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眼瞧著倆人就要為“張道長”的道行深淺問題爭執起來,張毓忙道:“這事,我還真多少有點知道哩。”
這下,立刻就把眾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了。
張毓和澳洲首長有關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這話一出口,立刻就是“權威”的身份了。
其實洪元老根本就不在廣州,更彆說向張毓透露多少消息了,但是他現在已經是在宣傳部門注冊的“輿情員”,不但平日裡要向上級部門彙報民間輿論,也要做“引導”。
因為元老院對丁部長的宣傳工作的結論是“總得方向是正確的,總的效果是好的”,所以這回他雖然到了廣州親自抓文宣,卻隻能管《羊城快報》和一些宣傳策劃上的事宜,“輿論導向”之類的較為敏感的工作全部交給了另一位元老。
這位秦元老一到廣州,就舉辦了第一屆廣州輿情網絡培訓班,成員全部來自和元老院有相當關聯的當地土著和他們的家眷。按照秦元老的高論:目前隻有既得利益集團能發自內心的擁護元老院,隻是為了幾張流通券的都是靠不住的――不但靠不住,拿錢乾活免不了敷衍了事。
不管他的理論是否符合現實。張毓就當上了這個差事,乾得還挺起勁。他倒不在乎每個月領那幾張流通券,關鍵是這件事與他是“專業對口”,他過去讀得那些“髡書”,如今算有了用武之地了。
當然,輿情員是秘密工作,他作為一個商家少爺,也沒很多時間泡在茶館裡和人吹水。不過商家平日裡交遊廣泛,遇到合適的機會扯幾句,倒比一本正經在茶館裡說話來得有效。
冒家客棧的案子一開始,廣州的元老們中有人認為應該“嚴格保密”,以免傳出去“有駭物聽”,還會造成對“新社會”的抹黑。不過多數元老還是反對“捂蓋子”,事實證明這種事情不可能保密,一旦傳播出去,被人添油加醋,隻會越抹越黑。還是主動透消息比較好。
因為案子牽扯到政治陰謀,且還在偵察過程中,案情透露多少合適是個重點。為此文宣部門和偵察機關進行了討論,製定了“兩個輿論方向”的材料。
第一個,自然是報紙上的“官方消息”。內容以簡要的案情介紹為主,重點突出“拍花”和“人口拐賣”的罪惡行徑,同時指出其中有“巫蠱”“邪術”的迷信成分在內。但是對案情和偵破過程不作太具體的描述。
第二個則是“小道消息”,由輿情員在各種場合發布。為了防止消息過於整齊劃一,還專門編了十多種“宣傳材料”,重點都是小市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抓到的“屍嬰”實際是一隻猴子;辦案現場的巫術細節和毫無效用的陣法;廣州的龍脈傳說;澳洲人偵查的科學性……
雖然是小市民感興趣的內容,但是核心卻是“反對封建迷信”和“元老院的先進性”。
第(1/3)頁
第(2/3)頁
這些說辭張毓全都學習過,現在大夥正在討論龍脈的事情,正是學習資料上有得東西,當下臉上露出了“有料”的笑容。
眾茶客多年在吹水的環境中浸淫,早就了熟悉了這種笑容,當下一個茶客立刻給張毓斟上茶來,急切道:“你且說說,這妖人壞廣州龍脈的事情?”
