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雲峰的爸媽回來了。
由於已經是軍事管製,因此他們回自己家還得朱雲峰打報告去接。
當他們進入尚峰山之後,腦子裡就一直嗡嗡的。
朱家坪本身就在尚峰山山頭的位置,此刻整個山腰以上全部被封鎖,到處都是各種軍事設施。
村子周圍附近也全都已經大變樣,整個山頭幾乎被夷為平地,上麵修建了許多令人看不懂的建築物,還有很多軍車來來往往。
這是給他們乾哪來了?
還是他們家嗎?
伴隨著這樣的疑問,朱長青和陳玉霞夫婦小心翼翼地跟著軍車駛入自己家門前。
此刻家門外,朱雲峰和駐守在這裡的一位軍區首長在等著他們。
看著那位首長肩膀上的三顆金星,朱長青有點懵。
夫妻二人也算是見過大世麵。
但這種國家級彆的大世麵卻是頭一次。
自家被劃為軍事禁區也就算了。
畢竟軍事禁區這種東西其實並不算什麼特彆的地方。
很多營區連隊即便是人數不多,但因為位置關鍵或者有一些軍事設施,也被稱為禁區而不是軍事管理區。
可有一位上將駐守的軍事區域就非常離譜了,這就意味著安保條例已經達到了頂峰級彆。
自家這是咋了?
挖到石油應該也沒這麼誇張吧。
“老爸,老媽。”
就在夫婦倆從車上下來後就持續處於懵逼狀態的時候,朱雲峰過來介紹道:“這是王首長。”
“首長好。”
二人忙不迭上去握握手。
王首長笑著點點頭道:“你們好。”
“那我們就先進去了。”
朱雲峰跟首長打了聲招呼,隨即帶著暈乎乎的兩人往地窖方向去。
地窖早就再次大變模樣。
它自從被發現能空間穿梭以來,已經進行過太多次的變化。
最開始隻是個普通地窖,後來被朱雲峰挖得更大一點,上頭還做了一個小龍門吊用於運貨。
之後就把整個家拆了修成莊園,地窖也改成了像地下停車庫一樣的地方,場地更大,後麵連通著一個巨大的倉庫繼續用於運貨。
再到現在,地下停車庫模樣的主體也都被拆光,蓋成了一座巨大的水泥建築物,呈現的是一個圓形大頂,據說采用的是最先進的建築材料,能抗住導彈的襲擊。
裡麵更是彆有洞天,各種研究室實驗室,大量精密儀器擺放,進進出出許多戴著眼鏡或者看上去比較儒雅溫和的科研人員,周圍都有軍隊士兵看護。
而朱雲峰的莊園裡則猶如一片叢林,周圍壘起很多小山包,上麵栽滿了樹木,將這些密密麻麻的軍事設施和科研實驗室掩藏進了林木當中。
這麼做雖然肉眼遮掩不住,但從衛星上觀測的話就隻會看到遮天蔽日的樹林,起到了很好的掩護效果。
再加上尚峰山整座山都被納入禁區,外國探子基本上不可能查探到情報。
進入地窖後,陳玉霞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兒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家怎麼變成這個”
話還沒說完,朱長青打斷道:“不該問的彆亂問。”
“額”
陳玉霞也不是普通農村婦女,以前做過億萬富翁的太太,現在又是千億富翁的媽,老公也再次東山再起身家幾十億,自然明白一些道理。
擁有這個級彆的軍事設施,恐怕級彆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了。
“沒事,這次我們先過去,待會就再回來,不過回來的時候王首長會讓你們簽個保密協議,簽了協議以後出去可不能亂說了。”
朱雲峰叮囑道。
“啊?過去?去哪啊?”
朱長青納悶。
保密協議肯定是要簽的,這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
但過去?
是去自己家嗎?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石碑邊。
周圍的士兵讓開道路放他們進了那保持不變的地坑裡。
走下去後朱雲峰說道:“你們先手拉著手,待會就知道去哪了。”
“哦。”
夫婦二人就手拉著手。
朱雲峰左手牽著老媽,右手摸向石碑。
“唰!”
空間波動流轉。
四周的士兵們睜大了眼睛。
即便看過無數次,依舊被這種現象感覺到震撼。
據那些研究的科學家們說,這應該就是量子信息輸送最完整的證明。
隻是為什麼能夠把人傳輸過去,其中的損耗和乾擾在哪裡,糾纏態粒子在空間緯度上是如何達到精確傳遞的都有待研究和商榷。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這種量子傳輸能力在現實世界早就已經證明了存在,甚至能夠進行這方麵實驗。
然而以前的實驗最多就是把一些量子信息傳輸過去,實現量子通訊。
現在把一個活生生的人傳輸過去,達到了科幻電影或遊戲裡空間傳送的效果。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現有的科學水平,因此要想把它徹底弄懂,科學家們還是非常吃力。
但如果真的能弄懂的話,我國的科技水平恐怕不止是領先世界一百年,而是領先世界一千年。
畢竟這可能是宇宙級彆的頂尖技術,真能做到的話,星際穿梭不再是夢。
而對於朱長青和陳玉霞來說,現在就像是在做夢。
他們就感覺兩眼一黑,再一睜眼的時間,眼前就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或者真就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也是一個寬闊的地宮,周圍亦是不少科研人員在忙活,也有荷槍實彈的士兵保衛。
夫妻二人茫然地四下張望掃視,朱長青再見過大世麵,這也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隻能呆呆地看著這些東西,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走吧,我帶你們去一個人。”
朱雲峰拉著他們往地宮通往乾清宮外廣場的地道走去。
“見誰啊?”
