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358完善北進之策

1358完善北進之策(1 / 1)

推荐阅读:

曾省吾已經離開了,魏廣德說笑了一句,忽然好想又想到什麼,這才又繼續說道:“消息是從草原上錦衣衛密探傳回來的,按說可信度很高,可未必就不會有差池。”

聽到魏廣德這麼說,劉守有的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魏廣德看在眼裡,馬上就衝他擺擺手,示意不是說他。

“三省那裡最後定下來的文書,子理兄還是要好好斟酌。

前線的事兒,不能由兵部遙控,隻要讓戚元敬知道,黃台吉可能想的是錦西就行了。

具體是錦州還是錦西,得他這個前線總兵官根據掌握的情報分析得出。

倒是薊鎮兵馬無所謂反正都是要等到遼西開戰以後才出關。”

正這時,曾省吾忽然又快步跑了回來,進屋就對魏廣德、譚綸說道:“不好了,宣府總兵官馬芳帶著兵馬出城巡邊去了。”

“嗯?”

魏廣德一愣,“他身體不好,怎麼還帶兵出巡?”

說話間,魏廣德一把從曾省吾手裡拿過一份軍情快速看起來。

很快,魏廣德就確定前因後果。

看來,這次出巡是馬芳老早就開始準備的,目的應該是考核麻貴帶兵的能力。

“把宣府外地圖翻出來我看看。”

魏廣德忽然說道。

何況,一張宣大草原地圖出現在魏廣德眼前。

按照軍報上所述,魏廣德手指從長城邊關柴溝堡向北到達大青山,然後逐漸向東北方向移動,幾乎就是在宣府北麵幾十裡的地方這樣轉了一圈,最後從永寧入關。

“善貸,你可被打算讓馬芳再去板升城了,這樣整個草原計劃就會功虧一簣。”

在魏廣德手指在地圖上滑動時,一邊的譚綸就感覺眼角直跳。

他就怕魏廣德的手指忽然轉向西北,把目標又盯上板升城。

那裡現在就是空城,不管是黃台吉還是俺答汗可都不在那裡。

官軍打到那裡去,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還會徹底壞掉和俺答汗之間殘存的關係。

雖然俺答汗想和大明保持和平關係,可誰知道這麼乾了,俺答汗能不能咽下這口氣。

“我不是考慮偷襲板升城。”

魏廣德有些哭笑不得,隻好把手指繼續向東移動到錦西的西麵一個叫龍山的地方說道:“如果馬芳部移到到此會怎麼樣?”

“善貸,你真打算活捉黃台吉?”

錦西一戰結束,黃台吉肯定是會往回跑的。

魏廣德把馬芳派到龍山,可就等於掐住黃台吉西歸道路。

“就算不打,也得把他嚇死。”

魏廣德笑道,“以戚繼光、董一元部形成第一道包圍圈,然後馬芳在外圍策應,我估摸著以後黃台吉看見官軍就該考慮繞著走了。”

“馬芳部孤懸在外,可也不安全啊。”

曾省吾一直站在地圖前,思索著說道。

“現在草原上黃台吉跑遼西來了,可謂群龍無首,就算他們發現馬芳部蹤跡,也不敢生起彆的心思。

我就吃定了草原上沒人能指揮得動那些部族,否則我還真不敢放他們這樣跑一趟。”

魏廣德答道。

聽到魏廣德這麼說,譚綸倒是微微點頭。

彆覺得草原上的人都衝動,實際上他們那邊也是令行禁止的,沒有王命部族還真不敢隨便調動兵馬。

“把軍令發出去吧,馬芳可以應付那些草原人。”

魏廣德繼續說道。

說完話,他又看向劉守有說道:“思雲,你還是儘快回北鎮撫司,把命令傳進草原去。

這個時候,怕是消息也不容易傳遞過去。

早些發出去,讓人小心些,彆暴露了好容易混進去的密探。”

“是,魏閣老,我這就回去發密令。”

劉守有也隻能在情報上幫點忙,其他的還真做不了主。

雖然,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朝廷三品武將。

因為嫌麻煩,譚綸很快就把人又召回來,就在大堂書寫軍報,他們看過後就直接發出去。

“如果一切正常,四、五天後戚元敬就能接到消息,應該不會耽誤大事。

倒是馬芳那裡,茫茫草原,怕是不容易接到軍令。”

