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364水師轄區

1364水師轄區(1 / 1)

推荐阅读:

雖然魏廣德老早就已經和張居正、譚綸商量好將登萊水師改製為東海水師,可這裡麵涉及變化的東西很多,遠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過去的。

現在的登萊水師是一支都司水師,他上頭是山東都司管理,而不是兵部直管。

而魏廣德設計的四海水師是都司級彆的衙門,就好像俞大猷所統帥的南海水師,就不歸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都司管理,而是兵部才有權利轄製。

已經搭出框架的西海水師也是如此,將來也不會劃歸緬甸都司管理,而是兵部直轄,和緬甸都司是平行關係。

這,也是魏廣德防止緬甸都司坐大形成軍閥傾向的鉗製手段。

要知道,兵部不是沒有人對南海水師過大的權利提出過意見。

現在的南海水師,勢力範圍除了在大明本土的幾個港口,還基本上管轄了大琉球、呂宋和舊港,甚至還控製著緬甸海港。

所謂的西海水師,充其量還隻是南海水師分出去的一支分艦隊,其管轄範圍之大讓所有人都難以接受。

也就是魏廣德一意孤行,才會給俞大猷這麼大的權利。

當然,南海水師現在的實力也隻是暫時,等以後大琉球逐漸進入穩定,朝廷會在上麵一南一北設置兩個府,分彆管轄全島。

當然,大琉球就目前和張居正確定下來的管理模式,依舊會劃歸福建巡撫管理,畢竟兩地相距很近。

當初遼東被劃入山東管轄,也是因為海路很近的原因。

隻是多年後,遼東發展已經穩定,所以才逐漸脫離山東的控製,但是也一直沒有成立承宣布政使司,以獨立行省進行管轄,而是設置巡撫,依舊由都司管理。

這個模式,其實以後也可能會被大琉球借鑒,以後或許會設置琉球巡撫,直接管理大琉球和聯係小琉球。

小琉球,其實就是琉球王國。

小琉球實在太偏遠了,大明掌控那裡得不到半點利益,還會為此搭進去不少錢財。

不說現在小琉球是否有歸附大明的心思,雖然忠心,可琉球王未必舍得自己的王位。

其實就算這時候小琉球國王想把琉球群島並入大明,以張居正看來也是得不償失的,完全劃不來。

就幾個島嶼而已,大明可有可無的東西。

能默許南海水師登上大琉球,還不是因為大明造船需要木材,而從廣西轉運木材實在耗時耗力。

當然,大琉球距離大明足夠近,又沒有形成國家體係,也是張居正答應的原因之一。

魏廣德出了內閣,又回到兵部。

“子理兄,我又來了。”

魏廣德走進大堂,衝迎過來的譚綸苦笑道。

“嗬嗬,善貸,兵部本來就是你在聯係,經常來坐坐才是對的,省的我們有事兒就往你內閣跑,請示各自問題。”

譚綸樂和和說道。

實際上,內閣沒有管理六部的權利,閣老和尚書也是互不統屬,完全可以不用理會的。

隻是閣老更接近皇帝,也就是更能影響皇權,所以尚書要想坐穩位置,就得得到閣老的支持,這才有了現在看似內閣轄製六部的假象。

“叫三省來一下,今日的事兒還得他去做。”

雖然魏廣德不打算讓曾省吾接班兵部,但現在大戰之前肯定不能換人的。

而且,以他和曾省吾的關係,就算真要把曾省吾調離兵部,也得先安排好他的去處,而且至少還得是比現在兵部侍郎地位高一些才行。

要是地位低了,權利又比過去小,張居正那一關也很難過。

可朝廷的官職,一個蘿卜一個坑,自然不是那麼好找位置來安置曾省吾的。

所以,也隻能先讓他在兵部再呆上一段時間,等到有彆的職位空缺再讓他補上。

這就不是心急能吃得下的熱豆腐。

不過,該安排的活兒還是不能少,何況就是在官方文書裡麵遮蓋一下,用點春秋筆法一筆帶過的事兒。

不多時,曾省吾進來,相互見禮之後,魏廣德才把張居正的顧慮說了出來。

“就是說,朝廷不想因此牽扯到俺答汗,也就是不想留下黃台吉犯邊的字跡?”