朱長青下意識問了一句。
“見朕。”
正在這時,地宮口上方出現了老朱一大家子。
其實就四個人。
朱元璋、馬皇後、朱標和朱棣。
見此朱雲峰忙上去說道:“老祖宗,太奶,你們怎麼來了?”
“你父親亦是朕的子孫,自然要來看看。”
老朱笑了笑道。
朱長青夫婦搞不清楚現狀,就隻能站在那呆愣著。
“老爸,老媽。”
朱雲峰給他們一一介紹道:“這位是我們的老祖宗朱元璋,這是太奶馬皇後,這是太子朱標,這是成祖朱棣。”
二人暈乎乎地看著他們,四人站在那,氣勢不凡,皆穿著華麗,透露著一股尊貴。
得知他們的身份,夫妻二人反而不敢說話了。
過了好一會兒朱長青才低聲問朱雲峰道:“兒子,這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穿越了。”
朱雲峰抬起頭看向四周的皇宮,回答道:“這裡是洪武年的大明,而且已經是洪武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87年。”
‘洪武二十年?’
夫妻二人睜大了眼睛,腦袋嗡嗡的。
這一路上如果說看到的軍事設施隻能算震驚的話,那現在就是驚嚇了。
自己居然來到了六百年前的世界,而且還是老朱家祖宗開國的洪武時期,簡直是令人不敢置信。
在兒子的帶領下,夫妻二人跟著老朱他們一路來到了乾清宮側殿。
之後朱雲峰就把前因後果解釋了一遍。
朱元璋與馬皇後和藹可親地問候了他們,直到過了個把小時,他們才慢慢接受了現實。
不接受也不行。
一是事實擺在他們眼前。
二是連國家都已經出動了,現在正與大明展開全麵合作。
這無疑沒有任何可以質疑的地方,畢竟國家都已經證實了這一切,自然也就意味著這都是真實。
當下夫妻二人認祖歸宗,誠心誠意地跪在地上,向朱元璋馬皇後他們磕頭稱呼祖宗。
朱長青是朱元璋的二十六代孫,朱棣的二十五代孫,這在尚峰山朱家坪的族譜當中就有記載。
輩分雖然低了點,可那也是朱家坪的長子嫡孫一脈。
老朱當即封朱長青為親王,封陳玉霞為王後,在大明享受著跟朱雲峰一樣的地位。
這讓老兩口非常高興。
雖說這親王沒什麼卵用,因為他們肯定不能一直待在大明,等朱雲峰結完婚後還得回長沙操持生意。
但平白得了一個皇室尊貴的身份,即便隻是古代貴族,那也是貴族,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一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來正事,陳玉霞問朱雲峰道:“兒子,你說我的兒媳婦比你大六百歲,就是這個意思?”
“是啊。”
朱雲峰撇撇嘴:“可不大六百多歲嘛。”
“那有什麼,隻是曆史年齡大六百多歲,實際年齡沒大就行。”
朱長青倒是看得很開,笑嘻嘻地說道。
“唉,政治婚姻啊。”
朱雲峰唉聲歎氣。
跟季赫鄒婷不同,他倆可以互相嫁娶,自己卻不行。
作為聯係大明和現代的主要紐帶,不管是老朱還是國家,都樂意看到朱雲峰娶古代女子。
這樣就能把雙方又能繼續牢牢捆綁在一起。
可以說隻要朱雲峰沒死,那即便未來老朱翻臉打算取消合作,有朱雲峰這個中間人在,也基本上斷絕這個可能性。
因此朱雲峰結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政治婚姻。不管是對大明還是對現代,都是好事。
不過朱雲峰本人倒不討厭這種事情,隻是他不想這麼早結婚而已。
奈何身不由己呀。
“好了,也彆抱怨了,一次性娶八個,朕的兒子都沒你厲害。”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道:“彆得了便宜還賣乖,這些女子都是大家閨秀,以後多子多福,家族興旺。”
“八個?”
