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297大明的毛紡織業

1297大明的毛紡織業(1 / 1)

推荐阅读:

廷杖很有講究,彆說四、五十杖。

要人命,二十杖足以。

所以,第一還是得把鄒元標從廷杖下救出來,皮外傷不礙事,給他長個教訓,隻要不傷筋動骨就行。

馮保聞言,點點頭,但依舊默不作聲。

“接下裡,找個邊遠的下等縣,讓他彆回來了。”

魏廣德又笑道。

聽到這裡,馮保明白魏廣德的心思了。

保人,也保下那身皮。

沉吟半晌,馮保才悠悠說道:‘善貸,你的要求不低啊。’

“還請雙林兄高抬貴手,小子不懂事兒,不足道哉。

丟邊遠之地讓他好好反省,可不比直接削去官身處罰輕。”

魏廣德依舊維持著勉強的笑容,說道。

但凡是他省的,和他無關,你就是直接打死在長凳上,他魏廣德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可偏偏是江西的,自己不能不有所表示。

若是不幫忙,以後隊伍人心就會散了,也就不好帶了。

“成,就這樣。

不過以後,這個人就不要想著起複了。”

馮保起身,臨走前對魏廣德說道。

魏廣德坐在那裡沒有起身相送,隻是微微點頭。

等馮保離開後,魏廣德拿出一張早就寫好的條子叫來蘆布。

“送到魏大人那裡去,叫他安排下。”

魏廣德給魏時亮的條子,自然是讓他照看下鄒元標。

雖說是皮外傷,可也得及時醫治才能勉強奔波之苦,還得好吃好喝補著才行。

魏廣德不親自去做這些事兒,也是讓身後人看著,自己沒少幫著老鄉平事兒。

等蘆布拿著字條離開,魏廣德也起身,這才出了內閣,直奔皇城門走去。

今天有點煩,他想儘快回家休息。

不過,今日魏廣德回到府中,就看見夫人和一幫女眷圍在後院正屋裡,桌案上擺著許多布匹。

“哪兒送來的布匹,這麼多嗎,怎麼不入庫房,全部堆放在這裡。”

魏廣德說話間,大步走入屋裡。

“老爺回來了。”

這段時間魏廣德回府都比較早,所以徐江蘭也習慣了,隻是說了句,手卻還是在撫摸那塊布匹。

魏廣德走過去,伸手摸了摸,“咦,這不是羊絨。”

魏廣德隻是一模,就感覺到和家裡的羊絨有差彆,再一捏,感覺彈性差了許多。

“這是走蒙古的北方商會送來的東西,說是用從蒙古收回來的羊毛製作的羊呢,可以用來製作衣服,那邊是做的毛毯。”

徐江蘭這時候開口解釋了東西的來源和名字。

“哦,怪不得,他們能大批量生產了嗎?”

魏廣德記起來,早在前幾年,魏廣德就不知讓旗下商會和利用隆慶和議的結果,和北方的蒙古人做交易,從草原上采購回來大量的羊毛,嘗試發展大明的毛紡織業。

是古代羊毛也被用來製作各種禦寒物品,比如布料和毛毯等,但因為草原民族和內地農耕民族之間關係不睦,導致羊毛短缺,一直就發展不起來。

而草原人低劣的生產工業,就更不可能發出展出大型的毛紡織業了。

所以在近代,毛紡織業首先是從歐洲開始盛行,進而成為當時國際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這年頭講究“衣食住行”,衣服被放在第一位是有道理的。

不過隨著隆慶和議,草原上資源通過互市不斷和大明進行交易,他們能提供的無外乎就是牛羊,馬匹就算有,也不會大量向大明輸出,就如同大明限製鐵器出售一樣。

這些交易的結果,就是導致北方牛羊肉價格下跌,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不過,單純靠他們的收入,又能吃多少牛羊肉?