譚綸坐在一邊默不作聲,曾省吾開口說道。

“是啊,之前我還沒考慮到這點,隻想著不破壞和順義王的關係,倒是叔大兄提醒我了,此事必須照做,文書裡不準提及黃台吉,隻說虜騎寇邊即可。”

魏廣德說道。

雖然有些脫褲子放屁的味道,但政治有時候就是這樣。

“明白了,我這馬上就吩咐下去。”

曾省吾立即點頭。

實際上,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之前發出去的文書,凡是涉及到順義王的,都必須收回銷毀,重新補發。”

魏廣德又提醒道。

文書發出去了,但不能留下來,要用新文書替換回來,不然以後臉麵上不好看。

曾省吾微微點頭,表示他會接下這個差事兒,會認真核對、登記所有發出去的文書,戰後將其全部收回。

“另外還有件事兒,就是早前說過的,以登萊水師為框架組建東海水師的事兒,也要今早進入議事日程。

之前我記得下文給山東都司那邊,現在可有什麼回應?”

魏廣德又說起東海水師劃分出來的事兒,早些時候兵部已經給山東都司透個底兒,畢竟那裡全是山東的兵馬,連帶地盤也是。

不問問山東的意見,也有傷和氣。

“山東那邊很高興,他們早就想拆了登萊水師,讓他們各自歸建,畢竟那些海船都破舊不堪,他們時刻擔心船在外海沉了,他們還得掏錢擦屁股。

實際上當初若不是因為備倭的旨意,山東都司的海船都不願意下水。”

譚綸輕笑道。

此事他親自辦的,自然和山東的聯係他很清楚。

大明工部發到山東的海船,都是分配給下麵衛所,不過怕擔責任,所以這些船大多在海岸上任憑風吹雨打,根本就沒下水。

甚至,膽大的還用新船換民間破舊民船,從中賺一筆差價。

朝廷撥船本就少,還要擔海防之責,所以就算其中有點利益,但根本就是聊勝於無。

畢竟一條船撥下來,等到下次都不知道是幾十年以後的事兒了,誰還會把這點船當做發財之道。

不僅不是發財之道,在不少官員看來還是個麻煩。

現在兵部打算把水師從都司手裡剝離,他們自然願意,以後關於水師和戰船就不再歸他們管理,會少很多麻煩,特彆是餉銀這塊。

“隻不過

登萊水師的水手多來自登州和萊州衛所,但也有其他衛所的士卒,還有登萊水城,這些也都要有個了斷。”

這是山東都司的要求,那就是以後都司不再管這些士卒的餉銀,要兵部撥付。

還有水城的建設和維護,山東都司也不會再花半個子兒在裡麵。

大明兵部撥發的軍餉,隻負責九邊軍鎮,而在內地各省,都是都司籌集,從地方稅收裡分配,所以山東都司巴不得兵部把這些開支拿過去。

要分家,魏廣德自然得把山東都司治下衛所搞清楚才好定奪,於是對曾省吾說道:“三省兄,還請職方司把山東輿圖拿出來看看。”

職方司在兵部算個要害衙門,雖然油水沒武選司、武庫司豐厚,但權力著實不小。

職方司在兵部掌地圖、城隍、鎮戎,烽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之事。

按照當下大明的製度,凡蕃客至,鴻臚寺先詢問其國山川、風土,然後製成地圖上奏,並送副圖於職方司,殊俗入朝,則圖其容狀及衣服樣式通達於上。

可見,大明朝能夠掌握的地圖,最詳儘的就在這職方司手裡,甚至比內廷收藏的地圖還要精細,更彆說平時還有專人跟進進行修訂替換。

說實話,在看到山東地圖前,魏廣德心裡打的主意就是把登州和萊州劃給登萊水師管理,可是看到職方司送來的地圖後,魏廣德就知道不能這麼辦。

登萊二府差不多占據山東都司管轄地盤的五分之一,一下子劃走這麼多,還不知道山東都司那邊會怎麼鬨起來。

不是說劃走衛所,山東都司就會因為少支付大筆軍餉而開心。

沒了這兩府的衛所,山東都司的影響力也會急劇下降。

最關鍵的是,登萊二府實際上就是山東伸進大海的半島,劃出去簡單,可卻失去了山東都司的護持,真有強敵自海上來,山東都司不出力抵擋,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魏廣德可不會大包大攬此事。

不會以為大明國力強盛就不會招惹其他海外強敵。

現在沒有,將來呢?

