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奎聽到侯三歎氣時心神一緊,再一聽侯三是在惋惜喝不上自家孩子的滿月酒,他臉上的笑意恢複。
“侯哥,咱們提前喝。”
侯三眼睛一亮,“這事還能提前?”
“彆跟二奎兄弟逗悶子了,咱們還得抓緊時間辦正事呢。”
李向東過去拍下侯三的肩膀,一門心思玩樂的侯三也不再胡鬨。
沒再坐驢車,李向東三個跟在王二奎身後腿著走。
來到王二奎家的大門口,驢車上的麻袋和蛐蛐箱子卸下放進院裡,大門口提前放有一桶水,鄭叔沒有跟著進院,在大門外飲驢。
牲口是集體的,鄭叔絲毫不敢怠慢。
進院的李向東三人跟王二奎的爹娘,還有媳婦客套一番,送上兩隻扒雞和兩包糖。
接受完王家人的感謝,李向東三人坐在炕上喝水,王二奎已經出門去喊自己親戚。
有了去年的經曆,今天的一切都很是有條不紊。
李向東坐在桌前一家一戶的驗收蛐蛐,坐在他一旁的阿哲記賬,結賬。
合格的蛐蛐由侯三小心翼翼裝進竹筒裡,再從王二奎老娘手中接過黃瓜條,塞棉花完成最後一步。
忙碌不到兩小時,任務完成後王家的親戚拿著錢,一個個喜笑顏開的離開。
李向東伸個懶腰活動活動,又做了一遍眼保健操。
從疲憊的狀態中脫離,李向東喊王二奎父子在炕上坐下。
“二奎兄弟,弟妹那個肚子幾個月來著?”
“七個月。”
“月份不小了,越到這個時候越要多注意,平時可不能讓弟妹乾重活。”
“那不會,俺心疼媳婦呢。”
“看的出來。”
李向東笑著點頭,目光隨即看向王二奎他爹。
“王叔,馬上要當爺爺了,心裡高興吧?”
“高興。”
“我瞧也是,您看上去比去年的精神頭好多了,您老可得把自己照顧好,以後還得帶孫子呢。”
“是呢,是呢。”
王二奎父子倆不知道李向東究竟想說什麼,反正李向東說,他們就應承。
一旁的侯三和阿哲兩人卻回已漸漸琢磨出味兒來,無它,跟在李向東身邊待的久了慢慢就會熟悉,東哥小課堂開講前的節奏。
也就李向東不知道兩人的心思,知道的話絕對會喊冤枉,他哪次忽悠人的最後結果不是雙贏?
“王叔,二奎,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以後長大了做什麼?”
扯完一大通沒營養的話,李向東感覺火候已差不多,也就不再繼續往下水。
王二奎想也沒想的接話道:“俺以後肯定要供讓俺兒上學,隻要孩子想學,俺就一直供他。成為大學生俺不敢想,但俺兒要是以後能成為城裡人,吃上商品糧,俺這一輩子也就知足了。”
這番話,顯然也是王二奎他爹心中的期盼。
這年頭的農民,幾乎可以說人人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躍龍門。
躍的那個‘龍門’,便是農業戶口轉非農業戶口之間的那道坎。
“好想法!”
李向東先給予肯定,隨後斟酌著再次開口。
“王叔,二奎兄弟,有句話不說你們心裡想必明白,不過我還是想問問。農村的娃在村裡上學,縣城裡的娃在縣城裡上學,同樣都是上學,那咱們家的這個孩子,以後會因為接受到的教育差距被耽誤大好前程?”
“這”
王二奎這位當爹的不知道該怎麼回話,坐在他一旁的孩子他爺爺同樣麵露苦澀。
他們父子倆又不傻,當然知道兩者之中的差距,不說老師的教學水平如何,隻在硬條件上兩者之間都差很多。
縣城裡的學校是明亮課堂,他們村裡的小學卻隻能做到遮風擋雨。
“咳咳。”
李向東咳嗽一聲,讓王家父子倆回回神。
“王叔,二奎兄弟,從咱們去年第一次交易蛐蛐到現在,錢沒少掙吧?我不是要問你們掙了多少,我的意思是錢這個東西不能留著下崽,咱們得把它用到對的地方,比如說花錢給我弟妹去縣城裡買份工作。”
當年為了限製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向城市轉移,施行孩子的戶口隨母親政策,這項政策到現在還在施行。
戶籍政策的鬆動要到98年,2003年才會逐步放開,直到2014年頒布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政策製度改革的意見》,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性質區分,孩子隨母的戶口政策才徹底成為曆史。
“東哥,俺家是掙了些錢,但是現在砸鍋賣鐵也湊不出來買一份工作的錢呀。”
王二奎沒有撒謊,錢他們家確實掙了,也掙了不少。
隻是這錢到手後沒少花,他結婚花了一部分,給懷孕的媳婦補充營養又花了一部分。
錢可都是他和他爹兩人一隻一隻蛐蛐抓出來的辛苦錢,他們家沒有從自家的親戚手裡收好處,所以賺的錢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東子,你是從首都來的見多識廣,你說這些話,俺猜你心裡肯定有彆的想法,你就直說吧,俺知道你不會坑俺們,俺和俺兒信你。”
話是王二奎他爹說的,畢竟年歲擺在這裡呢,他不認為李向東會無緣無故的說這些。
當然,以前從沒敢想的事,現在讓李向東戳破,王家爺倆的的確確是動了心思。
不為彆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是天底下最至真至純至簡的真諦。
“好嘞王叔,我打開天窗說亮話。”
李向東笑笑,沒有什麼不好意思。
直接和盤托出心中所想,王家爺倆聽後陷入沉思。
李向東也沒催著王家爺倆趕緊給出答案,想讓王二奎耽誤下地掙工分,而把時間用在去給他們收尖兒貨上,王家爺倆真的要好好考慮考慮。
有些事情不是想當然的認為隻要掙錢多,王二奎就會不管不顧的答應,真沒有如此簡單。
現在的社會環境可不是後世,隻要錢到位什麼都好說。
在目前的環境下,王家沒到吃不上飯,或是家裡有病人急需用錢的地步。
再加上有他們上門來收蛐蛐的前提在,王二奎真不一定會心甘情願的去當二道販子。
倒買倒賣能賺錢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少有人乾自然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