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 > 第278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

第278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1 / 1)

推荐阅读:

局勢好似很亂,從大橫水到王亭鎮之間,一波一波的軍隊正在狂奔不止。

自也是蘇武所想,許多事情都有一個本質,就好比戰爭,戰場越亂,對機動性越強的一方就越有利。

蘇武隻管一路往西南狂奔就是,甚至理都不理身後分成遠近兩波跟上來的黨項騎兵。

如此,黨項騎兵更是越追越猛,如此仇怨當前,那黨項軍中複仇之心早已是無以複加,頭前那宋人當真想逃,連續跑得一天去了,入夜了依舊在走。

馬力已然有些吃不住,不免也有人問那追得最急的米擒真韌:“將軍,咱們是不是休息一下?便是咱們餓得,馬匹也實在是支撐不住了……”

三馬兩馬的輪換,黨項人自也不缺,卻是即便如此,這一日下來,也是強弩之末,再這麼下去,馬匹顯然就要倒斃當場,牧民的孩子,又豈能不心疼?

米擒真韌卻在猶豫,頭前宋軍,依舊在走,此時自己歇息下來,又還如何追得上去?

便是左右又來說:“將軍,宋人不敢停,那是因為他們在逃命,他們座下的馬匹必然也是強弩之末,若是咱們停了,他們自也就停了……”

米擒真韌聽來這一語,便真點了點頭:“先休息一刻,若是頭前宋軍當真停了,那便可再多休息兩個時辰,若是宋人不停,一刻之後,立馬再追,人走不動,步行也要再追!”

眾人聞言,倒也沒有什麼喜悅,追不上宋人,豈能喜悅?隻管馬匹一勒,所有人下馬就坐,皮囊子裡的肉乾麵餅立馬就吃……

米擒真韌落馬之後卻並不席地而坐,而是不斷往前去看去聽,聽那遠方宋人馬隊的轟鳴之聲是不是也停了……

前方轟鳴依舊,米擒真韌便是越發急切,卻聽左右又來說:“將軍,此處去宋,還遠著呢,他們的馬那麼多,哪裡有那麼糧草來吃?咱們一定能追得上!”

“是啊將軍,隻管看宋人如此死命飛奔,越是如此,馬力越是不得持久,這些事,那宋人不懂,咱們自是明白,隻待一兩日去,且看那宋人的馬還如何奔得動……咱們隻要不跟丟,定然可以追得上……”

“嗯,是這個道理,隻看如今宋人逃跑的模樣,定是軍心戰意全無,咱們追擊掩殺宋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隻要追上了,那隻管去殺,要殺多少就能殺得多少……”

米擒真韌聽得眾人來去幾番話語,似又安心幾分,接過頭前遞來的麵餅,終於往地上坐去,先解水囊,再吃東西。

頭前,宋人依舊在走,轟鳴之聲,漸漸遠去……

卻是不知何時,宋人忽然馬步也停,自也如那黨項人說的,馬力也竭,人也疲乏,必須要休息了。

眾多軍將坐在一起,蘇武開口在問:“身後黨項,大致多遠?”

燕青來答:“叔父,二十裡左右!”

“倒是追得快……”蘇武還真佩服這些黨項人,在平均馬匹較少的情況下,竟是能這般追得不放,甚至稍稍還追近了不少。

蘇武再問:“那追上來的黨項騎兵與身後大陣,大致多遠了?”

燕青也答:“大致……在四五十裡……”

“倒是拉開得並不太遠……”蘇武也在學習新經驗,這一天下來,五六個時辰左右,幾馬輪換的騎兵,大致能比精銳步卒多走個四五十裡。

這個距離,其實比蘇武想象的要少許多,蘇武以為至少要拉開七八十裡乃至上百裡去。

還是小看了這個時代人在極端條件下步行或者奔跑的能力……

好似也聽說過一種理論,說人類狩獵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持續奔跑的能力,人類這個物種奔跑運動之持久,乃至散熱能力,能追得動物當真累死……

想來想去,蘇武一語來:“還是近了些,還當再跑一日去……”

劉正彥好似聽懂了什麼,立馬就說:“蘇帥,四五十裡,不算近了,若是此時回頭去打那黨項前騎,黨項身後之軍,定然支援不到!”

