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之巔峰召喚 > 第2318章:走到哪打到哪兒,第二次楚越大戰

第2318章:走到哪打到哪兒,第二次楚越大戰(1 / 1)

推荐阅读:

第2318章:走到哪打到哪兒,第二次楚越大戰

天竺各國相互征伐,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葉輕眉擔心大秦會被牽扯進去,於是在賤賣了一些戰俘,以及繳獲的船隻後,果斷選擇了返航。

來天竺的時候,葉輕眉船上裝的隻是各類貨物,可返程的時候卻滿載金銀財富,南亞本地的土特產、植物瓜果,以及一萬天竺女奴。

葉輕眉不知道的是,她的船隊才離開天竺不久,修羅色那國就被滅國了。

修羅色那國最強的就是水軍,結果卻被戚繼光一戰覆滅,沒了水軍的保護,自然難以抵擋外敵的侵略。

最終,修羅色那國大部分地盤,全都被笈多王國所霸占,剩下的地盤也被其他勢力刮風了個乾淨。

回程自然要比來時順利的多,船隊畢竟已經航行過一次了,沿途的各國以及海盜,不是被打服,就是已經被滅了,自然沒人敢招惹大秦船隊了。

經過大半個月的航行後,葉輕眉的船隊在麥哲倫港靠岸,補充水源和新鮮的蔬菜時,才得知緬甸也發生了內戰,並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起因就是蒲甘國國君阿努律陀,從大秦這裡買到裝備後,覺得本國軍隊的戰都力已經超過了另外兩國,於是以利益為誘惑,聯合四個小國,主動挑起了戰爭,想要完成統一。

東籲和貢榜兩大王國,以及另外三個小國,顯然不願意被蒲甘王國吞並,於是結成聯軍共抗蒲甘。

緬甸地區雖已亂成一團,但各方直接也都還有理智,戰爭並未波及到麥哲倫港。

對於緬甸內戰的結果,葉輕眉一點都不關心,她現在最想做的就是返回中原,所以在補充完水源和事物後,就準備立馬出發繼續返航,可在離開之前各國使者去紛紛前來拜見。

葉輕眉接見了這些人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來向大秦下新訂單的,所買的自然是各式裝備了。

要知道,軍械可是消耗品,戰事大的越是激烈,軍械的消耗也就越快。

如今緬甸內戰已起,並且愈演愈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各國當然要多買些軍械屯著,以防萬一了。

緬甸各國所下的訂單總數,已經可以裝備十五萬大軍了,這可是個比大生意,葉輕眉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並相約在大秦第二次下西洋時進行交易。

補給結束後,葉輕眉直接返航,又經過一帆航行之後,船隊順利抵達了繼光港,而在靠岸補充補給時,得知大城王國的國都已被八國聯軍攻破。

得知這個消息後,葉輕眉心中那叫一個痛快啊,她此次航行所遇到的最惡心的人,就是大城國王和四王子,現在大城國都被攻破了,暹羅八國聯軍也算是為她出了一口惡氣。

葉輕眉本以為八國聯軍會趁此機會,直接滅了大城國這個大患之時,可結果卻和她想的完全相反。

八國聯軍不但沒有滅亡大城國,反而因為利益分贓不均,而爆發了內訌,並且大打出手,本處於滅國邊緣的大城國,竟奇跡般的苟延殘喘了下來。

這個結果讓葉輕眉極為無語,但這就是暹羅各國的選擇,她也沒有辦法。

得知葉輕眉回來了,暹羅各國也紛紛遣使前來繼光港求見,而目的自然也和緬甸各國一樣,都是為了下大秦下新的軍械訂單。

暹羅各國所下的訂單數目同樣不小,總共大概可以裝備十三萬大軍,而葉輕眉自然是來者不拒,同樣相約在第二次下西洋時交易。

離開暹羅後,葉輕眉距離返回青北,隻剩下最終一個中轉站,安南輕眉港。

葉輕眉之前離開安南時,安南並未爆發戰爭,可當她返回時,沒想到安南竟也在打仗。

葉輕眉自己都有些懷疑,她是不是被詛咒了呀,怎麼她走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奇了怪了都。

