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地窖裡的朱元璋 > 第九十章 核平一城,看盛大煙火

第九十章 核平一城,看盛大煙火(1 / 1)

推荐阅读:

崇禎十七年九月十六日,在又得到了一批新的物資補給之後,朱元璋再次揮師東進,向沈陽出發。

這次行軍速度依舊不算快,不過好消息是雪停了。

溫度雖然依舊很低,莽莽視野範圍內,一片冰天雪地之景,方圓百裡都沒什麼人煙。

但雪不再繼續下,厚度就不會迭加,在行車趕路上也就沒那麼困難。

老朱這次沒騎馬,坐的是馬車。

他的馬車是改裝過的,有避震器,裡麵還有保溫材料,內部固定了一個火爐,讓寬敞的車廂裡保持溫度在二十度左右,非常舒適。

偶爾他也撩開車簾,叫小朱棣及其他一些臣子進來聊幾句,或者下了馬車,隨隊伍馳騁在冰天雪地中。

而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坐在那,用電台和各地交流。

比如問問四川的湯和,現在四川治理得怎麼樣。又問問長沙的徐達,季赫過來的時候,有沒有告訴他現在洪武那邊是什麼情況。

而問得最多的就是跟朱雲峰聊。

祖孫二人說一說今年能不能回洪武過年,說一說拯救了明末,平定了這亂世之後,是不是該去現代那麼養養老,享享清福。

就這樣一路閒聊,雖然走得比較慢,日行十多公裡,但到了十月上旬的時候,總算是到了沈陽。

沈陽城外,一片茫茫平原,即便有山,也是不高的小丘陵,鬱鬱蔥蔥的森林林木茂盛,周邊棲息著大量漢人村莊。

雖然冰雪覆蓋下,卻依舊能看出田壟、田埂的痕跡。

據說從皇太極時期開始,建奴就多次入關,擄走大量漢人,加上與原來的遼東漢人混居,使得關外開始大規模種田。

不止是漢人,非戰鬥序列的女真人也會跟著漢人種植糜子、小麥、大麥、高粱、蕎麥等十餘種穀物,逐漸從漁獵文明,演變為農耕加漁獵文明。

而到了皇太極後期,女真人就慢慢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基本上全都交由被擄來的漢人奴隸來做。

沈陽城外以及附近田莊其實都是滿清八旗的官莊、皇莊或八旗田莊,漢人作為奴隸是不被允許住在盛京城中的。

隻有極少數成為八旗的包衣奴才,如漢八旗士兵才有資格在城中的駐紮,為滿八旗士兵打雜。

因此城外的這些村莊基本上都是漢人居住。

此刻村莊的漢人早就被滿清轉移。

多爾袞把他們也視為財產,以需要漢人奴隸運送物資為由,調走了數十萬漢人。

眼下留守在沈陽城中的,就隻有滿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以及部分屬國屬部落的仆從軍隊伍,約八萬人左右。