蘇武搖搖頭:“倒也不是能不能支援之事,而是消息傳遞,若是前方打起來了,後麵的黨項能及時得知消息,這就不美,即便敗了黨項前騎,再去打那步卒之陣,不免又是一個營壘,還要讓他們拉開距離,要拉開了百十裡地去,如此,頭前一戰,戰罷之後,我等再飛身往北去,那時候,黨項之本陣,必是難以提前收到消息,來不及反應!”

劉正彥微微一想,立馬開口:“蘇帥當真高明,如此再奔下去,便是黨項遊騎之馬力都可耗費殆儘,到時候他們想飛速回去稟報消息都無能為力了。”

蘇武點頭一笑:“還得奔,奔到所有人與馬都力竭!”

眾人皆是點頭……

蘇武再說一語:“但明日可以慢一些,讓那黨項前騎可以再追近一些,最好,近到五六裡處來……”

武鬆笑道:“如此,咱們還可節省一些馬力,隻待咱們回頭要打他,他連反應都來不及了。”

蘇武卻又補充一語:“還怕那些黨項人久追不到,心中泄氣,如此,他們越追越近,便是越追越急,心中期待自也越來越多,越追越起勁……”

隻待蘇武這一語來,眾人眼神看向蘇武,當真一個個又驚又笑,驚在也不知自家相公何以這般會謀人謀事,喜的是好似在把黨項人當狗一般來遛……也好似勝利當真不遠了……

“好了,抓緊時間休息,各部巡邏與崗哨口令都要安排妥當,不可絲毫懈怠。”蘇武一語去。

眾人自就起身散去,各自去安排。

馬也要喂,多喂一些。

睡覺,還在夢中,蘇武就聽得左右呼喊之聲,便也連忙爬起,自是黨項人馬蹄之轟鳴又起,也是遊騎回來在報。

那就接著走吧,往南走,可以不那麼急,讓黨項人追近一些。

路過一個還能泛起月光的水宕,蘇武還勒馬,讓眾多騎士輪流路過去把水囊加滿。

此時的方向,那是不去什麼黃羊平了,直去安慶澤,身後的黨項,自是越追越近,頭前的宋人,還顯出幾分從容來。

隻待天色蒙蒙亮了,那就越近不少,

米擒真韌自還不斷鼓舞士氣:“兄弟們,近了近了,又近了,宋人已然就在十裡開外,再加把力氣,就能殺到宋人!”

左右之人,豈能不更是奮力打馬去追?也有人跟著往後大喊:“宋人昨日奔得太快,已然力竭,宋人力竭,十裡,就十裡了!”

卻是米擒真韌不知,他身後有李良輔的令兵也在追他,李良輔送了一道命令來,讓米擒真韌一定要保持距離,莫要當真追得太近,隻要跟住就行。

李良輔所想,自是謹慎非常,乃良帥之謀,米擒真韌,攏共不過一千多騎,真追上了,反而凶多吉少,至少要等到往利部的兩千多騎也到,如此並作四千騎,才算當真有一戰之力,即便戰之不能全勝,也可以把宋軍咬住,等到援軍再來。

隻是那令兵打馬在飛奔,卻如何也看不到頭前追出去的黨項騎兵,那軍令在身後就是追不上來。

也是黨項這些軍漢,勝得太多,上一次也勝得太大,勝得信心太足,三年前之宋軍在他們眼前,當著如驚了的羊群一般,漫山遍野逃散無數……

所以,此時宋軍又在逃,隻要近前去,自當也是上一次那般,漫山遍野都是羔羊。

蘇武是不是羔羊?自也要等到米擒真韌當真近前之後,才會知曉。

隻待到得下午半晌,米擒真韌自是又能追近不少,若是視線視野好的時候,他甚至能看到視野儘頭的宋軍之騎,許就在四五裡地了。

其實,雙方早已不是狂奔,而是馬步快走,顯然頭前的宋軍走得比黨項要慢。

即將入夜,米擒真韌主動來說:“停馬,歇息!”

眾多黨項之騎,自也就勒馬休息起來,該吃吃該喝喝,這裡離安慶澤也近了,周遭水宕溪流不少,還當飲馬。

米擒真韌自又鼓舞士氣:“宋人跑不動了,照這麼下去,明日午時左右,定然能追上宋人,到時候隻管去殺,立了大功,陛下與晉王殿下,必然賞賜無數。”

眾人腦海裡,浮現的豈能不是昔日追殺劉法之軍的場景?那一番大勝,何等酣暢淋漓?

此番,與上次比起來,功勞……興許更大,獨獨就是那個什麼蘇武,比起劉法來,名頭太小。

把那蘇武的頭顱挑在高杆之上示眾,定然不如昔日把劉法的頭顱挑起來到處去跑來得教人暢快!

