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貸。”
“舜卿,進來坐。”
內閣值房,魏廣德迎接江治進來,讓他坐下後才開口問道:“不知今日來內閣是為了何事?”
“善貸,那福建的右布政龐德光又來工部,要提那批量具。”
江治坐下後,就開口說明來意。
“哦。”
魏廣德不可置否答了一句。
“他們拿著首輔大人開的條子。”
接著,江治又說出一個事兒來。
聞言,魏廣德嘴角一揚笑道:“如今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算算時間,也就是這兩天叔大就該回內閣理事了。
你那邊也不要拖了,既然已經拿了條子,就按首輔的意思把東西交付吧。”
“好。”
江治聽到魏廣德這樣回答,馬上就答道。
“對了,上次你說的,浙江那種雙層戰船,工部下令讓他們繼續建造了嗎?
還有南京那邊,既然火器許多是在南京建造,不妨讓南京的船廠也安排建造一些。
以後漕船的需求量終歸是要減少的,我大明要的是能夠航行於四洋上的海船。”
魏廣德開口說道。
“浙江那邊雖然已經把南海水師訂購的雙層炮船建造完畢,但他們自己也沒有放慢那種炮船的建造,工部已經下文,讓他們繼續建造。
隻是,那邊一口氣開建了十艘,算起來,我大明已經有二十餘艘那樣的戰船了,是不是多了點。”
江治開口說道,“還有,那種戰船其實就是鳥船,之前船廠還建有十餘艘炮船,隻不過是單層。
據下麵報上來說,這種單層炮船建造更簡單,速度更快。”
江治說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魏廣德,不一定就要建造雙層炮船,也可以大批量建造單層炮船,雖然單船火力不足,但數量多了也是很有用的。
“雙層炮船建造更複雜?”
魏廣德皺眉問道。
“是啊,船體需要加固,可不是隻搭建一層甲板那麼簡單。”
江治解釋道。
其實原本他也不懂,也是聽部裡熟悉船務的官員說的。
雖然大明已經籌畫了南海、東海和西海水師,還需要大量建造戰船裝備,可既然俞大猷選擇大造雙層戰船,必然有其原因。
想到這裡,魏廣德當即搖頭說道:“還是先讓江南的船廠大量建造雙層炮船吧,若需要單層炮船,你都說了那東西建造簡單,想來速度也會很快。
等俞大猷回朝,商量以後再決定是否大造單層炮船。
讓他們最大限度建造雙層炮船,南海水師用不完,還有登萊和西海水師,不要怕建多了,我隻會嫌少。”
“好。”
江治當即答應下來。
“對了,戰船造好後,叫登萊水師主將徐喬安挑選精壯水手接船,熟悉架勢操控。
此事,稍後我會給兵部下條子。
當今我大明僅有南海水師成建製,這顯然不行,沒的被邀來的各藩屬國看輕了。
這批新造戰船,趕得及的就隨運輸船隊南下舊港,充當護衛,彙聚到俞大猷身邊壯大聲勢。
之後建造完成的,就交給登萊水師”
說到這裡,魏廣德稍微停頓,思考片刻終於下定決心,“暫時就交給徐喬安主持東海水師日常,要儘快把登萊水師從山東都司治下分粗來,依舊由兵部直管。”
“如此甚好,否則外人看來,我煌煌大明隻有南海水師一支船隊,實在不利於朝廷聲勢。”
江治含笑讚成道。
“你給江南那邊的船廠儘快下文,讓他們開造,彆閒著。
等兩日叔大回內閣,我和他商議一番再聯係兵部,把事兒定下來。”
魏廣德斬釘截鐵道。
兩日後,張居正一身孝服出現在內閣,依舊是那間值房。
魏廣德聞聲先過去坐了坐,安慰一番。
不多時,張四維也過來坐下,依舊是關心張居正的身體。
