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的權力中樞,巍峨聳立著太極殿,靜靜俯瞰著世間風雲變幻。
飛簷鬥拱層疊交錯,直插雲霄,彰顯著無與倫比的氣勢。
陽光穿透五彩琉璃窗格,在光潔如鏡的金磚地麵上投射出斑駁陸離的明亮光斑,隨著日影移動,光斑也翩翩起舞。
殿內香煙嫋嫋升騰,銅爐中珍貴的檀香悠然燃燒,馥鬱的香氣絲絲縷縷,縈繞不散。
陛下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饒有興致的俯瞰著下方文武百官的激烈爭論,眼神中帶著審視。
張玄微位列朝臣之中,身形略顯單薄。
從朝會一開始,他的目光便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地落在陛下身上。
此時的陛下腰杆筆直,宛如蒼鬆挺立,麵色紅潤有光澤,活力十足,舉手投足間儘顯帝王威嚴。
可每至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之時,張玄微登上觀星台,仰望浩瀚星空,那象征帝王命運的紫薇星在漆黑如墨的夜空中搖搖欲墜,黯淡無光,隨時可能熄滅。
這詭異的星象所對應的帝王之相,與眼前這位意氣風發的陛下毫無二致。
可同樣的相,張玄微曾在多年前見過一次,他冷汗直冒,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如陰霾般緊緊縈繞在心頭。
李淳風就站在張玄微身旁,察覺到了他的異樣。隻見張玄微神情凝重,眉頭緊鎖,眼神遊離。
李淳風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微微側身,壓低聲音關切的問道:“玄微,怎麼了?如此出神,究竟在想何事?”
張玄微猛地回過神,慌亂的搖了搖頭,強裝鎮定道:“無事,隻是昨夜觀星太過專注,耗費心神,有些疲憊罷了。”
太子再度回到了皇宮。
此後的日子裡,他每日清晨都會準時前往兩儀殿拜見陛下。
這段時間,陛下似乎對兩儀殿情有獨鐘,他大多時間都選擇在這座宮殿裡。
李璟儀靜靜地站在一旁,他看著李承乾坐在太師椅上,手指反複摩挲著扶手,動作緩慢,仿佛陷入了某種難以言說的沉思。
好幾次,李璟儀喉嚨滾動,話都已經到了嘴邊,可當他的目光觸及父皇那深邃如淵的眼睛,那一瞬間,所有的勇氣都像被一陣狂風席卷而空,終究還是沒能說出口。
自從他在那看似普通的扶手上下毒後,便如同驚弓之鳥,時刻留意著父皇的一舉一動。
每次看到父皇撫摸扶手,他的心都瞬間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幾乎窒息,仿佛能聽到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不知有多少次,他分明捕捉到父皇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淚光中似乎飽含著無儘的哀傷,刺痛著他的內心。
夜深人靜時,萬籟俱寂,李璟儀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腦海中總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父皇撫摸扶手的畫麵,如鬼魅般揮之不去。
他不禁懷疑,父皇是不是已經洞悉了一切,知曉扶手上被自己下了致命的毒藥?
乾武十八年夏末,熾熱的陽光斑駁地灑在寬大的龍床上。
陛下靜靜的躺在那裡,眼神空洞,緩緩掃過殿內的每一處角落。
從牆壁上精美的壁畫,畫中描繪著先輩們開疆拓土的壯麗場景,到擺放整齊的精致擺件,再到身下這張龍床。
他的眼角緩緩滑下一滴清淚,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這一刻,他心中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原來,即便貴為天子,坐擁天下的一切,卻也有著難以言說的苦楚。
此時,他不禁覺得,當個平頭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著幾畝薄田,一家人其樂融融,或許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幸福。
他的思緒如脫韁的野馬,飄向遠方。
他想起了洛陽,想起了那座隱匿於地下的宮殿。
他想起了鐮官,想起了大帥,更想起了當初在自己快餓死時,那位毫不猶豫伸出援手,將自己從水火之中拯救出來的陛下。
他暗自慶幸,慶幸不是陛下經曆這一切。
太子如今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哪怕是陛下,恐怕也難以防備親生兒子的算計。
畢竟,這世間哪有父親整日提心吊膽防備兒子的道理呢?
他覺得,若自己的死能換來天下太平,能讓大唐的江山社稷千秋萬代,穩固如初,那便是死得其所,無比值得。
恍惚間,他的思緒又回到了年少時光,想起了曾經在田間辛勤勞作的日子。
那時的他,不過是一個為了溫飽而苦苦掙紮的鄉野村夫,每日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卻依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身上的粗布麻衣滿是補丁,破舊不堪,腳上的草鞋也磨出了洞。
若不是陛下和大帥的賞識與提拔,又怎會有今日?
曾經,他以為自己早已告彆了那段艱苦歲月,再也不願回到過去。
可如今,他卻無比渴望能再次置身於烈日之下,手握鋤頭,耕種那片土地,重新感受那份腳踏實地的踏實,
想到這裡,他的眼神漸漸變得平靜,像是曆經滄桑後終於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他緩緩閉上了雙眼,呼吸也逐漸變得微弱。
就這樣,他在甘露殿的床上悄然離世,身邊空無一人,唯有窗外的微風輕輕拂過,似在為他的離去而歎息。
乾武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清晨的陽光早早地灑滿了皇宮,太極殿內,文武百官早已整齊列隊,身著朝服,神色莊重,靜候陛下上朝。
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平日裡準時的陛下卻遲遲未到。
李璟祐的心跳也不由自主的加快。
他帶領著一眾文武百官匆匆趕往甘露殿,腳步聲急促,在空曠的宮殿廊道中回蕩。
眾人來到甘露殿門前,李璟祐抬手,恭敬的敲響殿門,一下、兩下……
聲音在寂靜的殿內回響,可殿內一片死寂,沒有一絲回應。
李璟祐和王文對視一眼,猶豫片刻後,他們緩緩推開了殿門。
隻見陛下靜靜的躺在大床上,麵色蒼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已然暴病而亡。
一時間,殿內哭聲震天,文武百官紛紛跪地,淚如雨下。
陛下駕崩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天下。
百姓們聽聞這個噩耗,無不為之震驚。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那個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唐底層百姓命運的陛下,那個深受萬民敬仰的陛下,竟然就這樣突然離開了人世?
刹那間,無數百姓自發的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扶老攜幼,腳步匆匆,圍聚在宮門之外。
他們身著素服,頭戴白布,滿臉悲戚,眼中滿是哀傷,久久不願離去。
士兵們見狀,紛紛上前勸說,言辭懇切,可百姓們不為所動,
依舊佇立在宮門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陛下的無儘哀思。
有的百姓跪地痛哭,淚水浸濕了地麵,有的百姓默默祈禱,希望陛下在天之靈能夠護佑大唐。
士兵們無奈,隻能將這一情況上報,整個大唐,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