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上朝上朝(1 / 1)

推荐阅读:

聽到這話,張顯懷猛地一怔,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他沉默良久,緩緩抬起頭,目光直直地望向李承乾,就這樣靜靜地與李承乾對視,久久不語。

李承乾眼角餘光不經意間捕捉到張顯懷那專注的目光。他不禁微微偏過頭,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開口問道:“怎麼了,一直看著朕。”

說話間,還抬手輕輕摸了摸自己的臉頰,半開玩笑地打趣道,“朕的臉上有花嗎?”

張顯懷的視線緩緩下移,定格在陛下那眼角愈發明顯的皺紋上。

那些皺紋,每一道都承載著李承乾登基以來日理萬機的艱辛。

前些日子在鹹陽,他還瞧見陛下內襯裡皇後娘娘親手打的補丁。

身為帝王卻如此節儉,實在是難能可貴。

緊接著,他又憶起陛下剛剛毫不猶豫的將錢遞給張三時的神情,沒有絲毫的高高在上,隻有發自內心的關懷。

平日裡,陛下給予士兵們豐厚的待遇,讓他們在戰場上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給予百姓諸多的福利,讓他們得以安居樂業,生活逐漸富足。

給予官員們優渥的俸祿,希望他們能一心奉公,為大唐的繁榮貢獻力量。可陛下自己呢?

他把所有的關懷都傾注在了他人身上,卻唯獨忘了自己。

他為了大唐的興盛,日夜操勞,飲食從簡,衣著樸素,一心隻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那些官員,享受著陛下的厚待,拿著朝廷的俸祿,卻還在背後結黨營私、貪汙腐敗,一心想著如何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加奢靡,絲毫不顧陛下的期許與百姓的疾苦。

張顯懷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憤怒與不平,憑什麼?

這天下,究竟還能去哪裡尋找到像陛下這般心係蒼生的君主?

想到此處,張顯懷隻覺得眼眶一陣酸澀,一股熱流在眼眶中打轉,眼眶也漸漸變得紅潤起來。

他努力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情緒,聲音微微顫抖,帶著一絲哽咽,“陛下,沒有,臣……臣隻是覺得臣這輩子能遇見陛下,是臣此生最大的榮幸,能和陛下生於同一時代,這等福分,恐怕讓後世無數人都羨慕不來啊。”

張顯懷微微仰頭,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激動的心情。

李承乾輕輕搖了搖頭,他望向張顯懷,緩緩說道:“不,顯懷,你錯了,朕能遇見你們,同樣也是朕的幸運。”

“沒有你們的輔佐與支持,朕就算空有一腔抱負,也什麼都做不到,皇帝,不過是個被賦予名號的空殼子而已。”

他微微停頓,目光掃視著四周,神色凝重,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而真正能讓大唐繁榮昌盛、造福百姓的,是你們這些一心為國的臣子啊。”

李承乾匆匆趕回宮裡。

一進宮殿,他連片刻的歇息都顧不上,便在張顯懷的協助下,迅速換上了張顯懷為他拿來的朝服。

他一邊整理著衣冠,一邊還在思索著即將要麵對的朝堂之事。

換好衣服後,徑直朝著太極殿走去。

此時的太極殿內,氣氛凝重,百官也沒有交頭接耳。

他們早已按照品級依次站定,他們神色各異。有的神色緊張,眼神中透露出不安。

有的一臉嚴肅,正襟危立,試圖在這場風波中保持中立。

隨著一聲洪亮的“陛下駕到”,眾人紛紛整齊的彎腰行禮,那整齊的高呼“陛下”之聲,在寬敞的殿內久久回蕩。

李承乾穩步走進殿內,他的目光平靜,緩緩掃過眾人,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回應眾人的行禮。

隨後,他擺了擺手,示意張顯懷站到自己身旁的位置上,這才轉身,一步一步,走向那把龍椅,緩緩坐下。

“諸位愛卿啊,朕這些天雖然不在長安,但長安乃至天下的事情,朕都了如指掌。”

李承乾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一股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鹹陽的那些官員,貪腐成風,行事糜爛,結黨營私、走後門的現象屢見不鮮,把鹹陽治理得混亂不堪,所以,朕不得不當機立斷,罷免他們的官職,將他們押入昭獄審問,以正國法,還百姓一個公道。”

“可是,諸位愛卿的反應好像有些過於激烈了,你們,難道是想要逼朕放了他們嗎?”

李承乾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大殿中央,這一問,讓整個朝堂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眾人皆屏氣斂息,不敢輕易出聲。

聽到了李承乾的話,許敬宗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朝服,確保儀態端莊,然後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出來。

他微微躬身,開口說道:“陛下,非也,我等身為臣子,豈敢逼迫陛下。”

“隻是陛下此次的行事,實在是讓我等官員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不安。”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著每一個用詞,“臣等隻想鬥膽問問陛下,我大唐向來以律法治國,律法森嚴。”

“既然我大唐有完備的律法存在,哪怕那些官員犯下過錯,陛下也理應按照朝廷既定的程序來處置,而不該直接讓錦衣衛將他們下入昭獄。”

“如此一來,我大唐刑部的職責何在?刑部形同虛設,這恐怕會讓天下人對我大唐律法的公正性與權威性產生質疑啊。”

他再次躬身,語氣誠懇且急切,“還望陛下三思,慎重考慮此事,以免引發不必要的混亂。”

許敬宗的話語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是在為那些被關押的官員求情,同時也在試探陛下的態度。

許敬宗話剛說完,唐臨就緊接著站了出來。他雙手抱拳,對著李承乾行了一個大禮,神色間帶著幾分憂慮:“陛下,臣也有一事不明,想向陛下請教。”

“此次鹹陽如此多的官員被下入昭獄,臣聽聞事情的源頭竟然隻是一個小學院中的小兒鬥毆事件。”

他微微皺眉,臉上滿是不解,“臣實在覺得陛下此次有些過於小題大做了。”

“我唐人崇尚武力,向來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被人打了,自然可以憑借自身的本事打回去。”

“曆朝曆代,小兒之間的鬥毆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事。”

唐臨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陛下的臉色,

“如今,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機會讀書認字,接受教育,這無疑是陛下的皇恩浩蕩,恩澤萬民。”

“可是,臣認為,陛下對百姓的關心似乎有些過度了。”

唐臨挺直了身子,語氣加重,神情中帶著一絲執拗,“莫說是區區小兒鬥毆,就算是因鬥毆致人死亡,在民間也是時有發生的事情。”

“如今並未發生人命慘案,陛下卻如此大動乾戈,罷免了鹹陽過半的官員,臣實在是難以認同陛下的這一做法。”

“還望陛下能重新考量此事,莫要因小失大,影響朝堂的穩定。”

唐臨的話語剛落,朝堂上頓時響起了一陣輕微的議論聲,顯然,有不少官員對他的話表示讚同。

他們都在擔心,陛下如此強硬的手段,會不會讓朝堂陷入動蕩,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