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教授的問題,江哲在前世便已經研究了出來。
當然,這不是他本人研究的。
而是學術網的一篇論文,給了江哲的提示,之後他才在彆人的肩膀上研究了出了真相。
江哲沉思一番,從腦海中提取信息,然後開口解答。
“這位教授,你所想知道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你的實驗是成功的,3~7天內的小白鼠的量子信息確實是在緩緩消失。”
“至於為何小白鼠死後,它的量子信息不是一瞬間消失,是有原因的。”
“什麼原因呢?”
江哲想了想,他不想小題大做;也不想再度應這個話題引起轟動,便簡短了解釋。
“你知道信息分層嗎?”
“顧名思義就是:在我們肉眼看見的地方與肉眼看不見的地方;世界其實是兩個世界。”
電話那頭傳來疑惑:“是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嗎?”
他搖了搖頭,“不,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是針對於【物質】的。”
“比如說:原子,它身處【微觀世界】,肉眼看不見;隻能由顯微鏡去觀測。”
“比如說:天體,它身處【宏觀世界】,肉眼能看見,無需借助顯微鏡。”
“你抱著這個觀念去觀察世界。”
“你會發現,世界由【物質】與【信息】組成,這是公認,大家都知曉的事實——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相對】。”
“【物質】它存於【兩個世界】:宏觀與微觀,這是【相對】。”
“那麼【信息】呢,它是否也有【相對】的屬性與概念呢?”
此話一出,頓時讓直播間水友們眼前一亮。
不管是學霸抑或是普通水友,他們都察覺到了江哲的高明之處。
“嘶~~好簡單的描述;我小學畢業都聽懂了。”
“臥槽,感覺好有道理啊!”
“對啊,憑什麼物質身處兩個世界,那麼信息就沒有它們的【世界】呢?”
“對對對,萬物都在【相對】,這不是我們人類發現的,而是自然界在告訴我們——【自然界是相對的,不管形狀,還是什麼】!”
“最終答案會是什麼呢?”
“”
江哲獨一無二的解說,讓華雲峰,馮致遠,莊子與老子等一眾教授紛紛眼前一亮。
“好,好,好!”
華雲峰忍不住三個‘好’,然後連忙抬手鼓掌。
馮致遠瞠目結舌,腦海中已經生鏽的神經仿佛被這兩三句話瞬間清理了鏽跡斑斑的神經。
“完美;我讚同;憑什麼物質有倆世界——宏觀與微觀,一個【相對的世界】;那麼信息憑什麼就什麼都沒有呢,憑什麼信息沒有【相對的世界】呢?”
本以為節目已經接近尾聲,不會再有新的收獲。
誰曾想到,人家江哲三言兩語道出【真理】:【相對】!
這讓不少各科專家心神震動,表情驚喜。
同時,江哲的解說,瞬間令老教授目光一顫,“對呀,物質身處宏觀與微觀兩個世界;那麼【信息】自然也處在兩個世界,對嗎?”
此刻,就連江哲身旁的汪林,他的表情從置之身外的無表情,頓時變得興奮與狂熱——這不亞於有人一句話道清了世界的真諦那般。
或許,隻有學者們才能意識到——江哲的三言兩語究竟有多大的衝擊!
隻見江哲輕輕點頭,“是的。”
老教授迫不及待地問:“是什麼世界,信息究竟處於什麼世界?”
江哲不假思索地回應:“物質有兩個世界;信息自然也有兩個世界。”
“隻是,信息的世界,我們看不見;但可以檢測到。”
“之前說了宏觀與微觀是物質在未發生轉換之前的世界,物質存在於該倆世界中。”
“而信息呢?”
“它雖會經過某些載體轉換成物質,能量,譬如:通過打印或顯示技術將電腦內的信息轉化為具體的物質形式;當然,這些都離不開【能量】的支持。”
“當然,這些隻是基礎的。”
“至於信息到底在哪裡?”
“自然要劃分兩個世界給它。”
“1:實信息,顧名思義:一塊石頭,一塊木板、一個人、一個動物;實信息——它是寄宿在個體上的;實信息脫離了個體,就會遊離在外。”
麵對鏡頭,江哲反問一句:“各位能夠理解嗎?”
