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發展顯然到了瓶頸,要想加快建設速度,找外界幫忙無疑是一條最好的出路。
不過這件事情也沒有急於一時。
新年在即,馬上就是洪武二十年,老朱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包括他一年沒露麵,洪武朝這邊需要他多次召開朝議,以此加深權威,免得朝臣們忘記了他這個皇帝的存在。
其次就是要去其它朝。
對於老朱來說,其它大明世界不止是他認為那是屬於他的朝代,自己擁有最高權力那麼簡單。
同時一個世界就是一個世界的資源,大明如果走上工業化道路,那麼在本土市場趨於飽和之後,工業品需要銷售,產品需要市場。
開拓海外要做,開拓其它大明朝也要做,因此他必須保持自己在其它大明朝的影響力,以給洪武大明工業化發展起來之後,能擁有一個源源不斷的資源攫取地。
很快。
又過了幾日,恰逢年尾。
老朱先去了景泰朝。
目前能開的朝代其實就那麼幾個。
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以及崇禎。
之所以後麵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等朝沒去,是因為從成化帝後,朱雲峰的老祖宗朱見浚已經就藩於長沙。
石碑當時也被他作為皇室對藩王的就藩賞賜帶走了。
如此他們即便過去,到的位置也是長沙吉王府,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北京紫禁城裡。
從長沙去北京,哪怕帶上前任皇帝,比如把正統朝的朱祁鎮給抓來,跑到成化朝去,還得至少兩個月時間才能到北京。
因而在老朱認為崇禎朝比較緊急的情況下,選擇先去崇禎朝。
此刻新年在即,崇禎朝那邊還是老問題,出現的位置是在長沙,自然也就沒有去的必要。
景泰朝如今的皇帝是宣德朝的朱瞻基。
宣德朝的朱高熾因為被送去現代醫院把命給救了下來,所以並沒有像曆史上那麼短命,如此宣德朝的朱瞻基自然就沒有登上皇位,就可以過來練練手,同時也帶帶未來的成化帝。
老朱去了景泰朝,經過一年多的治理,此時的景泰朝可謂是蒸蒸日上,頗為強盛。
最主要的還是老朱給予了新種子和化肥農藥。
水稻小麥土豆紅薯玉米這些東西沒有化肥農藥產量肯定達不到後世水平。
但基數擺在這裡。
水稻小麥即便隻增產20,那也是個天文數字。
而土豆紅薯玉米並非主產糧食,且不挑地,隨便開墾個荒地澆點水就能活,深山老林裡也能種。
如此就不止是增產20那麼簡單。
加上雲峰集團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農藥和化肥廠,這些東西要多少有多少,自然給予了很大便利。
糧食增產能解決封建社會90以上的問題。
隻要老百姓有飯吃,餓不死,那麼就不存在造反的情況,國家也就能夠安穩。
至於其它法治、吏治、發展、經濟、軍事,那就要看皇帝的能力了。
顯然朱瞻基的能力還是不錯,把景泰朝治理得井井有條。
老朱對他嘉獎了一番,接受滿朝文武朝拜。
翌日。
老朱又去了正統朝。
這裡的皇帝換成了永樂朝的朱高熾。
還是一樣,老朱棣去現代看病,多續了幾年命。
一些老舊頑疾也大多治好,因而永樂朝的朱高熾自然也就能發揮作用。
說到底還是朱祁鎮的問題太多,不然也不至於把他廢了,搞得現在這麼麻煩,還得去其它朝調人來當皇帝。
好在朱高熾朱瞻基都有能力,加上老朱給予支持,使得他們很快整飭了弊端,將那邊的大明朝迅速恢複過來,解決了朱祁鎮治理下大明由盛轉衰的局勢。
之後老朱又陸續去了宣德、洪熙、永樂等朝,現在老朱家人實在是太多了,光朱高熾朱瞻基就有五六個,有的時候老朱都分不清楚誰是誰。
到了大年二十八日晚上,小朱棣和朱雲峰他們跟著朱元璋從永樂朝回來後,並沒有馬上回洪武朝,而是先一步去了建文朝,也就是大朱棣所在的朝代。
