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劉秀征荊南
就在劉備領軍返回平原、諸葛亮等人前往太行之際,秦昊也發起了對河南尹的攻勢。
河南尹共擁有21縣,分彆為:洛陽、開封、新鄭、成皋、滎陽、平縣、平陰、穀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卷縣、原武、陽武、中牟、苑陵、密縣、京縣。
作為天下中心的司州的中心,河南尹擁有許多名城,比如成皋、滎陽都是有名的堅城,新鄭是春秋戰國時期韓國國都,而開封則是北宋時期的都城。
若是再加上洛陽的話,河南尹內共擁有三大都城,絕對其他郡能擁有如此底蘊。
目前秦昊在河南尹隻占領了洛陽,而尚未占領的二十縣之地雖大,但隨著涼軍敗退,如今恐怕連五千縣兵都湊不齊,又如何抵擋秦昊的四萬精銳大軍?
無論兵力還是將領陣容,秦軍都幾乎呈碾壓之勢,十天的時間完全是綽綽有餘。
事實上也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這二十縣的縣令見秦軍來犯,領軍的還是白起等名將時,大部分都直接開城投降了。
四路大軍勢如破竹一路破城,幾乎沒有遇到多激烈的抵抗,隻要小部分死忠分子負隅頑抗,卻因實力太弱被秦軍輕鬆攻破了城池。
秦昊定下的時間是十天,可白起等將僅僅隻用了八天,就將這二十縣之地給全部攻陷。
而在這八天之內卻又有大事發生,而始作俑者則是劉秀,他也算是比較晚退出聯盟的諸侯了。
劉秀的威脅絲毫不亞於李世民,秦昊絕對不可能放其安然離去的,所以早提前為劉秀設好了天羅地網。
秦昊之前雖答應過荀堪,絕對不會派殺手去暗殺劉秀,但動用軍隊不能算是暗殺吧?
為了不讓劉秀活著回到南郡,秦昊剛得到劉秀離去的消息,就在第一時間就傳令嶽飛,命其在劉秀歸程的路上,暗中設下埋伏伏殺劉秀。
可出乎秦昊意料之外的是,劉秀並沒有走南陽一路返回,反而是繞道走汝南、廬江、江夏一線,兜了一個大圈才返回了江陵。
劉秀會這麼謹慎也是秦昊的功勞,虎牢雨戰後劉秀是真的被秦昊給算計怕,之後做任何事情都無比小心謹慎,而他的謹慎救了自己不止一次,最終讓秦昊的布置都化為無用功。
劉秀雖然返回江陵,卻深知秦昊不會就這麼放過自己,所以他的勢力則必須要發展壯大才行,而一直處於亂局的荊南則是最好的目標,所以就開始做南下平定荊南四郡的準備。
當初劉秀聯合荊州五大諸侯討伐秦昊,結果卻被敗白起一戰打的幾乎全軍覆沒,甚至包括劉表在內四位諸侯都戰死了。
秦昊在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後,雖放了黃祖和韓玄這兩為諸侯,但荊南的其餘三郡卻陷入內亂之中。
當初那一戰至今,已經過了快一年了,而荊南亂局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長沙太守韓玄見三郡陷入內亂,於是聯合黃祖準備出兵占領三郡,但卻被三郡本土勢力聯合給擊退了,最終致使占了幾個縣的地盤。
三郡本土勢力聯合擊退韓玄後不久,就又陷入了內鬥之中,最終荊州第一世家,張家家主張羨,擊敗了各個方麵勢力,取得了最後的優勝。
張羨趁勢占據了零陵、桂陽、武陵三郡近半之地,從而一躍秦昊、劉秀、黃祖、韓玄之外的荊州第五位諸侯,但卻因一直在打仗的緣故,其實力反而是荊州諸侯中最弱的一個。
劉秀返回江陵之後,第一時間將目標瞄準了張羨,而此時也是他吞並張羨實力的最佳時間,否則待張羨緩過來之後,在想占領荊南之地就沒那麼容易了。
劉秀雖想占領荊南,但還不至於失去理智,他心中還有一大大的顧慮,就是襄陽的嶽飛以及六萬秦軍,畢竟秦昊也絕不會放任他占領荊南。
劉秀害怕自己前腳剛離開南郡,嶽飛後腳就率軍攻到江陵城下,而這次要是無法消滅張羨的話,之後在想占領荊南也就更難了,所以這次出兵由不得劉秀不慎重。
劉秀猶豫再三也難以下定決心,直到得知秦昊從襄陽調走一萬大軍時,他才真正堅定了征討荊南之心。
秦昊為了占領司州,都不得不去拚一把,又更何況他劉秀呢?
為確保住南郡不失,劉秀決定率少量精銳南下,留下大部分兵力防備襄陽嶽飛。
劉秀麾下眾文武得知後大驚,紛紛站出勸阻劉秀增兵,可劉秀見此卻是哈哈一笑,道:“張羨不過跳梁小醜罷了,對付他一萬大軍足矣,諸位先做好為本將慶功的準備吧。”
張羨麾下軍隊可有不下去三萬,劉秀真的就對吞並張羨信心十足嗎?恐怕並非如此,可連他自己都沒有信心的話,那又如何給麾下信心?
就這樣,劉秀雖明知前路一片荊棘,卻依然義無返的領著一萬大軍南下,猶如一條渡江猛龍般闖入荊南的亂局之中。
遠在洛陽的秦昊,得知劉秀南下的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下令嶽飛領軍攻取南郡,絕對不給劉秀任何壯大的機會。
可奈何秦軍現在的情況,也沒有秦昊想象中的那麼好,南陽糧庫中的糧草已經消耗了大半,剩下隻夠支持十萬秦軍征戰半年之用了。
並州由於已推廣了新糧種,糧庫中的儲糧是非常充沛,但由於和司州之間還隔著並南四郡,所以糧草根本就運不到洛陽。
接下來秦昊還要和董卓爭奪司州,五個月內還拿不下來的話,秦軍在司州就會麵臨斷糧的風險,自然沒有餘糧用來分兵前去遏製劉秀了。
“劉秀可真是走狗屎運了的運氣好,竟然挑了這麼一個好時候。”
秦昊無奈的歎息起來,心中雖然也有些小鬱悶,但還是決定暫時放棄出兵江陵。
數日後,南陽的五萬大軍抵達洛陽,而秦侯府的辦公機構也都已搬遷到了洛陽,開始正式在洛陽落戶並進行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