“龍脈?龍佢老母!”張毓開口先來個“語驚四座”。
為什麼說“語驚四座”呢,因為廣州有“龍脈”,秦始皇挖斷馬鞍崗壞廣州龍脈這些事在明末就已經流傳很廣了。否則屈大均也不會把這一傳聞收錄到《廣東新語》裡去。
“我不是風水佬,也不懂風水,隻是看不慣人裝神弄鬼而已。”張毓一本正經地講了起來,主旨很簡單:大致就是否認廣州有龍脈這回事。
“就說從這大夥都知道的馬鞍崗說起好了。這次冒家客棧案裡,據說逃走的妖道要在馬鞍崗埋設鎮物,以免澳洲人重堵馬鞍崗缺口,修複龍脈。可是這事實在不靠譜……
張毓侃侃而談,先從時間序列看上去最早的第一個故事講起。那就是秦始皇鑿馬鞍崗的傳說:按照堪輿的觀點廣州城的前身番禺城“負山帶海”,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同時,番禺城本身地勢依山傍水,中間有寬闊的平地,有其地勢像“飛龍吸水”,即白雲山像一條巨大的蒼龍盤踞在珠江的北部,而越秀山就是這條龍脈的龍頭。
據地方史誌記載,番禺城北麵有個叫馬鞍崗的地方,秦王朝時崗上常常有怪異的紫雲黃氣出現,有占卜者認為這裡是生龍口所以會冒天子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聽說廣州有紫雲黃氣出現,怕影響到大秦王朝,特派人前來嶺南鑿破了馬鞍崗。
“……諸位都是廣州城裡的老住戶了,自然知道本城周圍,叫做‘馬鞍崗’的地方至少也有五六處,不過說到破龍脈的那一處,便是大北門外象崗山與越秀山的相連山脈的一段。”
眾茶客點頭,張毓說得這些他們都知道,並沒什麼新鮮的。不過既是“吹水”,自然要“從頭慢慢道來”才來得儘興。
“既這豁口是人工挖出來的,這個浩大工程由誰來完成?”張毓說得興起,清了清嗓子,“秦始皇那會,廣東還是百越的地盤,沒有州縣,不通驛道,道地的化外之地。不可能派個太監來宣旨就挖了。來挖的隻能是派來征伐百越的幾位秦朝大將了:屠睢、任囂和趙佗。”
這下茶客們都有了肅然起敬的敬畏感。雖說隻是三個人名,沒看過史籍的人是根本不知道的,彆說這些最多隻是“識字”,多半還是“不識字”的普通市民,就是正兒八經進了學的舉人秀才也未必知道這三位是何許人也。得願意在史學上下功夫的讀書人才會知道。
張毓暗暗得意,賣弄道:“先說屠睢。他第一次征百越很快就失敗,還沒摸到廣州的邊他老人家自己就掛了,打仗還來不及,根本來不可能把大量士兵用在挖土上。
第(2/3)頁
第(3/3)頁
“再說任囂和趙佗?這就更不靠譜了。”張毓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要挖斷馬鞍崗還是需要很多人力的,任囂築番禺城雖然不大,但他同時要修築各縣城池。將手下人馬分駐各處,不斷鎮壓小股的百越餘孽,不要忘了,當時有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加起來十幾個縣呢。老任怕是沒這個閒心,也每沒人力去挖山。”張毓豎起一個手指。
“任囂沒多久就掛了,而趙佗就更不可能挖龍脈了,這一正一副兩統帥早已有不臣之心,要不是任囂早死,秦亡之後在南越稱帝的也許就是任囂本人也未可知,任囂在臨終的時候囑咐趙佗,:‘番禺負山險阻,南北東西數千裡……可以立國’。你說他都要自己立國了,何苦要挖自己的龍脈?諸位說這哥倆會老老實實按照嬴政的指令挖龍脈嗎?”張毓再豎起另一個手指。
眾茶客點頭稱是。他們還是第一次有人這麼詳細的從曆史從邏輯上來考據一個傳聞,不但合情合理,且絲絲入扣,眾人不但覺得新鮮,更是發自心底的感到敬畏。連茶居的老板夥計也聽得入了神。
張毓繼續道:“實際上馬鞍崗開鑿要到洪武朝了。大夥大約都聽老輩人講過,前朝的時候廣州是三座城,到大明才變成一個城的。當時將三城連為一體,再往北擴,越秀山是廣州城外最高的地方,修築新城的時候便也包進去,也策應安全。假如不鑿馬鞍崗,這北門打算開在哪兒?”
“這麼說,馬鞍崗的開鑿是本朝――明朝的事情嘍?”有茶客吃驚的問道
“正是。”張毓道,“這都是地方史誌上有得東西。一看便知。”
眾人聽完不禁恍然大悟,嘖嘖稱奇之餘,又有人問起永嘉侯建鎮海樓又是怎麼一回事?
張毓慢條斯理地說:“這個傳說是這樣的,據說大明肇始,永嘉侯朱亮祖收複廣州,聽信風水先生之言,恐越秀山有天子之氣,在奏請朱元璋和劉伯溫批準後,遂在山上建鎮海樓,企圖鎮越秀山的王氣。”
“但這裡有幾個疑點,一是假如秦始皇的傳說成立的話,廣州龍脈已斷,再建也無用,根本用不著鎮壓;二是假如說有天子之氣的話,曆朝曆代在越秀山埋葬的官宦大戶,平民百姓不知凡幾――大夥都是去過越秀山的,滿山都是墓碑――也沒見過誰家出了皇帝。”
雖說鎮海樓到底有無鎮壓之意張毓並沒有徹底的否定,但是鎮海樓沒蓋之前廣州便已經存在了千年,山上葬人的墳墓一層一層不知凡幾,卻沒出什麼像樣的皇帝,這可是鐵得事實。
張毓說到這裡,肚子不覺有餓了,不由看了幾眼彆人桌上的“粉果”,老板不待眾人吩咐,趕緊取了一碟過來請他用。(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