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鑿壁窺光 > 第45章 洗儘塵封之人種起源

第45章 洗儘塵封之人種起源(1 / 1)

推荐阅读:

目前地球的人口已經超過80億,而且有黑種人、棕紅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等多個具有明顯遺傳特征差彆的種族。

人類如此海量的人口,以及各式各樣具有明顯差異的人種,不禁讓人遐想連篇,捫心自問:人類出於一個祖宗源頭還是多個祖宗源頭?

目前生物遺傳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了揭示人類的源頭,科學家對黑種人、棕紅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等人種基因圖譜進行分析和比對,他們得出結論是:人種之間基因差異僅為01,正因為如此人種之間才沒有生殖隔斷,各人種在生理機構和機能,以及意識、思維和智力等方麵沒有明顯的差距。人種之間的差異主要是膚色、高度、骨骼結構、體毛和體味之間差異,科學家研究表明,導致人種差異的這些基因片段是相對不穩定和異變的基因片段,人類的病毒、疾病、生殖、食物、生活習慣,以及氣候、水質、土樣、輻射等環境因素都可以導致這些基因發生變異。

因此從遺傳學的角度看,人類各人種極有可能源於同一個母係基因組和同一個父係基因組,因為隻有同源物種才具有如此高的基因相似度。

人類除了上述四大人種,地球上還存在過其他人種。根據考古學證據,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峽穀山洞裡發現一支神秘的早期智人的化石和活動遺跡,這些被命名為丹尼索瓦人,根據科學測定,丹尼索瓦人生活在距今約20多萬年至5萬年前,他們是同時期廣泛分布於歐洲的尼安德特人這支智人的近親。

在德國尼安德特山的山洞裡,考古學家發現古智人的化石及活動遺跡,這支古智人被命名為尼安德特人。也許他們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12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兩萬四千年前,這些古人類完全消失了。

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遠古智人即現代智人也許存在近親關係,但是目前科學家尚未清楚這兩古老人種消失的原因,也許他們通過通婚方式完全與歐洲的現代智人融為一體;也有可能他們被遷移到歐洲的現代智人消滅了,而且遠古智人被現代智人消滅的可能性很大,人類的什麼審美觀非常重視相貌和外表,人類智慧將與自己相貌和外表非常形式的人視為同類,人類隻能跟同類和平相處,在現代智人眼裡遠古智人跟大猩猩和猿猴沒有什麼區彆,遠古智人隻是一些毛絨絨、臟兮兮、怪兮兮、呆頭呆腦的普通動物,因此他們被現代智人排擠和消滅很正常。當然,在殘酷殺戮中,也許現代智人因為憐憫和好奇而收養了一些遠古智人的婦女和兒童,這些被收養者的基因融入了現代智人的基因之中。

當今考古學及研究人類基因的科學家認為,智人是現代人的祖先,在距今25萬年前,早期智人發祥於非洲大陸的東非大裂穀地區,隨後早期智人逐步走出非洲,進入亞洲、歐洲和美洲。

儘管生物遺傳學的論斷和證據非常有力和可信,但是仍然有不少社會精英仍然對遺傳學的這些結論不認同,因此在人類種族的形成上,仍然存在兩種學說,一種是一源論,另一種是多源論。

一源論認為人類的多種族由單一種族演變而來,也許最初的人類都是黑種人,由於環境輻射、病毒、疾病、生殖、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作用,導致人類在膚色、體質和基因上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了白種人、黃種人和紅種人等人種。

多源論認為人類起源多個源頭,同時由於生活的區域不同,交流阻隔,使得各人種長期處於獨立發展之中,經過漫長環境和生活方式影響,最終形成了黑種人、紅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等多個人種。多源論的問題是,人類起源於多個源頭為什麼人種之間基因相似度如此之高?為什麼人種之間的生理能力和意識能力如初相似?

因此,目前科學界比較認同人種起源一源論的學說,而多源論越來越不被相信。同時一源論非常符合現代基因學的原理、理論和工程技術,也許人類確實是全麵掌握生物科技的高智慧生物科學家實驗室裡的出品。

總之,不管認同那一樣學說,我們都要本著追求真理,保持包容和開放的態度,不要將自己觀點和標準強加於人,保持思想多樣性是建立人類文明的基礎,古今聖賢有言:“凡事皆有巧合,凡事皆有可能”,必然之事未必必然發生,偶然之事也有可能再次發生,萬事萬物的法則和運行規律總是隱藏在人類難以觸及的地方。

