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破漁陽擒李廣(上)
李敢既不是平衡人物,也不是攜帶人物,而是特殊百召之中,將領職業的隱藏人物之一。
李敢,乃是作為李廣第三子的,多次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並且還曾隨霍去病征討匈奴,奪左賢王鼓旗。
曆史上李敢死的非常可惜,他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因打傷了衛青,死在了霍去病的手裡。
漠北之戰時,衛青製定好了策略,李廣卻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回國後羞愧自殺的。
李廣因自責而死於自儘,這和衛青本沒有多大關係,但李敢悲怒之下不分是非,認為是衛青考慮不周才害死了李廣,於是遷怒並打傷了衛青。
襲擊上官在任何時候都是大罪,衛青看在和李廣往日的情分上,並沒有聲張此事,而準備大事化小,可他能人,他年輕氣盛的外甥霍去病可忍不了。
霍去病得知此事之後,盛怒之下,直接在甘泉宮狩獵上,以暗箭將李敢射殺。
就這樣,李敢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頂頭上司的手中,不得不說還是有些可惜的。
這一世李敢依舊是李廣的兒子,卻不再是霍去病的部下了。
得知秦軍的動向後,李敢深知漁陽難守,於是立即向李廣求援。
李敢的飛鴿傳書才放出去,秦軍這邊就得到了消息,不過蘇定方卻沒有加快行軍速度,依舊慢慢悠悠的往漁陽城趕。
“將軍,這個速度走下去的話,咱們還沒到漁陽城,李廣就先回去了。”孫靈明一臉焦急的說道。
蘇定方卻笑著反道:“孫將軍,若你是李廣的話,一旦得知漁陽城破,你是會回奪漁陽城呢?還是會放棄漁陽,保住兵力,死守廣陽?”
孫靈明思索一番後,答道:“我軍兵力袁紹漢軍,一旦攻陷漁陽,李廣根本不可能再奪回,若末將要是李廣的話,恐怕會放棄漁陽,保留兵力,死守廣陽。”
蘇定方露出了笑容:“若全速進軍的話,確可在李廣之前趕到,並攻破漁陽城,但也失去了擊敗李廣的機會。
可若是緩慢行軍,讓李廣意識道能及時趕回漁陽的話,他就會全速來回救漁陽城。
李廣數日急行軍,大軍已然疲憊,而我軍則以逸待勞,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李廣軍一舉殲滅。”
“原來如此。”
孫靈明沒想到還有這層考量在裡麵,聽到蘇定方此言後頓時露出恍然之色,也不催促蘇定方加速行軍了。
“漁陽城的重要性遠大於其他三城,得知漁陽被圍的消息後,李淩和田豫一定會全力來救。”
蘇定方話還沒說完,楊誌眼中頓時閃過一道精光,激動道:“我軍正好設下埋伏,在半路打李淩田豫一個措手不及。”
蘇定方卻搖了搖頭,見眾將都露出不解之色,於是解釋道:“李淩田豫不同於其他人,他們都是勇謀兼備之人,圍點打援這種小把戲,沒那麼容易讓他們上當,設伏兵不但伏擊不著他們,甚是還有可能被其反伏擊。”
“李淩那小子鬼精著呢,想伏擊他確實沒那麼容易。”
孫靈明讚同的點了點頭,他在李淩手上吃了不止一次虧,自然明白李淩是多麼的謹慎,一般的伏兵根本沒用。
“將軍,那怎麼辦?”楊誌問道。
“咱們不設伏兵,隻在要道駐守,截斷李淩田豫回歸漁陽之路就行了。”
言罷,蘇定方看著楊誌,指著前方的道路,說道:“楊誌,本將命你領五千將士駐守此道,若李淩或田豫單獨來犯,就直接領軍將其擊潰,若同時來犯的話,死守此道不讓其過去即可。”
“諾。”楊誌抱拳應答。
蘇定方則打開地圖,指著上麵的另一路,道:“除了此道之外,走這條路也能到漁陽城下。”
“將軍,末將願守此道。”
眾將紛紛請命,蘇定方又搖了搖頭,道:“我軍不但要攻打漁陽,還要和李廣決戰,兵力不宜分的太散。
立即傳令給潞縣定彥平,令其領軍四千,前往這條路上駐守。”
“諾。”
蘇定方命令下達之後,大軍行軍不過三十裡,就收到李淩和田豫這一劫棄城,率全部兵力支援漁陽的消息,包括孫靈明在內的眾將無不心悅誠服。
“蘇將軍,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俺老孫算是徹底服了。”
聽到孫靈明此言,蘇定方不以為意的笑了起來。
這在他眼中不過是常規操作罷了,和白起李靖鬼斧神工的操盤相比,其差距可謂是一目了然,但在孫靈明等人的眼中可就太高明了。
“傳令下去,全速行軍吧,也讓李廣回來的快些。”
“諾。”
與此同時,
通往廣陽郡的大道上,李廣親領一萬兩千步騎,正以最快速度返回漁陽。
這條路李廣不久前才走過,卻不想還沒抵達廣陽,就收到秦軍主力出現在漁陽的消息。
和李敢一樣,李廣也不知這是蘇定方之計,隻以為是他搶先前往廣陽的消息泄露,才逼得蘇定方不得不放棄走小道。
但蘇定方這一‘回’,也打了李廣措手不及,逼得他不得不半途而歸。
“必須搶在秦軍前麵返回漁陽城,快點,再快點。”
李廣怒吼著下令道,而按照如今的行軍速度的話,要不了一天就能抵達漁陽城。
“將軍,少將軍又傳來飛鴿傳書了,秦軍還未抵達漁陽,咱們應該能趕得上。”鮮於輔彙報道。
“好。”
聽到此言後,李廣心中頓時鬆了口氣,但依舊不敢有絲毫大意,天知道蘇定方有沒有設下伏兵?
“傳令全軍,所過之地,仔細盤查,以防止秦軍伏兵。”
“諾。”
李廣防著蘇定方設下埋伏,卻不知蘇定方根本沒有要設伏的意思,畢竟對付疲軍哪有埋伏的必要?
四十裡……
三十裡……
二十裡……
李廣離漁陽城越來越近了,可就在抵達城外十裡,馬上就能回城之時,卻發現數千秦軍擋在了前路上,而領軍之將則正是孫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