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當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仿佛龍王台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背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我們從廢舊的老木屋搬進了嶄新寬敞明亮的教室。 我從大山走進城裡求學到工作,再回到村裡生活,見證了馬伏山的興衰變遷。 那些披星戴月的身影,那些為了改變命運而拚搏的日子,都成了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這不僅是馬伏山的故事,更是無數中國農村在時代浪潮中蛻變的縮影,飽含著汗水、希望與不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