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廳內。
華雲峰和馮致遠一臉愕然,隨即目光火熱。
他們或多或少都查看過江哲的資料。
資料平平無奇,但在進入電視台後一飛衝天,甚至現場展示了過目不忘能力。
但凡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那便不可能在學生時期的成績平平。
可這一幕,就偏偏發生在江哲的身上。
華雲峰忍不住喉結聳動,“難不成,江哲一直都是認真的;他真的也覺醒,甚至是開悟了?”
“不,不可能!”老馮連忙搖頭否認:“即使是開悟,也不可能開悟到擁有過目不忘,這個肯定是有彆的解釋。”
此刻,台下眾多學者們火熱議論著。
“對,我認識他傳媒大學的衛民和衛國兄弟倆;我之前打電話問過;江哲以前很平常,這幾個月來就如同換了個人似的。”
“天哪,沒想到,最大的案例就在我們麵前啊!”
“江哲屬於是學者候症群嗎?”
“不屬於,完全跟學者候症群不搭噶,一定有彆的解釋!”
“哈哈哈,我以為他在用普通的案例來解釋學者候症群,沒想到最後來了個翻轉,用他自己為案例;這簡直為這個小話題畫上圓滿的!”
“”
此刻, 華清教授樓內。
莊子和老子愈發目光火熱。
老子直接判定:“他就是接觸了【道】的;甚至在接觸【道】的過程中,與我所獲得的專精方向完全不同!”
莊子連連激動地點頭:“隻有這個解釋了,之前網友還在問他是否接觸過阿卡西記錄;直到現在我才確認,他就是因為【道】的深入,導致他變成了天才;對,一定是這樣!”
一旁的周青和周青青滿臉訝異。
他們之前以為阿卡西記錄,甚至是【道】隻不過是人類的想象。
結果忽然有一天,接觸過【道】的大佬,親自現身說法?
那豈不是為科學界帶來了另一種科技,知識飛躍的一種便捷途徑?
二女能夠想象到,今夜之後,網絡上又會有多少人開始悟道!
傳媒大學,辦公室內。
衛民與衛國兄弟倆激動的起身。
“他承認了;小江承認了!”
“我就知道,肯定是他在進入電視台的那個晚上悟道了;就像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了一樣;然後化為聖人。”
“哈哈哈,隻有這一個解釋;彆的都解釋不了!”
“我沒想到,阿卡西記錄,甚至是【道】,竟然對人類有如此之大的幫助,不可思議!”
領導會議室內。
老趙和老王作為最了解江哲的人。
迄今為止,他們對江哲之前的筆試成績依舊記憶猶新。
隻是到最終,從未想到,那一刻開始,江哲就已經徹底悟道,並且在悟道過程中獲得了逆天的能力。
這直接表明:知識與能力,都可以從【道】中領悟。
當然,這種能力不會超過人類現有的體係。
例如:永生,瞬間移動,是不可能從道中獲得的。
像某一個行業的天賦,繪畫,音樂,數學,物理,化學,過目不忘——但凡能夠被人類所掌握的一係列超出常人的能力都是可以被掌握的。
老趙激動地說:“今夜過後,他的現場自證,一定會為世界帶來新發現!”
老王滿臉激動,連連感慨:“沒想到啊,沒想到啊;結果竟然是這樣!”
人在彆墅內的蕭十一和演播室內的汪林一臉尷尬。
因為隻有二人知曉——這哪是什麼悟道啊;這分明是人家江哲來自平行世界。
但很快,二人臉上尷尬的表情逐漸凝重。
不可能!
即使是平行世界,也不可能擁有遠程改寫時間的能力。
過目不忘,或許還能被江哲解釋為來自他前世的能力之一。
一旦超過了人類自身範疇之外的能力,那麼絕不可能是前世的;而是
阿卡西記錄?
很快,汪林目光驚悚,忍不住喉結聳動。
難不成?
江哲的那些超自然能力真的來自於阿卡西記錄?
他們自然是不知曉江哲的【係統】的存在,隻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久而久之,就連二人都堅信了【道】與【阿卡西記錄】的神奇性。
此刻,即使江哲還未直播結束,網絡上詭異地出現諸多有關江哲的新聞。
《震驚,江哲的過目不忘能力已被證實,懷疑來自於阿卡西記錄;博主正在直播間強勢圍觀最後的真相!》
《震驚,阿卡西記錄,實際上就是‘道’!》
《震驚,全民悟道是否已經來臨?》
這些熱搜,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反駁與探討。
這些新聞無意間為江哲又帶來了數百萬的流量。
在新流量的灌入下,汪林難以置信地問:“江哥,您之前說的來自科學家的【阿卡西記錄】,請問真的有科學家找到了【阿卡西記錄】嗎?”
看著筆記本直播間滿屏驚駭的彈幕,江哲剛想隨機挑一個解答;便聽到了來自汪林的提問配合。
隻見他微笑著點頭,“自然有的。”
“請問,是誰?”
江哲輕輕點頭,開始講述:“至於網友們的提問,我是否接觸過阿卡西記錄;這個還是等到節目問答期吧;我一定會回答各位的!”
此話一出,觀眾們激動的心根本無法平息。
“彆呀!”
“你一句話的事!”
“我要先聽你的結果,然後再聽科學【阿卡西記錄】。”
“+1+1+1!”
“”
麵對強硬的要求,江哲輕輕一笑,自動忽略。
見江哲始終沒有回答問題後,觀眾們方才無奈地歎了口氣,索性繼續聽講。
看見直播間彈幕減少後,江哲才笑著開口講述。
“大家冷靜的差不多了,我們繼續。”
“在霓虹,有一名著名的量子學家:田阪廣誌。”
“他最初在東京大學學習核能物理,後來逐漸轉向醫學領域,最終在量子物理學方麵獲得了博士學位。”
“早些年的時候,他在漂亮國的西北太平洋國家研究室工作,該研究室曾參與過製造的【曼哈頓計劃】。”
“後來當他回到霓虹後,他繼續從事量子力學研究。”
“人生的一場大病讓他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並最終在2022年發表了《死不存在》一書,其中提出了【零點場】的理論。”
“《死不存在》這書,我們稍後有空再講,主要講述的還是他在書中提到的【零點場】。”
這些話,對於摸爬滾打的物理學者們,尤其是華雲峰,馮致遠以及報告廳內所有物理學者們頓時眼前一亮。
對普通人,以及他科學者來說,對於田阪廣誌的名字有些陌生。
對於這些物理大佬們來說,大多都有所耳聞,尤其是馮致遠,他是量子學者,自然比更多人更了解:田阪廣誌。
馮致遠露出了奇異地微笑:“有意思了;我沒想到小江竟然知道他;而且也拜讀過《死不存在》這本書;零點場,嗯確實是【道】,同時也是【阿卡西記錄】;我能想到接下來是全體學者們激動的時刻!”
華雲峰嚴肅地點頭認可:“若不是小江提起來,我還真沒想起了田阪廣誌;這大佬是霓虹的銀牌教授與金牌隻一線之隔;在國際上,他比你與我的等級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