安南所發生的戰爭並非內戰,畢竟又楚國這個威脅再前,安南各大勢力根本就不敢內鬥,而這次又是在和楚國打仗。

神武元年,十月十日,楚國交趾太守林鳳祥,率領五千交州軍,主動攻入安南。

林鳳祥會主動出兵安南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搶錢搶人搶資源去的。

楚國也在修養生息,並且想要發展內政,但奈何國庫拮據,劉秀也變不出錢來,於是就讓各郡太守自己想辦法。

林鳳祥雖當了一郡太守,但畢竟是武將出身,在他看來搶就是最快的生財之道。

之前安南十萬聯軍,卻被楚國一萬交州郡擊敗,那些被楚軍俘獲的安南戰虜,不是用來挖礦就是屯田,可是為楚國創造了不少財富。

現在林鳳祥的交趾郡缺錢了,他唯一能夠想到的最快搞錢的法子,就會從這些安南蠻夷那裡去搶,於是臨近的安南勢力自然也就遭殃了。

安南的本土勢力,雖從大秦這裡買到了裝備,在裝備上已經不比楚國差多少了,但是在軍隊的訓練,以及排兵布陣上,和楚國軍隊相比,依舊有著天壤之彆。

最終,林鳳祥所率領的五千交州軍,一戰就取得了殺敵八千的戰績,而自身傷亡卻不足八百。

而後,林鳳祥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滅了一個安南本土的一個小勢力,搶到了大量的財富,並且俘虜五萬安南民眾,滿載而歸。

阮越等安南各大勢力,在得知此消息之後集體嘩然,驚怒之下,再次起了組建聯軍,向楚國報仇的想法。

從大秦那裡買到裝備後,安南的軍隊已經鳥槍換炮,自信心也更是空前膨脹。

哪怕林鳳祥率領五千軍隊,就輕鬆滅了一個安南的本土勢力,他們也覺得者是林鳳祥偷襲的緣故,勝之不武。

在阮越兩國的主導下,安南抗楚聯軍再次成立,各大勢力共計十二萬大軍,並且兵分兩路,阮越各領一路,分彆攻打交趾郡和九真郡。

就在安南組建聯軍的同時,楚國那邊也發生了重大是件。

林鳳祥得勝而歸之後,繳獲了不少燕趙製式的武器裝備,他本能的意識到不對勁,於是就將消息上報給給了刺史府,而刺史府又上報給到了楚王劉秀那裡。

劉秀得知之後,立即召集麾下群臣商議,為了安南這等蠻荒之地,會出現已經被滅的燕國趙國的武器?

楚國還是不缺能人的,軍師龐統一眼就看出,是秦國通過海軍將這些武器賣到了安南,以此來變廢為寶。

秦國水軍能夠跨海航行,這個點劉秀早就知道了,但竟能橫穿青、徐、揚、交四州海域,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區,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區,這可就大大超出了劉秀,乃至楚國所有人的意料。

自古以來,南船北馬。

楚國水軍是內湖水軍,後來又改為長江水軍,可就算如此,也依舊沒有航海的能力。

而處於北方的大秦,不但有了一直精銳水軍,而且還能航行至安南,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離譜的事嗎?

楚國文武打心眼裡不願接受,大秦在水軍方麵超越了楚國,但起碼在造船技術上,大秦將楚國遠遠超越,這是毋庸置疑的事。

劉秀一直認為楚國麵對秦國,唯一的優勢就長江天險,以及水軍。

現在大秦的造船技術,已經遠遠超過了楚國,而在水戰方麵,戰船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就算楚國水軍比秦國水軍強,在戰船遠遠落後的情況邊,楚國水戰能打贏大秦嗎?