往後數百年,西方飛速發展,可是很輕易就超過了中國,隻能淪為二流。

這一世就算有他操控,他也不敢說百年後大明依舊可以屹立於世界之巔。

登州府最北邊就是蓬萊,這裡就是登萊水城所在。

因為登萊二府正好深入大海,所以山東的幾乎全部海船都被分配到二府沿海衛所裡,這也是為什麼水師被叫做登州水師營的原因。

登州衛所就是登萊水師的主力,在魏廣德當初集合山東全部戰船時,其實就是登州和萊州的水師官兵,自然就被定為登萊水師而不是山東水師。

“山東水寨主要是蓬萊、威海和鼇山三地,因為都有良港,所以在此都設有衛所駐守。”

曾省吾拿來地圖的時候就仔細問過水寨的情況,這時候軍港都被叫做水寨,蓬萊水寨因為加建磚石城防,所以被叫做水城。

魏廣德從地圖上看到了膠州灣,也就是後世的青島,不過這個地方此時並未開發,但因為海灣位置好,可以躲避海上風暴,所以大明再次派駐了靈山衛負責當地防禦。

膠州灣沿海岸線向東就是鼇山衛的地盤,那裡就是後世的即墨,現在的發展倒是比膠州灣好得多,所以曾省吾也傾向將鼇山衛劃入登萊水師,成為水師軍港。

魏廣德仔細看過地圖,參考剛才曾省吾所提到的幾個衛所,大致有了自己的意見,於是對譚綸說道:“我提議就以蓬萊、威海和鼇山三地劃入東海水師水寨,衛所就撥鼇山衛、成山衛和金山左所、尋山後所。

其他衛所士卒,軍製劃入蓬萊衛所,以後水師官兵全部入新建蓬萊衛。

另外,南直隸淮安等地水寨所在衛所,還有天津衛,也劃入東海水師轄製,你們看如何?

至於遼東,也要尋地建設水寨,劃入東海水師管轄範圍。”

既然叫東海水師,自然就不能隻在山東設港,渤海灣和南直隸自然也得有港口才行,當然還少不得渤海灣的另一個門戶遼東半島。

“遼東可劃出蓋州衛和金州衛,覺華島上還有一支遼東水師,有小船百餘艘,也可納入東海水師。”

譚綸忽然說道。

覺華島上的水師,也是譚綸最近才知道的。

因為在渤海灣內,平時風浪不大,最早是寧遠選擇的存糧重點,有一批小船提供糧草運輸。

隻不過對覺華島的情況,譚綸知道也不多,所以隻是提議。

倒是蓋州和金州是山東水師早年經常去的地方,特彆是蓋州,當初朝廷撥給遼東的物資,大多在蓋州上岸,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港口碼頭。

對其他兩地魏廣德印象不多,但覺華島他還是知道的,當即問道:“覺華島有衛所嗎?”

“沒有,那裡歸寧遠衛分哨駐防,島上隻有少量百姓居住,因此寧元衛覺得此地安全,所以把糧庫搬到島上,小船可直接把糧草運到寧遠城南碼頭上,倒也十分方便。”

此時女真還沒有在遼東攪風攪雨,明軍自然不會在這裡駐守大量士兵,平時就是百餘人看守糧庫。

魏廣德知道這裡,自然是因為那場慘案。

天啟六年正月明朝和後金之間進行的一場戰鬥,努爾哈赤率部攻打寧遠,久攻不下後突襲覺華島。

覺華島雖然孤懸於遼西海灣中,距岸十八裡地,但那年冬季氣候異常寒冷,海水結冰,導致後金渡過天險登島,最後萬餘明軍和島上百姓被後金屠戮,糧草舟船損失無數。

輕輕搖頭,魏廣德還是否定了收覺華島的打算。

對於海防來說,覺華島覺得是毫無價值的存在。

也就是明末後金崛起在白山黑水之間,因為爭奪遼西走廊,才讓這裡具備了戰略價值。

若是不考慮這點,覺華島根本就無異議。

明軍真正經營覺華島,其實也是從孫承宗開始的,之前明軍扼守遼東,根本不需要覺華島這個後勤基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