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妃自幼便有曲樂天賦,在家族悉心培養下,琴技不僅在後宮獨一無二,便與長安城琴樂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讓。
她每日夜間都要彈奏幾曲,希望琴音化線,引來君王。
今夜天降大雨,琴聲被雨聲隔絕,便沒了彈奏心思,慵懶的靠在榻上,一邊吃葡萄,一邊望著高安公主與一隻小貓玩耍。
高安公主搬過來有幾日了,一開始總是哭哭啼啼,後見鄭貴妃對她親切備至,也就恢複往日精神。
鄭貴妃見高安公主追著小貓,跑的滿頭大汗,柔聲道:“安兒,彆跑了,天氣涼,可彆著了涼。”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跑到鄭貴妃懷裡,張開小嘴,撒嬌道:“阿娘,我也要吃。”
鄭貴妃笑罵道:“你這小饞貓。”將一顆剝好的葡萄塞入她嘴裡。
便在這時,一名宮人飛奔進殿,喜道:“娘子,大家來了!”
鄭貴妃倏地起身,飛快來到銅鏡前,整理了一下妝容,隨即拉住高安公主,奔到殿外。
隻見長廊處,兩排提著燈籠的內侍頭前開路,身後跟著四名撐雲傘的內侍,傘下是名身披黃色大氅的男子,正是李治。
奇怪的是,李治還牽著名小內侍。
“妾身拜見大家。”鄭氏拉著高安公主下拜,身後一眾宮女、內侍紛紛跟著下拜。
“都起來吧。”
李治抬了抬手,牽著小吉徑直進殿。
鄭貴妃和高安公主這才起身,跟入殿中。
高安公主見李治坐在榻上,那小孩竟站他旁邊,頓時生出幾分嫉妒。
她跑到李治身邊,擠到李治膝蓋間,甜甜喊了句“父親”,轉頭朝小吉做了個鬼臉。
小吉麵色微紅,低下了小腦袋。
李治道:“貴妃,這孩子叫小吉,是個可憐孩子,他喜歡聽你彈奏一個曲子,你彈給他聽吧。”
鄭貴妃目光閃動,朝小吉微微一笑,道:“小吉,你喜歡聽哪一首?”
小吉捏著雙手,低著頭道:“幽、幽蘭曲。”
鄭貴妃“啊”了一聲,嬌笑道:“是碣石調幽蘭嗎?”
小吉連連點頭。
高安公主忽然嘟著小嘴,道:“父親,為什麼要讓阿娘彈曲給他聽?”
李治道:“他母親死了,這曲子是他母親生前常彈的,他為此偷偷學文字譜,挺不容易的。”
高安公主“哦”了一聲,想到自己生母,低下了腦袋。
鄭貴妃感歎道:“好可憐的孩子,小吉,我彈完之後,就給你寫下文字譜,你可會認?”
小吉連連點頭。
鄭貴妃笑道:“那便好。來人,關好門窗。”
門窗關嚴後,窗外雨聲小了很多。
鄭貴妃坐在琴台前,手指一撥一撫,一首清麗委婉、節奏緩慢的音曲緩緩響起。
此曲開頭深沉憂傷,婉轉淒涼,惹人無限哀愁。
隨著曲調變化,音調漸高,曲音漸明,到了尾曲,琴音清澈悠揚,明朗豁達,令人有種度過黑夜,即見黎明的感覺。
鄭貴妃憑著高超琴技,彈出一種哀而不傷、明淨曠達的境界。
李治方才的幾分傷感,在曲音牽引下,也消於無形,隻覺內心平和而安詳。
轉頭一看,小吉如癡如醉,無聲淌著眼淚。
高安公主因生母緣故,與他多了幾分同病相憐之感,過去拉住他手,道:“小吉,快彆哭了,我以後陪你玩兒。”
小吉露出驚慌的表情,向李治看過去,李治笑道:“小吉,你和高安一起去偏殿玩吧,朕和貴妃說幾句話。”
小吉正要叉手告退,高安公主早已拉著他,蹦跳跳道:“快走快走,我帶你去瞧好玩的。”
二童離開了大殿。
李治朝王伏勝看了一眼,後者心領神會,朝其他內侍宮人們打了手勢,眾人全部退出大殿。
鄭貴妃猜出李治想讓她侍寢,心中砰砰直跳,既充滿喜悅,又多了一分擔憂。
李治問:“貴妃,身子可全好了?”