大明隊伍行軍到了距離沈陽十多裡外的平原上,無人機飛手們先是把放在車上曬太陽的太陽能電池包取下來,然後小心翼翼把電池儲備好。

無人機在外麵最重要的就是電量供應,前些天下雪,天氣陰沉沉的,沒有太陽的時候對於他們的電量維持便是個很大的考驗。

雖然非打仗時期應該用不到無人機,然而夜視儀、熱成像儀都需要電。

並且平時也需要無人機升空,時刻觀察周圍情況,以做到行軍的時候不會遭遇襲擊,因此太陽能充電板的儲備電量就得隨時關注。

即便是有電的時候,也要時時刻刻充電,防止長時間的陰天導致無電可用。

不過這大冬天的時候熱成像儀是真的好用,無人機上裝一個,方圓幾公裡內彆說是人,就連一隻野兔,一頭野鹿都逃不開明軍的追捕。

洪武將士們沒事就打幾隻野兔野鹿野豬麅子之類的動物打打牙祭,生活過得有滋有潤,比天天吃行軍乾糧舒服得多。

相比之下,崇禎朝的士兵們就辛苦得多。

以前他們是戰兵,平時除打仗外其餘事情都有輔兵幫忙。

現在幾乎淪落為輔兵,每天基本上都在推送輜重,押運著糧草彈藥之類。

但卻無人有怨言,甚至全都心甘情願。

因為老朱發響呀。

從江南掠奪了大量白銀,又在北京搜刮了很多錢財,老朱擁有近億兩銀子,雖然大部分都留在北京由朱雲峰用於治理。

然而即便擠出一千萬兩白銀出來,都足夠這些窮得眼睛冒綠光的大明邊軍陷入瘋狂。

正所謂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發餉之後的大明邊軍們彆說讓他們乾輔兵的活,就算是給洪武朝士兵們當奴仆估計也是心甘情願。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數十架無人機迅速騰空而起,發出低沉的嗡嗡聲,然後向四周擴散而去。

這段時間雪停後太陽出來了,隻是溫度談不上高。中午站在太陽底下幾乎沒什麼暖意,風也小了許多。

諸多無人機飛手都不需要下令,直接升空觀察周圍敵情。

不過風雖然小了很多,但高空的冷風還是大,因此飛升們選擇低空飛行,俯瞰著周圍地形,山川河流,以及遠處的沈陽城池。

在無人機的觀察下,沈陽城中的情況一覽無餘。

顯然建奴們也早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城中敲鑼打鼓,大量守軍湧到城牆上。

城牆上堆滿了炮彈、滾石、檑木、石灰等等守城器具,一門門火炮瞄準了明軍來的方向,建奴軍隊已是嚴陣以待。

老朱下令先原地休整,隨後通過無人機觀察著城內,見到城中的景象,目光卻掃視著周圍地形,對蔣瓛說道:“拉高一些,在城外尋找製高點。”

“是。”

蔣瓛操縱著無人機繼續往上升,雖然略顯搖晃,但穩定性極佳,倒還能勉強支撐。

他一邊穩定無人機,一邊問道:“陛下,要不要喊話?”

“喊什麼話?”

老朱沉聲道:“在寧遠喊話,朕是看有許多無辜的將士被吳三桂蒙蔽了而已,軍中小卒懂什麼國家大事?誰給他們發響他們就跟著誰罷了。但這沈陽城中全都是建奴,朕要他們死光。”

“是。”

蔣瓛明白了聖意,便立即操縱無人機尋找製高點。

很快他在距離自己這邊約三裡,位於沈陽南城東南角距離城池約七八裡的地方找到了一個丘陵高坡。

那小山坡其實不高,也就十多丈,不到四十米高的樣子。

但它好就好在坡頂是一塊巨大的平地,能夠在上麵擺大量的火炮,形成一個炮兵陣地。

因此蔣瓛馬上對朱元璋說道:“陛下,這一塊不錯,炮火應當能涵蓋整個城池,上麵的坡地也大,足以擺得下所有火炮。”

“嗯,先過去看看。”

老朱沒有立即下令,而是選擇先去實地考察一番。

當即明軍大隊伍停留在原地繼續紮營,老朱則在親衛隊的保護下,一路來到了遠處的山坡上。

上了小山坡後他發現這裡確實不錯,周圍林木應該早就被附近的農莊給砍伐一空,山頂沒有多少樹木,眼下被積雪覆蓋,一些地方露出枯黃的雜草。

“不錯。”

老朱見地形很好,拿出對講機對那邊正在統領著將士們的朱棣說道:“到這邊來,先安營紮寨,把所有的炮推到山上。”

“好。”

