

洪承疇老眼昏花,一身都是病,眼睛幾乎都快瞎了,全靠旁人給他講解明軍的情況和戰場形勢,這才把局勢弄明白。

聽說明軍在城外的布置後,洪承疇認為明軍正在加緊攻勢,勢必會對西直門和德勝門造成巨大威脅,因此清軍騎兵必須馬上過來。

即便不能擊退明軍,也必須緩解西直門和德勝門的壓力。

他的分析判斷是對的。

如果沒有外援的話,以這些戰力孱弱的綠營士兵,確實很難阻攔明軍的攻勢。

畢竟明軍雖然被清軍的精銳打得連戰連敗,可好歹也是打了那麼多年,上戰場次數多,都是老兵,總比這些新招募的綠營士兵強吧。

但清軍援軍來了就不一樣了,騎兵對步卒本就有天然優勢,何況城裡二十多萬綠營,加上城外十多萬騎兵,在軍隊數量上就已經碾壓二十多萬明軍了。

此時突襲,必能大敗明軍。

隻能說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假如明軍沒有那麼多炮彈儲備的話。

可惜世上沒有假如。

到下午時分,西直門西北方的百望山上,明軍經過一天一夜的工作,終於在一片較為平坦的山頂處砍伐了大量樹木,修整出了一片平地。

其實這也就是個小丘陵,海拔也就一百多米,談不上多高,由於離得太遠,與紫禁城相差17公裡,離德勝門和西直門13公裡,甚至不敢說能俯瞰整座北京城。

而老朱從現代我國那搞來的ah2型105毫米牽引式火炮其實是外貿版本,普通彈藥射程是12公裡,增程彈藥也才16公裡,威脅不到故宮的安全。

不過覆蓋德勝門以北的位置還是綽綽有餘,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重量是我國的輕量化涉及,全重才13噸,真的很適合帶著滿地圖跑。

當然。

即便如此,也是靠著大量的馬匹、騾子、人力才把那麼多火炮運到山上。

否則就算是這麼輕量化設計,光靠那兩個大輪子,還真走不動路。

很快,在無人機的視角下,北京以北遠處果然出現大量騎兵。

又過了一會兒,那些騎兵分批向著戰場方向前行。

“安排幾個迫擊炮手,去炸他們幾下。”

老朱看著無人機視角慢條斯理地做出安排。

“是。”

身邊蔣瓛開始傳達命令。

當即就有幾個迫擊炮手背著迫擊炮,騎馬過去,開始對著清軍騎兵來的方向布置迫擊炮。

“炮口陣地向左移三丈!”

“是。”

“開炮。”

“開炮!”

“砰砰砰砰砰砰!”

幾發迫擊炮迅速落入清軍騎兵陣內,爆發出巨大的響聲。

前麵的清軍騎兵被嚇得慌忙逃竄,一時混亂。

但很快在將領的嗬斥下又穩住局勢,慢慢退到了後方。

這個時候尚善已經把散落在周邊的十多萬騎兵集結起來,分前中後三軍。

他自己在中軍。

被炸的是前軍的先鋒軍,也就八千人,但幾枚迫擊炮下去,死傷大概數十人的樣子。

得知明軍有這麼厲害的火器,尚善本人也嚇了一跳,勒令三軍停止前進。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又過了半個時辰,在他觀望的間隙,明軍還在持續不斷地給北京製造壓力。

城內正在觀戰的遏必隆、索尼、範文程、洪承疇等人聽到尚善止步不前,頓時大怒。

範文程說道:“明人炮彈數量必然不足了,否則早就已經攻破城池殺了進來,怎麼可能就發射那麼幾發?”

“這是在嚇唬尚善,偏偏尚善還被嚇到了。”

“怎麼辦?他肯定不敢過來了。”

“是不是讓他分批派人,分散騎士,以消耗明人炮彈數量?”

“這麼搞就中了明人拖延計策,我料明人炮彈存儲已經不足百,沒看到他們已經加緊攻勢了嗎?”

“”

幾個人一時間分析不斷。

這自然是老朱營造的假象,就是讓清軍以為他們的炮彈數量不足。

否則的話。

每次對麵就派那麼幾千人來,何時才能全殲韃子?

“讓尚善即刻全軍出擊吧!”

還是索尼最後下定了決心,說道:“等不下去了,再這麼等下去,恐怕城池要被攻破。”

“好!”

遏必隆也觀察時局,覺得不能再猶豫,點頭答應道:“就這麼做。”

於是索尼立即讓人出城傳口信。

他告訴尚善,這是明軍的虛張聲勢之計,就是要延緩他們的援軍,不然等援軍一至,明軍必敗。

尚善遲疑過後,最終還是按照索尼的要求,下達了三軍一起向明軍陣地衝殺的命令。

孤注一擲,便在這個時候了。

“好了。”

山頭上,老朱平靜地說道:“韃子上當了。”

“這是連環計,讓韃子以為我們在虛張聲勢,實際上是誘敵深入。”

旁邊傅友德拍馬屁道:“陛下英明!”

“準備炮彈吧。”

老朱淡淡地道:“還是那句話,不準放跑了任何一個韃子,要讓他們死光。”

“是!”

傅友德應下。

蔣瓛隨即拿出對講機喝道:“炮兵陣地準備!”

炮兵陣地隨即開始有條不紊地做前期準備工作。

遠處平原上已是升騰起滾滾煙塵。

如果沒有老朱用連環計的話,大抵尚善必然停下,然後不停派人先探明軍虛實。

如今卻是被滿清朝廷逼得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隻能下令全軍突襲。

沒辦法。

正麵明軍悍不畏死,給滿清朝廷製造了巨大的壓力,讓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去試錯,隻能孤注一擲。

不過尚善還是勒令騎兵各單位分散前進,不要擁擠得太過密集。

大概過了兩刻鐘,也就是半個小時的樣子,距離北京大概七八公裡,約後世地鐵清河站一帶,就已經出現了大量騎兵部隊。

他們分散在廣袤的平原上,猶如狼群一般,向著處於北京北麵和西麵的明軍殺來。

若不出意外的話,明軍在沒有營寨的保護下,會被騎兵部隊衝到陣前,先用弓弩射散他們的陣型,再以重騎兵衝陣,勢必會被打敗。

但這世上總會有意外發生。

“該看煙花了。”

老朱說道:“準備工作做完了沒?”

“陛下問準備工作做完了沒有?”

蔣瓛拿著對講機大喊。

“炮兵陣地已完成駐鋤入坑,固定炮位,方向定位,部署完成,請陛下指示。”

“彈藥準備如何?”

“已完成彈丸入膛,藥筒鎖定!”

“是否已完成氣象修正。”

“已完成!”

“鎖定好目標沒有。”

“目標已鎖定,可以隨時開火!”

“開炮!”

老朱淡淡地說道。

“開炮!”

蔣瓛大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無數聲巨大的開火聲音響起,緊接著,煙花絢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