所以,雙方的交易實際上陷入了某個瓶頸,到達一定規模後就再也無法繼續擴大。

草原對來自大明的糧食、鹽巴和茶葉等的需求量巨大,還有鐵器,隻不過一直被大明管控的非常嚴格。

但是,草原人就算換不到大明的鐵器,他們也需要其他幾樣東西,特彆是茶葉,這可算得上是蒙古人手裡掌握的硬通貨。

通過和大明交易茶葉,他們把茶葉往西邊一運,就能和西邊的國家進行交易,就能獲得他們需要的鐵器和其他物資。

草原上的羊毛產量太大了,他們根本就消化不完。

北方商會的組建,就是魏廣德看重其中的機會,聯合周圍的商會組建起來的新的商會,負責收購草原上的羊毛發展大規模的毛紡織業。

隻有當草原上能夠通過經濟方式解決生存問題,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為了生存而爆發的戰爭才有可能避免。

當蒙古人習慣了放羊,收取羊毛換取生活物資以後,自然也就會放下屠刀和平發展了。

而對於大明來說,北方巨大的軍事威脅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彆說明末草原實力已經被極大的削弱,特彆是被後金和大明來回磨擦以後,軍事實力銳減。

現在的遼東女真人,還隻有被草原人欺負的份兒,根本就對蒙古人不構成威脅。

魏廣德又看了看其他送來的布料和羊毛織成的毯子,點點頭笑道:“這東西保暖還是不如羊絨好,就是那東西太精貴,不過這羊毛織品重在於便宜、量大。”

其實真說起來,對於普通大明百姓,羊毛製品他們怕是也消費不起,也就是買點棉花做棉衣度日。

羊毛織品,還是隻有有點家底兒的人才能享受到。

但最起碼,許多買不起羊絨的殷實人家,還是可以買到羊毛織品過冬的。

羊毛的收集,就像理發,用剪子全部剃光,然後整個脫下來,俗稱剪羊毛,每隻綿羊每年可以產幾公斤的羊毛。

而羊絨則長在山羊粗毛的根部,且屬於自然脫落,所以每到春季脫毛的時候,牧民就會用特製的鐵梳子像梳頭一樣一點一點抓取下來,稱為原絨。

可每隻山羊身上每年隻能收獲幾十克羊絨,所以把羊絨當做“奢侈品”都不誇張。

明朝時期羊絨加工生產,基本技術原理和標準,和後世其實已經相差不多,同樣采用的梳絨,然後加工成線,再用專門紡機進行紡織。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羊毛織品,對著外麵喊道:“叫張吉過來見我。”

“老爺,你又想到什麼了?”

知夫莫若妻,魏廣德看了這些羊毛織品,馬上就叫張吉,肯定是想到事兒了。

“嗬嗬,確實想到點事兒。

之前戶部還上文說接到內織染局找戶部要銀子,說是打算派人去蘭州采買蘭絨為陛下繡製龍袍。”

“啊?”

魏廣德話音落下,徐江蘭就驚訝的張大嘴。

此時代蘭絨價格極為昂貴,要采購製做龍袍所需要的花費,安排上數百兩銀子也未必夠,這還不算內織造局的人工。

一件龍袍從材料采買到出成品,至少需要耗費兩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這還是比較簡單的冕服。

如果是盛大儀式上皇帝需要穿戴的袞服,那就算耗費十年光景也未必能出來一件。

內織染局光是負責製作龍袍的,就有數百人之多,這也是為什麼皇宮裡長期豢養數千甚至上萬人的原因。

後世我們看到的所謂龍袍,雖然大抵樣式看上去差不多,但那都是印染上去的。

而真正的龍袍,那都是繡工一針一線繡在龍袍之上。

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襈、裾都是本色。

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綼,褐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

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

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

每件龍袍雖樣式都有不同,但標準一樣,上述內容一樣都不能少,僅是外觀和顏色上的差彆。

如果是有特殊寓意,比如是在皇帝壽辰上所穿,往往還會在龍跑商修無數的“壽”字作為花紋,或是蝙蝠或是如意等。

內織染局找戶部要銀子製作龍袍,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單單一件蘭絨的龍袍,怕是要數千兩銀子。

