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6章:征倭的最後一戰
【叮咚,八岐大蛇技能‘八岐’效果4噬主發動,五維永久+1;
當前八岐大蛇(八俁遠呂智):統帥89(+1),武力107(1+1),智力78(+1),政治51(+1),魅力68(+1);】
嚴格意義上來說,織田信長並不是八岐大蛇的主公,八岐大蛇也並沒有認其為主,所以自然也就說不上什麼噬主。
可八岐大蛇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背棄了自己的民族,這可比噬主還要嚴重的多。
織田信長身為東瀛帝國的皇帝,是倭國和所有倭人名義上的主,而八岐大蛇背叛正國家,自然也就相當於背叛了他。
所以,哪怕八岐大並沒有認織田信長為主,‘八岐’的噬主技能也還是發動了,隻是噬的不是人,而是國。
八岐大蛇的這次反叛,對於整個倭國來說,損失都是無法估量的。
近畿平原乃是東瀛三大平原之一,不但人口稠密,而且農業發達,是倭國的主要產糧地之一。
如今近畿平原全境淪陷,對於織田信長來說,可不僅僅隻是損失了上百萬人口,而且還損失了一大糧倉,戰爭潛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反之,中原聯軍一方,占領近畿平原之後,不但多了百萬人口,而且擁有了這塊產糧地。
在打下近畿平原之前,中原聯軍的糧草和物資,除了少部分從中原運輸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靠繳獲,可這早晚都有耗儘的一天。
但現在,占據近畿平原之後,中原聯軍再也不怕糧草耗儘了,因為在此之前肯定能結束倭國戰役。
魏宋吳三國聯軍在占領近畿平原之後,卻並沒有繼續向濃尾平原進軍,反而因陷入分贓不均陷入爭執當中。
在近畿大戰之中,宋軍獲得的利益做大,不但占領了五分之三的近畿之地,而且還俘虜了過半的織田軍,於是也就讓魏吳兩家眼紅了。
魏吳兩國的主將都說,宋國在這一戰中出力最少,但收益卻最大,應該讓出部分利益給魏吳兩國才合理,並提議三家平分近畿平原。
夏侯淵和孫策說的雖都是事實,在八岐大蛇投降之前,宋國出力確實最少,但趙光義顯然是不可能承認這點,無論兩家怎麼說都不讓利分毫。
夏侯淵和孫策見趙光義如此吝嗇,惱怒之下都下令按兵不動,大有一副你宋國自己去打濃尾區域的姿態,以此來逼迫趙光義讓步。
趙光義自然是不敢獨自去打濃尾地區的,近畿大戰織田信長的損失雖大,卻並未傷到織田家的根本。
宋軍若是獨自對上織田家的話,就算能贏,恐怕也是兩敗俱傷,最終讓另外三家漁翁得利。
趙光義才不會乾這麼種損己利人的事呢,可是就這麼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反而貽誤戰機,讓織田信長做好充足的準備。
趙光義思前想後,認為不能這麼乾耗下去,於是決定派遣使者出使秦軍,想讓秦國居中調節,幫宋國和另外兩國握手言和。
得知宋使的來意後,周瑜被氣的笑了起來,問道:“宋國想要和魏吳兩國繼續組成聯軍,卻又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想要我大秦居中調節,也同樣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試問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宋使被周瑜問的啞口無言。
周瑜見此,揮手示意宋使下去休息,而後一臉無語的對郭嘉道:“這個趙光義,還真是膨脹的可以呀,他真以為收編了十萬倭軍,就能擺脫魏吳兩國,乃至我大秦嗎?
倭國終究是孤懸海外,而在這異國他鄉,彆說是宋國了,哪怕是大秦都不能單打獨鬥,孤軍奮戰的結果隻有敗亡。”
“或許是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的投靠,給了趙光義一些底氣吧。”郭嘉說道。
聽到此言,周瑜臉上也露出意思不忿:“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這兩個家夥應該不傻呀,就算投降也應該降我大秦才對,怎麼會選擇宋國呢?真是想不通啊。”
郭嘉沉默了片刻後,無奈道:“這或許是因為都督你的緣故。”
“我?跟本督又有什麼關係?”
