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媽打了電話後,朱雲峰就躺在沙發上跟朱標和朱棣聊了幾句。
其實要聊的也不多,就是問問現在大明發展的進度。
這些天一直被關在吳王府,即便雲峰集團重度參與了大明的建設,但他作為董事長,幾乎兩眼一抹黑,因此自然要問問。
朱棣像模像樣地坐在茶具後泡茶,光這套茶具就買了幾十萬,朱標則坐在了朱雲峰的斜對麵沙發上。
“他們派了鐵路規劃部門過來了,規劃了新的鐵路線,對於原來的鐵路建設采取了保留,畢竟我們的鐵路規劃其實是照抄的現代,自然是最優解。”
“公路建設的話真的是超出我想象,他們可以幾天時間把水泥廠、磚廠、鋼鐵廠建起來,然後前麵的車推路基,後麵的車填土、鋪鋼筋水泥,我頭一次見什麼叫做路麵橫推。”
“還有市中心規劃,以前的野地現在也都被推平了。城裡到處都是坑坑窪窪,不過這才幾個月的時間,預計未來幾年內,南京城恐怕得變了天。”
麵對朱雲峰的詢問,朱標說道:“隻是我們那邊一直被長江無法造橋給困擾住了,但你知道他們打算怎麼建嗎?”
“打算怎麼建?”
朱雲峰好奇。
“全預製裝配加自動化施工,預期兩年左右在南京上方建一座橋梁,並且同時施工,在南京下方造一條地下隧道”
朱標接過朱棣遞來的茶水,無不豔羨地說道:“根據橋梁和隧道總設計師的意思,這兩年時間還包括大半年的設計、基礎、主體及驗收等前期準備後期工作,也就是建成時間隻需要一年零幾個月。”
“”
朱雲峰撓撓頭,他自己都很驚訝國家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
記得以前長沙修座大橋,還是湘江來著,慢則42年,快則2年。而長江大橋的難度比湘江大多了,往往都是四五年左右的工期,能達到兩年必然是科技的進步。
事實上如今修跨江大橋早就不是以前那麼麻煩,現在修長江大橋,直接就是在岸上把所有橋梁的主體造好,然後再打雙壁鋼圍堰。
這樣之後就在圍堰裡用鋼筋水泥澆灌方式起橋墩,再在橋墩上把橋梁的主體拚接上去,完成橋體組裝。
原理跟拚積木差不多。
但裡麵蘊含的科技水平卻非常高,必然需要前期大量的水文調研和地質檢測。
能夠縮短工期完全就是靠著精密儀器把前期調研工作做好。
之後就是全預製裝配化施工以及24小時連續作業與bi技術,加上目前最先進的智能化工程,用電腦操作整個拚接過程,從而減少工期。
雖然我國初期在也在兩年時間內完成過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然而當時無論是橋梁規模、跨度、功能複雜度提高都不如現在。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環保、抗震、抗風、抗洪等功能就差了許多,因此可以說當時與現在必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還是低估了我們國家的能力啊。”
朱雲峰歎了口氣道:“這些年我這個製造業集團的董事長真是白乾了,什麼都不知道,等結完婚之後,我得去工地上看看,看看到底他們是怎麼弄的。”
朱標白了他一眼道:“你就一甩手掌櫃,每天除了吃喝玩樂還做什麼?”
朱雲峰卻好整以暇地說道:“有多大能力乾多大事,我確實玩心大,每天都很懶,但我沒有背叛國家和工人階級。在國家危難之際,不管是大明還是現在,我都會出所有力氣幫忙。我的雲峰集團工人待遇是最好的,給了他們最好的福利,最好的條件,沒有無償加班,也沒有996,工資高有住房有醫療保證,大部分利潤都用於納稅、幫助大明以及給員工發工資和獎金,我覺得這樣就挺好。”
朱標愣了一下,然後讚同地點點頭道:“你說的對。”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朱標是大明太子,也是大明未來的接班人,自然操心的是大明的事務。
朱雲峰雖然跟大明關係匪淺,甚至還是皇室子孫,但他在大明本質上跟彆的親王沒什麼區彆,又不擔任具體職務,自然沒必要過於關心。
這其實也是當初老朱過於防備他導致。
更何況朱雲峰本身性格也是個懶散的人,在他看來,當初老朱這麼謹慎地防備他,屬實是認知錯誤了。
作為一個零零後,早就已經學會了躺平,真趕鴨子上架他還不想去呢。
以為他想仗著擁有現代資源奪了他老朱的江山?
