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穿越亮劍搞軍工 > 第527章 新的大殺器

第527章 新的大殺器(1 / 1)

推荐阅读:

第527章 新的大殺器

在第五個五年計劃中,東大的黎明研究院通訊技術研究中心再度做出了重大技術突破!

1gb傳輸能力的光纖被發明並很快實現了量產,配合gb光纖接口交換機和路由器,東大原本是一百兆的電纜主乾網,在全國性網絡交換中存在嚴重的瓶頸,雖然說可以通過增加電纜數目來加大帶寬,但是從電纜的傳輸距離和傳輸速度來說,建設1gb傳輸成本驚人,所以在任重的乾預下,第一個全國網絡的建設就被限製了規模,等著下一代傳輸技術的發展。

現在光纖傳輸技術出現,全國骨乾網絡的建設一下子開始提速了。

現在的技術等於是把長途骨乾網絡的建設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經過了一年熱火朝天的網絡建設,東大的骨乾網絡從gb級彆躍上了百gb以上,原本被限製的網絡應用一下子開始爆發,從原來的單純文字傳輸,比如秋秋這樣的應用,第一代產品隻有文字聊天溝通的功能。

因為這個時候的網絡終端接入每個用戶帶寬基本上都是限製在64kb的低速聯接水平。

但是等到網絡升級換代後,現在每個用戶的帶寬可以放開到1b左右,等於是全民網絡大提速,這樣的帶寬,已經可以傳輸經過壓縮的圖片和語音了。

這樣一來,這個世界的第一代網絡就從文字為主的論壇和網站,開始演化成為第二代互動性的圖文為主新型網站上麵,包括微博、bbs、bog這樣的網絡應用開始同時被引入,任重並沒有依靠先知先覺的緣故將這些應用霸占。

在他心目中,這些數字化應用的發展要百花齊放才是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底色,當然這些局限於東大內部的企業,對於東大以外,那還是讓潛龍計劃埋伏的棋子來壟斷好了。

當第五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亮劍世界自由貿易協定第一版簽署,第一批約七十多個發展領先的國家率先簽約,包括東大在內,世界經濟體中前五十名國家悉數參加。

到了亮劍世界1970年年底,在慶祝1971年元旦的時候,東大宣布全國gdp總量經過謹慎測算和預測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率13之多,一舉從上年8900億美刀已經躍升了世界第一,成功突破了一萬億美刀!

消息傳出,十億東大民眾歡呼雀躍!

而原來gdp第一名的流氓鷹,則從上年第一名的9000億美刀總量,略微增加百分之三點五左右,整個1970年總量為9315億刀,雖然保持了長久的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早就不是東大的對手了。

被東大超越這個事情,在各大經濟學刊其實早就有了預測。

隻不過當這個預測真的變成現實後,整個北美上層都有些酸溜溜的。

畢竟從1894工業總產值成為亮劍世界第一後,還不到八十年,現在就失去了亮劍世界第一的位置。

儘管現在人均gdp方麵,北美仍然是遠超東大方麵,現在的流氓鷹才3億出頭,人均gdp超過3千美刀,而東大才人均一千美刀,整整是後者的三倍。

然而這也擋不住北美的反思。

他們經過了認真的分析後,幾乎一致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發展方麵落伍了!

現在最重要的it產業方麵,北美基本上落後於東大三代以上!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到1970的時候,東大的計算機芯片已經發展到了686,而自己這邊才剛剛突破386的大規模量產,因為芯片製造設備最為重要的光刻機,現在東大方麵最先進的光刻機根本秘而不宣,根本沒有半點推出市場銷售的意思。

甚至現在全世界都沒有什麼人知道東大方麵最先進的光刻機到底發展到了什麼樣的水平。

隻是知道肯定遠遠領先世界。

在bi和貝爾兩大北美半導體龍頭聯合研製下,北美的光刻機才堪堪突破到了1微米的級彆,到了這個光刻機加工水平上麵後,貝爾和bi的頂級芯片工藝研究專家都感覺前路要走儘了,現在需要換一條新的路走才行。