譚綸還在盤算著作戰計劃,遼東和薊鎮都能及時接到消息,可惟有宣府軍可能會延誤。

“給沿線軍堡發出消息,命他們派出哨探外出尋找,一旦發現及時回報。

軍令直接送到永寧去,就算半途不能找到他們,他們終歸還是要從那裡入關的。”

魏廣德說道。

兵部給各地的命令都已經發出,魏廣德就打算起身回去了。

他已經把遼東和奴兒乾都司的地圖都看過了,確實和他以為的情況不同。

當初永樂時可以在黑龍江坐船直接到達奴兒乾城,而現在大明收縮的太厲害,已經退出了鬆花江流域,確實很有些難度。

“奴兒乾之事,你該早些和我說的。”

魏廣德不免埋怨譚綸一句。

“遼東兵馬不足,就增調人馬過去,花上兩年時間,逐漸把軍堡恢複到永樂時期也不是不可以。”

魏廣德繼續說道。

“其實是戚元敬給我寫了信,說能想辦法先把人先送過去。

實際上他已經在著手調查懷德附近原來的軍堡,打算修繕一下重新駐軍。

特彆是安東,原本就是遼東到奴兒乾的重要樞紐,那裡不僅造船,還囤積奴兒乾都司大部分輜重補給,都是遼東都司走陸路直接運過去的。”

譚綸低聲答道。

“是否可以挖河道直接溝通遼河和鬆花江,這樣水運可以直接送過去?

我看地圖,似乎兩地河道最近處也不過數十裡,要不要讓工部過去看看,開挖鬆遼運河?”

魏廣德這會兒提議道。

現在魏廣德已經深深體會到,大明要走出去,沒有工部真不行。

從陸地向外擴張,單靠人扛馬拉運力終究有限,畢竟充分利用水運。

就算是通過海洋向外擴張,也需要工部能督造出更大的戰船。

好吧,似乎現在應該叫戰艦了。

隨著炮船的出現,大明已經開始有了專門的作戰艦船,這類戰船其實已經可以叫做戰艦了。

“遼東人口本就不多,一年能夠開挖河道的時間也短,開鑿運河難度很大。”

譚綸挑眉說道,“何況,雖然那裡於鬆花江和遼河,但到底能不能開挖,開通後能否通船也是未定,還真得叫工部的人過去看過以後才能定下來。

隻不過朝廷現在已經在開砸迦運河,還有能力在遼東開挖新的運河嗎?

那裡挖新河的話,怕是要從關中運送役夫過去,代價實在太大了。”

“我現在有些理解宣德時期朝廷放棄奴兒乾了。”

魏廣德看著地圖上沿鬆花江和黑龍江密密麻麻布置的衛所和軍堡,單靠安東陸運,補充這麼多物資到奴兒乾,真的代價有些大。

不過那時候正是明初,正是國力強盛之時,確實能勉強維持,但終究難以持久。

“向北擴張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奔著長治去的。”

魏廣德忽然嚴肅對譚綸說道,“此地今若不被我占,來日勢必吸引彆的勢力霸占此地。

都說那地方苦寒,可聽說漠北向西千裡,依舊存在諸多汗國。

來日若他們東進,抵達那裡,我大明該如何做?”

魏廣德的問話讓譚綸感覺很是莫名其妙,就奴兒乾那鳥不拉屎的的地方,譚綸是真不覺得有什麼好爭的。

朝廷本就已經放棄了那裡,何況又不是本朝做出的決定,隻要佯裝不知就行了。

彆人要那就要去就是了,又不是從朝廷手裡搶奪土地。

大明不會放棄一塊土地,那是自己要堅守的地方。

朝廷棄之不用之地,爭回來又有什麼意思?

不過譚綸當然不會這麼說,他算是看出來了,彆看魏廣德平時似乎有些無欲無求的樣子,特彆是在朝堂爭鬥上,他就極不喜歡與高拱、張居正鬥來鬥去。

但是說道大明周邊領土擴展,似乎有出人意料的執拗。

“如果非長期經營北地,那這鬆遼運河就必須建。

由海路走遼河,過運河最後把物資送到奴兒乾去。”

不和魏廣德爭這塊荒地要來做什麼,那就想辦法實際解決問題。

正這時,大堂外一道人影走了進來。

魏廣德往那邊看了眼,隨即眉頭一皺。

進來的人是張吉,想來有事要告訴他。

魏廣德走過去,張吉從懷裡摸出一封信,又在魏廣德耳邊小聲耳語幾句,隨即魏廣德點點頭。

走到大堂角落,撕開信封取出裡麵書信快速看了一遍,隨即就把信紙重新放回去,揣入懷中。

“子理兄,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裡,不如請江大人過來一敘,說說開砸鬆遼運河之事。”