太可笑了。
這擔心就像是一個地裡的農民抱著自己的鋤頭,擔心皇帝會搶走他的破鋤頭一樣離譜。
說難聽點的。
除非被迫穿越到古代回不去,或者對權力欲望已經達到了近乎偏執變態的地步。
否則在擁有雙穿門的情況下,利用兩邊來回倒騰物資發了大財,跑到現代來做大富豪不比你在古代當皇帝舒坦?
所以老朱其實後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感覺自己有點好笑,就想著給予朱雲峰權力,讓他幫幫忙。
奈何那個時候朱雲峰都有錢了,鬼才幫你,最多幫你出出主意,當個顧問就行。
真乾活。
還是你自己去吧。
不過朱雲峰雖然是個懶散的人,但在大是大非上確實沒含糊過。
或許是錢來得太容易,又或許以前富過又窮過,很多事情看得開,沒有那種白手起家的資本家擁有的吸血鬼和小氣勁。
對待自己企業的員工福利基本拉滿。
他們當地平均工資都在30004000左右,他直接翻了一倍,最低級的普通員工普遍在60008000左右。
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崗位都在一萬了。
而那些比較危險的崗位,比如開礦、金屬冶煉、化工、設備維護等等參與者,工資基本都在一萬往上走。
有的特彆危險的如爐前工、加料工等都在一萬五以上,而國內平均在8000左右。
最好的一點在於沒有加班,嚴格執行國家的假期規定。
即便要加班,也有高額的加班費。
因此雖然他發家特彆快也特彆有錢,但發家的秘訣從來都不是靠壓榨員工,而是把從兩邊來回倒騰賺到的利潤用於善待員工上去。
結果就是員工也真心對待這份工作,慢慢地在經濟下滑的年代反而出現了一個企業奇跡,誕生出了一個千億巨頭。
除此之外,不隻是對員工好。
如今國際局勢愈發激烈,競爭加劇,大環境影響下,經濟不景氣。
在這個關頭,本來老朱是沒打算馬上就與現代接觸,預計是等到他晚年,洪武二十七八年左右才會實施這個計劃。
但朱雲峰一是見大明的發展進入瓶頸,因為缺乏高素質人才而進步緩慢。
二是見國際局勢不太妙。
為了兩邊的發展利益,力促雙方合作共贏,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所以雖然朱雲峰是個懶散的人,但他上無愧於國家,下無愧於自己企業的幾十萬員工。
甚至大明的百姓也要感恩於他。
要不是他力勸朱元璋少殺戮,對多官員權力進行限製,又大量加強民間治安管理。恐怕洪武年幾場大案下來,又有多少無辜人的受到牽連,有多少大明的百姓要被官府欺壓。
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雲峰表麵上天天在這裡玩,那裡玩,好似什麼都沒做。
但實際上他利用的是自己的影響力,在這個過程當中辦了很多事。包括政治製度的改革設計,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走向變動,解放老朱對民間的束縛等等。
隻是很多人看到了他表麵的玩心大,忽略了這些事實而已。
包括朱標。
要不是他勸老朱放權,朱標現在也隻是個地位極為穩固,卻沒有實權的太子,根本做不到像現在這樣可以真正執掌一個龐大的帝國。
因此朱標還真不能說朱雲峰整天就知道玩。
正說話間,外麵大門忽然被推開。
兩個人走了進來。
眾人一愣。
因為他們看到季赫居然摟著鄒婷的腰。
朱標和朱棣經常來現代,自然認識鄒婷,甚至他們還以外籍華人的身份掛在雲峰集團名下。
此刻十隻眼睛互相對視,季赫一下子就把挽著鄒婷腰的手放下來,裝作若無其事地說道:“都在呢?來了怎麼也不說一聲?”
“噢噢噢噢噢噢噢”
朱雲峰和朱棣作為鐵三角的兩隻,先對視一眼,然後一起心領神會地發出怪叫。
鄒婷臉刷一下就紅了,說道:“我先去整理一下文件。”
說著逃也似地離開辦公室去了隔壁。
季赫臉皮比城牆還厚,大大方方地走過來一屁股坐下道:“三位朱老師,發生甚麼事了?”