畢竟,其上所繡絲線多位金線,簡直“豪”到家了。

可就是這筆開支,魏廣德也沒法上奏請求免掉。

畢竟是製造龍袍,總不能讓皇帝穿臟了龍袍,就讓人去洗吧,沒這規矩。

龍袍是不洗的,倒不是說真的不能“洗”,而是“換”。

實際上,早期的龍袍也就是秦漢時期,都是由絲麻製成的龍袍,理論上是可以用水洗的。

但是一方麵是因為洗了容易縮水,另一方麵皇帝穿龍袍的機會很少,所以就不洗了,直接換新的。

原來,秦漢時期的龍袍並不是用於皇帝日常穿著的,隻有到了比如祭祖祭祀等舉行大型國事的重要場合下,皇帝們才穿龍袍出場,體現自己的身份。

平時,皇帝都是穿常服。

明朝時代的龍袍發展到了最高峰,關於龍袍的用料,《天工開物》中就詳細記載了明朝時期龍袍的製作工藝,皇帝的龍袍必須用全國最好的蠶絲輯絲。

這次內織染局要蘭絨也是類似的道理,什麼都是要最好的材料進行製作。

對於“換”,其實就是清理龍袍上的汙漬。

龍袍在製作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宮人們一開始就是將龍袍分段織成,然後合攏。

當龍袍某個區域染上汙漬,心靈手巧的他們會將有汙漬的區域單獨拆解開來,用全新的部分將舊部分補上,這個修複技術經熟練到讓人看不出絲毫痕跡的地步,當然這其中花費的精力也是無法想象的。

這樣,皇帝的龍袍就“洗”了一遍,所以皇帝的龍袍絕對不是一些人說的,穿了一次就不穿了或者穿臟了就不穿了,就束之高閣。

實際上,就算沒法修複,也即是製作的備用材料沒有了,新做出來的會存在色差而導致看上去不美觀,失去莊重感,那時候的龍袍也會按照貴重程度和意義分彆處理。

特殊典禮時候所穿的龍袍會被保存起來,以後作為皇帝的陪葬品一起埋入地宮之中。

而普通的龍袍,則會用一把火燒掉而不會留存於世。

“老爺,你不會想”

此時,徐江蘭已經猜到魏廣德的想法,有些遲疑著說道。

“嗯。”

魏廣德點點頭,笑道:“我打算讓張吉知會北方商會,讓他們精心織造一批毛呢送到宮裡去試試。

如果太後和陛下喜歡,宮裡自然可以采買毛呢製作禦寒衣物。

當然,蘭絨的采購,我也不會多說一個‘不’字,畢竟宮裡的東西,必須是最好的。

是普通的衣物,我覺得完全可以用羊毛織品來替代。”

說到這裡,魏廣德看向夫人繼續說道:“這批料子,你儘快安排人做成一副,等天寒之時我也要穿出去。

到時候你出去參加後宅聚會時,可彆忘記了,這可是推銷此物的絕好機會。”

讓皇室穿上羊毛織品,肯定會對京城勳貴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他呢,則會帶動朝堂之上大臣們的穿戴,可以說一切都是為了賺銀子。

隻要宮裡和衙門裡大家都穿上羊毛織品,那這東西就算徹底在大明站住腳,民間商賈和殷實人家自然會紛紛效仿。

羊絨那東西,價格十餘倍於羊呢,就算是勳貴人家都不常見,更彆說民間普通人了。

“此事運作了數年時間,終於到開花結果的時候了,可不得好好操作一番,把投進去的銀子都成倍賺回來。”

說到這裡,魏廣德心情也好起來。

就在這時,張吉過來了。

他剛才迎接魏廣德進府,剛回到前麵,離後院也不遠,所以這麼快就到了。

魏廣德把意思告訴了張吉,這些對外的事務,都是張吉在負責對接。

“是,老爺,我下去就安排宋輝去聯係北方商行,製作一批精製毛呢備選。”

張吉馬上就答應道。

“東西做好後告訴我,我會聯係宮裡,把東西送進去。”

等張吉離開了,魏廣德又拿起毛呢笑道:“給江西家裡也準備一批,下月老大離京南下,正好帶回去。”

“知道了,老爺。”

這些羊毛織品可比過去民間做的那些柔軟許多,貼在皮膚上也非常舒服,絲毫沒有粗糙感。

“搞不好,這東西還能往蒙古販賣。”

想到之前蒙古送來府上的禮物,魏廣德不由又沉吟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