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水師合並
第559章 水師合並
滕毓藻繼續說道,“如果能將這兩支水師合並,優化人員,集中使用,我可以保證,在十年之內,我最少會給兩洋水師增加二十艘鐵甲艦。”
“其中最少十艘鐵甲艦的排水量要超過三千噸,航速超過二十節。”
滕毓藻的話,讓載漪不由倒吸口冷氣。
排水量超過三千噸,航速超過二十節,這可是比甲午時沉沒的致遠號好要大要好等我鐵甲艦,這樣的鐵甲艦十艘最少也要一千萬兩銀子,如果算上其餘十艘,即便排水量小一些,十艘估計也要起八百萬兩銀子。
載漪牙痛是滴吸著冷氣說道,“興甫,這可就是小兩千萬的銀子啊!你既要整軍,又要建鐵路,還要推行洋務和建天津新城,這些哪一樣都要幾千萬兩的銀子,你真能拿的出那麼多錢?”
不隻是載漪,就連楊士琦也大為吃驚地問,“大帥,咱們能做到?”
滕毓藻搖頭笑著現對楊士琦說道,“自然要做到,否則就請朝廷另請高明,或者乾脆將兩洋水師收到朝廷直接管轄。”
然後,滕毓藻歎口氣才對載漪說。
“我哪裡有那麼多錢,我大致算過了,所有這些都加到一起,所需花費的銀子不下三億兩銀子,最大頭還是在推行洋務上。”
“三億兩!”
滕毓藻說出的數字嚇了載漪不由一哆嗦。
滕毓藻繼續說道,“這需要花費的銀子雖多,卻不是一次性拿出來。”
“至於這麼大的巨額銀兩來源,可以有以下幾方麵,一是招商入股,二是從銀行借款,三是投入推行洋務時有一些可以提前獲得收益的,也可以挪用一些。”
“此外,我名下的所有企業都會在天津即將建起等我股票交易所上市,發行股份,所得資金也可以用來填補,甚至還可以以鐵路經營收益和北洋三個海關收益為抵押同外國人借貸。”
“這樣算下來,最終的缺口不會太大。”
滕毓藻如此說,才讓載漪放下心來。
載漪略一琢磨說道,“興甫,如果是這樣,將兩洋水師合並,在北洋大臣之下設立海軍部,這也不會是難事。”
“太後就是看在你給添置二十艘鐵甲艦的份上也會點頭的。”
“我隻是不明白,讓你十年內恢複北洋水師,甚至包括想讓你負責修建這京城外城,分明就是太後受袁世凱挑唆,在打你手中銀子的主意,你怎麼還想額外把南洋水師也管起來!”
滕毓藻苦笑著說,“端郡王,雖然朝廷要大力編練新式陸軍,可這新軍隻管得了陸地,可顧不得海上,咱們國家海岸線漫長,如果不建立一支有力的海上力量,早晚還會再被外敵從海上入寇。”
“就比如去年下半年,日本人入侵福建,再有那樣的事,那時咱們可就防不勝防了。”
滕毓藻又有些自嘲地說,“雖然我這一省總督管的有些寬了,可顧炎武說得好,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滕毓藻這句話,說的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隻是將顧炎武這句話凝練成八字成語的是梁啟超。
而梁啟超是光緒戊戌變法的領導者之一,此時還和康有為在日本流亡,是清廷通緝的要犯。
梁啟超現在應該在日本橫濱主辦《清議報》,鼓吹“斥後保皇”,他的話,滕毓藻自然是不能說的。
不僅是不能當著慈禧和朝臣們說,就是同載漪也一樣不方便說。
載漪可是一門心思盼著他兒子溥儁當皇帝呢。
滕毓藻搖搖頭又說道,“既然我有報國之誌,被人算計也就無所謂了。”
滕毓藻的話我,讓載漪大為感慨,在座位上站起身,鄭重地給滕毓藻施了一禮。
“興甫滿腔熱忱,卻遭人算計,何其不公也!”
載漪隨既又對滕毓藻信誓旦旦地說道,“你放心,隻要我載漪還在軍機處的位置上,就絕不會讓小人肆意妄為。”
滕毓藻也忙回禮道,“有端郡王相助,我滕毓藻即便再多受些委屈,也在所不惜!”
