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然而,令他驚愕的是,自己這柄戰無不勝的大刀,竟然對這些士兵造不成任何傷害。
這些士兵毫無神智,但混身堅硬無比,即便是後方秦軍萬箭齊發,也無法對他們造成絲毫損傷。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方士哈哈大笑:
“秦軍無知,竟不知我這招魂幡的威力。
要想踏前一步,先過我這鬼屍大軍這一關!”
隨著方士一揮手中黑色旗子,越來越多的屍體站了起來,形成了黑壓壓一片的大軍,向秦軍撲來。
王翦立刻意識到事態不妙,急忙調轉馬頭,準備帶兵撤離。
就在這時,後方傳來兵士的報告:
“稟將軍,增援已到!”
王翦聞言,心中納悶。他並未向秦國請求增援,何來增援之有?
“是誰要的增援?來了多少兵馬?”
麵對王翦的詢問,稟報的士兵立刻回答道:
“回稟將軍,增援兵馬共五人,四男一女。他們說是奉秦王之命特來增援的。”
一聽這話,王翦更加疑惑。區區五個人,能算什麼增援?
然而,就在他思索之際,隊伍已經一分為二。韓風等人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看到這些人,王翦恍然想起,之前在大殿之上,秦王曾聲稱這幾人是天命之人。
對此,王翦一直半信半疑。
看到王翦,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隊員們並沒有下馬行禮。
朱慶陽更是直截了當地問道:
“王翦元帥,為何遲遲未能攻陷楚國城門?”
王翦深知秦王對這幾人的重視程度,因此態度還算客氣,他說道:
“若是正麵交鋒,楚國絕非秦國之敵。
怎料楚國突現一些身懷鬼神之技的方士。
這些方士竟能讓亡者起身戰鬥,秦軍因此難以突破其防線半步。”
朱慶陽伸長脖子,朝王翦身後望去,隻見黑壓壓的死屍大軍正逼近過來。
他隨即笑了笑,說道:
“原來如此,元帥勿憂,不過是小把戲罷了。
不過是些僵屍而已,我們這兒有對付僵屍的高手。”
說著,朱慶陽拉住馬韁,讓出身位,其他隊員也紛紛效仿,將張麒麟讓了出來。
王翦看著張麒麟,眉頭緊皺。
他實在不明白,這幾人究竟有何底氣,僅憑五人就敢來增援?
而且麵對數千死屍大軍,他們竟然還能如此從容?
還沒等王翦開口,張麒麟突然一夾馬背,戰馬瞬間加速,衝向撲來的大軍。
王翦根本來不及阻攔,心中隻覺得這些人簡直是在胡鬨。
楚國的方士看到衝過來的張麒麟,頓時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
那笑聲中滿是嘲諷,顯然是在嘲笑張麒麟的不自量力。
然而,下一秒,方士的笑聲戛然而止。
隻見張麒麟從戰馬上一躍而起,縱身數丈高,然後猛地一拳砸向地麵。
“轟!”
一聲巨響,張麒麟落地附近的死屍紛紛被震飛。
緊接著,張麒麟的上衣被高溫灼燒,露出了清晰的麒麟紋身。
他緩緩站起身,身後顯現出麒麟踏火的虛影。
刹那間,張麒麟一步上前,扼住最前方死屍的脖頸,然後朝著天靈蓋狠狠一掌劈下。
“哢嚓!”