按照理論研究的成果,到了1微米,接下來對於光刻的光源就需要更換了,否則新的光刻波長都不能支撐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新的光刻機究竟是怎麼樣,根本沒有借鑒思路的bi和貝爾這些專家不得不砸錢進行多種技術路徑的摸索。

對於光刻機嚴防死守,幾乎沒有透露半點技術思路出來的東大方麵,根本沒有想過用先進的光刻機銷售來賺錢,他們隻會考慮銷售對手已經掌握的光刻機,用比對手低大概四分之一的價格來占領市場。

這樣一來,競爭對手除了從芯片生產過程中獲得效益來支持下一代光刻機的發展,根本沒有多少靠銷售自己的光刻機賺錢的可能性。

可以說在亮劍世界,流氓鷹方麵吃足了東大的技術領先苦頭。

至於歐陸方麵,他們早就在半導體方麵躺平了。

在機械、通訊、航空、鐵路等方麵倒是繼續在跟隨著東大進行追趕,有著一批潛龍計劃的潛伏公司和幾家龍頭公司同東大聯合開發的機會,歐陸的科技發展從表麵上來說還是生機勃勃,並不比北美差。

特彆是航空發動機方麵,經過同東大合作生產rb211三轉子發動機後,一舉進入了世界頂級的新型大涵道渦扇航空發動機行業,這不僅僅解決了新客機的動力需求。

在約翰牛研究的新型狂風戰鬥機過程中,經過改進的新一代三轉子發動機rb199,正是從rb211研究中獲得的技術和靈感進行改造而來。

相比原來他們曆經十年,使用了67台試驗用發動機才經過海量試驗開發成功,亮劍世界的羅羅公司要比這個輕鬆很多,任重抄作業把rb211所有的大坑都避過去了,同樣,羅羅公司的rb199也少走了很多的彎路,在rb211成功後兩年內就搞出來了rb199這款中推發動機。

rb199104性能指標:長3.6米;直徑0.72米;乾重976公斤;推力40千牛加力推力73千牛)。雖然說比東大s9最大推力要差不少,但是推重比卻要高出一大截,推重比超過了7的水平。

這樣,亮劍世界狂風戰鬥機的研究就大大提前了。

相對來說,拋開航電,其餘方麵這是一款同j9性能相當接近的戰鬥機,隻不過落後了j9十年才出來,現在的j9已經進行了第二次改進,變成了j9c,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s9發動機又進行了改款成為了s9c,更大的推力和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帶來了更強的機動性和更遠的航程。

然而j9c都不是東大最好的戰鬥機了,現在東大最好的戰機是j12,基本上按照f15進行研究下一代重型戰鬥機,直接把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這個北美巨頭薅禿了!

從f4到f15,麥道走過的路子,對於東大來說當然同樣很通暢。

但是在單發的輕型戰鬥機j13方麵,這次限於航空發動機的限製,沒法複製f16這款神機,任重為s9c航空發動機選擇了同j10神機相對更像的jas 39“鷹獅”戰鬥機進行複製,它機長有14.1米,翼展是8.4米,高4.5米,空重6.8噸,最大起飛重量能達到14噸。關鍵他的動力是一款中推,r12發動機能給“鷹獅”提供54千牛的推力,如果打開加力的話,加力推力能提升到80千牛。

這些指標對於s9c來說完全不在話下,現在s9c推力75千牛,加力推力能達到115千牛!同j10的早期版本動力都相差不多,可惜j10能找到的資料還不如鷹獅戰鬥機來得多,在這方麵,任重乾脆就以鷹獅戰鬥機的中期改進型號作為藍本來開發了。這款戰鬥機同j10技術路線差不多,都是鴨式布局。

最重要的是,j12和j13兩款戰機按照第四代戰鬥機規格來設計戰機!引入線傳飛控與靜不穩定的設計概念搭配,完全顛覆過去的氣動力設計方式和飛行控製機構,使用了大量傳感器和推重比大於7新型的航空發動機,航電方麵全麵實現了數字化。

在j12和j13中,使用了大量的ar11芯片和586芯片作為算力來源,傳輸方麵全麵實現了以太網網絡傳輸,這使得戰機的傳感能力極大強化。

加上pd第二代雷達係統pd120,以及標準的數據鏈ink100,新一代的戰鬥機協同作戰能力遠超前一代,現在的作戰協同不僅僅是憑借著直接通話讓飛行員之間配合默契。

而是可以通過數據鏈ink100係統共享兩架戰機的傳感和雷達數據,包括兩架戰機的算力和當下武器的最大效率都可以通過一個自動化的作戰係統鎖定當前最危險的5個目標,然後引導戰鬥機飛行員進行選擇攻擊!