陳玉霞頓時喜笑顏開道:“八個好啊,我就能多抱幾個孫子了。”
老朱家雖然一直都是長子長孫,奈何朱雲峰祖上不給力,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三代單傳。
往上追溯最近的家族親戚還得追溯到民國時期太爺爺有個親弟弟,也就是爺爺的叔叔那一輩去了。
到朱雲峰爺爺,朱長青和朱雲峰這三代,都就一個兒子。
現在娶八個老婆,雖然可能對腰有點不太好,但多生幾個對於陳玉霞來說,自然非常高興。
“朕還有些國事要做,棣兒,你帶他們去太廟拜拜先祖吧。”
又拉了一會兒家常,朱元璋才吩咐了一句,隨後又對朱長青夫婦說道:“晚些時候也可以在京城裡逛一逛,但現在城裡到處都在修建,怕是不好看。”
“是。”
朱棣站起身。
“好的老祖宗。”
朱長青夫婦也識趣地起來。
朱雲峰跟了出去。
等他們走後,朱元璋和馬皇後朱標三人就去了另外一側。
這裡是監控室,連接的是整個南京城的監控探頭與每天保持在天空俯瞰城池的無人機。
目前我國無人機技術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甚至可以固定在天上長達70多個小時,這還是最基本續航。
上麵有更高效率的太陽能充電板,天氣好太陽大的時候,它能夠一直保持著不動。
老朱現在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待在這裡。
倒不是為了監視,而是為了看看南京城的新變化。
如今的南京每天都是一個新的樣貌。
按照現代給的規劃設計,他們將從南京開始,先輻射整個長江中下遊地區。
包括南京、鬆江府、蘇州府、嘉興府、杭州府、紹興府、寧波府等地。
接著就是福建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廣東廣州府,廣西廉州府,以及安南的升龍府。
這麼做倒不是先發展沿海經濟地帶,事實上現在大明即便是馬上搞工業革命,產出的工業品在全球市場也賣不動。
如今這個時代,很多地方跟原始社會沒什麼區彆。比如非洲、美洲、澳大利亞、東歐等地方。
唯一有點文明的就是歐洲。
消費市場都沒有形成,有能力購買商品的屈指可數。
但還是要把沿海地帶先搞起來。
因為正是這個古早時代,全球還是一片藍海。
大量現代工業力量進入,先把沿海造船業與內陸的交通打好。
之後就大量船隻出海,什麼澳大利亞、東南亞、中東、非洲,石油、礦產、木材以及其它各類原材料,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當然。
現代我國自然不可能親自下場去做,畢竟我們隻是幫忙建設,至於建好之後大明用來乾什麼,那就是大明的事情了。
所以首先發展南方沿海地帶就非常重要。
這一點跟我國開放後類似。
隻是當時國際環境不同,我國開放後主要以低端製造業出口為主,這才大力發展南方。
如今大明則是以“進口”原材料為主,對國內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用礦產資源換取現代的幫扶,同時現代也會來大明進行投資建設。
雙方目前還沒有貨幣互換協議,不過紙幣和價值兌換的彙率以後肯定也會由經濟專家來幫忙製定,這一點倒不用擔心。
在這些基礎條件下,現代對於大明的建設可以說是下了死力氣,每天都有大量的現代機器和技術人員被送過來,到五月份的時候,人員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
而各大國企以及雲峰集團又會在大明雇傭本地百姓幫忙乾活,南京一府兩縣加上周邊地區人口三百餘萬,其中幾十萬青壯勞動力被雇傭。
至於雇傭的費用,絲毫不用擔心。
現代銀的產量不能說是寥寥無幾吧,那也能算得上是堆積如山。
有了國家支持,銀跟不要錢似地往大明這邊運,加上充足的貨物,給予了足夠的商品支撐,大明就可以拿這些銀子直接印銀元,撒幣跟潑水一樣地撒出去。
現在城內大半個區域被拆掉,居民都被安置在了城區西北方,也就是後世南京鼓樓區與玄武區秦淮區交界的區域。
主城區則是後世南京秦淮區,現在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地,很多地方都起了高樓,每天不知道多少工人穿梭其中,從高空俯瞰的話,會看到無數密密麻麻的人頭在其中攢動。
“大明現在真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地呀。”
老朱感歎道:“當年雲峰曾經跟我說過,要像如此這般。現在總算是實現了,每天一閉眼一睜眼,就能看到新的東西,總是令人驚歎。”
馬皇後在一旁也笑道:“是呀,後世的中華能有如此改天換地之能,亦是我們中華漢人之幸。”
“嗯。”
老朱一屁股坐在了監控室的辦公桌上,看著桌案上密密麻麻的公文,欣慰地閉上眼睛道:“現在我就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再多看幾眼,如果能看到更大的國家工程建成就好了。”
桌案上的那些公文全都是正在談的大項目,有三峽大壩工程,京廣高鐵工程,西域烏藏電力工程,大明電網工程,東北蒙古西域鐵路工程等等。
南京跨江大橋工程在裡麵甚至都排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