那死屍根本來不及發出任何聲音,便倒在地上,化為一灘爛泥。
方士大驚失色,連忙搖晃手中的招魂幡,控製更多死屍逼向張麒麟。
王翦也被這一幕震驚了,他萬萬沒想到張麒麟竟有如此手段。
特彆是他身後的麒麟虛影,讓許多秦軍士兵忍不住想要下跪敬拜。
在死屍軍團中,張麒麟如入無人之境,所過之處,死屍紛紛倒地,甚至來不及還手。
僅憑一人之力,便牽製住了整個死屍軍團,王翦瞪大眼睛,滿臉難以置信。
緊接著,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朱慶陽輕輕抬手,隨著他手指的揮動,憑空出現了一道金色的符咒。
包括王翦在內的所有秦國士兵都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這一幕。
第(1/3)頁
第(2/3)頁
下一秒,朱慶陽輕輕拍出這枚符咒,刹那間,符咒化作一道金龍,在死屍軍團中肆虐。
緊接著,韓風腳踏陣盤,一躍而起,孤身闖入死屍軍團之中,麵無懼色。
潘子更不用說,他的軍武之力在近戰中發揮得淋漓儘致。
凡是與潘子照麵的死屍,基本都以極其慘烈的狀態失去戰鬥能力。
有的被一分為二,有的身首異處。
楊雪荔的攻勢則較為柔和,但同樣淩厲。
玄機尺在她手中變化萬千,時而成為近戰利器,時而如暴雨梨花般漫天落下暗器。
觀賞楊雪荔的出手,簡直如同享受一場視覺的盛宴。
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優雅至極,卻暗藏著致命的殺機。
王翦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這一幕。這五人的出手,竟然真的讓戰鬥的天平開始向秦軍傾斜。
那些讓秦軍束手無策的死屍軍團,在這五人手中竟然撐不過幾個瞬間。
原本還鎮定自若的方士,此刻終於有些慌亂了。他拚命地推動著咒術,但卻毫無效果。
就在這時,坐在方士身邊的一位健碩方士按捺不住了。
他騎在高頭大馬上,猛然開口,聲音如雷鳴般震耳欲聾,竟讓秦軍中好幾匹戰馬直接癱倒在地。
“休要囂張,待老夫祭出天地之寶,取你等性命!”
說著,這方士立刻將身後背著的用布袋纏著的長條武器拋向空中。
就在這一刻,張麒麟仿佛感知到了什麼,猛然抬頭看向空中的武器。
隨著一股力量的爆發,纏繞著武器的布條轟然炸裂,露出了一把造型古樸的長刀。
那方士似乎精通禦金術,操控著這把刀直奔張麒麟而去。
然而,當這把刀逼近張麒麟時,令方士意想不到的是,張麒麟竟然反手熟練地握住了這把刀,立在了身側。
刹那間,方士失去了對這把刀的控製。
他慌忙嘗試了幾次,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雙手。
“這怎麼可能?”
這位方士自幼修習禦金術,一生都在尋找更強大的武器。
近日,他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一把長刀,以為是天賜異寶。
然而,今日首次使用,卻被彆人輕易奪去。
當隊員們看到張麒麟手中的長刀時,頓時紛紛笑了起來。
朱慶陽更是直接朝對麵的方士喊道:
“沒想到真的能物歸原主,多謝了!”
張麒麟看著手中的長刀,正是他找尋多日的黑金古刀。他曾一度以為這把刀沒有跟隨自己來到秦朝。
重新與黑金古刀合為一體,張麒麟的戰鬥力飆升,在死屍軍團中更是如虎添翼。
那位禦金術的方士頓時慌了神,無論他如何努力,張麒麟手中的黑金古刀都根本不聽他的指揮。
這兩位先前讓秦軍吃儘苦頭的方士,此刻在麵對張麒麟等人時,竟然束手無策。
朱慶陽在死屍軍團中遊刃有餘,眨眼間便來到了王翦身邊。
“王將軍,熱鬨也看夠了,此時不發兵總攻,更待何時?”