魏廣德走回來對譚綸說道。

“好。”

譚綸馬上安排人往工部送信,請江治來兵部一趟。

“你先回去吧。”

魏廣德又吩咐張吉,讓他離開兵部。

畢竟這會兒這裡正在商議朝廷大事兒,自家一個家奴呆在這裡像什麼話。

回到地圖旁,魏廣德指著奴兒乾說道:“這圖你該早些讓我看看的。

這富餘、朵顏、泰寧都已經南遷了吧,這麼大塊空地,現在應該是土蠻占著。”

魏廣德指出的地方,就是朵顏三衛原來的地盤。

“三衛隨奴兒乾都司一起內遷,搶奪大寧等地牧馬,之後一直就留在薊鎮、宣大之北。

三衛原來的地方,因為苦寒,並沒有蒙古部族過去,土蠻部也沒有去那裡,一直就在遼東以西牧馬。”

譚綸搖頭說道。

“這麼大片地方已經沒人了?”

魏廣德很是震驚,要知道這三衛原來的地盤,幾乎占了奴兒乾都司西邊半壁江山。

現在這麼大塊地方空出來,也就意味著原來的屏障沒有了。

再看到蜿蜒的黑龍江,魏廣德第一次對向奴兒乾城派兵的決策產生了動搖。

永樂時期,朱棣敢在奴兒乾城築城駐軍,其實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西邊有富餘、朵顏、泰寧三衛存在,可以保證奴兒乾明軍不會遭遇偷襲。

隻能說和後世變化太大,讓魏廣德一時有些接受不過來。

“安東、刺魯衛、同江”

魏廣德快速點出三個支點,都是支撐奴兒乾明軍交通的重要節點,都是河道彙流之地說道:“這些地方也都要駐軍,至少還得是千戶級彆衛所常駐。”

“善貸,兵部能支應一個千戶所在奴兒乾,可無力恢複太多衛所駐紮,除非鬆遼運河真的挖成。”

譚綸搖搖頭說道。

魏廣德現在真正明白了,明朝放棄這塊地方其實應該算是明智的,並非無腦。

遼東之外太大了,雖然這裡河道縱橫,但是遼河、黑龍江兩大水係沒有溝通前,運輸成本真的很大。

更何況這還不是一時駐兵,而是要長期駐守。

如果朝廷不能按時運輸充足的物資,難保等上十年、二十年,明軍再度內遷。

“所以這運河,隻要條件允許,那就非挖不可。”

魏廣德隻淡淡說了句。

“奴兒乾的決議,不變,但還需工部確定運河再定。

懷德到土河一帶必須進駐官軍,保證奴兒乾千戶所糧草補給。”

魏廣德不會一味蠻乾,不講科學的強行要求明軍北上進駐這些區域。

也不會強迫工部把不可能造成的運河給挖出來,那樣隻會浪費國力。

現今遼東以北女真臣服,正是經營北地的機會,不能錯過。

想到這裡,魏廣德腦海裡再次浮現出一個想法。

“子理兄,你說如果召集女真各部人手參與挖河,朝廷給他們錢糧,甚至其中心向朝廷的,還可將其混編入北地衛所,其家人在遼東劃出一塊地方供其居住,你覺得如何?”

魏廣德忽然拋出他的想法,把譚綸嚇了一跳。

隻聽到魏廣德繼續說道:“不是說女真族人雖有王杲等不服王化之人,可心有朝廷的也不在少數。

隻要給他們更好的條件,分化女真人,把那些願意為大明效力之人分出來,讓他們為我大明鎮守北疆。

總不能因為他們是女真人,就讓官軍把他們像犯人一樣時刻提防著,時間長了,心也變了。”

“當初朝廷對三衛也是如此,可最後還不是時叛時附、反複無常,怕是不敢信。”

譚綸皺眉說道。

雖然隻是個提議,看似可行,但從曆史看,大明招降朵顏三衛其實是失敗的。

朱棣除了利用他們打江山外,其他規劃都差不多失敗了。

由此,大明也對外族失去了拉攏的信心。

“家人遷入內地以戶為單位,可參與駐守奴兒乾地區。

若是部族,派到這裡。”

魏廣德指著原來朵顏三衛的地盤說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