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共和十年隆冬’萬裡冰封’奇寒無比。
整整一個’冬天’東起遼東’西至甘陝’由山東河南又到兩淮兩湖’處處冷得出奇。自從入冬以來’各省便風雪交加’一片混沌’山河表裡’都變成了渾然一體的雪原。天光放亮的時候極罕見’且那太陽隻是慘淡的一點蒼白色’全然沒了本應有的亮職暖和。老百始都鑽到屋子裡’圍著爐子’誰也不肯輕易出門。
可就在這天寒地凍’風雪彌漫的時刻’卻有一支馬隊’沿著冰封的道路’艱難的向北跋涉。
這支隊伍不到二十人’都穿著厚厚的羊皮大衣’腳上套著厚廑的氈靴’頭上戴著厚厚的貉殼帽子’這一身極保暖的裝柬’使他們在這和極寒的天氣中’也能保持住體溫’不斷前行。
在最近這十幾年裡’這種極寒天氣已成常態’以至於騎士們早習慣了與惡劣的自然對抗。到了中午時分’他們尋到道旁一處背風的山窩’便策馬過去’下來喂馬吃飯。
這一下’十幾名騎士終於能分出主從采了’彆人喂馬的喂馬’備餐茶備饕’有兩個人卻一屁股坐在厚厚的防水氈布上’沒有要幫忙的自覺。當然’彆人也覺著理所當然。
因為這兩位是此行的主官’年長些的是大明戶部左侍郎舍掌曾;年輕些的是大明科學院副院長、農科所所長徐光啟’其餘人都是他們的楗員和護衛。
那三十多歲的徐光啟倒也罷了’這舍學曾是隆慶二年進士’雖然隻有四十多歲’卻是貨真價實的三朝老臣’從一品的部堂高官’卻要在這冰天雪地裡東本西走’不能不令人驚詫。
不過舍學曾卻沒有特彆的感覺’因為從七年前開始’兩京戶部的四位尚書’八位侍郎’一年四季都要分頭帶隊到各省巡視’隻留必要人手坐鎮京城’處理日常事務。
對於如今的大明朝來說’再沒有什麼’比新作物的推廣更重要的了:進入共和三年以來’災情已經愈演愈重’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冬天奇寒無比’全年氣溫都比幾十年前底很多。這種情況下’作為糧食來源的小麥、水稻等穀類作物連年減嚴’北方數省甚至出現了大麵積的絕產。若按照常理推測’饑荒連年’破產農民揭竿而起的末世景象’便該不可遏製的出現了。
然而時至今日’全國飛地從未大規模的叛亂。,小範囤的零星騷亂’雖偶有發生’也都旋即被撲滅’並未形成氣候。在心懷叵測之徒從未停止煽動的情況下’大明朝至今還能保持著今日的安穩’實在是堪稱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