因為大年三十老朱要在自己的洪武朝舉行盛大朝會,因此每次去彆的朝自然也都要提前參加,也要派人過去提前通知和視察一下準備得怎麼樣。
正是傍晚時分,受小冰河時期影響,即便是南京紫禁城都下雪,更何論北京紫禁城。
剛進入地宮,映入眼簾的自然是老朱跟馬皇後的大畫像。
地宮的祭壇供桌上燃香已儘,但貢品很新鮮,桌麵擦拭地也很乾淨,顯然經常擦拭。
事實上也是如此。
大朱棣每天中午都會過來給朱元璋和馬皇後的上香。
這樣做能極大加深他的正統性。
不過大朱棣此刻不在地宮裡,外麵跟洪武朝的乾清宮外廣場一樣,堆滿積雪。
唯有兩行腳印從月華門的方向延伸過來。
顯然由於今天沒有下雪的緣故,中午大朱棣過來祭拜的腳印並沒有被覆蓋。
此刻大朱棣正在西宮書房辦公。
他嘴裡叼著華子,穿著一身厚實的棉睡衣,眯起眼睛看著公文。
旁邊黑衣宰相姚廣孝坐在那,聞著那刺鼻的煙味,即便早已經習慣,卻還是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老二乾得好啊,這一仗有朕那麼幾分風采了。”
看完了公文,大朱棣笑嘻嘻地抬起頭對姚廣孝說道:“此戰,打得蒙古人潰不成軍,俘虜了三萬多,牛羊不計其數,大漲大明國威。”
姚廣孝笑道:“這也多虧了太祖爺,如果不是太祖爺斷了漢王的念想,能讓漢王專心於軍事,現在也確實不好辦。”
“是啊。”
大朱棣把手中的公文放下,往煙灰缸裡彈了彈煙灰,然後猛抽了口華子,歎道:“靖難時高煦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但太子穩定後方,籌措糧草也有功,朕兩難抉擇,很不好辦。如果不是太祖爺的話,朕恐怕還真拿高煦沒什麼辦法。”
說著他又想起了什麼,皺眉道:“父皇都一年沒來過了,不知道今年的新年朝賀父皇還來不來啊。”
姚廣孝就說道:“不管太祖爺來不來,臣建議還是跟往年一樣,明天舉辦。”
“嗯。”
大朱棣點點頭。
明朝的新年朝賀舉行時間是大年三十與大年初一。
大年三十是接受百官賀禮,百官要送禮物給皇帝,皇帝也要回賜禮物,宮中則舉行盛大慶典活動。
大年初一則是祭祀活動,包括祭祀神靈,祭祀太廟,祭祀江山社稷等等。
但由於朱元璋的出現,導致新年朝賀提前了一天。
然而自從去年新年朝賀之後,今年一整年朱元璋都沒有過來。
他又不知道石碑的作用,還以為放置在祭壇左右兩側的石碑是裝飾品,自然也就無法聯係到老朱問問情況。
“唉。”
想到這裡,大朱棣歎了口氣,將手中的華子抽得隻剩下煙屁股,說道:“他們再不過來,朕就沒煙抽了。”
姚廣孝就趁機勸道:“陛下,那煙盒子上也寫了吸煙有害健康,這煙雖好,可還是要少抽。”
“一天不抽渾身都不舒坦,還是要抽的。”
大朱棣撓撓頭道:“那邊不會出什麼事了吧,年輕時候的朕也許久沒過來了。宮中的洗發水、沐浴露倒還剩下許多,茅台酒也存了不少,可他再不給朕送煙來,朕就得去打美洲了。”
他記得小朱棣曾經跟他說過,這煙草在這個世界也有,隻是在非常遙遠的美洲。他不知道美洲在什麼地方,不過小朱棣給了他一份世界地圖。
光按那地圖的距離來看,何止萬裡之遙。為了煙草打美洲實在劃不來,因而大朱棣就隻能抓耳撓腮等著煙來。
但當初小朱棣就隻給了他一箱華子以及幾百個打火機。
一箱是50條,500包。
以前抽的多的時候大朱棣一天兩包。
後來發現小朱棣久久沒來,大朱棣被迫減少了量,現在改為一天一包。
然而即便如此,華子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少,眼下隻有四十多包了,大概到明年二月初,大朱棣就得戒煙。
為此大朱棣愈發焦慮起來。
“陛下也無需心急,如今大明強盛,萬國來朝,這美洲自然要打,不過再積蓄幾年力量罷了。”
姚廣孝笑著說道。
“嗯。”
大朱棣跟他又說了幾句,忍不住又點上一根,吞雲吐霧,眯起眼睛,十分享受。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嘈雜聲,有人大聲喊道:“參見陛下,參見吳王殿下,參見楚國公。”
“啪!”
書房門被推開,小朱棣朱雲峰和季赫三個死黨走了進來。
一進來就看到大朱棣嘴裡叼著華子。
見到他們,大朱棣“嗖”一下從椅子上蹦起來,仿佛能蹦出三尺高,一邊把嘴裡的華子夾在右手食指與中指間,一邊驚喜道:“你們總算來了。”
“那必須來啊。”
小朱棣見到大朱棣也非常高興,畢竟這是另外一個自己,徑直走了過去。
兩個朱棣互相擁抱了一下。
等分開後,大朱棣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欣喜道:“你瘦下來了,還黑了,跟年輕時候的我一模一樣了。”
“那肯定的呀。”
小朱棣一屁股坐到旁邊的沙發上,得意洋洋道:“這次我可是隨父皇打了個大仗。”
“快說說,怎麼回事?”
大朱棣坐到他身邊。
對於永樂小朱棣還是非常大方,不僅送了很多生活用品,包括洗發水沐浴露,廚房調料,煙酒零食,還有各類家具。
現在大朱棣睡的床都是席夢思,一個床墊好幾萬,可比用棉絮鋪的硬板床舒服得多。
小朱棣倚靠在沙發上,吹噓道:“你也知道父親征戰仙界,氣勢恢宏。但父親死敵也不少,有一老魔名為蕭火火,號稱十方鬥帝,有烈焰焚天之稱。他的火焰威力之強,天下無人能擋,縱橫仙界百萬年不敗。父皇雖擊殺遭遇了晚年不詳的遮天聖體,然聖體之威,畢竟橫壓一世,那場大戰父親也受了不輕的傷。蕭火火趁機來襲,我們大明仙朝與他們大炎仙朝正式開戰。”
“那後來呢?”
大朱棣忙問。
“後來自然是總算擊敗了他們,你怕是不知道,趁著雙方在天門關集結大戰的時候,我暗度陳倉,帶了一支小隊一路奇襲殺奔大炎,連破一百零八座城池,兵鋒所至,所向披靡。”
小朱棣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也正是我帶人端了蕭火火老巢,他前方軍心渙散,被我們一舉擊潰。父親又集結大陣,將蕭火火斬殺,自此我大明威震仙界,成為了仙界首屈一指的大勢力!”
“厲害,不愧是我。”
大朱棣豎起大拇指,然後看向姚廣孝道:“斯道,你先出去吧。”
“那臣告退。”
姚廣孝從椅子上起身,向著大朱棣、小朱棣、朱雲峰和季赫四個人雙手合十,舉了個佛禮,然後倒退著離開。
等門關上後,小朱棣才說道:“這次大勝而歸,父皇又要下凡來了,明天參加朝賀,你準備好了沒?”
“自然是準備好了。”
大朱棣把手中的煙抽出一根遞過去。
小朱棣遲疑了一下,還是接了。
他以前在現代的時候染上了煙癮,但後來被老朱和朱標教育,被迫戒煙。
大朱棣抽煙還是因為他當初把華子和打火機給扔在這邊導致。
不過這煙想完全戒掉沒那麼容易,私底下他還是經常偷偷抽,現在老爹和大哥不在,應該沒什麼關係。
反正鐵三角之間都互有把柄和黑料,抽個煙無所謂了。
“嗯,那就好。”
小朱棣把華子叼嘴裡,大朱棣給他點上,寂寞地抽了一口,吐出煙圈,享受地說道:“父皇這兩年準備專注於仙朝發展,明年也會給你再送些東西來,你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運氣好的話,咱們大明的發展將一日千裡,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個高度,是指到六百年後的高度嗎?”
大朱棣冷不丁地問道。
“那沒有,最多三百年吧”
說完這個吧。
小朱棣以驚駭的眼神看向大朱棣。
朱雲峰和季赫也瞪大了眼睛,充滿了不敢置信。
他是怎麼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