朱棣那邊應了一聲,隨即下令全軍轉向,向遠處小山丘而去。

沒過多久,明軍抵達了山丘下,開始安營紮寨。

本來按照朱棣的想法是到了直接攻城,不用安營,晚上住城裡就好。

但老朱的意思卻是打算平了整個沈陽,以後再建新城,因此今晚上還是得住在城外麵。

明軍忙碌起來。

洪武朝的兩千士兵們在周圍警戒。

王家彥等文武臣子則指揮著將士們安營,朱棣則調出一部分人馬,開始往山上推送火炮。

速射炮數百公斤重,雖然有橡膠輪子,然而隻能在雪地中艱難推動,人拉馬拽,靠著在雪地中鋪乾草、木板,一門一門地上山,進度並不算快。

而就在明軍這邊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城頭上的滿人則一直警惕著他們的行動。

南城牆上,濟爾哈朗和豪格等人遠遠地觀望著明軍,身後大量漢八旗及其餘仆從軍正在搬運著守城物資。

特彆是火藥。

明末清初時期,火槍技術很差,原材料也不太行,加上明軍內部腐敗嚴重,火銃火繩槍之類的火器炸膛率太高,神機營都不敢用。

但火炮卻是雙方的主戰武器,甚至不止大明和滿清,就連李自成張獻忠的流寇部隊,都有大批繳獲自明軍的火炮。

這次為了守住沈陽,滿清把壓箱底的火炮全部拿了出來,各類火炮達到了上千門之多。

當然。

大部分都是繳獲自明軍的虎蹲炮、翼虎炮、威遠炮、神機炮等中小型火炮。

稍微大一點的是佛朗機炮和大將軍炮,加起來有二百多門。

其中真正的大殺器則隻有一個——紅夷大炮。

這是滿清壓箱底的東西,鬆錦之戰中當時滿清隻有三十七門,全部投入戰鬥,大幅度壓製了明軍火力。

而明軍在鬆錦之戰中投入戰鬥的十五門,除了幾門損壞之外,都被滿清繳獲。

加上後來滿清又陸續打造,如今已經有六十三門。

它的有效射程達到了兩公裡左右,最遠射程甚至有四五公裡的記載,並且威力巨大,殺傷力驚人,在這個時代屬於大殺器。

不過殺傷力大就代表著口徑大,需要的火藥數量也更大,因而城牆上的火藥儲備已經堆積如山。

滿清士卒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火藥,不允許有任何明火出現在附近。

此刻濟爾哈朗豪格等人立於城頭。

他們看到明軍在遠處小山丘附近安營紮寨,處於他們火炮的射程之外。

豪格嗤笑道:“我還以為那什麼明太祖真有本事呢,到了之後一樣還得安營,估摸著他們過幾日才會攻城。”

“你看天上。”

濟爾哈朗皺起眉頭,指著天上的無人機道:“那些在天上飛的,黑色的東西,是不是就是天神使者?”

“管這些做甚,隻要明人敢來,就讓他們死。”

豪格平靜地說道。

濟爾哈朗抬起頭看著那些盤旋在沈陽上空的黑點,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就好像遠處的明軍在安營紮寨,一點都不像今天要攻城的樣子。

可他就是覺得明人肯定會攻城。

最主要的是,由於離得遠,他們看不清楚明人在遠處小山丘上做什麼。

但光看上麵密密麻麻的小黑點,似乎很多人在搬運什麼東西,就讓已經熟知火炮作戰的濟爾哈朗本能覺得,對方是不是在布置火炮?

隻是離得實在是太遠了。

七八裡開外,看人基本上隻能看到小黑點,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意圖,令濟爾哈朗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

‘算了,可能是我想多了。’

濟爾哈朗搖搖頭。

在他的認知當中,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射程如此遙遠的火炮?

所以他最終把想說的話咽下去,對豪格說道:“還是謹慎一些,即便今日明人應該不會攻城,但還是得小心他們趁夜偷襲。”

“嗯,我知道。”

豪格點點頭。

當下他們又加緊布置,多多搬運火藥上來,以備不時之需。

與此同時。

遠處山頂上,他們的行動被老朱他們看得一清二楚。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到了下午時分,在近萬明軍前仆後繼的努力下,上千門速射炮總算是運到了山頂上。

由東到西,排列成三排,每排三百餘門,密密麻麻地擠在山頂。

“父親,建奴的火藥庫已經標記好了。”

朱棣拿著平板電腦,通過坐標計算,將各個火藥庫的位置全都點明。

他們沒有信息化能力,也沒有gs或者北鬥自動定位,因此放炮全靠人工進行炮口調整。

不過他們有個優勢就是可以通過無人機來觀察敵人位置。

這樣有經驗的炮手就能夠定位坐標,在保證誤差極小的情況下,精準打擊敵人。

聽到兒子的話,老朱點頭道:“嗯,炮兵陣地都布置好了嗎?”