鄭貴妃道:“妾早已好全,隻是……”
李治道:“怎麼了?”
鄭貴妃低聲道:“大家多日不曾讓嬪妃伺候,今日突來薰風殿,妾心中不勝之喜,隻是又擔心皇後那邊……”
李治擺手道:“你不必擔心,皇後那邊有朕,再說,朕想讓誰侍寢,無需彆人決定。”
唐朝後宮其實有侍寢製度,隻不過模仿周朝,過於離譜。
首先,需得一百二十二名後宮滿員。
從月初到十五為一輪,嬪妃們根據位份,由低到高,前十二天,皆是九女共侍一君。
十六到月底是第二輪,位份從高到底,反著來一遍。
皇後是唯一能單獨侍寢的,也隻有十五、十六兩日。
這種製度,哪個皇帝也不會願意。
鄭貴妃見李治如此說了,隻好壓下心中不安,上前侍奉他脫衣。
不一會,燭火滅了,紗幔也放下了,紗幔之後,傳來陣陣嬌喘之聲。
次日清晨,李治回甘露殿上常朝。
朝會後,來到立政殿,卻見武媚娘正在看書。
“大家今日怎麼來這麼早?”武媚娘嘴角含笑,看不出絲毫異色。
李治笑道:“今日朝會事少,就過來瞧瞧你,你在看什麼書?”
武媚娘將手中“膳夫食療記本”給他看了。
李治隻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抬頭一看,發現榻上的小矮幾下,似藏著一件衣服。
“媚娘,幾下是何物?”
武媚娘笑道:“沒什麼。”
李治更加好奇,探頭看了一眼,覺得有些眼熟,道:“好像是條紅色羅裙,拿來朕瞧瞧。”
武媚娘將裙子拿了出來,幽幽道:“大家可還記得這裙子?”
李治拿在手中瞧了一眼,已知此物來曆。
當初武媚娘在感業寺時,為了讓原治想起她,給原治送了首詩,名為“如意娘”。
原治看完後,命人送了條石榴裙給武媚娘,以表心意。
箱裡的羅裙,正是原治當初送的那條石榴裙。
李治心下了然。
武媚娘表麵看起來對昨夜的事毫不在意,卻已布下溫柔網,等著自己陷進去。
他感歎一聲,道:“難為你還留著,朕過幾日再送你一條吧。”
武媚娘幽幽道:“妾身有這條足矣,隻要看到它,就會記得大家救妾於火海,縱然大家將來忘了妾,妾亦無悔。”眼淚潸然落下。
女人的眼淚確是利器。
李治明知她有意如此,依然對她多了幾分憐惜,將她摟在懷裡,道:“朕怎會忘了你,不要胡思亂想。”
當天夜裡,李治宿在立政殿。
武媚娘儘施手段,竭力討好,雲雨之中,也發現一件怪事。
李治在房事上,與以往有很大區彆,她原本擅長的幾種技巧,效果大減。
她略一思索,料想是鄭貴妃為討好李治,鑽研了許多狐媚之術,讓李治在房事上食髓知味。
這讓武媚娘頗有危機感,第二天也不看膳夫記本了,命人找來秘典小冊,細心鑽研。
接下來數日,在她一番“努力”下,李治果然都宿在立政殿。
到了十一月最後一日,李治才臨幸蓬萊殿。
徐槿擔心他身體撐不住,並未主動求歡,反而細心規勸,李治也覺這幾天過於荒唐,便擁著她睡下。
月色皎潔,銀輝灑下,一支馬隊踏著月色,來到長安城春明門外。
一名青年策馬來到城下,高喊開門。
暮鼓早歇,城門緊閉,城門校尉站在城牆上,大聲道:“城門已閉,禁止叩門,違者射殺!”
那青年大聲道:“我乃新羅使節金仁問,也是大唐左領軍衛將軍,有十萬火急軍情,需立刻進城,參加明日的朔望朝。倘若誤了邊防大事,汝可承擔的起?!”
城門校尉吃了一驚,道:“請將魚符和國書放入籃中驗看。”命人放下吊籃。
金仁問將魚符、國書還有節杖都放入籃中。
城門校尉驗看無誤,命人前往中書省通報。
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後,才終於傳來回複,命不得開門,用吊籃將金仁問吊上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