這顯然很難。

劉秀不能容忍楚國水軍不如秦國,於是投入了不少資金用來提升造船技術,不求超越大秦,但起碼要縮短之間的差距。

造船技術的提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劉秀的大力支持之下,楚國的造船技術,確實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有了近海航行的水平,但和大秦相比依舊有著極大的差距。

劉秀見自主研發這條路走不通,於是就想通過收買秦國船匠,從而剽竊到秦國的造船技術。

但可惜的是,秦國對於造船的把控極為嚴苛,根本沒有船匠掌握完整的造船技術,對於船匠更是實施軍事化管理。

楚國就算能夠收買到人,也難以將人帶回楚國,就算能夠把人帶回去,得到了也隻是部分技術而已,依舊無法造船匹敵大秦的戰船。

楚國雖沒能從大秦這裡獲得技術,但卻從吳國那裡獲得了,雖比不上大秦,但也比楚國自己的造船技術要強。

劉秀見收買船匠這條路也走不通,於是就起了俘獲一艘大秦戰船,然後對照著進行仿製的念頭。

有了船的樣本之後,雖不代表楚國就能仿製隻來,但難度肯定比自己研製要容易的多。

劉秀並不知道大秦水軍什麼會來再次來安南,但大秦既然會向安南賣一次廢棄軍械,那就肯定會在賣第二次,他隻需守株待兔即可。

楚國的水軍基本都集中在長江,荊南和交州之間的河道並不通,楚國水軍無法直接走水路前往交州,又不能繞從長江入海前往交州,畢竟這會途徑吳國,必定會遭到吳國水軍的攔截。

劉秀見無法將水軍調往交州,於是任命甘寧為交州水軍都督,讓他帶著大量船匠前往交州,在交州建造船廠打造戰船,並就此征召一萬水軍。

劉秀不優秀嗎?自然優秀,可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的緣故,他,乃至楚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國的造船技術上,卻沒有注意到秦國的海貿這件事。

劉秀以為大秦向蠻夷賣武器,隻是在廢物利用而已,或是利用安南蠻夷來牽製楚國,絲毫沒有意識到大秦海貿的暴利。

當劉秀意識到時已經晚了,大秦已經統一了中原,兵鋒直指江南,楚國的全部精力都用來防備大秦,哪還有餘力去分海貿這塊大蛋糕呀。

對於劉秀而言,最大的對手就是大秦,至於安南本土的勢力,則直接被他給無視了,原因無他,太弱太落後了。

哪怕安南各大勢力,已經從大秦那裡買到了兵器,也依舊入不了劉秀的眼。

在劉秀看來,楚國隻需要出動三四萬大軍,足矣橫掃安南地區的所有勢力,但他卻壓根就沒想過占領安南。

占領安南容易,可是直接的治理、開發,可就不容易了。

那片土地還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原始叢林,楚國連交州之地都還尚未完全開發出來,這麼一片蠻荒之地要來作甚?

劉秀雖沒想過占領安南,但安南的人口,以及其他資源,對於楚國來說也是一筆財富,所以才會同意林鳳祥出兵安南。

至於安南各大勢力組建聯軍,出兵十二萬攻打交州一事,劉秀自然是知道的,但卻依然不在意。

在劉秀看來,憑借交州本土的四萬守軍,以及李秀成、林鳳祥、李開芳等將,足矣打退安南聯軍。

出乎劉秀意料之外的是,隨後不久他就收到了鎮南將軍李秀成的求援。

李秀成會向劉秀求援,倒不是他沒有把握打贏。

安南各國換了新裝備後,戰鬥力已經今非昔比,再加上是足足十二萬大軍,李秀成覺得憑借交州軍就算能夠打贏,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所以出於謹慎起見,希望國內派一直精銳前來支援。

劉秀覺得李秀成的奏折中所言有理,於是命郭子儀為主將,柴榮為副將,統領三千精銳楚軍,南下支援鎮南將軍李秀成。

郭子儀和柴榮得知後都很興奮,他們才一投靠,不過初來乍到,沒有任何功勞傍身,就被劉秀委以重任,所以楚軍中很多將士都不服他們。

郭子儀和柴榮也想立功證明自己,但是楚國也正處於修養當中,甚至進行了裁軍,所以並無戰事,自然也就沒有兩人立功的機會了。

這次領軍南下交州,支援了鎮南將軍李秀成,不但是郭子儀和柴榮投楚後的首戰,也是他們立功證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機會。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對手隻是安南蠻夷而已,就算這一戰打贏了,兩人也不會有多少成就感。

昨天的章節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