周瑜一臉的莫名其秒,當局者迷,他真的不知道這跟他又有什麼關係。
郭嘉則解釋道:“都督你和孫伯符那是結義兄弟,而八岐大蛇又連殺吳國兩位宗室,他又怎麼會敢來投靠我大秦呢。”
周瑜一怔,隨即苦笑道:“原來是因為這個,不過這可誤會大了,私交歸私交,公事歸公事,我周公瑾又豈是因私廢公之人。”
周瑜和孫策的關係好歸好,但兩人畢竟分屬不同陣營,而周瑜又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絕不可能因和孫策的私交而動用公器。
另外,對於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這兩員猛將,周瑜也很饞啊,他們要是真來投靠大秦的話,周瑜隻有歡迎的份,又怎麼可能會謀害呢。
這些道理,周瑜等秦軍中人都懂,但八岐大蛇卻不懂,他也不敢賭。
趙雍正是算準了這點,知道八岐大蛇沒法求證,才能把八岐大蛇忽悠的投降宋軍。
“其實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沒有投靠我大秦也好,此二人都不是什麼善類,幾乎沒有絲毫道義可言,如今會因為貪生怕死而背叛倭國,將來也同樣會因為這個原因背叛宋國。”
聽到郭嘉此言,周瑜頓時眼前一亮。
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雖強,但放在大秦也就那樣,實力不上也不下,所以多他們兩個不多,少他們兩個不少。
但若是少了這二人,卻能在宋國埋上一顆雷的話,那對於大秦來說可就是穩賺不賠了。
“等到征倭結束之後,可以讓黑冰台的人,去接觸一下這兩人。”
周瑜冷笑道,正好也可以借此機會,報對馬海戰時趙光義算計自己的仇。
郭嘉點了點頭,不用周瑜說,他也準備這麼乾,況且通過之前的觀察,他還看出了一些其他的訊息。
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並沒有表麵上那麼老實,同樣是個野心勃勃之輩,或許可以對此加以利用,來挑起趙宗兄弟內訌也說不定。
從這也可以看出來,大秦是真的將公私看很鮮明。
宋國不但是大秦的盟友,還是大秦的姻親,可是就算如此,周瑜和郭嘉算宋國來也從來不會手軟。
該聯合就聯合,該算計就算了,什麼都不能阻止大秦統一的步伐。
對於幫宋軍調和這件事,周瑜跟郭嘉商議再三後,最終決定站在魏吳兩國這邊。
趙光義實在是太摳門了,幫他既然沒有半點好處,那周瑜乾嘛還要出力不討好的去幫他?聯軍大義這些騙鬼的話,來騙周瑜自然是不可能成功。
反之,站在魏吳兩國這邊,向宋國試壓的話,一旦趙光義頂不住了壓力,秦軍還能跟著魏吳一起獲益。
次日,周瑜在拒絕了宋使之後,派出了三批使者,分彆前往魏宋吳三軍主營。
前往魏吳兩營的使者則是闡明態度,明確表示這件事大秦站在你們這邊。
而宋營的使者,則是去遊說趙光義,讓趙光義為了聯軍大義做出犧牲,讓出利益給宋吳兩國。
至於大秦,魏吳都得到了好處的話,那身為老大的大秦就不可能空手而歸。
在見過周瑜的使者後,夏侯淵和孫策都大喜過望,有了大秦額支持,他們的底氣更足,態度也更加堅定,大有宋軍要是不同意,他們就愛出兵來搶的架勢。
趙光義那邊,見周瑜不但不幫自己,反而還正在魏吳那邊,自然是大怒不已,氣的趙光義連續撕了十幾副倭國名畫。
宋軍上下得知秦魏吳三國站在了一起,聯合逼迫宋國讓出利益之時,頓時炸開了鍋。
軍中不少將領都要求,決不能向三國服軟,大不了就是一戰。
當然,這種過激的言論並不是主流,大多數都認為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趙光義可不是意氣用事的人,自然不可能如此不理智,否則趙匡胤也不會讓他擔任主將了。
宋國在近畿搶占的利益太大了,而且這種吃獨食的行為,已經引起了三國的不滿。
如今秦魏吳三國都聯合起來,聯手逼迫宋國一家,這要是還死撐著不服軟的話,萬一有個什麼意外的話,他趙光義可付不起這個責任。
思來想去,趙光義還是決定向三國低頭,重新劃分近畿地區,跟魏吳兩國平分。
隻是在近畿地區的繳獲,也讓出一部分給秦軍,以此來安撫在秦軍。
至於在近畿地區所俘虜的倭軍,宋國既不會交,另外三國也不會要。
現在秦魏宋吳四國都麵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倭國降軍的數量比本國軍隊多得多,而這既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演變成壞事。
降軍的數量多的話,也就可以讓降軍當炮灰,讓降軍和倭軍自相殘殺。
可要降軍數量過多的話,僅憑中原聯軍這點軍隊,還能壓製的住這些降軍嗎?若是將他們逼急了的話,又會不會降而複叛呢?