要知道單機的情況下,機載的每台雷達可以同時跟蹤十個有威脅的目標進行跟蹤,然後選擇其中2到3個目標發起攻擊。

而在雙機合體形成戰鬥夥伴後,戰機的視野一下子擴大到了兩架戰機的共享視野上麵,使用兩套雷達係統對敵人目標進行雙重定位這個定位的精度比起單台定位來說更加精確,對於引導導彈攻擊命中目標,一次攻擊成功率起碼要提升一成以上。

因為當目標被兩台雷達鎖定後,戰鬥夥伴導引會引導兩架戰機自動咬住目標機進行跟蹤攻擊!

經過最近五年膨脹起來的算力,全新的ar1176jzs芯片具備了低功耗和高性能特征,在嵌入式的航電設備上麵得到了大量用武之地,是機載數據運算的核心,至於兩台586主機則組成了主備係統,控製著機艙數據顯示和地圖顯示的功能,引導戰機飛行員發起攻擊。

當這兩款戰機實現了初步量產小規模裝備的時候,同早期第二代戰鬥機j5a進行戰鬥,乾淨利落的打出了10比0,20比0的超高戰績!

哪怕是對上j9戰機,新型的j12和j13也保持了壓倒性的優勢,單機作戰可以保證1vs3以上,雙機作戰則輕輕鬆鬆達到2vs10,數據共享和戰鬥共享功能相比單純人工作戰模式來說強悍太多。

因為人的視野和反應能力,遠沒有機載雷達來得遠和來得實時反應。

更重要的是內置的作戰逃逸係統,會自動根據對手提示自身的安全範圍,麵對什麼樣的對手需要保持多少公裡的距離相對安全,同時還能對對手形成致命攻擊。

從技術來說,這個原理不難,隻要能通過雷達信號判斷出來對方的戰鬥機機型,就可以推導出對方空戰的武器種類,這些武器最大有效範圍和j12j13麵對這些武器的可逃逸區域範圍。

這樣駕駛j12j13的飛行員就可以根據這個提示範圍確保自己的安全。

這樣的黑科技,按照一般情況來說,根本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不過對於任重來說,這不是主世界人工智能的一次小範圍的應用而已。

隻要雷達測量對手目標夠準,那麼從計算機邏輯來說就沒有什麼大的門檻。

有了這兩款新型的大殺器後,任重感覺天就不會再塌下來了。

j12可以製空和多功能重型戰機保護國土,而j13可以實現更多作戰領域,而且將會改造為艦載機承擔下一代艦載製空戰鬥機的重擔,至於對地攻擊繼續交給換發後的新一代強9c攻擊機,作為一款增強動力,加強了新保護裝甲的強9c,戰場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了,核心部位全部都有防重型機槍散射的能力,對於執行前沿轟炸任務就更加安全了。

如果說還有什麼缺點,那麼就是這兩種戰機的造價比起前一代來說貴了很多。

哪怕是j13輕型戰鬥機也比j9這款老一代戰鬥機要貴一些,至於j12重型戰鬥機則直接比j9造價翻一倍了。

新的傳感係統和新材料、新雷達的應用,到處都是花大價錢的地方,讓新一代戰鬥機的成本大幅度飆升。

有鑒於此,目前這兩款大殺器大規模替代上一代戰鬥機的時機也不太成熟,而是按照計劃,一個航空團一個航空團的進行更換。

現在通過造民用機爆發的年產客機幾百架的生產線,在真正戰時會很快轉化為戰鬥機生產線爆發產能,所以現在研究出來後,更多是以示範航空團方式在裝備,讓空軍方麵可以熟悉這倆款戰機,並且能進行相當多飛行員的培訓。

為未來的大規模裝備新的大殺器先期做好準備配套。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