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歲歡把這邊的事情安排好,然後囑咐黃毛守在這裡,如果有蠻族人再次入侵的話,就放大馬蜂攻擊他們。
隻要不是上萬的軍隊來圍剿,幾十人,幾百人的隊伍根本一點事都沒有。
“苟村長,你們每天空閒,木刺,竹刺這些也要多削,多埋伏一些。”
“餘師爺放心吧,我們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做事。”
交代完以後,她立馬就帶著衙差們又趕回了縣城。
城門口那裡,確實聚集了不少難民。一個個衣衫襤褸,又黑又瘦。
不少婦女自己都奄奄一息,體力不支了,可還是堅持抱著孩子。不厭其煩的哄著。
這一幕看的餘歲歡眼眶微微發紅。最見不得這種人間疾苦的樣子。
她走上前盤問了幾個難民,發現這些難民根本就不是古縣的,而是隔壁幾個縣城的,附近哪幾個縣城的都有。
“你們為什麼不回自己的縣城找本縣縣令發救濟糧,而是全都跑到古縣城門口這裡?”
餘歲歡很好奇。
“公子你不知道,彆的城門口本根本不讓待著,衙差們趕人,不走的話,還拿鞭子打。都說古縣城門口給施粥,還不打人,我們就都過來了。”
女人抱著孩子,舔了舔乾枯的嘴唇,又接著說道。
“可惜我們今天來得晚了,粥已經發放過了。”
她的話剛說完,懷中不滿一歲的孩子就開始哇哇大哭起來,那模樣真的讓人心疼。
“城門口這裡一天施幾次粥?”
“一天兩次,辰時一次,(早上九點鐘),申時一次,(下午四五點鐘)。你們來的不巧,施粥的剛走不過小半個時辰。”
一個老婦人好心的上前說道。
“大姐,跟你一起逃荒過來的多嗎?”
餘歲歡是真的可憐懷中的孩子,哭的揪心。
“不少呢,我們一百多個人都是剛剛才到的,想要吃食,隻能等到明天了。”
婦人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隻能輕聲地哄著懷中的孩子,讓他彆哭。“兒,不哭,再忍一夜就可以吃到東西了。”
雖然哭得讓她難受,可現在沒什麼好辦法,在這裡等可比餓死要強。
餘歲歡轉身來到馬前,從馬身上的包袱裡拿出一些點心和餅子。
這些東西都是空間裡的,馬背上的包袱正好可以掩人耳目。
她把手中的幾包點心拿到婦人跟前。
“你們剛到城門口的過來,誰家有小孩子的都可以先過來領兩塊糕點,等一會兒縣太爺還會再施一次粥,大家不用怕餓著肚子。”
“彆的縣城不收你們,我們古縣縣太爺不會,隻要來到了古縣,那就是他的子民。大家都可以填飽肚子。”
“多謝公子。”
“多謝恩人大老爺。”
婦人接過兩塊糕點喜極而泣,然後把糕點一點點的捏碎趕緊塞進孩子的嘴裡。
孩子也是餓得很了,此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有孩子的婦人都帶著孩子走上前,每人領了兩塊糕點,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領一塊餅子。孩子不用挨餓,都高高興興的坐到一旁去,喂給孩子們吃。
“小甲,你回去通知人再拉來一些糧食,熬上一鍋粥,告訴縣太爺,就說我在城門口這裡,讓他趕緊過來一趟。”
“是,餘師爺。”
小甲應下,騎著馬就進了城。
他其實心中挺納悶的,這餘師爺好像比縣太爺說話都管用,他讓縣太爺乾什麼,縣太爺從來沒有反駁過,也不知道到底誰是縣太爺誰是師爺。
算了,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呢?不過這新來的縣太爺和兩個師爺都是好的,他們都是為民做主的好官。
他們古縣人民也是燒了高香了,所以才能盼來這麼好的父母官。
李承瑾接到小甲的口信兒,立馬處理好手中的公務,騎著馬跟著小甲來到城門口,隨行而來的還有兩大袋的糧食。
施粥棚和郭都是現成的,立馬就有人幫著撿柴火生火熬粥,眾人乾活力量大,那些餓得很的,一個個都排著隊望著鍋中的食物。就差流口水。
“相公,這些人都不是古縣的難民,而是從附近幾個縣逃荒過來的,彆的縣城門口不允許災民停留。有的甚至還會驅趕他們。”
“他們也是聽說了古縣城門口有施粥棚還不趕人,所以都來了這邊。”
“嗯,底下的人已經跟我彙報過了,
要不是縣衙庫房裡麵根本沒有存糧,我還想多開幾個施粥棚,然後把附近所有的難民都吸引過來。”
“古縣地方非常大,但是人卻少,一個縣城想要發展起來就離不開人,人多了才能創造,才能生產。想要三年內發展起來,必須要有人。”
“現如今糧食貴得離譜,古墓裡挖出的那些東西雖然不少,可是要養活這麼多災民,想來也支撐不了多久。”
李承瑾不害怕災民來這邊,反而想的是的越多越好。
“相公不必憂心,有銀子就能買到糧食,貴一點也無所謂,我們把這些老弱婦人全都安置起來,然後這些青壯勞力可以去開采鐵礦,開采石灰石礦,或者是修路,開荒種田。不管乾什麼都是不錯的。”
“我這次在溝村還發現了一件好事,他們地處邊境,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如果都能全部種植起來,到時候不光能供給全縣的人吃飽肚子,還能把種出來的糧食拿去賣錢呢。”
餘歲歡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吃烤紅薯,還有喝西瓜汁。
“荒地沙地,連草都長得不茂盛,能種些什麼呢,娘子有好辦法?”
李承瑾也是非常的好奇。
她四處看了看,把男人拉到一旁,然後附在他耳邊低聲說道。
“我空間裡新出了一個購物係統,就是現代的那種購物平台,可以買到現代任何高科技培育成的優良種子,我買了一些適合在沙地長的西瓜種子和紅薯秧苗。”
“這種西瓜種子結出來的西瓜特彆大,每個都可以長到一二十斤甚至二三十斤,每畝地可產西瓜五六千斤。紅薯也是產量極高,每畝多的話能收到兩到三千斤,少的話,也有一兩千斤。”
“這麼多?!”
李承瑾記得現在的紅薯一畝地就五六百斤,那豈不是說可以翻四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