也是那劉法,經久成名之老帥,在黨項之中也有威名,那劉法昔日殺過的黨項人可也不少,把劉法斬殺當場,那是何等的解氣?

而蘇武呢?也是最近才稍有聽聞,還是在遼人口中聽到一些隻言片語。

吃喝,飲馬,頭前宋軍好似也慢慢停了,顯然也是熬不住了,想來隻待明日,明日必然能追到。

此時米擒黨項,人與馬雖然疲憊不堪,但士氣豈能不旺?

甚至許多人還能有說有笑,甚至也有人說那大勝之後得了封賞,該如何花費雲雲……

也有人滿目是仇恨,隻說明日追到宋人,要如何來殺,殺得多少宋人去,還要如何蒸煮炙烤來吃,不是說笑,是當真要蒸煮炙烤來吃,真吃!

宋人也停,黨項也停,顯然都在休息,都在吃喝。

隻待一切做完了,便也往地上一躺,不少人當真就入睡眠,倒也有那睡不著的,抬眼望著天上繁星,夜空如洗,星辰明亮。

忽然間,轟鳴之聲陡然而起。

米擒真韌第一個從地上爬了起來,轟鳴就來自南邊,宋人那邊,米擒真韌脫口而出:“不好,宋人想先走……”

昨夜是有默契的,宋人直到黨項先動,才再動。

今日,默契沒了,有人也來說:“將軍,宋人這是慌亂了,今日追得近,所以他們想更快幾分而逃……”

“哈哈……將軍,無妨,宋人越是這般,越是不得持久,隻待咱們慢慢追去,明日定能追上……”

“把兄弟們都叫起來,他們既是要走,咱們也當隨後追去,且看他們能走到哪裡去!”米擒真韌也笑了笑,如那獵人在自己下的陷阱裡已然看到了那掙紮的獵物。

眾多黨項人自也在左右呼喊,動作倒是也快,安裝馬鞍,上馬整隊。

隻是事情有些不對,米擒真韌何等老辣之輩,一聽聲音就覺得不對,大喊一語:“遊騎呢?怎麼還沒回來?宋人馬蹄之聲似在靠近?”

左右之人連忙側耳去聽了聽,有些費解,好似……馬蹄之聲真在靠近。

頭前,當真有遊騎飛奔而回,遠遠就在大喊:“將軍,快準備,宋人回頭了!”

不是遊騎消息回得慢,是那宋人真會演,整軍之時,好似要往南去,不知怎的,忽然後陣變前陣,瞬間往北奔來了……

米擒真韌身邊,已然有人大呼:“不好不好,宋人是誘敵之策,將軍,我等當快走!”

快走?

米擒真韌翻身上馬,前後一看,一語說來:“宋人驚慌倉皇,此時是窮途末路,困獸之鬥,退不得,一旦退去,身後二三十裡便是往利,若是往利見得我等後撤,以為敗退,那定是軍心大變,打,隻待打一陣,宋人本是一路飛奔在逃,不過都是驚弓之鳥,隻管弓弦一響,他們自當失膽怯懦!咱們若是一走,反倒讓宋人軍心大作,不可為也!”

眾多米擒聞言,點頭無數,豈能沒有道理?宋軍逃命的時候,從來如此。

卻是米擒真韌哪裡知曉,今日這一番,他之馬力,早已不如宋人,若真是轉身而逃,哪裡又真逃得了?

那蘇武為了此刻,一環一環謀劃無數,豈還能讓米擒真韌逃了去?

就看得不遠南邊,宋騎當真轟鳴如雷,就到近前。

米擒真韌豈能不是長槍一挺,往前就衝?

月色皎潔明朗,但也並不能當真照亮多少人臉與目光,周遭看得清楚許多輪廓,不免也還是一股黑呼呼籠罩大地。

說時遲那時快,兩軍如此衝去,說到就到,說戰就戰。

黑夜裡,甚至分不清敵我,隻看得清楚方向,便是與自己方向相對的,自就是敵人。

殺,看不清楚人臉,看不清楚鮮血,一片亂戰之中!

