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貢瓷為酬(1 / 1)

推荐阅读:

“哦?”

福永壽饒有興致看向方信:“方老弟儘管開價,老朽雖不敢說是這漳州首富,但也算薄有家底。”

“福老豪氣。”

方信微微一笑,旋即開出自己的價碼:“我和嚴指揮商議過,金銀之物太過惹眼,易招密探覬覦,

更何況今日死了一個錦衣衛,就算我和嚴指揮僥幸不死,這身官皮怕是也保不住了,久聞福老的船隊在漳州首屈一指,故而”

說到這裡,方信不再往下繼續說,眼睛卻死死盯著福永壽,其意味自不需明言。

“貪婪的家夥!”

福永壽眼睛微微一眯,心裡如明鏡一般。

原來這倆人壓根就沒瞧上過那些黃白之物,而是盯著自己的船隊。

“當然”,方信笑笑:“我也不會空手入福老的份子,聽聞福老的船隊,一直缺些上好的瓷器?巧了,方某的堂弟,恰好和景德鎮的匠頭大監有些關係。”

“此話當真?”

此時的福永壽眼中,哪還有一絲渾濁的模樣?

方信口中的景德鎮,自然指的不是那些民窯,而是官窯!

自古景德鎮的官窯,就負責往宮中專供瓷器貢品。

眾所周知,華夏的瓷器那可是西洋海路上的暢銷品和奢侈品。

民窯所產的瓷器已經能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更何況是官窯?

隻可惜,大明的官窯有嚴律,每一爐瓷器產出後,彆說是貢品嚴禁流出,凡是稍有瑕疵的次品,一律就地銷毀,也決不許外流一件!

可哪怕是這些瑕疵品,在海外每一件都是天價!

最重要的是,福永壽看中的可不僅僅是官窯瓷器的利潤,而是其背後帶來數之不儘的好處。

有了這些貢品,哪怕隻是瑕疵品,他都能憑此和西方貴族取得聯係,繼而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

隻可惜,自洪武爺開始對官窯就看管極嚴,敢有外泄者輕則殺頭,重則全家陪葬,流傳出來的少之又少。

也就建文帝在的時候,他們過了幾年的好日子。

可到了永樂朝,一夜又回到洪武時期那苦哈哈的日子。

永樂大帝的西洋艦隊,名義上那可是外貿船隊,朱棣自然不可能允許民間帶著貢品和他搶生意。

對於幾處官窯的看管,嚴厲程度更甚於洪武年間。

不僅所有官窯都放置了管事太監,太監的身後還有錦衣衛,錦衣衛又分南北鎮撫司,

聽說現在還設置了什麼東廠,那群番子又是專門用來盯錦衣衛的

永樂初年,還能仨瓜倆棗的從官窯弄點東西出來,可到了現在幾乎已經拿不到任何貢瓷。

劉士元雖然是江西參政,但他的手卻伸不進景德鎮的官窯。

那裡歸大內直屬,地方不得乾預,劉士元更是不敢觸這個黴頭。

想到這裡,福永壽哪怕很激動,卻也沒急著表態,收起焦急的神色,淡淡笑道:

“方老弟,此事可莫要開玩笑,那可是官窯。”

“是嗎?”

方信微微一笑,從腳下拎起一個包袱輕輕打開,露出裡麵的錦盒。

將錦盒輕輕擱在桌上,笑著推向福永壽:“福老,您是瓷器的大行家,不如幫老弟掌掌眼?”

福永壽狐疑的打開,卻見是一個扁圓形的小壺。

隨即他的眼睛微微一眯,繼而大驚,雙手止不住略帶著顫抖,將那扁壺慢慢捧了起來。

越看他的臉色越驚,整個身子都在顫抖:“這這是永樂二年出的,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對,對,就是這個,老夫不會看錯,就是它!”

看著耳扁壺,福永壽比看到他媳婦都親,恨不得死死抱進懷裡不撒手。

方信戲謔一笑,輕輕打開另一個錦盒:“福老,您再瞧瞧這個。”

“這這是青花纏枝花卉紋葵口盤!”

將耳扁壺輕輕擱在一邊,端起盤子不停的死死打量,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久久才喘了一口大氣,語氣中帶著濃濃的顫抖:

“這件瓷器絕不是贗品或瑕疵品,是真正的貢品!”

說著眼睛死死盯著方信:“老弟,這樣的東西你是怎麼弄出來的?”

方信笑而不答,謔笑看著他。

福永壽這才反應過來,這可是殺頭的大罪,方信怎麼可能告訴他?

更何況如此重要的渠道,更不可能讓他知道。

“說吧,老弟你想怎麼合作?”

聞言,其他幾人訝異的看向福永壽,劉元訕笑著開口:“福老掌櫃的,這件瓷器價值幾許?”

“幾許?”

福永壽冷笑:“具體什麼價老夫不知道,但一件瓷盤換你家一船綢子,綽綽有餘!”

“啥?”

漳平劉家主營絲綢和茶葉,已是少有的暴利,聽到一個瓷盤子居然能換他家一船綢,當場傻眼。

福永壽也不理他,死死盯著方信:“老弟,這樣的好東西,你還有多少?”

“也不多,手上還有個七八件吧。”

笑著掃了福永壽一眼:“嚴指揮那裡也有三四件,福老,您說咱們夠不夠資格和您老合作?”

“夠,夠,太夠了!”

福永壽心裡想的壓根不是拿這些瓷器去賣錢,而是送!

沒錯,送。

他的目的是打通英國那邊的貴族,好為自己將來的海路做打算。

如果說這邊的海洋是大明說了算,那在西洋就是英國人的天下。

隻要打通那邊的關係,何愁賺不到銀子?

“方老弟”,福永壽眼珠子一轉:“你開個價吧,老夫全要了。”

“不急。”

在福永壽不舍的目光下,方信笑著收回了瓷器:

“老弟要的可不是那些銀子,拿到手也未必能守得住,老弟要的是商路,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難道福老不懂?”

福永壽眼睛微微眯起:“難不成方老弟準備和老朽搶生意不成?”

方信忽然哈哈大笑,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在福永壽不滿的目光下,良久之後才慢慢平靜下來:“福老莫非忘了,嚴指揮可是漳州衛千戶。”

“那又如何?”

“不妨直說了吧,方某能弄到的瓷器,絕不止這麼一點,背後那位‘堂弟’要的,也是和那些有路子的人見個麵,讓他們親口保證方某船隊的安全,至於手裡這些瓷器——”

說著,將耳扁壺和瓷盤輕輕朝著福永壽一推:“便當作福老的介紹酬金又如何?”

福永壽眼睛一眯:“此話當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