聽到朱慶陽的話,王翦這才恍然大悟,緊接著振臂一揮,身後秦軍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刹那間,楚軍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
城門也在秦軍的攻勢下,沒撐多久便被撞破。
然而,就在城門被撞破的瞬間,天空中突然陰雲密布,雷聲滾滾。
張麒麟等人同時抬頭望向天空,他們知道,這是天道為抹殺他們而凝聚的雷劫。
但很顯然,雷劫一時半會兒並不會落下。因此,五人很快便鎮定下來,加入了攻城的隊伍。
楚國唯一的倚仗就是這些身懷異能的方士,然而這些方士在麵對張麒麟等人時,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後世中素有殺神之稱的大將白起,率領眾多將士大破城門,斬殺了無數楚國士兵。
城門一破,楚國徹底陷入被動。接下來的一切都與曆史發展無異。
白起繼續進攻,攻陷楚都郡後,又西燒夷陵。
那裡是楚先王的陵墓,大火燃起,也燒毀了楚國最後的士氣。
楚頃襄王兵敗四散,再也無力再戰。
大將白起接著東攻竟陵、安陸等地,隨後又去支援王翦,在南宮之洞庭湖一帶作戰。
至此,楚國徹底戰敗,秦軍大獲全勝。
凱旋的秦軍回朝後,秦王大喜過望。
因大將白起攻楚有功,被秦王當場封為武安君。
在大殿之上,秦王當眾表達對韓風等人的感謝,正欲論功行賞時,卻被朱慶陽拒絕了。
第(2/3)頁
第(3/3)頁
並且,朱慶陽在大殿上提出了一個請求:
“秦王,在關於這場戰役的曆史記錄中,請不要提及我們任何事情。
所有的功勞,都歸王翦元帥和白起將軍所有。”
對於朱慶陽的要求,秦王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立刻答應了下來。
至此,朱慶陽才終於放下心來。
因為隻有這樣,才不會改變後人對於秦朝曆史的記憶。788勘探隊不應該出現在這段曆史中。
吞並楚國後,秦王立刻開始謀劃最後吞並齊國的事情。
而在這件事情上,韓風等人也給了秦王不小的幫助。這也使得天空中的陰雲越發濃重。
雷聲滾滾,仿佛隨時都會落下。
終於,齊國也被秦國吞並。在788勘探隊的幫助下,秦王完成了華夏最後的統一。
如今的788勘探隊已經被秦王奉為上賓。對於朱慶陽等人的要求,秦王幾乎是有求必應。
眼看著明日就是秦王登基稱帝的大日子,朱慶陽等人卻憂心忡忡。
因為他們知道,天道抹殺的法則之力已經應召而來……
這一天,陽光難得地穿透雲層,灑滿了秦國的土地。
大殿之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目光肅穆地望向大殿中央。
昨日,秦王正式登基稱帝,成為了名垂千古的秦始皇。
而今天,正是秦始皇論功行賞的日子。
秦始皇身著更加威嚴的黑色龍袍,屹立於殿前,俯瞰著天下。
六國混戰,終於在秦始皇的英明決策下歸於統一。
秦始皇也終於實現了他長久以來的宏願。
此刻站在殿前,秦始皇心中感慨萬千。
回想起過往的曆程,他13歲便被立為秦王,那時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稱文信侯,獨攬大權。
他即位時年少,朝政大權皆由相邦呂不韋掌控,他還尊呂不韋為仲父。
然而呂不韋不僅把持朝政,還與太後趙姬私通。
後來見秦王政逐漸長大,怕事跡敗露,便想離開太後,又怕太後怨恨。
於是便將門客嫪毐施以假刑,僅拔掉胡須和眉毛,獻給太後供其享樂。
隨著秦王政日漸成熟,他們欺騙秦王政,說太後寢宮風水不佳,應搬離此處。
秦王政信以為真,於是他們搬至襄縣的離宮。結果太後又生下兩個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後的庇佑下被封為長信侯。
嫪毐在太後的支持下愈發囂張跋扈,甚至在一次醉酒後,訓斥大臣並自稱秦王假父。
此事終究被秦王政得知,但當他得知時,嫪毐的勢力已不亞於呂不韋。
嫪毐得知事情敗露,便準備謀反。
在秦王政在雍城舉行冠禮之時,嫪毐動用秦王禦璽及太後璽發兵攻打。
然而秦王政早已布下三千精兵,擊敗叛軍後,又轉戰鹹陽宮,那裡也早已有軍隊守候。
最終,嫪毐孤身逃竄,不久便被擒獲。
秦王政將嫪毐車裂示眾,曝屍街頭。
隨後將趙姬幽禁宮中,摔死了兩個私生子。
次年,秦王政費儘心機終於罷免了呂不韋的相位,將其流放至巴蜀。
呂不韋也自知與秦王的關係無法挽回,便飲毒酒自儘。
這一路風雨飄搖,秦王終於獨攬大權,之後便開始積極推行統一戰略。
如今,大業終成,秦王站在大殿前,怎能不感慨萬分?
此時站在秦王身旁宣讀詔書的,已換成了趙高。
如今秦王對韓風等人的話言聽計從,畢竟正是他們加速了自己統一六國的大業。
不過此時的趙高並未被封為相位,畢竟如此難以服眾。
但儘管趙高隻是太史之職,卻能在秦王身旁宣讀詔書,足見秦王對趙高的器重之意。
所有在戰役中有功的將士都得到了嘉獎,眾文臣武將皆跪謝秦王的恩典。
就在這時,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韓風等人走進大殿。
走向大殿的過程中,幾人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