無數兵刃隻管捅刺來去,落馬之人,無數馬蹄之下,那定是沒有活路。

米擒真韌入陣而去,當真也是悍勇非常,頭前一槍就搠落一人,隻是這一槍去再回來,馬步已然深入敵陣,隻感覺滿眼都是逆向之敵,多如牛毛一般。

黑夜之中,定睛觀瞧,看得到那長槍如林,若不定睛去看,隻能感覺到處處有什麼東西在晃動。

不知為何,米擒真韌陡然覺得胸腹一麻,渾身一軟,便是天旋地轉。

一切,發生得極快,甚至都不知道是如何發生的。

一瞬間,還能聽得有人呼喊:“將軍,將軍呢?”

米擒將軍想回句話,好似又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然後,上陣噹噹之聲無數,是那馬蹄在踩,馬蹄下麵釘著馬蹄鐵,馬蹄鐵砸在鐵甲與頭盔上,響聲入耳……

一切,也都模糊了……

大戰還在繼續,黨項米擒之騎入陣,宋軍之陣,又寬又厚,一直在奔,好似就是看不到儘頭在哪……

黑夜裡,什麼都看不清,看不清哪裡來的長槍,看不清周遭友軍在何處,隻看得清迎麵而來一個又一個的宋騎……

奔,一直往前奔,奔到瞬間開朗,頭前再無宋騎,左右一看,左右再看,回頭也看……

人呢?

放眼望去,左右周遭,除了空空的馬背,竟是看不到一個黨項同袍。

這黨項漢子有些錯愕,不是說宋人早已是驚弓之鳥,隻等弓弦一鳴,便會失膽怯懦嗎?

“將軍!”

“阿龐!”

“丙買……”

沒人應,一陣,一千多號人,儘皆落馬?

這怎麼可能?

本是不太可能的,黨項之騎,豈能不精銳?不說精銳到何等地步,至少比宋騎要強!

卻就是發生了!

為何?

黑夜,讓人的感官無限變弱,麵對好多倍於己的敵人,都失去了感官之後,哪裡還有精銳之彆?豈不就是人多就勝?一人再如何,又何以麵對好幾杆看不清楚來處的長槍?

許多時候,連架住那一槍都做不到。

倒是也並沒有儘皆落馬,還真也有另外一個黨項漢子呼喊也起:“還有人嗎?”

語氣裡,有些恐慌。

這邊漢子連忙答了一語:“有人有人,我在這裡,快聚過來!”

戰術動作還沒忘記,出陣之後,第一時間聚集起來。

兩人在聚,呼喊幾番,人又聚,聚來聚去,聚得十幾騎來,轉頭去看,那宋軍之馬蹄,並未回頭要打第二陣,隻是一路往北一直在去,毫不停留。

十幾騎黨項米擒,似也有些愣神,宋人怎麼會不回來再打一陣呢?

將軍呢?

“將軍!”

“將軍!”

將軍沒有回話,已然不知與哪處的草地泥土粘在了一起。

倒是陡然,有一個米擒之騎一語驚呼:“宋人這是去夜襲往利了!”

也算反應過來了,也算有見識,但又能如何?

自也有人來問:“怎麼辦?”

該去速速通知身後二十來裡的往利,讓他們早做準備……嗯……最好是趕緊回頭就走。

這個念頭是有,隻是……做不到!

都知道,做不到,那邊,又聚來七八騎……

合在一處,眾人互相看看,看不清楚那一個個無比垂頭喪氣的表情,隻有寂靜無聲……

也不走,也不動,便是不知如何是好。

那轟鳴之聲往北而去,越走越遠。

往利人應該遠遠就能聽見如此龐大的轟鳴,第一時間就會知道先避開鋒芒……

應該是知道的……

二十裡地,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十來裡地,轟鳴聲就能如雷鳴一般在天空回蕩,大地也能地鳴。

躺在地上,感受更快,不知多少往利人從地上爬起來。

有人已然大呼:“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

何以不是米擒?

米擒人沒有這麼多馬蹄,那轟鳴之聲自也沒有這麼雄渾。

黨項人,經驗十足老道。

那這是誰?

“這是宋人,宋人轉頭來了,米擒隻怕已經潰敗……快架馬鞍,快聚起來,快!”

兩千多往利人,自是動作飛快在聚,片刻就聚做一團。

怎麼辦?

是打是走?

容不得太多猶豫,領頭之將往利杞,隻問左右一語:“是打是走?”

左右之人,隻回一語:“少族長定奪就是!”

往利杞努力想冷靜一些,那轟鳴越來越近,他一語說來:“走,天明再說!”

