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硝子之城 > 波德萊爾計劃II

波德萊爾計劃II(1 / 1)

推荐阅读:

會議室內,葉遙、貝爾特朗、荒木洋介和簡霽圍坐在長桌兩側,桌上攤開的劇本散發著墨香,似乎正等待著他們在上麵留下印記。葉遙深吸一口氣,輕輕合上文件,注視著在座的每一個人,表情中帶著決然。

“各位,這份最新的劇本方案融合了我們對‘波德萊爾計劃’的核心構想,極力將波德萊爾的哲學理念和我們對現代人性的探索融為一體。它不再是線性敘述,而是一種片段式的影像詩,刻畫人類深層次的孤獨與欲望。”葉遙緩緩說道。

貝爾特朗的目光閃爍著,顯然對這一方向深感興趣。他低聲問道:“葉遙,波德萊爾的作品大多充滿了矛盾性,尤其是對欲望和墮落的刻畫。我們打算如何通過影像將這種哲學體現出來?”

葉遙微微一笑,翻開劇本中的一頁,展示出其中一段分鏡:“我們計劃用不同的城市和風格的場景來表現角色的情緒波動,拍攝地既包括了繁華的大都市,也有那些詭異、孤寂的偏遠城鎮。每個地方都將成為角色的內心隱喻,象征著他們的靈魂在不同境遇中的掙紮與迷失。”

荒木洋介微微頷首,顯然對這個計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很有挑戰性。城市與荒蕪之間的對比可以揭示出人物內心的複雜性,而偏僻城鎮的加入,恰好能夠讓觀眾感到一種與現代疏離的異樣感。這種地方的空曠感正符合波德萊爾式的孤獨。”

貝爾特朗的表情略顯嚴肅,仿佛在思索其中的深意:“荒木,波德萊爾的哲學在於他對現實的冷眼旁觀,他的作品像是一麵鏡子,揭露出人類內心最黑暗的渴望。我們的影像不能僅僅是表現孤獨與荒蕪,它必須讓觀眾看到那種帶著毀滅性的墮落感。”

“沒錯,這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葉遙點頭,目光堅定,“我們要做的不是給觀眾一段容易理解的故事,而是通過這種極具實驗性的影像,讓他們在這些片段的拚接中感受到迷茫、焦慮,甚至被這種無儘的欲望吞噬。”

簡霽在一旁靜靜傾聽,隨後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那麼,我們的演員選擇也必須非常謹慎。想要表達這種內斂而充滿衝突的情緒,僅憑演技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在氣質上符合這種波德萊爾式的靈魂。”

在葉遙的提議下,劇組決定不拘泥於某一個國家或文化的演員,而是將選角的範圍拓展到全球,以保證每個角色都能帶有一種獨特的異國情調,成為影片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波德萊爾的哲學本就帶有一種遊離的視角,而多元的演員背景正好符合這種調性。

“我設想,我們可以選擇法國、日本、甚至一些拉丁美洲的演員,這樣可以為每個角色賦予一種無法定義的、迷離的感覺。”葉遙翻開一頁,指出幾個關鍵角色,“比如男主角,他是一個精神遊走於現實和幻想之間的失落者。他的眼神必須充滿孤獨與渴望,仿佛時刻遊蕩在黑暗的邊緣。”

貝爾特朗讚同地點頭:“波德萊爾的詩句是他的自我流浪,而我們的角色也是他的鏡像。這個人可以是一名漂泊的詩人,也可以是一名厭倦了物質生活的現代人。演員需要理解那種對自我和欲望的反抗與妥協。”

荒木洋介若有所思,補充道:“這種選角將帶來更大的挑戰,但也會帶來不可多得的視覺衝擊。我還想在偏僻城鎮的場景中增加一些流浪藝人或街頭表演者的角色,他們象征著一種沉默的哀愁,像是一種對繁華社會的哀歌。”

葉遙點頭道:“沒錯,這種流浪藝人的形象也是波德萊爾眼中的‘墮落天使’。通過這些角色,觀眾能感受到那種被拋棄的靈魂對抗世俗的掙紮與絕望。”

為實現這種前衛而複雜的構想,劇組決定將拍攝地選定為幾個極具對比性的地方——包括巴黎和東京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也包括南美洲和東歐一些偏僻、荒涼的小鎮。這種截然不同的拍攝地將構成電影情緒的基調,呈現出波德萊爾式的“都會孤獨”與“鄉村荒蕪”交織的氛圍。

“在都市的場景中,我們會選擇巴黎的那些半夜空無一人的街巷、老舊的咖啡館、以及那些霓虹燈下的陰暗角落。”葉遙指著地圖說道,語氣中帶著期待,“這些地方充滿了曆史和頹廢的氣息,仿佛是波德萊爾筆下的場景重現。”

“巴黎的確是波德萊爾最好的舞台。”貝爾特朗補充道,眼神中透出一種複雜的感情,“那種將近黃昏時的灰暗街巷,充滿了人類靈魂的沉重與低沉。”

簡霽也提出建議:“東京可以表現出一種現代的疏離感,比如新宿的那些光怪陸離的街道,或者那些一夜之間便會消失的酒吧,帶有一種詭異的非永久性,這正符合波德萊爾對現代社會的冷峻觀察。”

“還有我們那些更偏僻的拍攝地,比如東歐的某些小鎮,南美洲的孤村。”荒木指著地圖上的幾個標記點,語氣略顯激動,“這些地方的荒涼感,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衝擊,還能讓觀眾感受到一種與世界隔絕的孤獨。這些偏遠地區將成為主角心靈的倒影,是他從都市生活中逃離後找尋的終極歸宿,卻是另一種荒蕪。”

葉遙深吸一口氣,仿佛能從這些計劃中看到整個電影的樣貌。她低聲道:“這些地方將會成為角色的內心風景,甚至帶來一種鏡像般的效果,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絕望、無助與迷失。每一處場景都將是對波德萊爾哲學的重新演繹——無論是大都會的繁華冷漠,還是鄉村的死寂之美。”

經過數日的探討和修訂,劇本終於完成。它的結構極為鬆散,仿佛一幅被撕裂成碎片的圖景,展現了人類靈魂的無數個側麵。每一幕都像是一首影像詩,充滿了波德萊爾式的隱喻與迷離的意象,遠遠超出了普通觀眾的理解範圍,帶有極強的藝術性和實驗性。

貝爾特朗凝視著劇本的最後一頁,沉思片刻後緩緩道:“這部作品將不會是一部被‘看’的電影,而是被‘體驗’的電影。它需要觀眾全然地投入,理解那些模糊不清的影像和情緒。”

“沒錯,”葉遙微微一笑,語氣中充滿了自信與期待,“我們不再告訴觀眾‘什麼’和‘為什麼’,而是讓他們直接‘感覺’。如果觀眾看完影片後對自己產生新的疑問,甚至被這些複雜的情緒困擾,那我們就成功了。”

荒木洋介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仿佛在回味劇本中的每一個段落:“我們的影像將成為一種毒藥,緩緩滲透進觀眾的內心。就像波德萊爾的詩句,不會輕易被遺忘,而是會讓人們不斷地回想,不斷地試圖理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