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 第800章 定內閣朱門奇八子

第800章 定內閣朱門奇八子(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武英殿再次陷入沉默。

兒時的故事回憶結束後,朱棣便閉目陷入沉思。

百無聊賴的蘇謹,透過窗欞望著殿外的陽光,從透亮而溫暖,慢慢變成昏黃的斜映。

驟然!

朱棣龍目微張,整個武英殿溫度好像都下降了幾分,一股寒意似在悄悄蔓延。

蘇謹愕然回首,看向大殿正中的禦案。

“謹弟。”

朱棣龍口微張:“你確定要取消中書舍人,改為翰林待詔?”

聞言,蘇謹沒有一絲猶豫的點頭。

“你...不後悔?”

“陛...”

蘇謹笑了。

他改口道:“大哥,難道我說的還不夠清楚嗎?”

“好。”

朱棣點點頭,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

中書舍人和翰林待詔看似職權相當,但其有本質的差彆。

中書舍人代表的未來,就是中書省,就是丞相。

朱棣再設中書省,就是要給蘇謹留地方。

但蘇謹遲遲不願答應,並屢次進言請去中書舍人,改翰林待詔,堅持自己的想法。

翰林待詔,是為內閣服務的。

蘇謹笑道:“大哥,洪武爺好不容易才裁撤了中書省,你再改回來對得起他老人家嗎?”

“小心他老人家半夜回來打你屁股。”

聞言,朱棣陡然間覺得大殿似乎有些陰冷,屁股隱隱作痛。

“好,朕明日就擬旨,裁撤中書舍人。”

旋即笑道:“不過你那學生陳顯,還得給朕再打幾年的工。”

蘇謹無所謂的攤攤肩膀:“由你。”

“既然這內閣大學士是你提出來的,那你說說你的人選吧。”

“目前,勉強算我一個。”

蘇謹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內閣秉承的原則,就是大事開小會,所以人選不宜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內閣初組,六部尚書、禦史台、五軍都督府這些地方都要進人,以後再酌情調整。”

“嗯...”

朱棣沒有說話,在心中暗暗思忖著人選。

姚廣孝、任亨泰、李仕魯、蘇謹、鄭賜、徐輝祖、李景隆...

“哦,對了,還有幾個人要加進來。”

蘇謹忽然開口說道:“農閣、醫閣、學閣,目前任務繁重,有事必須第一時間稟報。”

第(1/3)頁

第(2/3)頁

“嗯”,朱棣點點頭:“對了,那個謝縉...”

謝縉是洪武二十年的解元,深受朱元璋賞識。

隻可惜此人嫉惡如仇,凡見不平事必上奏彈劾,屢屢言事,俗稱大噴子...

但也正因為如此,得罪了不少人。

所謂五十知天命,但謝縉卻似乎一點都沒變。

靖難成功後,謝縉是第一批投效朱棣的官員,朱棣也被後者文采驚豔。

比如已經準備開始修錄的《永樂大典》,朱棣就有意讓謝縉主持。

朱棣也有意予其大學士之名,進入內閣。

隻可惜,蘇謹卻與其意見相左。

“謝縉去日報司,不是咱們早說好了嗎?”

蘇謹無奈苦笑。

他不讓謝縉進內閣,一方麵是知道,老謝一旦進了內閣,日後的下場不會太好,

二來,他的性格太急躁了,不適合輔政,尤其是一念之間,就能掌握百姓生死的一部天官。

最後蘇謹至多妥協,允謝縉大學士之名,但不能主持一部工作。

“可是,讓堂堂大學士去印報紙,這未免也有些太大材小用了吧?”

“大哥,你要是信我,就聽我的。”

蘇謹神色鄭重:“而且,你太小看報紙的威力了,現在顯現的不過冰山一角,日後你就會明白日報司的重要性。”

“好吧。”

朱棣習慣性的妥協,“就先按你說的辦。”

旋即話鋒一轉:“那咱們就擬定一下內閣的人選,改元之後就開始運轉。”

“好。”

當即兩人湊在一起,呱拉著商議人選。

內閣的人選並沒有太多爭議,很快就定了下來。

六部目前出五個人,分彆是兵部(代管)姚廣孝,吏部徐增壽、禮部、工部蘇謹,戶部鄭賜,以及刑部李仕魯。

任亨泰之前上表請辭告老,朱棣雖沒同意,但也沒將他列入內閣人選。

再加上農閣、學閣、醫閣的陳亞、路確、匡顯,和禦史台的景清,文官正好十人。

但是武將就顯得有些凋零,隻有徐輝祖和李景隆二人。

沒辦法,建文朝的時候,能打的武勳就被老朱殺的差不多了,要不然朱棣也不會打的那麼順利。

而郭英、耿炳文戰後均上書表示請退。

他倆一個是真的老了,乾不動了,另一個則是怕被朱棣清算。

朱棣是武將出身,自然不願看到文官一家獨大。

在他的要求下,郭英被再次召回,就算當個吉祥物,也得給朕坐在這。

至於剩下的人選,則是幾個藩王和功臣,

比如開金川門的老十九朱穗,丘福、張玉、朱能,以及‘陣前倒戈’的瞿能。

加上徐輝祖和李景隆,滿打滿算湊了七個。

第(2/3)頁

第(3/3)頁

對此,蘇謹雖不以為然,但也沒有明確反對。

看似武將添了不少,但要麼不是在外帶兵,就是在封地窩著,很難插手國事。

“對了,還有老六。”

朱棣忽然有些興奮。

老六就是楚王朱楨,乃胡充妃所出,從小就是被朱棣帶大的。

如今哥哥們都沒了,弟弟裡麵隻剩下老六和自己最親,還管著荊楚湖廣要地。

無論於公於私,他都想把老六招到身邊。

但蘇謹卻有不同意見:“楚王若招,那齊王呢?”

一聽齊王倆字,朱棣就腦仁疼:“提他作甚?他也配?”

齊王朱榑,隻比朱楨小了不到一歲,也是朱棣看著長大的。

但怎麼說呢,兩兄弟關係一向不咋地。

誰都知道,老朱家有一條神奇的定律,至少在前八個皇子裡麵十分應驗:

凡單必學霸,雙必學渣。

老大太子標、老三朱棡、老五朱橚、老七朱榑,在大本堂學習的時候,那都是先生十分喜歡的學生,成績優異。

而老二朱樉憨頭憨腦,暴躁易怒,常年列居大本堂倒數第一的寶座,基本純文盲一個。

老四朱棣算是半文盲。

去了軍營是不二神將,拿起紙筆直接哦豁...

老六朱楨更不用說,親娘就是土匪家族出身,自己也是個大混子,

成長的歲月裡,主要任務就是負責陪著二哥四哥,一起挨父皇的鞋拔子...

這兄弟感情能不好?

但老七朱榑卻是個例外。

其母妃達定妃是陳友諒的小妾...

這也是朱元璋後宮諸嬪妃中,唯一的黑曆史——他是被朱元璋霸占的。

而朱榑從小也不被母妃待見,性格陰冷。

如果說朱樉是蠢的暴虐易怒,朱樉就是壞的暴虐變態。

十來歲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虐待天賦。

不是把麻雀窩端了拿火烤鳥蛋,就是一腳踹斷宮女的肋骨,更是經常和老六打架。

與其說是打架,不如說單方麵的霸淩。

朱楨的耳朵後邊,到現在還有一道長長的傷疤,就是老七的傑作。

至於老八朱梓就更不用提了,雖然學習好,但更是個鐵憨憨...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