“我就說他們肯定有奸情。”
“我也早發現了。”
“嘿嘿嘿。”
朱雲峰和朱棣依舊怪笑,看得季赫毛骨悚然,翻著白眼道:“你倆像是有什麼大病。”
“意料之內的事,算了,你們要談好好談,早點結婚。”
朱雲峰擺擺手。
他其實也明白季赫為什麼和鄒婷在一起。
到了他們現在這個身份地位,資產都是以億來計算,其實不缺女人,特彆是漂亮的女人。
但這些人玩玩可以,卻不能娶回家。
首先是娶個花瓶對自己事業沒有任何幫助,其次是這樣的花瓶要多少有多少,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花瓶放棄整個瓷器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有錢的大老板們都非常在意後代子孫的智力遺傳。
所以觀察國內那些頂級大富豪們就會發現,他們的妻子要麼是早年陪著自己打江山的糟糠之妻,要麼是離婚後娶了高學曆的頂尖人才。
娶那種大明星或者花瓶美女的是少數。
季赫和鄒婷年齡地位都差不多,又有一起當同學,一起打拚的經曆,無論從感情上還是事業上,在一起自然最為合適。
反倒是朱雲峰,他的婚事真不由自主,也是沒什麼辦法,誰讓頭上還有個老祖宗和太奶呢?
“聊什麼呢?”
季赫轉移話題。
朱雲峰說道:“這不是被迫要結婚了嗎?過來給我爸媽打個電話讓他們過去參加,順便說說現在建設的事情。”
季赫嘿嘿一笑道:“剛我和婷婷也在說這事呢,這次我們公司占大便宜了。”
“哦?怎麼說?”
“憑著我們和大明的關係,加上我們公司總部在藍沙鎮,近水樓台先得月。技術骨乾和大頭肯定是國企的資深技術部門來做,但裡麵的大部分小項目全是我們承包了,預計光今年我們承包的那些項目加起來利潤能有上百個億呢,這還是第一年,以後還有很多礦產,基建項目。”
“牛逼。”
朱雲峰豎起大拇指,這段時間他一直被馬皇後“軟禁”,每天宅在吳王府打打遊戲,確實沒怎麼了解集團發展。
季赫又道:“現在大明主要還是采掘自身的礦產做發展,不過我們已經在給他們造大型船廠,你們也知道我們國家的造船業早就超過棒子世界第一了,不出意外的話,過兩年彆說貨船,恐怕大型軍艦都能造出來,以後就可以去澳大利亞拉礦了。”
“唔人口是關鍵啊。”
朱雲峰歎氣道:“現在那邊滿世界都是金子,但那邊全世界人口加起來有沒有十億都難說,想到處挖坑,就算是殖民也得有人啊。”
2032年人口都80億了。
然而這可是在1387年的世界,此時大明在朱雲峰他們的幫助下形成了農業革命,爆發了嬰兒潮,目前總人口才剛剛滿一億。
而14世紀歐洲正是黑死病流行的時候。
據說當時歐洲總人口也才七千多萬,等到17世紀黑死病結束之時,人口已經少了三分之一,隻剩下不到五千萬。
甚至明末京城等地也有大規模鼠疫傳播,很有可能就是歐洲人帶過來的。
不過現在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我國早就有鼠疫特效藥,黑死病還影響不到大明。
但人口數量沒那麼快增長。
即便是有很長曆史的文明古國人口才一億,整個歐洲才幾千萬,其它東南亞、美洲、南美、非洲等地尚未發展出較高文明的土著加起來能有一兩億人都不好說。
想挖礦就得有人口。
即便糧食再充足,出現一個嬰兒潮,這種人口的增長也是數以幾十年計。
因此目前國家的打算顯然是先挖國內的淺層礦搞發展,等以後大明的人口提上去之後,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先弄著唄,反正我們從洪武十二年就已經搞了一次農業革命,洪武十三年以後嬰兒潮出現了,人口在爆發式增長,預計再過七八年就有大批新勞動力了。”
季赫說道:“更何況那邊確實人少,但我們這邊人多的是。現在已經送了快小十萬過去,以後幾十萬,幾百萬還會少嗎?慢慢來嘛。”
“嗯。”
朱雲峰點點頭。
技術、人口、國土麵積這些基本要求都滿足,大明的發展和未來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個充足且長遠的考量。
這個將來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總歸是令人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