根據考古學及當今人類種族的現實狀況,一般認為在遠古時期,白種人生活在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帕米爾高原及印度河流域地區、中東地區、高加索地區、南歐平原及整個歐洲大陸;黃種人生活在亞洲遠東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東北地區、印度尼西亞群島地區、太平洋全島地區、美洲大陸等;紅種人主要生活南亞次大陸南部地區、印度尼西亞群島地區、澳大利亞等地區;黑種人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

在遠古時期,白種人主要生活在較為寒冷的高緯度地區,他們以狩獵為生,在高寒地區搏殺大型動物,他們以厚實皮毛做服裝和鞋帽,居住在山洞或者自己開發地下洞穴裡,這種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變得特格高大、強壯、多毛和皮膚白皙。

黃種人主要生活在較為溫暖和濕潤的低緯度地區,他們以采集、捕魚和狩獵為生,他們依靠河流和海洋為生活基礎,在人類文明發展初期他們居住在遠東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的山洞裡,隨後他們用木材和茅草建造的簡易窩棚居住,這種生活方式使黃種人體格輕巧性情溫和、勤於思考和勞作,由於長期浸泡在海水和淡水中黃種人的毛發退化較為嚴重,由此導致他們的皮膚非常光滑。

紅種人主要生活熱帶和亞熱帶的內陸地區或者偏僻地區,他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他們居住山洞或者自己搭建簡易窩棚裡,因此他們身材小巧、皮膚光滑、性情溫和、閒散,喜歡安逸。

黑種人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他們以采集、捕魚和狩獵為生,由於非洲大陸種族單一,不存在種族之間競爭,加上非洲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因此在種群數量低下的時期,黑種人生活相對比較安逸而休閒,至今很多非洲人仍然保持原始的生活狀態,以及靠天吃飯、天生天養的樂觀處世態度。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然環境決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及謀生方式,導致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習俗和文化。膚色不是都是人類產生差異及隔閡的主要原因,導致人類分化的衝突的主要原因是各種族的習俗、文化和思想。因此,要消除人種和民族之間隔閡和衝突,我們必須從文化和思想入手,儘快建立全人類普遍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在遠古時代由於人類非常依賴自然資源,因此各地區的人類都要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舉族遷徙到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以保證食物長期穩定的供給,維持種族生存及繁衍。

在遷徙方麵,也許人類感知地理環境能力沒有飛禽走獸強,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一些動物和鳥類具有感知地球磁場的能力,同時它們對經曆過環境具有視覺、嗅覺和觸覺等全感知記憶力,因此,這些動物和鳥類的遷徙路線和遷徙季節都非常精確。雖然現代智人不知道這些飛禽走獸的高超能力,但是古人知道飛禽走獸能去的地方,他們也能去,古人的樸素認識,使得飛禽走獸成為人類生活和遷徙的向導,隻要人類仔細觀察飛禽走獸的遷徙路線和季節,古人就能製定自己的生活及遷徙計劃。

人類早期獲得知識都是通過觀察自然界萬事萬物而獲得,當然人類積累見識和知識逐步增多,人類就開始掌握事物運行和變化的因素、機製、規律和法則,認識事物的本質是人類智慧形成的基礎。

人類的智慧之門一旦被打開,人類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視野、廣度、深度、真實度將得到革命性的提高,從而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以及改造自然,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獲得越來越強的提高。

當然人類的價值觀得到係統建立後,人類將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視為頭等大事,為了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人類必須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對世界認知,掌握更多道理和自然規律。

在遠古時代食物是製約人類生存和發展首要因素,在占領自然資源、獲取食物、建立族群及社會的安全及保障的鬥爭過程中,人類獲得豐富的經驗、知識和道理,這些具有真知灼見的思想,以及人類勇猛不屈的奮鬥精神,使人類在殘酷的生物鬥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食物鏈頂端的佼佼者,成為富有知識、智慧和創造力的生靈,成為這個世界的統治者!

人類學的研究表明,自然環境和資源越是艱苦、惡劣和匱乏,越能激發人類的求生能力、創造力和智慧。

在人類種族的發展早期過程中,環境因素和人類的拚搏精神決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式及高度,隻有掌握先進製造技術及生產力,以及獲取足夠而穩定食物資源的種族,他們才能在種族之間殘酷的鬥爭中首先脫穎而出,成為引領人類文明的領導者,使全人類共享文明成果。

在往下的章節裡,我們將分階段、分項目全麵論述和展示,在末次冰河期裡,人類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奮鬥曆史,以及人類的文明發展的曆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