在載漪重新落座後,滕毓藻又不在意地說道。
“至於朝廷要辦報,這也是好事,我是大力支持的,至於是奕劻來辦或者是彆的哪個人來支持,都沒有多少區彆。”
“我隻是有一條需要事先說明,這一條也請端郡王同太後說明。”
“奕劻同我有舊怨,他辦報要實事求是,如果沒有任何證據敢誣陷前鋒軍和我滕毓藻,我可不答應!”
“關於朝廷要收回各省鑄幣權,我看這也是好事,我也同時感謝太後給直隸放開一個口子。”
“不過,我在銀元上也有一個要求,朝廷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止直隸發行的銀元以及相應銀圓券的流通,甚至我還準備發行紙幣,所得收益都會用在前軍的軍費以及鐵路建設上,否則恐怕直隸會在資金上出現問題。”
許多事情,滕毓藻不得不先講出來,以免日後出現羅亂。
今時已不同於往日,現在除了沙俄還賴在東北沒走,關內已經沒了列強聯軍的軍隊,朝廷也不會再擔驚受怕。
既然安穩下來,自然就會有些彆樣的心思,以往在戰時,不會對他如何,可現在就不會在對他無動於衷了,說不好就會在某一方麵給他製造一些阻力,甚至明目張膽打壓也都是很正常的。
尤其鑄幣和此後發行紙鈔,這是滕毓藻籌措資金一及推行洋務十分重要的一環,絕對不能有什麼閃失。
最後,滕毓藻對載漪誠懇說道,“至於我們前鋒軍的兩種火炮,我隻能先公開一種,也就是沒良心炮,至於那種小炮嗎,暫時還不能交出去,這要等到俄國人徹底退出東北之後,我才可以拿出來.”
時間飛逝,轉眼間已是光緒二十八年六月底。
這十個來月的時間裡,國內發生了許多大事。
首先,慈禧回鸞後,隨即就以光緒的名義發布了一係列旨意,首先就是追贈李鴻章為太傅、晉封一等侯爵、入祀賢良祠等褒獎,並予諡文忠。
然後就是一係列的新政措施,在滕毓藻看來,慈禧對實施新政的態度已經明顯發生變化。
滕毓藻以為,這同慈禧倉惶西狩,一日數驚的落魄窘困逃亡生涯密切相關,這些遭遇和不堪深深觸動了慈禧的內心,為了鞏固大清的統治,她才產生了實施新政,以期“自強、雪恥”。
應該說,這次慈禧主動發出“新政”倡議,是其心理發生變化的結果,據曾在慈禧西狩途中第一個迎接狼狽不堪的慈禧的地方官員,懷來知縣、如今已經調任廣東雷瓊道台的吳永說,慈禧在西狩途中曾經同他說起。
“當時拳匪初起,議論紛紜,我為是主張不定……我本來是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間,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總是當家負責的人,現在鬨到如此,總是我的錯頭,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黎民。滿腔心思,更向何處訴說?”