對於江哲的提問,水友們紛紛露出不屑的表情。
“我們都是老粉絲了,你這麼問我們;簡直是低估我們!”
“讓我初中生來;我當然理解;石頭的信息,木板的信息,人的信息,動物的信息——一句話,就是【原子序列】的排列組成了死物與活物;破壞了石頭,石頭的實信息一樣存在於石頭的物質中;隻有把石頭徹底粉碎成塵埃——石頭內部的【原子序列】就會被我完全破壞,導致實信息就沒了。”
“好家夥,樓上你真是初中生嗎?”
“對呀,華清附中啊!”
“這當我沒問過。”
“”
看見某位附中的初中生的彈幕,江哲微微一笑,“不錯,這位小美女的彈幕,值得表揚。”
“是的,你說得不錯。”
“人為破壞了石頭的物質,將其的【原子序列】徹底【粉碎】,在你們傳統的認知中——【石頭消失了】”
“然後我會問:【消失去了哪裡了呢?】”
“你們或許會回答我:【消失於天地間】”
“我又會問:【石頭以什麼形式消失的?】”
“你們或許又會回答我:【石頭的塵埃隨風飄蕩而消失;石頭的塵埃被路過的野生動物無意攝入而消失;石頭的信息被傾盆暴雨衝散而消失】諸如此類的話,對否?”
隨著話落,水友們連連點頭。
這是傳統認知!
或者說,是全世界所有人的認知。
正如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將成為塵埃,一切都將成為曆史洪流中的一部分!
就在水友與專家們攜這般認知時,隻見江哲的表情忽然嚴肅,“不,完全不對!”
“石頭的【原子序列】雖被完全破壞;但那石頭的信息,沒有完全消失;也沒有發生轉換;肉眼可見的石頭的實信息雖消失了;但它還有一種信息照樣存在。”
聽到這話,水友們與專家們頓時雙眼瞪大。
依舊存在?
這怎麼可能?
這已經違背了e=c方定律啊!
直覺告訴所有人: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
這時,電話那頭老教授問:“小江老師,您說的該不會是【虛信息】吧?”
聞言,江哲表情有些意外:“哦?你竟然知道【虛信息】?”
他有些詫異,該世界目前為止,根本沒有產出【虛信息】這個概念。
至少是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去發現,去了解【虛信息】的概念。
“不,我並不知道;我隻是從您話語中分析出來的;您說萬物有實,那麼也就有虛;我是猜出來的。”
“不過聽小江老師這麼一說;您好像十分認同【虛信息】的存在?”
“它是以什麼形勢存在,存在於什麼世界呢?”
“當然,我不為難您;也不用您給出我論文;以及證據;您隻給我一個概念,給我一個突破口,我就有信心找到。”
此話一出,深得江哲的心,隻見他意外的心緒消失,說明對方是個嚴謹且聰慧的人,否則也不會當上教授了!
隻見江哲滿意地露出微笑,“是的,萬物皆有【實虛】;這是【自然界萬物的相對】的一種概念。”
“你之前問我信息,而我會回答,信息分為【兩個層次】:分彆是【實信息】與【虛信息】。”
“【實信息,肉眼看得見】;【虛信息,肉眼看不見】。”
“接下來,便是【實世界】與【虛世界】。”
“【實世界】,就是對宏觀與微觀的統稱;【虛世界】則無法看見;但可以變相證明其【存在】!”
說到此處,江哲麵露感慨:
“而以上的這些概念的整體,在我之前研究出的模型,我將其稱之為:【複世界模型】”
“顧名思義:我們的宇宙是由實部和虛部複合而成的——”
聽到此處,直播間水友與學者們的彈幕瞬間消失;所有人的表情異常凝重,豎起耳朵聆聽,深怕錯過任意一個細節!
複世界模型!
很新穎的一個詞彙!
在該世界中,世界是單世界模型;根本沒有複世界模型!
或者說
複世界模型的概念可能涉及到【維度】,這是直播間水友與學者們的認知。
至於江哲是否會現場發表論文
不一定;但起碼江哲已經願意在電視上分享他以前的發現,這便值得所有人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