這次再見張居正,比之前瘦了一圈,不過或許在府裡休息,沒有無邊的國事叨擾,精神頭看上去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我不在這些天,可是累著你們了。”
張居正苦笑著說道。
“為人臣,分內事。”
魏廣德淡淡開口說道。
“這些日子,沒什麼大事發生吧。”
其實這段時間裡,哪有什麼大事兒。
就算真有,他張居正還會不知道。
不過,魏廣德還是把他正在安排戶部和兵部做的,派水師下西洋的事兒說了出來,邀請西洋諸國國主參加大明皇帝大婚儀式。
張居正聞言不斷點頭,等魏廣德說完就笑道:‘這是揚國威於海外的大好事兒,善貸此法甚妙,也解決了陛下大婚年齡不足的難題。’
張四維在一邊也跟著讚同道:“是啊,初聽聞時也覺得此法甚好。”
“還有一事兒,借這個機會也說說。
之前我已經讓工部安排,江南幾個船廠大造南海水師的雙層炮船,除一部分交付南海水師外,其餘交付給登萊水師。
我有意將其從山東都司劃出來,以其部為骨乾組建東海水師,轄地還是蓬萊水營,負責長江口以北南直隸到山東、遼東一帶海域,兵部直管。”
魏廣德順勢就把升級登萊水師的事兒說了出來,看看張居正和張四維的態度。
張居正沒有表態,張四維先開口道:“北方遭遇倭患輕,沿海府縣怕不願意花錢造船吧。
若全部由朝廷承擔,負擔是否太過沉重。”
南海水師不缺銀子,那是因為有兩廣和福建、浙江這些大省的剿倭銀子在支撐,朝廷負擔較輕。
可若是把登萊水師升級,南直隸和山東、遼東怕是未必願意負擔這筆銀子。
魏廣德聞言隻是搖頭,輕聲說道:“此事不易耽擱,兩年後南洋、西洋諸國國主、使團到來,若隻看到我大明僅有南海水師一支船隊,他們如何看待我大明?”
魏廣德隻是輕飄飄說了句話,就讓張居正、張四維陷入沉思。
事關國家麵子,當然不是小事兒。
就算承擔不起,也得等皇帝大婚之後,不再大造就是了。
但這個時候,正是掙麵子的時期,可不能拖後腿。
於是,張居正很快就表態支持此事,張四維那裡自然也不會再持之前的態度,也是點頭認可。
“既然如此、福建清丈之事就要加快進度,儘快為朝廷把該收的賦稅都收上來,浙江、江西、湖廣等地也要早做準備。
福建一旦完成,總結成效儘快推開。
做這些事兒,需要朝廷有充足的銀子供應。
一旦銀子供應不上,事兒辦成半吊子,丟臉的還是朝廷。”
張居正開口說道。
魏廣德借機會把兵部的事兒拿出來說了,張居正也順勢把福建清丈一事拿出來。
對此,魏廣德自然是滿嘴答應。
“讓福建儘快開始吧,左右不過一省,到底行不行,一試便知。
若真好,全國推開我也不反對。”
其實這些話不過是老生常談,毫無營養。
就在三人說完話,魏廣德就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外麵有人報來,說戶部新任尚書張學顏張大人的車駕已經入城。
“他終於是到了。”
張居正開口說道。
這次“奪情”事件,張學顏一直都沒有奏疏上來的,但張居正似乎對他還是很放心。
畢竟,都不要臉到可以肆意栽贓的程度,張學顏在文官和士林中的聲望儘毀,想來要沒辦法回頭,隻能抱著他張居正的大腿一條道走到黑。
“奏疏遞上來了嗎?”
張居正開口問道。
“已經送到通政使司,他現在先回府裡休息了。”
那書吏答道。
“一旦送進來,還是儘快票擬送入宮裡。
現在戶部的差事兒不輕,還得他擔起了。”
張居正看看魏廣德,就說道。
誰做戶部尚書,對於魏廣德來說都無所謂。
朝廷閣議已經確定的事兒,不管張學顏什麼態度,都得按照內閣的條子,儘快把貨物運到浙江去準備裝船出海。
這點,無可改變。
“對了,聽說兵部上奏,打算調四川巡撫回京擔任兵部侍郎?”
