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李徹神情一震。
不愧是三朝老臣,就是老謀深算,一眼就看出了自己是在故意惹事。
自己這一年立下的戰功太紮眼了,戰功赫赫就算了,奉國的政績也同樣出眾。
做人不能這麼耀眼,除非你是皇座上那位。
人無完人,而天子不能稱之為人。
就連太子都不能是完人,不然你讓皇帝如何培養?隻有老皇帝死的那一刻,太子才會自動變成完人,成為新一任皇帝。
所以,自己總得展露些缺點,給慶帝留下一些把柄,也是讓眾臣知道,奉王也有不足的一麵。
“右相教誨,徹銘記於心。”李徹認真地回道。
“嗯。”霍韜含笑頷首,“六殿下向來聰慧,老臣是不擔心的。”
“隻是不知,犬子在奉國為官,可還算儘職儘責?”
李徹回道:“正則乃是本王左膀右臂,奉國的中流砥柱,本王離不開他。”
霍韜是何等人物,一下就聽出了李徹所言絕非客氣,而是真的很倚重霍端孝。
但他並未因此而得意,反而麵露憂心忡忡之色:
“老夫在大慶忝居丞相之位,犬子又深受殿下信任,就連那不成器的三子都掌火藥司此等重要的部門。”
“殿下,您和陛下對霍家的恩寵太重了啊。”
李徹敏銳地察覺到,霍韜這不是在謝恩,他是真害怕。
都說人老了膽子會變小,其實也不無道理。
人經曆得事情多了,已經看出了世間的一些規律,自然會心存敬畏。
凡事盛極而衰,霍家一門已經輝煌了太久,霍韜已經不希望家中再出個丞相,光耀門楣什麼的了。
他隻想要霍家能平平安安地傳承下去,這也是他之前一直未站隊的原因。
但慶帝不可能讓霍韜一直置身事外,讓他的兒子去輔佐奉王。
霍韜本來還挺高興,畢竟那時候無論怎麼看,奉王都是最不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正好方便自己擺爛。
萬萬沒想到,陛下選來選去,竟是給自己選了個最能打的
“右相放心便是,本王向您保證。隻要霍家不負本王,本王絕不負霍家。”李徹認真說道。
霍韜愣了愣,隨即柔和地笑了笑:“老臣在此謝過殿下了。”
就在此時,宣政殿口傳來三聲鞭響。
朝會要開始了。
李徹再向霍韜行了一禮:“右相,我先過去了。”
“殿下自去,不必管我。”
李徹又對一旁的霍端禮點了點頭,這才找到李霖會合,兩人一同向隊列最前方走去。
一路經過一眾二三品大員,皆是目送二人向前。
“哼。”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冷哼之聲。
李徹循聲望去,皺了皺眉:“這狗東西叫什麼來著?”
李霖瞟了那人一眼,回道:“秦會之。”
看到秦會之那冷漠中帶著不屑的眼神,李徹隻覺得心中莫名厭煩。
他拉住準備破口大罵的李霖:“行了,讓狗咬一口,你還能咬狗一口啊?莫要和這種人做口舌之爭。”
李霖這才強行按捺住心中的火氣,跟著李徹一直向前。
路過秦會之之事,前麵的李徹突然一個踉蹌。
然後演技極差地一個不小心一腳狠狠踩在了秦會之的腳麵上!
“嘶”
秦會之的臉瞬時一白,隨後開始泛紅。
“抱歉,抱歉。”李徹笑著道歉,但腳仍是紋絲未動,甚至還在地上扭了扭,“起得太早,不習慣。”
“你”
秦會之本想發怒,但看了看四周,同黨之人紛紛彆過頭不敢和他對視。
想到李徹和李霖那惡劣的性格,秦會之最終還是硬生生忍住了。
李徹見狀笑得更燦爛了,學著楊坤狠狠地踩了半天煙頭,這才戀戀不舍地收回腳。
一旁的李霖低頭一看,差點笑出聲。
那秦會之的靴子都被踩變形了,這一腳踩得真夠重的。
兩人繼續向前走去,李霖小聲問道:“你不是說,不能咬狗嗎?”
“廢話。”李徹瞥了他一眼,“你不能咬狗,但可以把它殺了下鍋吃肉啊!”
李霖恍然大悟,一副學到了的模樣。
李徹微微一笑,兩人已經走到了最前方。
秦王、晉王、楚王等親王早已經在此站定,還有許久未見的太子殿下。
秦王、楚王臉上的傷都看不見了,不知道是被治好了,還是擦了東西遮蓋了下去。
兩人皆是麵如寒霜,完全無視李徹。
李徹倒是不覺得尷尬,對一眾兄弟微笑著點頭示意。
眾藩王幾乎都沒有回應,唯有晉王也微微頷首示意。
李徹笑了笑,晉王還是個講究人啊。
這麼講究的人刺殺自己的幕後黑手不會就是他吧?
就在此時殿門大開,黃瑾從殿中走出。
“陛下有旨意,諸臣百官入殿覲見。”
太子率先緩步走上白玉階梯,晨曦的光輝灑在他的身上,更襯得他身形挺拔。
李徹冷笑一聲,眼神毫無顧忌地盯著太子的右腿,嘴裡還發出‘嘖嘖嘖’的聲音。
太子頓覺一陣惡意,身體微微一滯,壓抑著怒火回頭看去。
李徹連忙收回眼神,同時不可置信地看向另一邊的秦王,好像見到了什麼失態的事情。
太子見狀,下意識將目光看向秦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秦王:???
瞅我乾什麼?是那個老六盯著你看的啊!
太子卻是聽不到秦王的心聲,隻是狠狠咬牙,在心中默默記了秦王一筆。
待到太子收回目光,秦王立刻向李徹看去,後者卻是沒心沒肺地咧嘴一笑。
秦王隻覺得臉有點發燙,恨不得衝上去生吃了這廝。
這特麼什麼人啊?
小孩子啊!還玩這麼幼稚的嫁禍遊戲?
未等秦王回過神來,一眾親王已經走進大殿。
龍椅之上,慶帝正襟危坐,目光威嚴地掃視著殿下。
文武百官已按品級開始分列兩側,鴉雀無聲。
而親王們則要繼續向前走,站在玉階之上。
這就是階級的差異,李姓王族無論年齡地位,都可在台階上俯瞰群臣。
而大臣們隻能在下麵仰望,無論你是丞相還是國公,誰讓你不姓李呢?
諸臣入列,齊聲向皇帝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免禮。”慶帝的聲音沉穩有力。
“謝陛下。”
“眾卿。”慶帝環視一周,“明日便是旦日大典,今日早朝,主要是商議大典的最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