還說,慈禧在追憶她當初的決策時說,“綜餘生平,唯此謬誤”。
慈禧在回鸞的第二天傍晚,即正式下發了要施行新政旨意,內容有。
“……世有萬祀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於大易,損益可知著於論語……總之,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難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祥悉奏議以聞……”
滕毓藻在晚飯前,去宮中覲見了慈禧,慈禧不僅對滕毓藻接手盧漢鐵路、京城外城建設,以及重建兩洋水師的舉動大家稱讚,還當即將蓋著光緒玉璽的準滕毓藻一北洋大臣名義統領兩洋水師,並成立海軍部,水師即日改稱大清海軍的旨意。
滕毓藻進件結束後就在當晚,和楊士琦坐火車趕回天津。
就在滕毓藻返回天津後的第三天,慈禧又正式發布旨意,成立以載漪為首的“督辦政務處”,作為籌劃推行新政的專門機構。
在旨意中,委任榮祿、新任左都禦史愛新覺羅.昆岡,還有文淵閣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督辦路礦大臣、軍機大臣王文韶、、新任軍機大臣鹿傳霖為督辦政務大臣。
委任直山總督滕毓藻、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河南巡撫兼武衛右軍總統袁世凱四人為參予政務大臣。
由載漪牽頭,由四個督辦政務大臣和四大參予政務大臣總攬一切新政事宜。
就在新政詔書發布的第三天,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江總督劉坤一二人,就聯名三次上奏了《江楚會奏變法三折》,要求朝廷維新變法要學習日本,推行君主立憲製。
張之洞在遞上奏折前,也給滕毓藻和袁世凱發電爭取二人聯名上奏,袁世凱拒絕的很乾脆,不過他建議和張之洞聯署一份建議取消科舉的奏折。
滕毓藻也已“對維新變法尚未深思熟慮為由”,予以婉拒。
可張之洞似乎鐵了心要督促慈禧施行憲政,依然堅持遞上隻有他和劉坤一署名的奏折。
隻是這兩人的奏折遞上之後就再無消息,應該是被慈禧留中不發了,隻是傳出了慈禧有意派員出洋考察政務一事。
對於張之洞、劉坤一要求實行憲政的奏折沒有得到朝廷回複一事,經過各大報刊渲染,很快就在國內鬨得沸沸揚揚,絕大多數輿論都支持張劉二人,這讓朝廷十分被動。
直到十天後,眼見在是否實行憲政這件事鬨得越來越凶,慈禧才不得不再發上諭。
內稱,.爾中外臣工,須知國勢至此,斷非苟且補苴所能挽回厄運,唯有變法自強,為國家安危之命脈,亦即民生之轉機。
予與皇帝為宗廟計,為臣民計,舍此更無他策。”
當此,關鍵時期,更需步步謹慎行之,續作詳細周全之考證,方可為之,萬不可行之操切。
一句話,就是改革變法時必須套做的,可在關鍵問題上到底需要如何做,還要仔細考察之後才能做決定。
隨後,慈禧似乎是為了轉移國人的視線和輿論關注的內容,緊接著又發布了關於編練“新軍”、倡導商業、教育改革、改革官製、考訂法律和籌蒙改製的上諭。
這些新政的內容,涵蓋了軍事、經濟、教育和政體的改革。
其中編練新軍是早已有了決定的,這一次不隻是正式發布,而且內容也更為具體。
首先,正式確認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也就是從此軍中的軍官再不會從武舉中選拔任命了。
同時,要求各省仿北洋,籌建籌建新式軍官學校;
其次,要各省“裁汰舊軍,編練新式陸軍常備軍”,在全國統一所有常備軍番號,所有新式陸軍一律以大清常備陸軍為統一名稱。
還有,由陸軍部籌辦處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劃,在籌辦處下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為各省領導編練“新軍”的機構。
同時要求各省,必須按照各省稅賦百分之十上繳軍費,該筆款項由陸軍部籌辦處統一發放回各省新軍,充做餉械之資。
關於在各省駐紮新軍,協助各省新軍訓練的前鋒軍和武衛右軍以及湖廣新軍的部隊駐地也同時明確,並要求各部必須在一月內達到相應省份。
涉及配合各省淘汰舊軍,編練新軍的部隊駐地沒有改變,前鋒軍依然是九省之地。
前鋒軍分到的番號是第一至第九鎮,一個近衛協,外加一個騎兵鎮,炮兵三鎮單列。
關於騎兵鎮,最初鐵良隻給了一個騎兵協,在徐世昌據理力爭無果後,是滕毓藻親自跑了一趟京城,在軍機處同王文韶、鹿傳霖兩人大鬨了一番後,又在載漪的引領下直接去見了慈禧。
在滕毓藻講明,他預計俄國人並不會在時間到達後就會甘願撤走,恐怕還會經過一場大戰,如果有一支騎兵部隊,就可以經內蒙快速運動到東北腹地北部,對俄軍形成嚴重威脅。
同時,由於前鋒軍分駐各地,難以維持軍紀,他需要成立一個憲兵部隊,編製為一個協。
同時,比照西方各國,北洋的海軍部,要有一個協的海軍陸戰隊的編製。
在慈禧點頭後,軍機處再次發文要鐵良照辦後,滕毓藻才拿到這幾個番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