張居正在即將散會的時候,忽然問道。
“子理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執掌兵事之人,曾省吾在四川做的不錯。
雖偶有夷民作亂,但指揮得當,能快速撲滅叛亂,顯示其有掌兵之能,所以調兵部試試。”
魏廣德笑笑答道。
曾省吾的關係也很微妙,既和他關係不錯,和張居正的關係則更加不好說。
魏廣德還記得曾省吾自己說的,在張居正麵前,他可是執師生禮相待。
至於把兵部真交到曾省吾手上,他會不會幫著張居正來對付自己,魏廣德雖然有警惕,但覺得以他對曾省吾的認識,斷不會不分好壞。
這個人,大是大非上還是分得清的,不會因為老鄉關係就做出昧良心的事兒。
何況,不過是試試。
真要等他接替譚綸還得等上兩年,這兩年時間魏廣德也不會放棄觀察其他人選。
而張居正這邊,隻是微微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對了首輔大人,魏次輔,蘇祿國國王昨日已經到了通州,明日就會進京。”
張四維忽然開口說道。
“禮部應該做好準備了吧。”
魏廣德看了眼張四維,笑問道。
“交給禮部去辦吧,車馬勞頓,不妨多休息兩日。
抽空,這兩天我再調一天課,為陛下好好說說。”
張居正開口說道,“至於相關儀式,就善貸負責,我這身並不好出席這些活動。”
張居正此時依舊是一身孝服,他是留京守製,“奪情”並非不守製,而是繼續辦差,但各種禮儀活動就不參加了,隻在府裡和內閣兩點來回。
“好。”
魏廣德也不謙虛,直接答應下來。
一個小國國主而已,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這次幫助大明在呂宋的戰事,確實有功,多賞賜些東西就是了。
其實,蘇祿國真正所求,就是大明對其的安全保證,免受其他國家、勢力的威脅。
這次閣臣的見麵,也算是張居正正式回歸朝堂。
不過魏廣德回到值房後,翻看了兩份奏疏,就見到一份禮部奏本,是禮部舉薦赴西洋官員名單的奏疏。
魏廣德也很好奇,禮部認為誰最為合適擔任此職。
要知道,當今大明能睜眼看世界的官員可不多。
很快,魏廣德的疑問就得到了解決,禮部舉薦的官員居然是南京的戶部尚書殷正茂。
禮部給出的理由是殷正茂熟悉軍事和經濟,其最初就是朝廷選拔出的軍事文官,在西南和東南的平定叛亂中功勞頗大。
其熟悉經濟事務,在擔任兩廣總督時對當地經濟發展、賦稅都有很多的貢獻。
當然,實際上據魏廣德所知,就是廣東那會兒利用市舶大肆向外洋販運大明的商品。
說起來也是,大明各地禁海,不過三個市舶司那裡還是大肆搞著海貿,當然那時候叫市舶,朝貢。
殷正茂在兩廣就是大興市舶,即賺銀子又避開朝廷的禁忌。
實際上,隻要是去廣東的官員,大多對外貿有很大的改觀,即便不支持,也不會公開反對,概因為外貿對廣東一地百姓的安居樂業作用甚大。
禮部的提議,魏廣德倒是比較欣賞。
確實,殷正茂對經濟很熟悉,他所到一地,必然出台對當地的發展有利的政策。
要知道,他其實在大明有救火官員的外號,都是地方極不安穩的府縣。
可隻要殷正茂去了,一邊揮舞大棒武力鎮壓反叛勢力,另一邊則想方設法改善民生穩定局勢,功勞是真的很大。
至於朝野流傳他愛財,貪財,其實也就是中下層官員比較愛八卦這些消息,高層都隻看他的能力。
能把差事兒辦好,那就是能臣,可以放心使用。
貪點,但人家的政策能穩定地方,這就比那些隻知道貪財還把地方搞亂的官員強出百倍千倍來。
想到這裡,魏廣德提筆做了票擬,“可,養實姱節好修,雅為鄉邦所矜式。”
雖然朝野對殷正茂爭議很大,但魏廣德還是願意相信他是個君子,那些詆毀怕多半還是處於對其才能的嫉妒。
要知道,若殷正茂正貪贓枉法,怕早就被都察院彈劾彈死了。
人家現在還能在南京戶部任上,當然就是沒有證據,或者說處理首尾乾淨。
這樣的人配合俞大猷下西洋,兩個人應該能合作的很愉快吧。
魏廣德猜測,他把票擬後的奏疏還是留下來,等著晚些時候再給張居正看看,這樣就可以定下來了。
等散衙前,魏廣德拿出禮部奏疏,張居正果然沒有反對。
“養實,勞臣,可以安排他出使。”
張居正看了魏廣德的票擬,並沒有說有什麼,隻是感慨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