“布置好了,所有火炮都已經就位。”

朱棣說道。

“炮口調整呢?”

“現在正在調整。”

“嗯,快一些。”

老朱應了聲。

沒過多久,傳令兵聽到對講機裡的聲音,報告道:“報,炮口都已經調整完畢。”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忽然大笑了起來。

朱棣納悶道:“父親在笑什麼?”

“我在想。”

老朱非常開心,笑容滿麵地指著遠處城池道:“我在想,這幾百輪火炮下去,加上城內堆積如山的火藥,那該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想必會十分絢爛。”

朱棣聽到父親的話,也想到了那個場景,頓時也笑了起來。

“嗯,老四。”

老朱止不住地笑容。

“孩兒在。”

“傳令,給朕開炮!”

“是!”

朱棣看向不遠處傳令兵,大喝道:“陛下有令,開炮!”

“開炮!”

傳令兵拿著對講機,對著裡麵大吼道:“陛下有令,開炮!都開炮!”

“開炮!”

命令傳達到了每個炮兵隊長那裡。

所有的隊長對著身邊的炮兵將士們喝道:“給我開炮!”

陣地上呐喊聲音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聽到了命令。

霎時間,整個陣地兩千名洪武士兵,全都動作整齊劃一。

一門火炮由兩人操縱,一人迅速把火炮塞入炮膛,另外一個人則直接拉動炮閂。

“砰”的一聲,火炮出膛。

但將士們沒時間看結果,上一顆炮彈出膛,下一刻負責上彈的士兵就把後膛拉開,把炮殼退出,馬上又塞入下一顆炮彈。

負責發動的士兵則用力再拉炮閂,新的一顆炮彈緊隨著前一顆再次發射了出去,整個過程就隻有幾秒鐘。

而且這個速度還在持續,幾乎每過七八秒鐘就有一顆炮彈傾瀉出去。

無數枚炮彈如雨點般向著沈陽轟來。

城中的建奴士卒還在城牆上遠遠地觀望明軍動向,忽然就聽到“砰砰砰砰砰砰”的不知道多少聲巨大炸響。

他們還在納悶的功夫,又倏地聽到“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的破空聲音。

於是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抬起頭看向天空。

然而炮彈的飛行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他們隻看到一個殘影劃破虛空,根本看不見炮彈的身影。

還未等他們想明白發生了什麼,緊接著就感覺一股巨大的衝擊力在自己身邊湧現,眼前一黑,就再也沒有知覺。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城牆內外頃刻間炸起上千堆爆炸,城上火光四起,磚石迸濺,大量建奴士卒直接被當場炸死。

煙塵湧現了出來,把整個城牆都遮蔽。

然而這還隻是開胃菜,短短一兩秒鐘之後,更恐怖的爆炸就襲來了。

炮彈引燃了城中儲備的火藥庫。

“轟隆!”

“轟隆!”

“轟隆!”

隨著一聲聲巨響。

沈陽南城竟然出現了三朵恐怖的蘑菇雲。

塵煙滾滾,即便是離著四五公裡外的明軍營地,都能夠感覺到大地剛才顫抖了幾下。

而轟鳴聲甚至還在持續,因為明軍炮兵陣地依舊在持續不斷地轟炸。

遠處城牆早就倒塌,滾滾濃煙覆蓋了整座城池,城中除了沒有停的爆炸聲之外,即便在無人機的觀察下,都好似沒有了人影。

沈陽城池,都被轟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