這都是必須要麵對的重大隱患。
所以,如今四國除了拉攏降軍,整編降軍這些手段之外,對於降軍的收編也變得極為慎重了,絕不會讓降軍的數量超編,達到威脅到自身的地步。
在趙光義的主動服軟下,聯軍內部的危機得以化解,魏宋吳三國再次重歸於好。
在對近畿地區進行了重新劃分,以及整合好全部的資源後,三國聯軍就向濃尾地區發起攻勢。
這次三國聯軍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其中漢人軍隊五萬,倭人降軍十五萬。
逃回濃尾地區的織田信長,此時也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並且足足召集了三十萬大軍,嚴陣以待。
可是哪怕有著三十萬大軍,也不能給織田信長帶來絲毫的安全感。
近畿一戰,織田信長損失了十幾萬大軍,其中更是有近半都是精銳,跟何況還折損了大量的猛將,以及失去了八岐大蛇和酒吞童子這兩位戰神。
所以,如今哪怕他手握三十萬大軍,而且還是處於守勢的一方,可是對於接下來的一戰,卻依舊沒有多少信心。
跟何況這次他所要麵對的對手,也不隻是魏宋吳三國而已,還有降服了整個上杉家的秦軍。
周瑜在將上杉家的資源整合完畢後,就立馬率領十二萬大軍,向甲斐國發起了攻勢,其中秦軍三萬,秦協軍十萬,剩餘軍隊則全部越後越中等國。
甲斐國,乃是盆地地形,四麵環山,位於濃尾平原和關東平原之間。
秦軍從北信濃出兵,直接拿下信濃國全境之後,直接就能攻打甲斐國。
甲斐國內的地形雖複雜,比較易守難攻,但卻人口稀少,根本沒有多少守軍。
在加上上杉家投降的太突然,織田信長也根本來不及調兵過去,所以想要守住的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
一旦甲斐國淪陷,濃尾地區和關東地區,也就等同於被直接攔腰切斷,將處於首尾不能相連的形勢。
真到了那時的話,濃尾地區的織田信長,不但要孤軍奮戰的,也將麵臨西方的魏宋吳三國,以及東方大秦帝國的兩麵夾擊。
秦魏宋吳四國的總兵力,更是多大三十三萬之多,兵力更在織田家之上,就更彆說是精兵強將了。
所以,就算手握三十萬大軍,在內無猛將,外無援軍的情況下,織田信長還是沒有多少勝算。
一旦濃尾地區沒能守住的話,到時織田信長肯定必死無疑,也就意味著整個東瀛都將被漢人侵吞。
織田信長其實很羨慕上杉謙信、大友宗麟等人,羨慕他可以向漢軍投降,但他卻不行。
整個東瀛所有人都能投降,唯有身為天皇的織田信長不能降,就算降也不會有好下場,更何況他的尊嚴也不允許投降。
所以,這將是織田信長的最後一戰,也同樣是東瀛的最後一戰。
“陛下,德川家康那個老,額,他率全國八萬大軍前來助戰。”豐臣秀吉一臉激動的彙報道。
“什麼?”
織田信長頓時露出驚色。
德川家原本的地盤,早就已經被織田家占了,如今蝸居於近畿南部的山區,由於易守難攻,一直都沒有被織田家徹底消滅。
德川家的底盤本就貧瘠,全國兵力加起來都未必有八萬,如今卻率領八萬大軍前來支援,這是極限擴軍後,將所有的兵力都派過來了呀。
有德川家的八萬大軍相助,織田德川兩家聯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三十八萬,而他們的對手則是秦魏宋吳四國三十三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