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此劍最上乘 > 第614章:不是八把,是九把

第614章:不是八把,是九把(1 / 1)

推荐阅读:

原來這些一閃而逝隱匿在雲霧之中的“一點黑影”,乃是八個形狀各有不同的“帶尖物什”,它們的顏色跟葫蘆的顏色一樣,都是亮黑色,這一點無疑也是間接印證了關於這個乾坤劍爐的傳說。

畢竟都是同一塊天外隕鐵鍛造而成,所以材質上一致無可厚非。

但有一點沈涼就覺得很奇怪。

你說這葫蘆裡的空間統共就那麼大,“真氣感應”起來,空間變大變小都可以勉強理解,然後這實際空間小,裡麵裝著的這八個“帶尖物什”也小,同樣可以理解。

問題在於——

它不是叫“乾坤劍爐”麼?

那裡麵這些“飛劍”,不應該是“劍”的形狀麼?

沈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麼看也看不出來它們八個有哪一個像劍。

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劍的特征。

唯一的特征,就是它們都有一個“尖銳”部分。

後麵沈涼也沒細看,畢竟光靠自己猜那多浪費精力,反正這也不算是齊凡真的眼力考驗,直接收回心神,當麵找齊凡真問就是了。

收回附著在乾坤劍爐上的太初氣,沈涼意識回歸。

“感應到了?”

齊凡真開門見山,問沈涼。

沈涼點點頭,把自己“看”到的情景,跟齊凡真講述了一遍。

“前輩,那八個形狀不一的東西,就是這葫蘆裡的劍?”

齊凡真“嗯”了一聲。

“是,它們的名字分彆叫做春草、桃枝、殘月、青山、流水、寶塔、飛瀑、扁舟。”

沈涼記憶力遠超常人,儘管齊凡真隻說了一遍,他還是就把那八把玲瓏小劍的名字記下來了。

在此之餘,也是有一道靈光在沈涼腦海中閃過。

他回憶著那八把玲瓏小劍的形貌,結果發現,還真是跟它們各自的名字對上號了!

青草劍,長得就是像一株小草。

桃枝劍,形似桃枝。

殘月劍,是一個彎彎月牙。

青山劍,乃是一座山的樣子,頂部有一個“山尖”。

流水劍,像一條s形的小河,兩頭都有一個尖。

寶塔劍,是一座塔。

飛瀑劍,是一條飛流直下的瀑布,不過不像是動態的那種瀑布,而像是那種冰凍定格的瀑布,並且下端好像刻意收攏了寬度,隻留下幾個結冰的水柱尖刺,這幾個水柱尖刺,合並成了也算是一個“尖”的形狀。

扁舟劍,也不用說,就像是一葉扁舟,兩頭都帶尖。

回顧完這八把小劍的形狀,對應上它們各自的名字後,沈涼端是不由得拍手稱奇。

“前輩,照您老所言,這乾坤劍爐裡麵的八把劍,都是那什麼萬年不滅之火自行燒製鍛造而成的?”

齊凡真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準確的答案,他也給不了,畢竟這東西不是他鍛造出來的。

“呂家人是這麼說的。”

緊跟著齊凡真又補了一句。

“還有,這劍爐裡麵的劍,不是八把,而是九把。”

“九把劍?!”

沈涼疑惑不解,又仔仔細細的回憶了一下,而後盯著黑葫蘆喃喃道:

“難道那第九把劍藏在雲霧裡沒有顯露真身?”

齊凡真聞言,伸手要來乾坤劍爐,拿在手上,指著葫蘆表麵的凹槽,問沈涼。

“熟悉嗎?”

沈涼細看,又驚。

“這些凹槽……這些凹槽……這不是那八把劍的形狀嗎?!”

齊凡真難得露出一抹笑意。

“沒錯,你看到的八把劍,對應這葫蘆表麵的八個凹槽,那你再看葫蘆上麵這一片凹槽像什麼?”

在齊凡真的引導下,沈涼定睛看去。

琢磨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得出答案。

“是雲!不對……雲在山上……繚繞在山水之間的是……是霧!”

齊凡真放下手裡的葫蘆,重新推到沈涼麵前。

“第九把劍,就是你看到的那片雲霧。”

沈涼內心:¥…………

真牛掰啊!

牛掰的不得了啊!

匪夷所思啊!

巧奪天工啊!

無敵了啊!

內心竄出一連串的感慨之詞後,沈涼把這些信息歸攏了一下。

葫蘆裡麵,有固定形態的是八把玲瓏小劍,而那彌漫了整個空間的雲霧,則是第九把劍——雲霧劍!

而這九把劍全部取出,逐一嵌入凹槽,便是能夠是葫蘆表麵的“月色山水畫”徹底完整!

完整之後會產生什麼神奇的變化?

沈涼不知道。

但真的很期待這個答案!

“前輩,那我怎麼才能使用這個兵器?裡麵的九把劍若是全部調用而出,嵌入葫蘆表麵的凹槽,又會發生什麼?”

齊凡真無比罕見的那一抹微笑消失,再度變回了他那副淡漠神色。

“等你有了能夠調動九把劍的能力,你會知道的,現在知道了也沒用,休要好高騖遠。”

說完,不等沈涼回應,齊凡真便是正色道:

“現在我把使用它的武技傳授給你,以後在路上,你可以慢慢鑽研。”

隨即齊凡真就開始讓沈涼外放真氣,同時用自己的真氣,牽引沈涼的真氣感應那獨特的真氣走脈方式。

真氣走脈方式不同,不僅僅是會影響煉化真氣的快慢,也就是彰顯一門功法品級高低的差彆,同樣也是每一種武技能夠用以發揮最大威力的根本。

而且記下來,和能不能熟練使用,也是兩碼事,否則的話,這天底下也就不存在同一種武技,有的人能夠修煉出火候來,有的人卻是連入門都找不到門了。

再往深處細究,可以理解為武道天賦的優劣,具體體現在這個人天生有多少個穴竅是可以用來儲存真氣的,又有多少條經脈是可以用來運轉真氣的。

以此為基礎,才會出現功法和武技的品級高低。

簡言之,把一個天級功法或者武技,拿給一個資質平平的武修修煉,他壓根就沒法完整的讓真氣在體內運行,所以自然也就談不上練成。

同樣地,如果一名武修能夠修煉一門功法或者武技,在真氣走脈過程中,不熟悉走脈方式的結果,就是吸納入體的天地之氣,無法被煉化成真氣進入穴竅積累起來,施展武技也是一個意思,真氣走脈方式不對,不光沒法施展出武技的威力,還極有可能給自己造成內傷。

所以,武道才是一條需要人們通過不懈努力才能走得長遠的路。

最新小说: