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地窖裡的朱元璋 > 第九十三章 該回家過年了

第九十三章 該回家過年了(1 / 1)

推荐阅读:

沈陽,滿清時期改為盛京。

此刻付之一炬。

熊熊烈焰燒了三天。

第一天大火滔天,黑煙遮天蔽日。

從上午清晨一直燃燒到傍晚,依舊火焰不斷。

第二天,入夜後還是能看到許多明火,夜半時分火光照亮天際。

到了第三天,大部分明火才逐漸熄滅,但撥開上麵的灰燼,下麵還有灼燒的木炭。

進城的許多明軍士兵因此受傷。

不是在城裡遭受了殘餘建奴的襲擊,而是一處地方看著已經熄滅,稍不留神踩上去,鞋底都要燙出個洞。

一時間,洪武炮兵們在盛京城裡到處都是熟人,堪比燒烤大師李梅在東京的熟人一樣。

滿城幾十萬人,九成以上都死於轟炸、火藥庫爆燃以及後麵出現的烈火。

殘餘的人也被老朱殺掉。

不過從這些殘餘人的口中他還是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建奴並未一戰而全部消亡。

攝政王多爾袞屢次看到了明軍的強大,心中產生了畏懼,選擇帶著兩白旗往北方逃遁而去了。

得知這件事情,老朱自然非常不高興,便想下令追擊。

但多爾袞提前布局,把大量物資和奴隸早早地運走,隻剩下一些輕騎兵跟在他身邊,發現盛京不妙,立即就遠遁北方。

老朱追過去的人隻看到了一些馬蹄印,順著馬蹄印追了兩天,最終還是讓他們消失在了地平線上。

因為最近幾天雪停了,冬日的陽光出來,利用馬蹄印和新鮮的馬糞還能追一追。

可追到汎河所,也就是後世鐵嶺市一帶的時候,雪又開始下了。

大雪將馬蹄印與馬糞蓋住。

蒼茫大地誰也不知道建奴往哪個方向去了。

正北,西北,亦或者東北?

負責帶隊追擊的小朱棣頗有點曆史上他後來五征蒙古,屢次追丟蒙古人主力的風範,最後也隻能悻悻而歸。

恰好朱雲峰的建議也給了過來,考慮到崇禎時期,彆說工業化,就連農業時代都未達到巔峰。

國家正處於衰弱階段。

雖然可以從現代運物資,然而長沙離東北萬裡之遙,物資輸送何其艱難,要追尋多爾袞的蹤跡,怕是猴年馬月。

所以老朱還是選擇接受了朱雲峰的建議,從沈陽退兵離開,班師回朝,返回北京。

沈陽距離北京六百多公裡,回程倒是比去的時候快。

因為老朱還得重建沈陽,因此留下喻安性、朱國棟等人帶著兩萬餘部隊以及大量物資駐守錦州。

待來年春夏季節天氣回暖的時候,在如今沈陽的殘垣斷壁上重新把城池建起來。

雖說沈陽被夷為平地,又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城。

但要想把沈陽完整地拿下,就不能動用火炮,光靠步槍奪取城池,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因而用一座城池換大量崇禎朝士兵的性命,還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這年頭不發響還能繼續為老朱家賣命的明軍士卒已經不多了,老朱自然還是得照顧照顧這些忠心耿耿的小卒們。

十天後,崇禎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曆史上這個時候崇禎都自掛東南枝半年了。

如今卻住在鳳陽皇陵裡,雖說名義上是被圈禁,但地方官員卻不敢對他不敬,也有盧九德作為鳳陽守備太監服侍,生活倒是無憂。

北京東城朝陽門外,在風雪之中,一支隊伍徐徐而來,即將抵達城門。

朱雲峰攜太子朱慈烺及百官前去迎接。

最前頭騎著高頭大馬的是小朱棣,遠遠的看到朱雲峰很是高興,輕夾馬腹,戰馬在雪地裡一路小跑地靠近。

雪地當然不好奔馬,不過明朝的戰馬多是蒙古馬,這種馬史料記載“跨雪原如履平地”。

因此朱棣來得很快,當先靠近到迎接的隊伍前,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樂嗬嗬地上去說道:“雲峰。”

“嘖嘖嘖。”

朱雲峰嘖嘖道:“聽說你把多爾袞追丟了?”

朱棣當時臉就垮下來了,翻著白眼道:“這麼久不見還以為你很想我呢,結果一見麵就損人。彆哪壺不開提哪壺,不能說點高興的事?”

“高興的事?”

朱雲峰想了想,說道:“聽說你一仗沒打,然後就打完了?”

“焯!你還好意思,你一天天在宮裡享樂,現在聽說你都快當皇帝了,我看你就算當皇帝也是昏君。”

朱棣那個氣啊。

他一直想打仗來著,結果一路真就一仗沒打到。

到山海關的時候周安一百人就把多爾袞十多萬大軍給打得抱頭鼠竄。

跑到寧遠,都還沒攻城裡麵就投降了。

沈陽就更不用多說。

直接速射炮轟城,幾百噸炮彈加上城裡大量堆積的火藥把整座城都夷為平地,根本沒他什麼事。

到現在朱棣手裡還沒沾過建奴的血呢。

本來聽到多爾袞跑了,他心想機會來了,於是主動請纓去追。

出發前他還在想著拿ak突突了多爾袞。

結果居然追丟了。

更難受。

反正就是很煩。

有點損了他永樂大帝的名聲啊。

“那也比你嚷嚷著要給朕當大將軍,結果毛都沒撈著強。”

“這麼快就自稱朕了?”

“那是。”

“可我聽說你每天晚上都在打遊戲,你治國就很行?”

“你懂個錘子,這叫宏觀調控,改革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多麼精細,一張有形的大手總會讓事情出現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我去打建奴也不能怪我沒殺到人啊,誰讓建奴在城裡準備那麼多火藥哦,大炮一發射就全炸了。”

朱棣無奈。

其實打沈陽的時候他還是很憧憬火炮隻是把沈陽一麵城牆打塌,這樣他就能帶隊殺進城裡屠戮滿清建奴。

但沒想到建奴在城裡弄了太多火藥,導致火炮洗地之後,造成了天啟大爆炸的效果。

搞得他進城的時候城裡都快死絕了,幾乎沒有人頭可以撿。

這就很難受。

“在聊什麼呢?”

就在二人互損的時候。

馬車也徐徐到了近前,老朱撩開車簾下車。

文武百官及朱慈烺慌忙下跪道:“參見太祖(太祖爺爺)。”

朱雲峰沒見禮,笑嘻嘻地上去說道:“和老四開個玩笑呢,怎麼樣老祖宗,殺得爽嗎?”

“爽什麼?”

朱元璋沒好氣道:“沒屠了建奴全族,難消我心頭之恨啊。”

“其實這也不算壞事。”

朱雲峰讓開道路,和老朱並排一起走著。

文武百官以及隨從侍衛連忙清出一條通道,三個穿著龍袍的人走在最前麵。

接著是太子朱慈烺和文武百官,都老老實實自覺地離得稍微遠點。

三個人都雙手背負身後,邁著步子頗有點雷厲風行。

朱雲峰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古人喜歡負手而立了,因為衣袍比較寬鬆,袖子寬大。

這樣走不僅走著很舒服,同時也頗具美感。

“怎麼不算壞事?”

老朱有些不悅地說道:“建奴終究是個心腹大患,一日不除,一日令人如鯁在喉。”

朱雲峰就說道:“老祖宗,您現在也知道了老美和毛熊爭霸的事情吧。”

“哦?”

朱元璋倏地站住,扭過頭意外地看了朱雲峰一眼,然後笑道:“小小建奴,也配與我大明爭鋒?”

“但我說的不是兩極,而是毛熊解體之後,大毛全麵倒向西方,對西方近乎諂媚。”

朱雲峰繼續道:“可換來的是什麼呢?是西方屢次把矛頭對準了大毛,把大毛當狗一樣耍,不斷地將軍事往大毛家門口推,還全方麵打壓,各種製裁源源不斷。”

“你的意思是?”

老朱又開始向前走,但卻放慢了步伐。

朱雲峰跟在旁邊,幾乎與他並排在一起,說道:“毛熊解體之後,西方世界就已經沒有了敵人。如果歐洲與毛熊關係親密起來,以歐洲的技術加上毛熊的廉價能源,會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老美必須要繼續把毛熊打造成軍事上的敵人,以此分裂歐洲,達成他們孤懸海外,遠程遙控大陸的目的。建奴當然不配當毛熊,但大明需要一個敵人加緊努力發展。”

“我明白了。”

旁邊朱棣倒是聽懂了,說道:“如果沒有對手,朝廷難免懈怠。但隻要大力宣傳將來建奴奴役我漢家兒郎,屠戮漢人數百萬的事情,我大明誓要報仇雪恨,如此就有了動力,積極發展。”

“是的。”

朱雲峰點點頭道:“這也算是某種政治正確。”

“後世人為什麼不恨蒙古人,恨滿清建奴?除了滿清建奴前期屠戮數百萬漢人,後期喪權辱國以外,最主要的是缺乏一次對滿清的清算。”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屠戮過漢人,但大明清算過他們了。多次北伐,打得蒙古人死傷慘重。雖然也有土木堡之變的慘敗,但大明與蒙古人之間勝多敗少。”

“反觀滿清。”

“國家建立之後閉關鎖國,康熙還吃過巧克力,也知道西方的發展,卻就是不接納先進生產力。”

“後期被世界各國瓜分,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

“溥儀這個末代皇帝甚至還投靠了屠戮中華兒郎的日本劊子手,甘當傀儡,可以說滿清整個政權從建立到結束,都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

“但新時代並沒有對這些封建遺老清算,導致滿清成為我中華文明最恥辱的朝代,比晉朝和宋朝還不如。”

“當然,必須要說明的是,後世我們國家的滿族人還是沒有什麼問題,是五十六個民族一家人。但滿族皇室以及那些支持他們的遺老遺少,就必須鏟除乾淨。”

“因為這些人不僅對漢人壓迫,對其它民族也壓迫。甚至滿族人都有很多被剝削而造反的,就可以知道滿清皇帝有多招人恨。”

“在我們那邊這些東西已經消失在曆史長河裡,可能網上還有些遺老遺少偶爾出來惡心人。”

“但在這邊必須好好清算一次。”

“多爾袞是逃了,可蒙古人和滿清還在,大明就得樹立敵人,要時刻開展軍事行動,與關外的滿清和蒙古人打仗。”

“這樣長久下去,大明的軍隊也可以得到鍛煉,還能源源不斷地攫取關外利益。”

“國內隻要指導他們正確的方向,把蒸汽機技術和先進的煉鋼技術帶過來,那麼蒙古人和滿人就會成為大明前進的動力,不斷逼著大明發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隻要朱慈烺和將來的皇帝抱著這樣的想法,老祖宗您再留下祖訓,逼著大明把蒙古人和滿人消滅,那麼這邊大明的發展速度,應該會遠遠超出您的預期。”

一番話語結束,讓老朱陷入沉思。

其實朱雲峰說的很有道理。

他當然可以一次性把明末的敵人全都消滅乾淨,留一個舒適區給未來的大明好好發展。

但這不是好事。

一是容易搞出路徑依賴,每到大明生死存亡的邊緣,就想著有太祖過來救,於是乾脆就擺爛了,繼續接著奏樂接著舞。

哪怕給他們留下正確的道路,想著反正咱天上有人,等不行了再求求太祖爺下凡。

或許朱慈烺不會這樣。

可誰能保證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的皇帝不會這樣呢?

嘉靖,萬曆的例子可不遠。

二來留一個敵人,或者一個目標給大明,大明也能更有動力強盛。

就像劉邦經曆過白登之圍,大漢幾代人便有了奮鬥的目標。

之後勵精圖治,最終經過文景之治,積攢了幾十年的家底,終於可以與匈奴決一死戰。

這才有了漢武帝橫掃漠北。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多爾袞逃了也的確不是壞事。

鯰魚效應這個故事雖然是假的,但效應的確存在,不管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企業,有競爭有目標,才是發展前進的根本。

“嗯。”

老朱想明白之後,點點頭道:“你說得對,確實如此,本來有些意猶未儘,還想去打打蒙古人,但現在想來沒這個必要了。”

朱雲峰笑道:“確實沒這個必要,因為蒙古人已經被打敗了。滿清那邊派投靠他們的蒙古人襲擾山西,傅友德親自領兵,殺了一萬多蒙古人,打得蒙古人膽寒。”

“好吧。”

老朱無語,隨後抬起頭,看向天空,有點喃喃自語道:“那之後該乾點什麼呢?總覺得要為這大明江山做點什麼。”

“之後啊?”

朱雲峰無聊地打了個哈欠道:“之後回家過年吧,都年底了,該回去了。”

“是了。”

老朱被這一提醒才想起來。

今年是崇禎十七年十月,眼看快年底了,他那邊也即將洪武二十年。

從朱雲峰到大明來也馬上就要到第八個年頭。

他已經十個月沒回去了。

也不知道標兒現在治理得怎麼樣。

“一打仗就打得老糊塗了,快忘了馬上就年底,該回去過年了。”

老朱笑了起來,悠揚的目光看向了南方。

確實該回去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