馬蹄就起,還得調轉方向,快走,往東北先走,走得幾番,往利杞越發冷靜,卻是微微轉馬,往正東去,不枉東北去了。

便是一瞬間冷靜下來,想得許多許多。

當真不知什麼情況,就不能往東北去引,本陣雖然還遠,但若是如此一路當真引到了本陣之前,怕本陣大軍也慌亂起來……

往正東去,天亮不遠了,且奔走一二,如此糾纏,隻待天亮看看情況,再作決斷。

按理說,宋人馬力,也維持不得多久……

莫名之間,也有一種奇怪之感,本是追著宋人不斷在逃,轉頭來,何以又被宋人追著在逃?

也不知夏州軍到哪裡了……

身後宋軍之中,武鬆正指著頭前來說:“哥哥,他們正在轉向往東!”

蘇武隻管一語:“二郎,你帶本部騎兵,先往東北去,尋個可以藏身之地,如那凸起的土崗之後,藏好休息待我回來,我再追他們,隻待追得半個時辰,便轉東北來,會路過你藏身之處附近,你聽馬蹄,沒有等到黨項人,你不要出來!”

“得令!”武鬆點頭,也不多問,哥哥從來有定計,隻管帶著本部一軍,五個營曲,開始脫隊,一邊脫隊一邊大喊番號往後去傳。

“左前陷陣營,右前陷陣營,左前驍勇營,右前驍勇營,武將軍親衛營,往左脫隊!”

黑夜裡,喊聲四起,士卒隻要聽到聽清,便會接著在喊,一個一個在傳,五個營,左前脫隊!

蘇武帶著九千多人,繼續在追,一直在後攆個不停,一時之間,自也追不上去,至少七八裡地的差距。

追著追著,蘇武的馬速慢慢在減,大軍慢慢就停,然後轉向,不追了,直往東北去,往那大橫水的方向再去。

頭前往利,自也馬速就慢,慢慢而停,那轟鳴的馬蹄就是指引,往利杞一語就問左右:“宋人緣何不追了?”

其實往利杞心中有答案,左右自也來答:“他們定是追不上咱們,所以直接去奔襲本陣。”

“如何是好?”往利杞左右又問。

“少族長,咱們是不是也該隨著宋軍身後去?如此,可牽製宋軍……”

往利杞在皺眉,他之所以問,就是心中有猶豫。

米擒看來真是覆沒了,是計策,原來都是宋軍之計策!

宋軍就是要引自己來追,如此步騎就脫節了,各個擊破。

宋軍何以這般善戰了?

以往當真是聞所未聞!宋人何曾有過這種方式作戰?

往利杞冷靜幾番,微微點頭:“得回,若是咱們不回,本陣便隻剩兩千騎,當真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眾人似也都明白這個道理,都在點頭。

“但不能跟得太近,多歇歇馬,先走慢一些,拉開二十裡,二十裡便是穩妥!”

往利杞冷靜非常,思索得極快。

眾人自也轉向,往東北方向再去。

快馬機動之下,蘇武在思考學習進步,機動力,代表著拉扯拉鋸的另外一種形態。

蘇武自也長進極快,甚至也想,若是在不明白這些道理的時候,倉促與女真五萬精銳之騎作戰,那當要吃多少虧當去。

也想那曆史上善騎之蒙古,到哪裡都是降維打擊,悍勇許在其次,這些騎兵機動運用之法,才是蒙古人降維打擊的真正原因,那西亞中亞與歐洲,何曾見過這般戰法?

那蒙古人真正臨陣之法,卻又簡單,就是重騎在中,兩翼出擊。這些戰法,與機動的運用,都是在中原之地卷出來的,從戰國之騎射,到漢匈之苦戰,再到五胡十六國之混戰,再到李世民玄甲軍……

後來,契丹也來卷,女真也來卷,黨項也在卷,騎兵之戰術,早已開發得無以複加,再到蒙古與女真卷起來……

宋,其實已然失去了騎兵戰法,此時此刻,蘇武在慢慢撿起來……

這黨項人,當真是好,既不太強,也不太弱,練手當真合適。

蘇武自是一路往東北去,也不太快。

往利杞跟在身後,不遠不近……

一處遮蔽視野的土崗之後,武鬆豎著耳朵在聽周遭馬蹄……

他知道黨項人肯定會出現在附近,一定會,哥哥之言,從來不假!

遠一點近一點都無妨,隻要他們跟在哥哥大軍身後,隻要自己衝出去能是黨項身後,自是抓個正著,又是大勝。

武鬆也在暗暗去記,他也記下了,又學會了一招。

(兄弟們,麼麼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